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那先比丘经 3 象王转生人道
 
{返回 那先比丘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721

3象王转生人道

译文
  由於象王多次倾听佛经、侍奉佛陀的缘故,後来象王因为年寿已高,命尽而死,死後便转生人道,作为某人之子而生於一个婆罗门的家中。
  後来,年龄渐渐长大,没有倾听过佛经,也没有看过一个沙门,便抛开家人而走,来到深山之中,学习异道,在山上住了下来。靠近他住的地方也有一个婆罗门的道人,与他一同住在山上,互相往来,结为知心的朋友。他们俩之中有一人心想:我若不能断绝世间忧苦、衰老、疾病,死後必然堕入地狱、畜生、饿鬼、贫穷之中。因为这个缘故,我要剃掉头发,身披袈裟,追求进入罗汉涅槃的境界。另一个人心想:我宁愿求作一国之王,获得自由自在,并且使天下人民都要听随我的教化命令。
  像这样的发誓之後,两人分别因年寿已尽而死,後又都转生世间再次为人。其中一个先前想要做国王的人,出生在海边,成为国王的太子,名字叫做弥兰:其中一个生前想剃发做沙门、寻求罗汉涅槃之道的人,出生在天竺(印度)国,名字叫陁猎,出生时皮肤有纹,状似福田,仿佛肉披袈裟,有一头大象与之同日而生。天竺称象为「那」,父母便称其子为那先。
原典
  象王数闻①经、承事佛故,後象王以寿命尽死,死後便化为人,作子生婆罗门家。
  以後,年长大,不闻佛经,亦不见沙门,便弃家去,入深山,学异道②,在山上止。近比③亦有一婆罗门道人,俱在山上,相与往来,共为知识④。其一人自念言:我不能於世闲悬⑤忧苦、老、病,死後当入地狱、畜生、饿鬼、贫穷中。用⑥是故,我欲剃头须,披袈裟,欲求罗汉泥洹⑦道。其有一人自念言:我愿欲求作国王得自在⑧,令天下人民随我教令。
  如是,久後,二人各命尽,俱生世间作人。其一人前求作国王者,生於海边,为国王太子,字弥兰;其一人前世欲剃头作沙门、求罗汉泥洹者,生於天竺,字陁猎,与肉袈裟俱生其家,有一大象同日生。天竺名象为「那」,父母便字⑨为那先。
注释
  ①数闻:多次地听到。
  ②异道:指佛教以外的其他教派。
  ③近比:紧邻、紧挨著。比,靠近之意。
  ④知识:知心朋友。
  ⑤悬:吊起来,此处引申为了结。
  ⑥用:通「因」 。
  ⑦泥洹:即「涅槃」 。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已完成悟智(指菩提)之境地。
  ⑧自在:自由自在,无人管束。
  ⑨字:命名、取名。

 


{返回 那先比丘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那先比丘经 4 学道证果的那先
下一篇:那先比丘经 2 象王听阿罗汉诵经
 佛说当来变经(白话文参考)
 中部66经 鹌鹑譬喻经
 贤愚经白话 净居天请洗浴缘品第四十七
 杂阿含经卷第九(二四三)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七(一二六五)
 杂阿含经卷第六(一二五)
 解脱道论·行门品第八·之二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九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五百罗汉 340、白香象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四编《论佛学书》覆欧阳浚明书[栏目:欧阳竟无居士]
 原始佛教的缘起观[栏目:蔡惠明居士]
 烛光晚会[栏目:佛教寓言故事]
 可以尽力 不可尽为[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杨度《虎禅师论佛杂文》提要[栏目:王雷泉教授]
 如果站在护持上师信心的立场之上而造成道友之间的矛盾,是否有过失?[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无非名和利,不过一碗饭[栏目:看开]
 法句经要义 第十四品 佛陀品 僧众谈幸福 佛法僧带来真正的喜悦[栏目:法句经要义]
 警世救人 功德无量(洪应明)[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