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三 十一、显赖耶非断非常
 
{返回 韩镜清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59
【论文】
 
三‧一○一 阿赖耶识,为断?为常?
 
 
 
【疏翼】
  第一解初能变十义门中,第七段文解因果譬喻门。即解第四颂第三句「恒转如暴流」。
 
 
 
【述记‧卷十八】
 
  下、第七段,即是第九解本识因果法喻门,是本[1]颂中第九句「恒转如暴流」也。于中有二︰初、问,后、答。将欲解文,寄问征起,此为问也。
 
  前解自相唯阿赖耶。今分别中,依自相说。
 
 
 
【论文】
三‧一○二 非断、非常,以「恒转」故。
 
 
 
【疏翼】
  第七段文,即十义门第九解本识因果法喻门中,第二正答所问。于解法中分二,第二广解释中,又分二︰一、解「恒转」,二、解「如暴流」。初又分二︰一、解「恒」,二、解「转」。
 
 
 
【述记‧卷十八】
 
  此第二、正答所问。于中有三︰初、解本颂,次、破外执,后、劝归信。初中有三︰初、解法,次、解喻,后、总结。解法中有二︰先、举所明因果之法,后、广解释。此即初也[2]。
 
  举颂二字[3],正答前问。经部师等,持种色、心,无色无心,有时断灭[4]。僧佉自性虽为法种,仍体是常。为简彼宗[5],言非常、断。
 
 
 
【论文】
三‧一○三 「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
 
 
 
【疏翼】
  第一解法中,第二广解释。
 
 
 
 
 
【述记‧卷十八】
 
  恒义如何?
 
  下、广解也。
 
  先解恒义,「一类」者,常无记义;「相续」者,未曾断义。
 
 
 
【疏翼】
 
  第一先解恒义中分三︰一、解「一类相续」,二、明无间断,三、持种不失。此即初中初也。
 
 
 
【论文】
三‧一○四 是界、趣、生施设本故。
 
 
 
【疏翼】
  第一解恒义中,第二明无间断。
 
 
 
【述记‧卷十八】
 
  何义要须中无间断?
 
  此意即是︰依此识故,施设三界、五趣、四生。是引果故,识是界、趣、生之本也,下自当知。
 
  言「施设」者,安立果名。识若断灭,非界、趣、生。故此「恒」言,正遮于断,即重显上一类义也。若善、染等,体非一类,趣、生应杂,许杂起故。由此,识是一类无记,不可杂起。
 
 
 
 
 
【论文】
三‧一○五 性坚,持种令不失故。
 
 
 
【疏翼】
  第一解恒义中,第三明持种不失。
 
 
 
【述记‧卷十八】
 
  此言显上「相续」之义,此义可知。
 
  言「性坚」者,四义受熏,即初坚义。乃至金刚,此不断故,故能受熏。若不坚者,如六、七识,应不受熏。
 
  复言「持种令不失」者,简经部等色、心受熏而能持种;于无色界入无心时,此种便失。此识不尔,种不失故,故不可断。此解恒义。
 
 
 
【疏翼】
 
  以上第一解「恒转」中,第一解恒义讫。
 
 
 
【论文】
三‧一○六 「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
 
 
 
【疏翼】
  第一解「恒转」中,第二解「转」。于中分三︰一、遮常与一,二、因果灭生,三、显可熏。此即初文。
 
 
 
 
 
【述记‧卷十八】
 
  此遮常、一。
 
  此、简自性及我为常、为一。以诸有情起分别心,计为我故。言有生灭等,简彼一常故。
 
 
 
【论文】
三‧一○七 因灭果生,非常、一故。
 
 
 
【疏翼】
  第二解「转」中,第二因果灭生。
 
 
 
【述记‧卷十八】
 
  因果性故,简一,非我也;有生灭故,简常,非自性也;常、一之法,无因果故。
 
 
 
【论文】
三‧一○八 可为转识熏成种故。
 
 
 
【疏翼】
  第二解「转」中,第三显可熏。
 
 
 
【述记‧卷十八】
 
  何不是常?常有何过?
 
  显可熏义,不能受熏,是为过也,不为转识熏成种过。常阿赖耶应不受熏。以是常故。如虚空等。若不受熏,即无生死、涅槃差别。
 
  此上解「转」。
 
  总释颂中「恒转」二字,四义受熏,即皆具足︰一、无记,二、坚,三、可熏,非常一是,四、相应[6]。可为识熏是。
 
 
 
【疏翼】
 
  以上第一解本颂中,第一解法讫。
 
 
 
【论文】
 
三‧一○九 「恒」言遮断,「转」表非常,犹如暴流,因果法尔。
 
 
 
【疏翼】
  第一解本颂中,第二解喻。
 
 
 
【述记‧卷十八】
 
  下、释「如暴流」[7]三字,有三义喻。
 
  下解譬喻。于中有二︰先、举法生灭喻,后、广解之。此即初也。
 
  一切因果皆非断常,故言「法尔」。
 
 
 
【论文】
三‧一一○ 如暴流水──非断、非常、相续、长时──有所漂溺;此识亦尔,从无始来,生灭相续,非常、非断,漂溺有情,令不出离。
 
 
 
【疏翼】
  第二解喻「如暴流」中,第二广解之。于中分三︰一、漂溺有情义,二、波浪不断义,三、内外随流义。此即初喻。
 
  《枢要》卷中云︰
 
下明喻等三,喻恒转中︰一、沉浮两趣间喻,二、逢缘波浪起喻,三、漂流内外物喻。非佛何能止?
 
 
 
【述记‧卷十八】
 
  暴,谓卒暴,即汛暴水。前能引后,名曰「非常」;后水续前,称为「非断」。生人天,喻「漂」;居恶趣,如「溺」。本识能持业烦恼等,漂溺有情,以水为喻。
 
 
 
【论文】
三‧一一一 又如暴流,虽风等击起诸波浪,而流不断;此识亦尔,虽遇众缘起眼识等,而恒相续。
 
 
 
【疏翼】
  第二广解喻「如暴流」中,第二波浪不断义。
 
 
 
【述记‧卷十八】
 
  又识持种,三界生故,一浪因至一浪生,多浪因至多浪起,故名「暴流」。以水为喻,如下文说。
 
【论文】
三‧一一二 又如暴流,漂水下上,鱼草等物,随流不舍;此识亦尔,与内习气、外触等法,恒相随转。
 
 
 
【疏翼】
  第二广解喻「如暴流」中,第三内外随流义。
 
 
 
【述记‧卷十八】
 
  此、第三喻。
 
  漂水下鱼、水上之草,喻内习气、外触、受等内外法也。
 
 
 
【疏翼】
 
  以上第一解本颂第三句后三字「如暴流」中,第二解喻讫。
 
  安慧《唯识三十论》卷一云︰
 
阿赖耶识尽生死际无不同转耶?抑相续转耶?以彼非一向无不同转,而是剎那性故。如是颂曰︰恒转如暴流。
 
论曰︰言「此」﹝汉译略「此」字﹞者,即正指阿赖耶识。此中「恒转」者,谓因果相续不断生起。于水聚中,前水后水相续不断流转,名为「暴流」,犹如暴流中漂流草、木、牛粪等,如是阿赖耶识具有福、非福,及不动业习气,复挟同触、作意等,尽生死际,相续不断生起。
 
 
 
【论文】
三‧一一三 如是法喻,意显此识无始因果,非断、常义。谓此识性,无始时来,剎那剎那,果生因灭──果生故,非断;因灭故,非常;非断、非常,是缘起理,故说此识恒转如流。
 
 
 
【疏翼】
  第一解本颂中,第三总结,即合法喻。
 
 
 
【述记‧卷十八】
 
  此、合法喻,释其大意。
 
  「果生故,非断」者,后法续故;「因灭故,非常」者,不恒住故。此解法义令同于喻,余文可解。
 
  上来大乘自述己义,成立因果。
 
 
 
【疏翼】
 
  以上第二正答所问中,第一解本颂「恒转如暴流」讫。
 
 
 
 
 
 
 
 
--------------------------------------------------------------------------------
 
[1] 「本」,谓初能变识。
 
[2] 即初举所明因果之法。
 
[3] 谓「恒转」二字。
 
[4] 《俱舍论》卷四云︰
 
此中何法名为种子?谓名与色于生自果所有展转邻近功能。此由相续转变差别,何名转变?谓相续中,前后异性。何名相续?谓因果性三世诸行,何名差别?谓有无间生果功能。
 
 《俱舍光记》卷十七云︰
 
彼宗种子熏名及色。谓名色中于生自果所有种子,相续不断,名「展转」;将生自果名「邻近」,邻近果也;无间生果名「功能」,正起功能也;此三皆是种子异名。此展转,由种子相续故展转不断;此邻近,由种子转变故邻近于果;此功能,由种子差别故正起功能。此三,亦是种子异名,如其次第释上三种。
 
[5] 谓彼二宗:经部师与数论师僧佉。
 
[6] 即「与能熏共和合性」。
 
[7] 第四颂第三句后三字。

{返回 韩镜清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三 十二、逐难证成大乘缘起正理
下一篇: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三 十、第八相应心所亦无覆无记摄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三 六、第八心所相应门──结五心所相应..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三 一、第八心所相应门──别解触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四 一、识食能持身命即第八识
 摄大乘论 第88讲
 摄大乘论 第10讲
 摄大乘论 第105讲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三 二十四、三法互持证有异熟识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四 六、明一切心心所具三种所
 摄大乘论 第107讲
 摄大乘论 第116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始觉与慈悲[栏目:达照法师]
 62、在民间信仰中,有时会见到乩童有佛陀附体或问米姑请来祖先的魂魄附体,与阳间的人对话,这些是不是真..[栏目:居士学佛100问]
 求正法 觅明师[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20[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弥陀心法[栏目:梦参法师]
 大手印浅释 第四讲 大手印之行 一、认识“解脱体智”的重要性[栏目:元音老人]
 人死后二、三个小时,全身就会僵硬,可是念佛人死后多天,身体为何还能保持柔软?[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自觉手册 Manual of Self-Awareness 第三篇 障碍及解决之道 Part Thr..[栏目:自觉手册 Manual of Self-Awareness]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