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附录 法句经序
 
{返回 法句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128

附录  

  法句经序
  昙鉢偈者,众经之要义。昙之言法:鉢者,句也。而《法句经》别有数部,有九百偈,或七百偈及五百偈。偈者,经语,犹诗颂也。是佛见事而作,非一时言,各有本末,布在诸经。佛一切智,厥性大仁,愍伤天下,出兴于世,开现道义。所以,解人凡十二部经,总括其要别为数部,四部阿含。佛去世後,阿难所传,卷无大小,皆称闻如是,处佛所在,究畅其说。是後,五部沙门各自钞众经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义,条别为品:於十二部经靡下斟酌,无所适名,故曰法句。
  夫诸经为法言。法句者,犹法言也。近世葛氏传七百偈,偈义致深,译人出之,颇使其浑,惟佛难值,其法难闻,又诸佛兴皆在天竺。天竺言语与汉异音,云其书为天书,语为天语。名物不同,传实下易。唯昔蓝调安侯世高都尉佛调,释梵为晋,实得其体,斯已难继。後之传者,虽下能审,犹尚贵其实,粗得大趣。始者,维只难出自天竺,以黄武三年,来适武昌,仆从受此五百偈本,请其同道竺将炎为译。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其所传言,或得梵语,或以义出,音近质直。仆初嫌其为词不雅。维只难曰:「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经者,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座中咸曰:「老氏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仲尼亦云:『书不尽言,言下尽意。』明圣人意深邃无极。」今传梵义,实宜径达,是以自偈受译人口因顺本旨,不加文饰。译所下解,即阙下传。故有脱失、多不出者。然此虽词朴而旨深,文约而义博。事均众经,章有本故,句有义说。其在天竺,始进业者下学法句,谓之越序。此乃始进者之鸿渐,深入者之奥藏也。可以启蒙辩惑,诱人自立,学之功微而所包者广,寔可谓妙要也哉!昔传此时有所下出,会将炎来,更从谘问,受此偈等。复得十三品,并校往古有所增定。第其品目,合为一部,三十九篇。大凡偈七百五十二章,都凡一万四千五百八十字。庶有补益,共广闻焉。
 


{返回 法句经·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法句经 解说
 《正理经》简读之十五
 杂阿含经卷第一(二四)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北京社科院宗教研究所 编译)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一(五七一)
 第八 摄缘分别品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三九八)
 离有无二边(正观世间集灭)
 中部4经 恐怖与恐惧经
 杂阿含经卷第十八(五○○)
 杂阿含经卷第二(三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无作四句所显缘起甚深──中观义与唯识义之探讨(智禅)[栏目:唯识法相·参考资料]
 守端~赞师偈[栏目:禅诗三百首]
 抉择法无我有为法中,抉择色法非自性成立之法,其概要为如何?[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明晹法师修行论[栏目:道坚法师]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七[栏目:世亲菩萨]
 摄大乘论讲记 第五一卷[栏目:净界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八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表现[栏目: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
 如何忘记过去曾受过的重大挫折?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伤害?[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话[栏目:竺摩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