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忘记过去曾受过的重大挫折?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伤害?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9334

  问:如何忘记过去曾受过的重大挫折?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伤害?

  答:忘却痛苦的方法有二,一是培养正面情绪。情绪有负面和正面之分,哪种力量更强,就会将我们导入相应的心理轨道。所以,我们要壮大正面情绪的力量,就像以增加体质来对抗疾病干扰那样。

  二是面对它,想想是哪件事令我们痛苦。狭隘的心是无法承受伤害的,这就会形成巨大的心结。其实,真正伤害我们的,往往是自己的心结,而不是具体的某个人、某件事。许多人心中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结,一旦产生作用,我们马上就被它抓住,一头扎进痛苦中。现在,我们要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这些,将问题重新思考一遍,再思考一遍,一直思考到你觉得这其实没什么,然后把它放下。若能这样,即使还不会马上忘却这件事,但它能造成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

  当然,还有更高的办法,就是当下解决。因为心有制造烦恼的能力,也有当下解除烦恼的能力。一旦将这个能力调动起来,烦恼就像雪花落入燃烧的火炉,立刻会自动化解。这是比较高明的用心方法,多数人可能一时用不起来。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
下一篇:《坛经》讲“不思善、不思恶”,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法是否对立?
 临终与超度
 学佛目的
 调心之道
 学佛是否一定要素食?
 有人说,汉传佛教名为菩萨乘,实际却是声闻乘,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希望往生极乐是否也是一种执著,是否有违佛法所说的无相、无求?
 《坛经》讲“不思善、不思恶”,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法是否对立?..
 何为“心即是佛”?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学佛?
 观想供养和实物供养有什么不同?
 我什么都不信。这种人是否存在?这一观点的危害性是什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The Parabhava Sutta - Downfall[栏目:A Manual Of Buddhism]
 五四四 大那罗陀迦叶梵天本生谭[栏目:第二十二篇]
 随缘,还是随习气[栏目:超然法师]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四一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主动和被动[栏目:找回自己]
 戒律大纲及刑罚(龙慧)[栏目:戒律学研究]
 行菩萨道如何不起烦恼?[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以九种心依止上师[栏目: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切]
 四法印的美妙逻辑[栏目: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相应48经 无取着般涅槃经[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