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诸佛平等 诸法平等
 
{返回 慧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25
诸佛平等 诸法平等
--慧光法师--
 
 
    佛与佛是平等的。一切佛都是平等的。不会有一个佛他的慈悲心比另外一个佛更大,没有,是平等的,一样的大,遍及一切众生的。
    没有一个佛说他断了烦恼,那个佛没有断。不会这样子的,统统都断尽烦恼了,而且习气也没有,是一样的。
    智慧也是同等的,都是究竟圆满的。所以不会说甲佛的愿力大,乙佛的愿力小,或者说乙佛的智慧高、神力大,丙佛的要小些,不能这样子讲。如果这样讲,就有赞叹一佛,诽谤诸佛。赞叹一佛功德很大,那要诽谤诸佛罪过更大!不要这样,诸佛都是平等的。所以因为如佛与佛之间,有大小、多少的差别,便有不圆满的。就是如果有大小、多少差别的话,就有佛是不圆满的。我们说佛就是圆满的,怎么会有差别,就是没有差别。所以不圆满就不能称为佛。因此『佛佛道同,佛佛平等』。
    当然有跟我们特别相应的佛,你说我念佛,我希望往生西方极乐净土,那我跟阿弥陀佛特别相应。所以在我的语言里面,可能我会常常赞叹阿弥陀佛。那是站在我自己的角度,不是站在佛的角度,佛跟佛之间是没有差别。但是因为我跟佛有特殊的缘,所以我特别赞叹这一尊佛,是这样子。
    从经典来看,佛的色身有大小,寿命有长短。像释迦牟尼佛,他八十岁入灭;像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寿命有多长啊?无量劫。这个无量劫其实是一个数字,是一个大数,无量阿僧祇劫,是一个数字。
    诸佛寿命有长有短,国土有清净的,有污秽的。像娑婆世界就是一个污秽的国土,极乐世界是净土。
    弟子也有多有少。有一些佛相应很多众生,但有一些佛他可能很快就入灭。
    像多宝如来。法华经里面,有一段就是讲多宝佛塔。就是讲法华经的时候,那个地方就会出现有一个佛塔,里面坐了一尊佛,来讲这个法华经。像这尊佛,他就很早入灭,那就是跟众生,这个缘比较没有那么广,比较少。像阿弥陀佛,十万亿佛刹这么遥远,我们离他很远,还可以听到他的名号,还可以称念他的名号,表示我们跟这尊佛有缘,过去结过缘的。
    我常常讲,你的净土,你未来成佛的净土有多大,看你现在结的缘有多广,看你的悲心有多大。你现在常常跟众生结缘的时候,这些未来都是你的眷属。所以每一尊佛,过去在修行的时候,他与众生结的缘不大一样,有些多,有些少。
    那么正法住世,就是他所流传的佛法,住在这个世间,时间也不一样,长短也不一样。有些一百年,有些两百年……几劫,也都不一样。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呢?要知道这是佛方便示现。因为众生的根器不一样,佛用不同的因缘来度化这些众生,叫方便示现。
    所以为了适应众生的根基,才有这种种的差别,并非佛的真实功德有所不同。不是!切勿生分别心,不要这样想。
 
---------------------------------------------------
◎摘自慧光法师 《成佛之道》
 

{返回 慧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调心的方便
下一篇:慈悲·智慧·圆满
 平等法中无一法可得
 当忍烦恼 自苦其行
 佛非偶像
 除诸业障善根增长
 接受、欣赏无常
 当自依止 勿依于他
 存在即唯心所现
 亲近善知识长养诸善根
 无佛离本性空
 别别解脱以戒庄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八)[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达真堪布]
 历代三宝纪卷第十二(译经大随)(费长房)[栏目:隋唐居士名家文集]
 佛教戒律学 第十章 佛教戒律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 律宗“四科”[栏目:佛教戒律学]
 世间的生活[栏目:清净的法流]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六、劝注重因果[栏目:印光法师]
 我很快乐[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从虚云和尚思想看生态佛学研究(陈红兵)[栏目: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
 六加行法略释[栏目:菩提道次第专题·专门修法[六加行]]
 法海集二 第三:静虑品 2 释正文[栏目:法海集]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13课 慈悲,是爱的最高层次,足以跨越人心的藩篱,及于一切众生[栏目: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