[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比丘尼传 3 宋 山阳东乡竹林寺静称尼
 
{返回 比丘尼传·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11

山阳东乡竹林寺静称尼

译文
  静称,俗姓刘,名胜,谯郡梁(今安徽亳县)人。她恪守戒律,蔬食苦节,诵念佛经达四十五万言。所居之寺依傍静寂的山林,没有尘世的喧嚣、杂染,她也得以陶思凝虑,参禅悟法,永绝浮俗的侵扰。
  曾有人丢失一条牛,主人不断四出追寻,夜里寻到了山中,远远望见寺林中光焰腾炽,可是赶到那儿,竟全然不见。山中有一虎,经常出没在静称左右,静称外出时,虎也随她前去;若是坐禅时,虎便蹲伏在她左右。寺中尼众若犯了过失而不按时忏悔,虎就会对她怒吼,等到忏悔完毕,虎又会欣然摇尾而去。
  有一次,静称突然离山,途中遇见一位北方女子,彼此乍一交谈,就欣然如同老友。这女子姓裘,名文姜,本是博平(今山东博平)人,她生性好佛,听说南方宋地国运隆盛,就从北魏托身躲避到宋国,并就此出了家。既然她俩矢志修行,志同道合,便商定都绝食五谷,只用一些麻秫充饥而已。
  不久,两人的声誉传到北魏的都城,人们都认为她俩是圣人,所以不辞路远遣使前来迎接她们。她俩不愿住在那异域边城,因而就有意败坏名声,说话做事都颇为唐突。一次,北魏君主为她俩安排了精美的饭菜,她俩毫不回避地都取来吃了。国君因此轻视她们,也就不再拘留她们了。就这样,她俩又返回了本寺。
  静称享年九十三岁,后来无病而逝。

原典
山阳①东乡竹林寺静称尼
  静称,本姓刘,名胜,谯郡梁人也。戒业精苦,诵经四十五万言。寺傍山林,无诸嚣杂,游心禅默②,永绝尘劳。
  曾有人失牛,推寻不已。夜至山中。望见寺林火光炽盛,及至都无。常有一虎,随称去来,称若坐禅③,蹲踞左右。寺内诸尼若犯罪失,不时忏悔者,虎即大怒,忏悔若竟,虎乃怡悦。
  称后暂④出山,道遇一北地⑤女人,造次问讯,欣然若旧。女姓裘,名文姜,本博平人也。性好佛法,闻南⑥国道富开,托避得至此土,因遂出家。既同苦筛,二人并不资五谷,饵麻术而已。
  声达虏都⑦,虏谓圣人,远遗迎接。二人不乐边境,故秽声迹,危行言逊。虏主为设肴饍,皆悉进噉⑧。因此轻之,不复拘留。称与文姜复还本寺。
  称年九十三,无疾而卒矣。

注释
  ①山阳:今属江苏淮安。当时属刘宋政权统辖,这里距北魏统治区很近。
  ②禅默:即禅定,禅家默然凝虑之法。
  ③坐禅:谓之结跏趺坐,寂然而坐,以待禅机。《智度论》云:「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若能持坐,「魔王见之,其心恐怖」。
  ④暂:倏然。陶渊明《与子俨等疏》:「遇凉风暂住。」
  ⑤北地:此指北方。
  ⑥南:南方之刘宋政权。
  ⑦虏都:北魏的京都。当时:文姜家乡在北魏政权统治之下。
  ⑧噉:同「啖」,食也。

 


{返回 比丘尼传·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比丘尼传 3 宋 吴太玄台寺法相尼
下一篇:比丘尼传 3 宋 广陵僧果尼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三七八)
 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二十一瞋打报仇戒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一七)
 杂阿含经卷第六(一一二)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一○七一)
 杂阿含经卷第四(九四)
 摄大乘论 源流
 瑜伽派与因明
 胜鬘经 6 无边圣谛章
 因明入正理论教案(释智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人生为何 发愿的层次[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真实人生三要素[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1~9)[栏目:傅味琴居士]
 布吒婆楼经[栏目:戒[集]蕴品]
 生与死的禅法 介绍 序[栏目:谈锡永居士]
 吃素的真义[栏目:度一切苦厄·迷悟之间]
 弘一大师讲演续录[栏目:弘一法师]
 随念三宝经释 第12课[栏目:随念三宝经释·圆春法师]
 学会低头受用不尽[栏目:慧语禅心]
 Denial of Suffering[栏目:The Four Noble Truths]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