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百喻经 45 奴守门喻
 
{返回 百喻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7489

45奴守门喻

译文

譬如有人将要出门远行,吩咐仆人道:「你好好守着门,并看管住驴子和绳索。」主人走后,邻村的人家这时正在奏乐,这仆人很想去听,心中动摇,不能自安,随即便用绳索系了门,放在驴上,赶着,到那奏乐的地方,去听音乐。仆人离去之后,屋中的财物都被贼偷去了。主人回来,问仆人道:「财宝那儿去了?」仆人答道:「主人先前嘱咐看守门、驴及绳子,除了这些以外,我就不知道了。」主人说:「留你守门,正是为了财物。财物丢失了,还要门作什么用?』

流转于生死的愚人,贪恋着爱欲的仆人,也是如此。如来教诫道:要常常护住引出种种烦恼、进入种种妄尘的六根这扇门,不要让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之贼进来,守住烦恼这头驴,不要让它随意驰走,看好爱欲这条绳索。然而有些比丘不奉行佛的教诲,贪求利养:装得清白,在幽静处坐禅;其实心意流驰,贪恋五欲,被色声香味迷惑住了。烦恼占据了整个的心,爱索缠缚住了整个的身,使得正念、觉意、道品之类的财宝都散失掉了。

原典

譬如有人将欲远行,勅其奴言:「尔好守门,并看驴索。」其主行后,时邻里家有作乐者,此奴欲听,不能自安,寻以索系门置于驴上,负至戏处,听其作乐。奴去之后,舍中财物贼尽持去。大家①行还,问其奴言:「财物所在?」奴便答言:「大家先付门、驴及索,自是以外,非奴所知。」大家复言:「留尔守门,正为财物。财物既失,用于门为?」

生死愚人,为爱奴仆,亦复如此。如来教诫,常护根门,莫苦六尘,守无明驴,看于爱索。而诸比丘不奉佛教,贪求利养;诈现清白,静处而坐;心意流驰,贪着五欲,为色声香味之所惑乱。无明覆心,爱索缠缚,正念②、觉意③、道品④财宝悉皆散失。

注释

①大家:王人。

②正念:能专心忆念佛法,叫做正念,心若是流驰散逸了,就应当摄它回来,使其止于正念上。

③觉意:又作菩提心、无上道心,即求无上菩提之心。

④道品:是达到涅槃境界的道法的品类,有三十七科。

 


{返回 百喻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百喻经 46 偷犁牛喻
下一篇:百喻经 44 欲食半饼喻
 贤愚经白话 善事太子入海品第五十
 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二十五不善知众戒
 因明七论入门简介(杨化群)
 杂阿含经卷第十四(三六○)
 杂阿含经卷第九(二四三)
 杂阿含经卷第十四(三六一)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七○七)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二二)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七(一二四一)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7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论“化仪四教”中渐教的现实意义[栏目:妙心法师]
 福德日记12月26日─少欲知足的重要[栏目:福德日记]
 五欲与苦 The Five Desires and Suffering[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慧灯之光三 如何自受菩萨戒[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佛教典籍对小说文本的意义(达芾)[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第四十四课[栏目: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贪享物欲,如饮盐水[栏目:圣严法师·心灵环保]
 法海集四 第三部分:六十如理论 概说[栏目:法海集]
 用心付出 诚心待人[栏目:万行法语]
 No Ajahn Chah《064》[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