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轨受法」:
庚四如何以仪轨受取菩提心:
如大尊主(于《大乘道成就法语集》)曾说:
在发心之后希望修学的人,应长期努力修习慈等「四梵住」,以此去除贪、嫉,并以正确的仪轨来发起菩提心。
(四梵住。梵:catvari-brahma-vihara。藏: tshang pa’ i gnas pabzhi。又作四梵堂。即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修习四无量心能感生梵天乐果,而大梵天亦时常住于四无量心,故名四梵住。)
当我们已经依循这种方法修学,对发菩提心获得坚固定解,便要参与受持(发菩提心的)仪轨。
「如何以仪轨受取菩提心」分三:(一)未得者令获得。(二)守护已得者不令衰损。(三)若有衰损令其恢复之法。
辛一未得者令获得:
「未得者令获得」分三: (一)于其受取菩提心的人。(二)能受取菩提心的人。(三)如何以仪轨受取菩提心。
壬一于其受取菩提心的人:
大尊主于《尊长所作次第》(梵:Guru-kriya-krama)仅提到应于「具相阿阇黎」处受取菩提心,此外便没有作出进一步的说明。先贤大德们认为仅具有「愿菩提心」并守持「愿菩提心学处」者受取菩提心尚未足够,此人必须具有「行菩提心律仪」。这种说法与胜敌论师(梵: Jetari 于《发菩提心仪轨》,梵:Bodhicittotpada-samadana-vidhi)所说:「于具有菩萨律仪的善知识处.... 」的意思极为一致。
《十法经》(梵:Arya-dasa-dharmaka-nama-mahayana-su tra)又提到在那些由他人劝勉而受菩提心的人当中,有一些是声闻,意指这些人是受声闻鼓励而发起厌离心后,才由他人劝勉而受取菩提心,而不是说由声闻执行(受取菩提心)仪轨。
壬三能受取菩提心的人:
总之,正如胜敌论师所说:「身心健全的善男子或善女人」才能受持菩提心。所以一切身心适合发起「愿菩提心」的天和龙,皆是受取菩提心的适当人士。此理应如《菩提道灯论释难》所说:
厌离生死轮回,念死,具有大慧及大悲(便是能受取菩提心的人)。
所以,已(已经)依前文所说的道次第修心,并对菩提心获得一些转心体验的人,才能受持菩提心。
壬三如何以仪轨受取菩提心:
「如何以仪轨受取菩提心」分三:(一)前行仪轨。(二)正行仪轨。(三)结行仪轨。
癸一前行仪轨:
「前行仪轨」分三:(一)进行特殊皈依。(二)积集资粮。(三)净治意乐。
子一进行特殊皈依:
「进行特殊皈依」分三:(一)庄严处所,安布三宝所依,陈设供物。(二)劝请及皈依。(三)宣说皈依学处。
丑一庄严处所,安佈三宝所依,陈设供物:
在远望离罪恶众生之处,设置平坦洁净的地基,然后用「牛身五物」( 又名「牛五净」,指未落地的黄牛粪、尿,及乳、酥、酪)涂洒,并以旃檀等美妙香水弹洒,还要把香花撒于其上。然后把三宝所依,亦即铜铸或其他物料造成的佛像、经典和菩萨像等,供奉于高座、小座或平台之上。尽力陈设幡幢、宝盖、鲜花等供物,还要预备各种乐器、饮食及各种庄严饰物。然后用鲜花来严饰善知识的法座。
先贤大德曾说应先供养僧伽,对鬼类施食,以此积集资粮。正如《贤劫经》(梵:Arya-bhadra-nama-mahayana-sutra) 所说,若我们没有供物的话,即使以一片碎布也可以完成供养。有资财者,必须远离欺诳,殷重寻求供物,然后广大陈设供物,令你的朋友叹为观止。
西藏的善知识们当年在桑耶(藏:bSam yas)及莽宇(藏:Mang yul)各地,请求大尊主传授发菩提心仪轨时,大尊主曾教诫他们说:
供养太劣是不能生起菩提心的。
至于所依(佛像、经典、佛塔),必须设有已开光胜住的大师释迦牟尼佛像。而经典须有大于《圣般若波罗密多摄颂》(又作《摄功德宝》或《八千颂般若般罗密多经》)的《般若经》。
然后,便要像《尊长所作次第》所说,念诵「供云陀罗尼」(梵:Dharma-megha-dharani)三遍迎请圣众并作赞颂。
(「供云陀罗尼」如下:
「南么巴噶哇爹 别札 沙惹 巴惹玛达呢 打他噶打雅 阿惹哈爹 三邈三布达也 爹也他 嗡 别遮 别遮 玛哈 别遮玛哈爹札 别遮 玛哈 毗达别遮 玛哈菩提支打别遮 玛哈菩提 曼朵巴 三羯惹曼纳别遮 沙哇噶玛瓦惹纳 毗苏达纳 别遮 梳哈。
Om namo bhagavate vajra-sara-pramardane tathagataya arhatyesamyak-sambuddhaya tadyatha om vajre vajre maha-vajremahateja-vajremaha-vidya-vajremaha-bodhicitta-vajremaha-bodhimandopa-samkramana–vajresar va-karmavara na-visodhana-vajresvaha」。)
然后弟子便要沐裕,穿着鲜洁的衣服,恭敬合掌就坐。师长开示福田的功德,令弟子至心生起净信心,并教导弟子各各观想自己坐在诸佛菩萨面前,缓缓念诵七支供主要(依格鲁派大论师妙音笑所说,此处是念诵《普贤行愿》的七愿文),积集福慧二资粮。
早期的西藏论师多说依龙树、寂天的传承受取菩提心时,才要修持七支供养。若依弥勒、无著的传承受持,只须修持「礼拜」和「供养」二支。于后者之中,他们又说:
修持忏罪时必须怀有追悔心,于是便会感到不快乐。必须怀着欢喜雀跃之心才能生起菩提心。
这种观点并不合理。大尊主在《发心律仪仪轨》(原名:《发心律仪仪轨次第》,梵:Cittotpada-samvara-vidhi-krama)之中曾说:
礼敬和供养等。
文中的「等」字,便是包含(七支供养的)其余五支。于《尊长所作次第〉之中亦明言在发菩提心之前,应该修持七支。再者,假如我们接受上述的理由,那就必须承认龙树和寂天的传承不能生起菩提心。
丑二劝请及皈依:
由于有说我们应具有师长便是大师佛陀的想法(见《地藏经》),所以我们应胜解师长是佛而向师长礼拜,呈献曼达及其他供养。然后以右膝着地,恭敬合掌,向师长念诵以下的菩提心启请文三遍(见《发心律仪仪轨次第》) :
犹如往昔诸如来应供正等觉及入大地诸大菩萨,最初发起无上正等菩提心。我名「某某」亦如是请阿阇黎助我发起无上正等菩提心。
然后,便要进行特殊的皈依修持。这种皈依境的「佛」便是世尊薄伽梵。「法」是大乘的「灭谛」和「道谛」。「僧」是不退转的圣位菩萨僧。总者,应随下文思维:
从今直至达证大菩提藏之间,为了救度一切有情,皈依诸佛为师,皈依正法为真实皈依,皈依僧伽为助伴。
别者,应如《菩提道灯论》所说思维:
以不退转心....。
应猛厉发愿「我绝不会让皈依心退转。」并以上述的威仪(右膝着地,恭敬合掌),念诵以下的文句三遍而接受皈依(见《发心律仪仪轨次第》):
惟愿阿阇黎存念,我名「某某」,从今直至达证大菩提藏之间,皈依诸佛薄伽梵两足尊。
惟愿阿阇黎存念,我名「某某」,从今直至达证大菩提藏之间,皈依寂静离欲诸法法中尊。
惟愿阿阇黎存念,我名「某某」,从今直至达证大菩提藏之间,皈依不退菩萨圣僧众中尊。
每次皈依一宝亦各有一种启请护念,与及皈依法的文句虽然跟惯常有别。此处是完全依照阿底峡尊者所造的仪轨解说。
丑三宣说皈依学处:
阿阇黎在这里应开示在下士教法所说的皈依学处。
子二积集资粮:
依发菩提心仪轨(见《发心律仪仪轨次第》)所说,我们在这里亦要进行礼敬和供养等等。《菩提道灯论释难》则说要修习七支供养,忆念一切诸佛菩萨,与及过往和现在的善知识。由此可知,在先前供养时也要供养师长。「七支供养」可依《普贤行愿》(梵:Samantabhadra-carya-pranidhana)或《入菩萨行论》修持。
子三净治意乐:
《菩提道灯论》说首先要生起慈心,然后由观视苦恼有情而发起菩提心。所以应如前文所说,令慈心和悲心的所缘和行相,鲜明显现于心中。
癸二正行仪轨:
应在阿阇黎之前,右膝着地或蹲踞,恭敬合掌,然后发心。正如《菩提道灯论》所说:
应发起菩提心,这是不退转的誓句。
《发心律仪仪轨次第》又说:
直至达证菩提藏之间。
所以,发菩提心时,并非只是想念:「为了利他愿成佛果」,而是专念「在达证菩提之前,绝不舍弃为利一切有情求成佛果的誓愿」的决心。故应依循仪轨发起这种意乐。(意指发起菩提心成佛意乐必须具有以下两种性格:1.为利有情求成佛之愿,2.在成佛之前誓不舍弃此愿。)
如果我们不能学习愿菩提心的学处,便不应发起这种意乐。若我们依仪轨而只是发起:「为利一切有情愿成佛」的想法,那么便可以对任何能学习愿心学处或不能学习愿心学处的人,传授(发心)仪轨了。
「愿菩提心」是有两种发心方式,一种是适用于那些能立誓而不能学习学处者,另一种则适用于那些不能立誓亦不能学习学处者,但是,若用仪轨来受持「行菩提心」的话,便绝对不可以为那些完全不能学习处的人传授。所以,有一些人以为龙树的传承可以用多种仪轨来传授菩萨律仪,相反,无著的传承却不可以这样做,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
又有一些人说,初业行者在修持时,应屡屡依循仪轨来受持「行菩提心」,但是,由于这些初业行者对于总体学处及根本罪(藏:rtsa ltung)一无所知,所以他们根本无法详细说明应学的事情,这样便会对他们极为有害。
在《修习次第》的初篇,引用《教诫胜光王经》(梵: Arya -rajavadaka-nama-mahayana-sutra)说,即使只能发起菩提心而未能学习布施等各种学处,亦能获得许多褔德。此经又说:
由于能获得极大的果报,所以即使为了方便摄受,也要令那些完全不能学习各种波罗密多的人发起菩提心。
这显然是说,对于那些不能学习布施等学处的人,可以传授发心仪轨,但不可传授菩萨戒。
应念诵以下的受取菩提心仪轨三遍(见《发心律仪仪轨次第》):
惟愿住于十方一切诸佛菩萨存念, 惟愿阿阇黎存念,我名「某某」,以今生及余生所有布施自性、持戒自性、修习自性,自作教他,见作随喜的善根,犹如往昔如来应供正等觉及住大地诸大菩萨,发起无上正觉菩提心。未解脱的有情令得解脱,未自在者令得自在,未安慰者令得安慰,未般涅槃者令般涅槃。
在仪轨之中虽未明说在此处和皈依之后,必须跟随阿阇黎略读上文,但事实上我们必须要这样做。这些教授是在有阿阇黎时所遵行的仪轨。至于没有阿阇黎的做法,大尊主在《发心律仪仪轨次第》说:
没有阿阇黎的自发菩提心仪轨是意想释迦牟尼如来及十方一切如来,修习礼敬、供养等仪轨。然后,如前所说实行皈依等次第,但是要把「阿阇黎」及启请阿阇黎的语句删除。
癸三结行仪轨:
阿阇黎应向弟子宣说「愿菩提心」的学处。
辛二守护已得者不令衰损:
行者必须认识学处,所以我将会作出解释。这又分为两部分: (一)修学令菩提心不会在今生衰损的学处。(二)修学令未来生不离菩提心的学处。
壬一修学令菩提心不会在今生衰损的学处:
「修学令菩提心不会在今生衰损的学处」分四:(一)为了加强对发心的欢喜心而修学忆念菩提心利益的学处。(二)为了加强菩提心而修学每日六次发心的学处。(三)为利有情发念菩提心而修学心意不舍有情的学处。(四)修习积聚福慧三资粮的学处。
癸一为了加强对发心的欢喜心而修学忆念菩提心利益的学处:
可由研读佛经或从师长处听闻来思维菩提心的利益。在《华严经》之中而广大开示菩提心的利益,如前文引用此经所说:
菩提心如同一切佛德的种子。(见「上士道的修心次第」一节)
(同经)又说:
菩提心能总摄菩萨的一切行愿,所以就像概要一般。
若要详细解释各种支分可谓无穷无尽,但是「概要」却能把所有一切言简意骸地说明,所以名为「概要」又这些支分的概要是像「嗢陀南」一般,能总摄一切菩萨道的扼要,所以又称为「嗢陀南」。
《菩萨地》所说的利益是「愿菩提心」的利益。此论提到最初发起坚固菩提心是有两种利益:一者是能成为清净福田,另一者是具足受保护的福德。第一种利益(能成为清净福田)的意思,就如《入菩萨行论》所说:
人、天世间悉皆敬礼。
意指在发起菩提心之后,立即便会成为一切有情的恭敬对象。据说,发起菩提心之后,我们的种性便会即时变得尊贵无上,胜于一切阿罗汉。即使所造的善行微不足道,亦能引生无量果报,所以我们是福田。
(同论)又说:
一切世间皆应依止我们,所以如同大地。
意指我们就像一切众生的父母。
第二种利益(具足受保护的福德)的意思是指我们就像获得双倍数量的轮王所,无论在睡眠,迷醉或放逸的时侯,也不会被夜叉、地神等非人伤害。
其他众生用于息除灾祸、疫病的失效密咒、明咒,到了发起坚固菩提心者的手上尚且会应验生效,何况那些灵验有效的密咒呢。《菩萨地》说,若我们的菩提心坚固,息灾(、增益、怀爱、降伏)等事业也能够轻易成就。所以,若我们具有坚固的菩提心,便能快速达成各种「共同成就」。无论我们身居何地,那里便不会出现恐怖、斗争、饥荒,不受非人的侵袭,即使发生这些事情也会息灭。还有,我们在下一生会甚少患病或不会生病,即使生病不会长久或严重。在从事说法等利生事业时,身体不会过度疲倦,心意亦不会失念或衰退。
若我们能安住菩萨种性,「粗重」(藏:gnas ngan len)自然便会十分微弱。当我们发起菩提心后,身与心的「粗重」便会变得极为薄弱,令我们堪忍柔和,能忍受别人对我们的伤害,而且不求报复。当我们看见别人互相加害时便会极感不悦。嗔(梵:pratigha。藏:khong khro。)、嫉(梵:lrsya。藏:phrag dog)、谄(梵: sathya。藏: gyo ba)、覆(梵:mraksa。藏:’chab pa) 等(烦恼)鲜有现行,即使现起也不会猛烈,不能持久,而且很快便消失。
我们难以受生于恶趣,即使生于恶趣也会很快脱离。纵使身在恶趣,所受之苦也会十分轻微,并因而极为厌离生死轮回,对那里的有情生起大悲心。
假设菩提心的功德是具有形体,那恐怕虚空亦无法容纳。以财物供养佛陀的福德亦难及得上一分菩提心的福德。《勇猛长者请问经》说:
假设菩提心的福德是有形色,那不但能充满整个虚空界,还会超出它的范园。若有人以珍宝充满恒河沙数诸佛刹土,以此供养世间怙主(佛陀),但却远不及于有人恭敬合掌,发菩提心。这种福德是无量无边的。
据说大尊主在绕礼金刚座时,心想:「怎样才能快速证得圆满菩提呢?」这时,尊者看见较小的佛像站起来向较大的佛像请问:「希望快速成佛的人应要修学什么呢?」较大的佛像回答:「应要修学菩提心!」尊者又看见寺院上方的天空有一位少女向一位老妇请教这个问题,尊者听见老妇也是这样回答后,对于菩提心便更加坚定。(金刚座,梵vajrasana. 藏: rdo rje gtan。指佛陀成道时所坐之座,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伽耶城南的菩提树下。亦即今日的菩提伽耶BodhGaya,意译「菩提场」。以其如同金刚坚固不壤,故称金刚座。据《大唐西域记》所载,菩提树垣正中有金刚座,昔贤劫初成时与大地俱起,据三千大千世界中,下极金轮,上侵地际,金刚所成,周百余步,贤劫千佛坐之而入金刚定,故称金刚座。伽耶城于中世纪为婆罗门教徒所拥有,为与婆罗门教徒的伽耶城区别,特将佛成道的圣地称为菩提伽耶,与佛陀的降生处-蓝毗尼园、初转*轮处-鹿野苑、涅槃处-拘尸那城娑罗只树林,并称为佛陀四大圣迹。佛陀入灭后,历代纷纷在此造塔供养,兴建精舍伽蓝,虽然屡遭毁坏,但至今尚存有:大菩提塔、菩提树、金刚座、石栏等多处遗迹。)
由此可知,菩提心能尽摄一切大乘教授的扼要。菩提心是一切成就的大宝库藏,是有别于小乘的大乘特胜。是策励我们奉行菩萨广大行的最胜基础。所以,应像口渴的人听见别人提到水源一样,令修习菩提心的欢喜心逐渐增加。诸佛菩萨用多劫的时间,以其稀有难思的智慧,极尽微细地观察各种道轨后,看见只有菩提心才是成佛的最胜方便。《入菩萨行论》(菩提心利益品)说:
大师能仁经过多劫观察后,看见只有这个才有利益。
癸二为了加强菩提心而修学每日六次发心的学处:
修学每日六次发心的学处分二: (一)绝不舍弃所发的愿心。(二)增长愿菩提心的修学。
子一绝不舍弃所发的愿心:
我们要以诸佛、菩萨、善知识为见证人,在他们面前立誓令一切未解脱的有情得解脱等等。假如后来由于有情数量极多,而且行为鄙劣,又或看见必须多劫精勤修行,又或看见必须修学无量难行的二种资粮,因而感到灰心气馁,把菩提心的重任舍弃,这种罪过比别解脱戒的根本罪更为重大。(「根本罪」是戒律之中的根本极恶戒,又作根本堕、遍罪﹒音译法罗夷。意译:他胜、极恶、重禁、堕、堕不如、断头、无余、弃。)《圣般若波罗密多摄颂》说:
纵经亿劫修持十善业,若然生起求证独觉阿罗汉之愿,便会毁损菩萨律仪。失坏菩提心远比他胜罪严重。
若是这样的话,菩萨的戒律便会有过失。防护声闻和辟支佛的意乐乃是菩萨的最胜戒律,因为菩萨若退失这种防护便会破戒,若没有舍弃这种防护,即使任意受用五欲,亦不会破坏这种菩萨的不共防护心。正如《圣般若波罗密多摄颂》所说:
即使菩萨受用五种欲尘,但只要他们皈依佛、法和圣僧,志求一切种智,发愿求证佛果,应知这些智者仍能履行「持戒波罗密多」。
假如菩萨舍弃所承诺的意乐,便一定会长时漂流恶趣。《入菩萨行论》(不放逸品)说:
曾经决意布施些微寻常的物品,但后来却没有施予别人的话,佛经曾说其人将会受生为饿鬼。假如我们曾经诚意邀请众生趣向无上安乐,但后来竟然欺诳他们,又怎能受生于善趣呢?
同论(持守菩提心品)又说:
我现在偶然发起菩提心,就好像瞎子在垃圾堆中找到珍宝一般。
应思维:「我能够获得这样的东西是多么奇妙啊!」所以决不可把它舍弃。必须对它特别关注,屡屡立誓即使一刹那也不可以舍弃。」
子二增长愿菩提心的修学:
只是不舍弃愿菩提心仍不足够,我们必须昼三次和夜三次尽力令它增长。如果能够像前文所说的广轨修持,便要这样做。假如不能,则应观想福田,呈献供养,然后修习慈心、悲心等,受持菩提心六遍,每座应念诵以下的仪轨颂文三遍(见《初业菩萨入道教言》。梵:Bodhisattvadikarrnika.margava tara-desana):
诸佛正法众中尊
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
为利众生愿成佛
癸三为利有情发念菩提心而修学心意不舍有情的学处:
虽然在《菩提道灯论》、《发心律仪仪轨次第》的相关段落并未提及这种学处,但是(阿底峡尊者在)《菩提道灯论藏释难》曾说:
为了菩提心的所缘、利益、发心仪轨、共同增长及不忘失,我们应以护念有情和不舍有情来守护菩提心。
上文所列出的事情与根本文并无冲突,所以也应该修学。
至于心意舍弃有情的标准,便是基于他们做出某种不合理行为等因缘而生起:「今后不再饶益(藏:don byed pa)此人」的想法。
癸四修习积聚福慧二资粮的学处:
当我们以仪轨受了「愿菩提心」后,便要日日精勤积集供养三宝等资粮,以此来增长菩提心。除了先贤大德所说之外,我(宗喀巴大士)没有见过这种学处的清净依据(藏:Khungs dag po。即是具权威性的经论),不过它的利益极大。
壬二修学令未来生不离菩提心的学处:
「修学令未来生不离菩提心的学处」分二:(一)断除失坏菩提心的四种黑法。(二)修学不失坏菩提心的四种白法。
癸一断除失坏菩提心的四种黑法:
在《大宝积经》(梵:Arya-maha-ratna-kuta-dharmapayaya -sata- saha srika-grantha)的《迦叶请问品》(全名:《圣迦叶请问大乘经》梵:Arya-kasyapa–parivarta–mahayana- sutra)说有四种修法在未来生中能令菩提心忘失或不现行。另外四种修法则能在达证菩提之前,能令菩提心现行或不会忘失。这些便是「愿菩提心」的学处。「四黑法」( 藏:nag po’ichos bzhi)便是:
(一)欺诳亲教师(梵:upadhyaya。藏:mkhan po。又作堪布)、规范师(梵:acarya。藏:slob dpon。又作阿阇黎)、上师(梵: guru。藏:bla ma。又作尊长、尊重、师长、喇嘛)及堪作供养者(福田)-这可从「境」(对象)和「于境所做的事情」两者而得知。
据《迦叶请问品释》(梵:casyapa-parivarta-tika。造者安慧论师,梵:Sthiramati。又作坚慧、坚意)所说,「境」就是「亲教师」及「轨范师」,这是显而易知。「上师」便是希望饶益我们的人。「堪作供养者」便是那些具有功德但却不属于以上两类的人。
要对「境」做出什么事情才会成为黑法呢?假如我们刻意欺诳以上任何一类的对象,便会成为黑法。
至于欺诳他们的道理,《迦叶请问品释》说,当他们慈悲解说他胜罪(藏:pham pa)时,我们以妄语来蒙蔽他们,这样便是黑法。即是凡是以刻意欺诳之心误导师长,便是黑法。但是,这是必须以妄语来误导,至于非妄语的欺诳,下文将会说明。由于《集学论》曾说断除黑法的修持便是白法,所以它的对治方法便是四白法的第一者。若有顽劣的弟子在师长面前说了这件事情,又暗地告诉别人另一些事情并说:「小心,这件事情将会传到善知识那里。」这样也是欺诳师长。
(二)令别人对无须后悔的事产生后悔-这也可以用上述的两种方法说明。「境」就是其他对修习善行没有后悔的补特迦罗。要做出什么事情呢?这就是刻意令他们对某些不应后悔的事情感到后悔。《迦叶请问品释》说当同修梵行者正确奉行学处时,若我们怀着欺诳心令他们误对学处的用语产生误解,这样便是黑法。
以上这两种黑法,无论我们能否欺诳别人,又或能否令他人后悔,同样属于犯罪。《迦叶请问品释》的说法亦是相同。不过,在《迦叶请问品释》之中,后者(后悔)亦被视为欺诳误导的一种。
(三)对真实趣入大乘者说非赞语等(藏:mi bsngags smraba) -有人说「境」是指曾以仪轨受取并具有菩提心者。另一些人则说从前曾发菩提心但现在已经失去者同样属于「境」。但这种说法与佛经矛盾,所以是错误的。《迦叶请问品释》除了提到「菩萨」便没有作出进一步的说明。其他经典虽然多说「真实趣入大乘的人」是指具有菩萨律仪并学习学处者,但私意以为此处所说的「境」是指任何已经发起「愿菩提心」的菩萨。
对这些菩萨做什么才是说「非赞语」,这就是「呵斥」、「诽谤」、「批评」等事情。而出于嗔恚心而说的看法则与《迦叶请问品释》一致。《迦叶请问品释》虽说是对向精勤求法的菩萨而说,并且是为了阻挠他们信奉或修持大乘而说,不过,只要他们了解话中之意便已足够(成为黑法)。
《迦叶请问品释》说「非赞语」是指没有特别说明哪一种过失,譬如说某位菩萨的品格卑劣。「呵斥」是作出具体的说明,如说某位菩萨「行非梵行」(行淫)。「诽谤」是作出更具体的说明,如说某菩萨「如此这般地行非梵行」。而「批评」是附属于以上三者。
这种极易在我们身上出现的重大过患,前文已经简略说明。假如菩萨对其他菩萨生起轻蔑心念有多少刹那,他留在地狱的劫数亦有多少。《寂静决定神变经》(梵:Pra santa-viniscaya-pratiharya-sutra)说,除了毁谤其他菩萨之外,便没有任何业能令菩萨堕入恶趣。《圣般若波罗密多摄颂》说:
未获得成佛授记的菩萨,若出忿怒心而与已得授记的菩萨争执,他便要以其恶心的刹那数量相等的大劫中,披起铠甲(辛勤)修行。
(授记,梵:vyakarana。藏:lung bstan。又作授诀、受诀、受记、记别、记说。佛陀对弟子作出来世证果及成佛名号的预言。授记主要是指未来成佛的预言,如释尊于过去世得燃灯佛授记,弥勒受释尊授记。《大乘庄严经论》说有国土名、佛名、时节、劫名、眷属、正法存续期间等六类授记的条件。授记的形式通常是弟子看见佛陀先现微笑,面门放光普照十方,然后上座弟子请问微笑因缘为缘起。《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又提出三种授记的原由:1.菩萨多修功德,证得法性,故授记。2.修证阶位较低的菩萨,由于成佛种性尚未决定,有时会产生疑惑,为除彼疑,坚其道心,故为授记。3.令乐求佛果者见此授记,欣己当来亦能获得成佛授记。)
意指他们生起忿怒心的数量有多长,他们便须要以同等数量的劫重头开始修道,所以距离成佛十分遥远。所以时刻也要断除忿怒心。假如生起便要立即忏悔,尽力提防。同经(《圣般若波罗密多摄颂》)又说:
应生起正念,思维:「这种心态全无益处。」应一一悔除,提防再犯。切勿随喜,要学习佛陀的正法。
若我们让嗔恚有机可乘,便会令已生起的慈悲心减弱,即使修持很长的时间,亦难以重新生起慈悲心,这样便会把菩提心的根本砍断。若我们能够把嗔恚这种慈悲心的违缘(不利因素)断除,依照上文所说修习慈心和悲心,它们便会逐渐广大增长,变成无量无边。(法称论师于)《释量论》说:
若没有受到「违品」(相反的因素)损害,心中便会自然生起慈悲。
又说:
若有修习的话,悲等心态便会由先前的等流种子而逐渐增长,怎会依然故我呢?
(四)缺乏「增上心」(藏:lhag pa’i bsam pa。即是失去真诚的心),运用谄诳手段骗取别人的利养-「境」是指其他一切有情。对这些有情所做的事情便是进行谗诳。「增上心」在《迦叶请问品释》是指平常心。「谄诳」是指大斗小秤等欺诈行为。这就像胜智生(藏:rGyal ba ye shes’byung nas)所说,心里本来是要某人前往惹玛(藏: Rag ma),但口里却说要他前往垛垄(藏:sTod lungs。一处路程比惹玛远得多的地方),然后才对他说也可以前往惹玛(或像做买卖的人先把货价提高,然后以大减价来欺骗客户)。《阿毗达磨集论》说谄、诳皆是由于贪着利、养(「利」指「财物」「养」指「侍奉」)而产生,所以同样属于「贪」或「痴」的范围。又说「诳」是无功德而佯装有功德。「谄」是隐瞒自己的过失,而「隐瞒」的意思就是设法掩饰过错。
癸二修学不失坏菩提心的四种白法:
「四白法」(藏:dkar po’ i chos bzhi ):
(一)在四白法之中,第一白法的「境」是所有一切有情。所做的事情便是即使开玩笑等小事或性命攸关的大事,均要断除对任何人刻意说妄语。这样我们便不会用谎话来欺诳亲教师、轨范师等殊胜业境(对这些对象作善业或作恶业,所得果报远大于其他对象,所以称为「殊胜业境」)。
(二)第二白法的「境」是所有一切有情。所做的事情是常存「增上心」要保持诚实正直,绝不欺诳他们。这就是第四种黑法的对治方法。
(三)第三白法的「境」是所有一切菩萨。所做的事情便是对他们生起如同大师(佛陀)的想法,还要把他们的功德称扬四方。我们修习一点相似的微小善行,但却看见没有增长的征相(藏:mtshan rna) ,而减弱的征相则有许多,这正是我们对菩萨和法友们嗔怒、毁谤、辱骂的结果。所以,若我们能断除前两种过失及辱骂菩萨,那便能完全免除《集学论》所说的各种来自补特迦罗的损害。所以,若我们不能知道谁是菩萨,便要像《迦叶请问品》所说,修习清净相,引生视一切有情如同大师(佛陀)的想法。有听众到来时便要称扬菩萨的功德,但不是说没有前往四方称扬便有过失。这就是第三种黑法的对治方法。
(四)第四白法的「境」是所有我们要成熟的有情。所做的事情便是令他们不慕「独一乘」(藏:nyi tsheba’i theg pa。小乘的同义词)而追求圆满正觉。就我们自己来说,虽然必须令所化弟子受持大乘道轨,但假如他们不能生起大乘意乐,也不是我们的过失,只是没能力办到罢了。这种白法能断除第二种黑法,因为我们若是真心希望把他人安置于究竟安乐,便绝不会做出任何令别人不安的事情,让他们对自己的善行感到后悔。《狮子请问经》说:
若于一切生中修习菩提心,就是在梦中也不会舍弃。那所谓醒时不舍弃的意思又是什么?佛陀说: 「不论在村落、城镇或任何地方,若我们令有情趣向正觉菩提,便不会舍弃菩提心。」
《文殊师利庄严佛国经》又说,若具有四法便不会舍弃大愿(愿菩提心),这就是:( 1 )摧毁我慢、(2) 断除嫉妒、(3 )破除悭吝,( 4 )看见别人富足心生欢喜。只要我们修习菩提心,在未来生亦不会远离这种心珍宝。(在《大宝积经》的)《宝云经》明言:
若我们在一切威仪之中修学菩提心,任何善法修习均以菩提心为前导...。
《三摩地王经》亦明言:
人们愈能多作观察,他们的心便愈益契入所思之事。
其他佛经也是这样说。
辛三若有衰损令其恢复之法:
许多论师均说:「染犯“四种黑法”及“心意舍弃有情”五者,又或连同“自忖不能成佛而舍弃菩提心”六者,假如超过“一时”(另一说是「一座」。有说「一时」是指昼夜六时之一。亦即过了四小时仍未忏悔,)便会舍弃愿菩提心。若于“一时”之内忏悔这六者,那就只会令愿菩提心减弱,而不会令我们舍弃。又假如我们没有一日六次受持菩提心,并任随二资粮的修学退转,也只会令菩提心减弱。假如舍弃菩提心之因出现,便必须以仪轨重受愿菩提心,仅是减弱的话,只要忏悔就可以,不必重受。」
对此,假如我们认为自己不能成佛便会即时舍弃菩提心,那就不必理会「一时」,所以这种说法全不合理。四种黑法并不是在今生舍弃菩提心之因,而是在未来生令菩提心不能生起之因,所以我们要在这一生把它们断除。《菩提道灯论》说:
为了在来生也能够忆起菩提心,必须护持所说的学处。
『所说」是指如《迦叶请问品》所说。由于在这部佛经的四白法一节明显宣说此义:
迦叶,菩萨若具四法便会在一切生中,于出生之后立即生起菩提心。在达至菩提藏之前,绝不忘失。
经中在四黑法一节虽未清楚说明它们会影响今生还是后生,但可以知道是指后世。然而,假如在今生时常染犯黑法,我们的菩提心便会减弱,否则守护律仪的菩萨若为了开玩笑而说谎,稍微谄诳有情,因嗔恚而稍微说菩萨的坏话,令他人对所修的善根稍微产生悔意,那只要他们超过「一时」而未忏悔,便会丧失菩萨律仪,因为失去愿菩提心就会丧失律仪。据《菩萨地》及《集学论》所说,行者丧失愿心便会丧失律仪。
假如我们宣称这样便会丧失律仪,那就不得不把这起黑法定为「根本罪」(藏:rtsa 1tung),可是从未见有这种全不合理的说法。
又这种计算时间的说法虽然是出于《优波离请问经》(梵:Arya-upali-grhapati-pariprccha-nama-mahayana–su tra),但绝对不是经中的意思,在我的(《菩萨地律仪品》注释)《菩提正道菩萨戒论》(藏: Byang chub sems dpa’i tshul khrims kyirnam bshad byang chub gzhung lam。又作《菩萨戒品释》)已经详细抉择,于此不赘。
「心意舍弃有情」意指想及总体有情众生时,认为自己无法饶益这么多的有情,这显然是指舍弃「愿菩提心」。当我们想及个别有情时,若生起永不饶益这位有情的想法,亦像毁坏一部分便毁坏整体一般,把为利益一切有情而发起的菩提心摧毁。否则,我们也可以把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等许多有情舍弃,为利益其他有情而发起菩提心,那么亦必定能够发起圆满的菩提心了,但事实绝不是这样的一回事。
《菩提道灯论释难》说这些菩提心学处是有:因渣菩提王(梵:Indrabhuti)、龙树、无著、圣勇(马鸣)、寂天、月官、寂护(梵:Santaraksita,又作静命)等各各派不同教规。有一些认为菩提心的学处便是「初发菩提心及趣入菩萨行的一切学处」。一些是认为「经中所说的每一种学处皆应守护」。一些是认为它们是指「所有一切资粮道士夫的学处」,另有一些是不承认它们是「如此这般的特定学处」。还有一些是认为「除了皈依学处之外,还要守护不舍受持四白法意乐及忘却引生四黑法意乐的八种修持」。《菩提道灯论释难》说:
我的师长曾说这些阿阇黎的教规皆是出于经典所说,所以应受持自宗上师所传之规。
意指这些皆是经义。
总之,格西仲敦已传承的大善知识们,皆不承认《菩提道灯论释难》是大尊主(阿底峡尊者)亲手所造的注释。但是,拿错的传承则认为是大尊主所造,而且是拿错的秘法。先贤大德有传大尊主曾在补让(藏:Pu rangs。今作普兰,位于西藏北部边陲地区)一地撰造了一部简略的注释,后来当大尊主到达桑耶时,有一位译师问尊者他可否作出增补,后来这位译师便为此论广作补充。所以,大尊主的确造了一部略释,而且这部论释更采用了多位上师的解释来进行补充,虽然当中也有一些明显的谬误,但是,对于经典的意义亦有许多善妙的解说,因此,我在这部道次第及其他论释之中,亦有引用那些没有错谬的意义。
《菩提道灯论释难》所提到的以上各种学处多不可信。认为菩提心的学处乃是「初发菩提心及趣入菩萨行的一切学处」的说法并不合理,因为若认为发(菩提)心学处就是行(菩提)心学处,那他们除了「皈依学处」之外,仅断除「四黑法」和受持「四白法」是不足够的。假如我们认为「发菩提心」的意思只是「愿菩提心」,在愿心学处的时候便不必修学任何经中所说的学处,亦不需要修学任何趣入菩萨行之后的学处,否则,愿心学处和菩萨律仪学处便没有分别了。
除了《迦叶请问品所说的》黑法和白法两种学处外,上述一切学处皆是根据《菩提道灯论》及《发心律仪仪轨》所说。
有说应修学《七法经》(藏:Chos bdun po’i mdo)所说的学处,但由于此经是说「希望速得神通者所应修学」,所以这些学处并不是菩提心的特殊学处,所以此处不作讨论。
所以,自宗的立场认为:除了不舍弃愿菩提心及心意不舍弃有情之外,在获得菩萨律仪之前毁坏学处,并不会构成菩提心的堕罪。但是,假如我们毁坏学处,便会毁坏未受菩萨律仪期间的誓愿修善学处,所以便会染犯恶作罪 (藏:kha na ma tho ba),这样便要以「四力」进行忏悔。在获得菩萨律仪之后,毁坏这些学处便是毁坏律仪学处的堕罪,这样便要依照所教的还净方法来把它恢复,这种方法是属于行菩提心学处的范围,而非其他。然而,一日六次发菩提心却是「愿菩提心」的特殊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