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二品 忏悔罪业 第二十五节课
 
{返回 入行论学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17

第二十五节课

《入行论释·善说海》的讲义,虽然我没有一字一字地读,但里面的内容全部给大家讲清楚了,所有的传承应该可以得到。听说这几天有个别道友哭着说:“现在堪布不给我们传《善说海》了。”没有这回事,我现在改变传讲的方式,只不过是为了节省时间,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虽然讲义没有单独念,但其中的意思和科判都已经讲了,所以你们不要难过!

现在是讲“所依对治力”中的“思维死亡极恐怖而生起皈依之心”,其中分略说和广说,昨天讲了略说的前两个颂词,下面接着讲略说的最后一颂:

放逸我未知:死亡如是怖,

故为无常身,亲造诸多罪。

昨天说到,人在临死的时候,所有的亲朋好友都没有利益,唯一有帮助的就是佛法,但可惜的是,我们以前一直没有修。所以,此处作者非常谴责自己,并以一种呼唤的语气祈请十方诸佛菩萨:怙主啊!我一向非常放逸,根本不知道死亡竟是如此恐怖,为了短暂而虚幻不实的身体造作了种种罪业,请您们一定要救护我!

我们的身语意经常处于一种放逸的状态,始终没有正知正念,不愿意好好修持,每天都以散乱度日,身体所做的没完没了,语言所说的没有意义,心里的分别念也没什么价值,整天都处于浑浑噩噩中,白白浪费了大好的人生,对自他没有任何利益。这么放逸的我,以前根本不知道所谓的死亡如是的恐怖,虽然清楚自己迟早有一天会死,但却没有为死亡做任何准备。死亡来临的时候,感受四大分离的剧烈痛苦,出现中阴的恐怖景象,如果曾造过很大的恶业,马上就会堕入三恶趣,在那里感受漫长而难忍的痛苦……对此悲惨的状况,我们闻所未闻,根本不了知,一方面是由于后天的教育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无始以来的无明愚痴,所以我们只顾眼前的利益,将人生目标定在当下,对来世没有任何准备,对过去也没有任何总结。

以前我看过一本书《生活在当下》,里面是讲所谓的生活就在当下,因为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未来的还没有办法决定,所以我们的生活应该把握当下。现在很多人的生活就是这样,除了当下的吃喝玩乐以外,其他的根本不作考虑,从来不知道人死的时候如此恐怖,为了四大假合的无常之身,造作了难以宽恕、非常可怕的罪业。在座的人大多数都已经出家了,你们以前没有出家时,可能为了生活也造过一些难以想象的罪业,有些人杀了很多众生,有些人参加一些黑社会团体,有些人入于妓院,有些人当过酒店老板……包括一些学佛的居士也不知道造业的果报竟如是可怖,否则的话,绝不会为了这个无常的身体,造下这么可怕的罪业。

今天有个非常虔诚的广州居士对我说:“我十分高兴现在找到了人生目标——学佛,这种追求非常完美,这一点我也清楚。学佛后我才知道,以前造的罪业太多了,做的错事也太多了,有时候一想起来特别害怕,幸亏早一点醒过来了。今后在学佛的道路上,我永远也不会退转,一定会精进努力地修持!”大家可能也有同感吧,今生若没有遇到佛法,只有一直不断地造恶业,不知道何年何月才会醒过来,不说别的,光是吃一些生命,吃一些海鲜,这辈子就造了多少罪啊!

我们这里有些人对我说:“我现在的修行一点成就都没有,每天伤心得不得了。”其实,尽管你没有什么成就,没有长出翅膀飞到空中,但回顾你的一生也应该清楚,以前的生活,不管白天也好晚上也好,没有一点善法,整天都在造恶业,现在虽然你没有超胜的功德,没有在众人面前显现神变神通,但总的来讲,你的生活已经有了本质上的改变,这一点我觉得就是修行中的一种成就。

最近我们的传法光盘寄到了一些人家里,他们高兴地说:“学院的佛法到我家了,非常欢喜,非常感谢!”如果长期有这样一种信念,你们的生活一定会有所改变。实际上,学佛就是一种改变、一种改革,改革什么呢?以前造恶业的生活、放逸的生活,每天除了说些无聊的话、做些无意义的事以外,没有其他事情可做,现在我们要把它改过来,生活变得充实一点,这就是所谓的学习佛法。

我希望每个人不要跟以前一样,学佛之后生活应该有一些改变,否则的话,你的修行一点都不好!我们这里的人每天二十四小时基本上都在学习佛法,早上起来先背书,接着开始闭关修行,然后看书、上课、听辅导、修行、背书……一整天都沉浸在佛法中。平时买东西用了一两小时,就心疼得不得了,觉得这些时间被浪费了,非常不值得。但外面的人用一个小时听佛法,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到处都去打电话,甚至还要给国外发传真。当然,这也并不是不好,以前不要说一个小时,可能连五分钟的听法时间也没有,现在每天抽出一个或半个小时来听法,你们的生活一定会有所改变的。有了改变,我觉得这就是一种修行;如果没有任何改变,只不过听一听法、看一看书,法就是法、你就是你,这样的学佛也不一定有利。

当然,修行佛法的违缘是比较多的,佛在经中说:“修善,违缘多;造恶,顺缘多。”我们行持善法的时候,要么身体不好了,要么工作不顺利了,要么家庭不和睦了,这都是一种必然规律。比如学习《般若经》,学得越好,魔王波旬就越不高兴,千方百计地制造违缘,但如果想办肉联厂,或造一些恶业的时候,魔王波旬就特别高兴,总是为你提供顺缘。现在是末法时代,白法护法神的能力比较脆弱,魔众的力量非常强大,想造恶业的话,所有魔众眷属都会帮助你的。

有些人说:“以前没有修行的时候,身体很好,自从修行以后,为什么天天都有病呢?”《般若经》里也讲了,般若学得越来越深,人非人制造的违缘也越来越多。以前你不学佛的时候,家庭很和谐,现在学了佛以后,家里人反对,亲戚朋友也不理解,敌人好像越来越多了,实际上,这说明你的境界越来越高了。所以,你不应该特别伤心,任何成就都是需要斗争的。

总之,我们这辈子为自己、为亲朋好友、为生活确实造了许许多多的恶业,如果没有忏悔就死了,以后就没有机会清净业障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抓紧时间一心一意地忏悔,并且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造了。

二、广说:

若今赴刑场,罪犯犹惊怖,

口干眼凸出,形貌异故昔。

何况形恐怖,魔使所执持,

大怖忧苦缠,苦极不待言。

此处以比喻说明了中阴界的恐怖情形。譬如一个罪犯被判死刑,当被押至刑场时,从表情上也看得出来,他因恐怖而口干舌燥、双目凸出、面目皆非,形貌与往常简直判若两人。同样,如果有人一辈子都在造恶业,到了中阴界时,许多面目狰狞的阎罗狱卒拿着各种兵器来逼迫他,这时的痛苦就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

这个比喻有两种解释方法:一种是犯了不是特别严重罪业的人,被法官判处砍断手脚,只是这样的刑罚,那人也与以往完全不同,以前很英雄、很有勇气,现在的神情大大异于平常,非常害怕;另一种解释就是从判死刑的角度来讲的。当然,不管是什么人,如果被判了死刑,一定是非常害怕的。

国际上判死刑的方法多种多样,尤其是古代的罗马、印度、埃及等国,判死刑的方法相当残忍。据说行刑者要在犯人身上用刀割下一块一块的肉,人在未死之前要割3375刀,如果没有割完人就死了,这说明行刑者的技术不够高明。还有一些地方,先在犯人的头上挖一个孔,然后将燃烧的铁球放在里面,脑浆四溢,通过这种方法来行刑。我以前也亲眼见过犯人被枪毙的场面,他们的手脚完全瘫软,根本没有办法站起来,那付万念俱灰的样子,确实特别的可怜。

只是这辈子被判了死刑,就如此的恐怖,那么,到了中阴界时,其恐怖程度更不知要增上多少倍。因为中阴身的感觉特别敏锐,心志也非常脆弱,再加上阎罗狱卒极为可怖,身躯是常人的七倍高,手持各种骇人的兵器,口里喊着“打啊”、“杀啊”震天动地,这种可怕的场面谁也无法忍受。假如生前被判死刑都特别害怕,那死后到了中阴界时,以敏感的心去感受如此恐怖的场面,怎么受得了啊!

有些人可能想:这是不是真的?有没有这样的中阴界啊?这一点是没有必要怀疑的,因为这是佛陀亲口所说,佛陀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他是世间上唯一的量士夫,在不同的经典中,如显宗的《阿含经》、《地藏本愿经》,密宗的《中阴解脱法门》、《中阴窍诀》,佛陀将中阴境界描述得非常清楚。

我们都会经历这一阶段,不经历是不可能的。藏族人比较好一点,谁都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自小就认为人死之后必定会经过中阴,虽然他们有些人修行不好,有些人造恶业比较多,但总的观念是不会改变的。然而,我们有些人并不是这样,“到底会不会这样?有没有那么可怕?”自认为像德国心理学家所说的“怀疑是寻求真理的最好手段”,对什么东西都要怀疑,还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以前法王去西方国家的时候,那里的人十分聪明,但是对三宝的信心不太够,上师在上面讲经,他们坐在下面表情特别冷漠,好像在听报告一样,根本没有一种恭敬的心态。一讲到“中阴”,他们就怀疑这个、怀疑那个,不停地撇嘴摇头,实际上,真正让他们用因明等逻辑来辩论,他们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反正就是不承认。

我们现在有些人也有这种毛病,可能是由于小时候没有接受过佛法的教育吧,对这些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承认,这样的学佛也就名存实亡了。佛在很多经典中都提到了今世、来世、中阴,不仅是大乘的显宗、密宗,就连小乘的《俱舍论》中,也将中阴的经过讲得非常清楚。如果你不承认中阴的存在,那也不应该承认晚上的梦境和白天的经历了。所以,我们佛教徒还是需要闻思,否则的话,你心中的疑团不会解开,对中阴始终是半信半疑,觉得“这会不会是传说”、“是不是一种民间的说法啊”,如果一直处于这种疑惑中,那你永远也不会以真心来趋入,不会认认真真地修持佛法。所以,我有时候特别佩服一些藏族人,他们虽然生活条件比较差,交通等各方面不如其他民族,但是对三宝的纯洁信心、对因果的稳固正见,远远超胜了任何一个民族,这种淳朴的见地实在令人非常崇拜、非常随喜。

总之,对每个人来讲,中阴的恐怖景象一定是会出现的,如果现在我们没有做准备,没有足够的防范措施,到那时候该怎么办?大家确实要好好想一想。这些道理虽然听起来不太舒服,但我必须要讲,作为一个传讲佛法的人,我有责任告诉你们真相。前两天美国的一个法师给我打电话说:“你以后给别人宣讲佛法的时候,最好不要讲戒律方面,这些听起来很难受,让人有一种约束感,应该多讲一点功德方面的。”我当时回答说:“佛陀告诉我们这两方面都要讲,如果不讲约束方面的,可能不太对吧?”他说:“西方人不愿意听这些,什么不能吃肉、不能结婚,他们非常不接受。如果你讲做什么善事有福报、怎样才能发大财……他们就特别爱听,所以这方面应该多提一点。”一方面他说的也有道理,确实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听死后堕地狱、犯戒有什么果报等,但另一方面,就算不愿意听,事实也是如此,我觉得没有必要忽略它,把不好的方面隐藏起来。比如说,老师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如果只讲好的不讲坏的,坏的方面学生没有听过,那他长大后很有可能犯法,这样是很危险的。所以,不管你们愿意听也好,不愿意听也好,我都要把道理清楚地告诉大家,如果每天都是讲功德、讲福报,也不一定有很大利益!

希望你们听了这些道理以后,真正能生起一种恐惧感:我这辈子造了这么多的恶业,临死时以前杀的众生会不会来找我算账?我该怎么办呢?每个人都应该为未来打算打算了!

谁能救护我,离此大怖畏,

睁大凸怖眼,四方寻救护,

四方遍寻觅,无依心懊丧,

彼处若无依,惶惶何所从?

如果造了种种恶业,临死时面对中阴的恐怖,谁能救护我?我不由得睁大向外凸出、惶恐不安的双眼,四方寻觅救护者,但始终也找不到,不禁特别懊丧、极度伤心。处于这种无依无靠的境地中,我应该何去何从?

人在快死的时候,求生欲望特别强,我曾在医院里看到过一个人,当他接到自己的死亡通知书时,一直拉着医生不放,拼命地乞求:“医生啊,你救救我,我不愿意死,我想活下去……”回头又对父母喊:“爸啊,妈呀,我实在不想死,我该怎么办啊?”他父母也哭着说:“儿子,你不能死啊!医生,你不要让他死……”很多人都哭成一团,让人看了十分心酸。但这样有没有用呢?没有用的,一旦死亡真正来临,医生也好,家人也好,谁都无计可施。尤其是某些罪业特别深重的人,在临死时非常不愿意死,特别害怕,到处寻找救护者,但哪里也找不到,无依无靠的,心情特别懊悔、沮丧。正如《教王经》中所言:“恐怖的阎罗卒围绕在周围,你根本不知道如何是好,向四方寻觅救护者,但始终也找不到,不知自己的方向,这就是所谓的中阴身。”大家方便的时候,应该多看一下这方面的经典,尤其是《教王经》,佛陀宣说了很多有关中阴的道理,与《入菩萨行论》的颂词基本上是相同的。

有些人不要认为:中阴是藏传佛教的说法,佛教中可能没有吧,汉传佛教中就从来没有听过这些。不要这么想,你没有听过的实际上多着呢!假如你闻思过佛陀的八万四千法门,那说“没有听过”也是个理由,但《大藏经》你听过多少部呢?如果没有几部,就不要觉得自己的孤陋寡闻很了不起,“好像我没有听过”,也拿出来当作一个理由。

其他佛经中还说:“人在面临死亡恐怖时,唯一能救护的就是善法,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的可皈依处。”因此,人若处于中阴阶段,平时的修行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一些修行境界,那时候一定会非常害怕。

有些人可能想:“不要紧吧,诸佛菩萨有无边的大悲心,还有无碍的神通、威力、智慧,我现在虽然没有好好修行,但到了中阴的时候,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等一定会来救护我的。”话虽这么说,但这也需要一定的因缘,没有因缘的话,就算佛陀大慈大悲、神通无碍,也不可能救度你。所以,我们趁现在活着的时候,一定要与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等结上善缘,经常持念佛号、虔诚祈祷。

关于这个问题,《大智度论》中也有一个很好的公案:有一次佛和阿难到舍卫城化缘,阿难见到一个非常贫穷可怜的妇女,便祈请佛陀去度化她。佛陀说:“她与我没有因缘,所以对我没信心,我没办法度化她。”阿难不相信,再三地祈求,佛陀也不得不听阿难的话,亲自走到那个妇女面前。(看来,包括佛陀有时候也要听侍者的话。现在很多上师不用自己的智慧,天天都听侍者的,有些侍者搞世间八法,上师也跟着团团转。)但这个妇女根本不愿意看佛陀的相好庄严,立即转身背向佛陀。佛陀于她的四方分别出现,她马上背过身去,不见佛陀。(这个女人真是很坏啊!)后来实在没办法,佛陀就示现神变,于她的四方上下同时显现身相,这个妇女索性闭上眼睛,什么都不看……此时阿难才深深意识到:即便是功德圆满的佛陀,对没有因缘的众生也不能度化。

《现观庄严论》中讲道:佛的事业虽然任运自成,不需要任何勤作,但对于无缘的众生也不能度化,犹如天王普降雨水,但被火烧坏的种子却不能发芽。可见,我们如果现在没有好好地修持佛法,把希望唯一寄托在佛陀或上师身上,自己每天搞世间法,办工厂、搞事业、搞项目,希望发财以后再供养三宝,这样的话,死亡来临时,不要说是一般的上师,纵然是佛陀亲自来到你面前,也不可能救度的。

所以,不管我们是死后还是现在,都要对佛陀、对三宝有信心,有了信心,死亡出现时才不会害怕。有时候也能看出,那些生前有一定修行的人,死时不管在医院还是家里,都比较安详,而从来没有修行过的人,不管是在哪里,对死亡都特别害怕。其实作为修行人,我们对死亡既不能害怕,也不能等死,更不能自杀,应该有一种坦然的态度来面对它,一旦死亡真正出现,尽量将平时的窍诀运用上。

这一点,藏地的有些高僧大德体现得非常明显。以前洛若寺有位金旺堪布,他在圆寂之前,我和齐美仁真堪布去看他,他告诉我们:“前段时间我去医院,感觉自己不会活太久,不愿意死在那里,所以就回来了。死在寺院里还是很好的!”看他的表情很自然、很开心,一点害怕也没有,两三天后他就圆寂了。

有些人不愿意死在医院,选择安住在自己的境界中,有些人虽然在医院里圆寂,但与其他人是完全不同的。由于他们一辈子都在修持善法,生命完结时没什么可怕的,一生的修行就是为死亡而做准备,就像米拉日巴一样,开始时害怕死而到山里精进修行,到了最后对死一点也不害怕,已经有了十成的把握。

1981年的时候,DB法王在美国的一家医院里圆寂。圆寂前的半小时,法王就开始坐起来,医生护士问他痛不痛,他一直说不痛,还跟旁边的人谈笑风生,后来就安详地圆寂了。看到这一情景,在场的医生护士都说:“我们医院里死过这么多人,但从没有见过这样死的人,这个人真是圣者啊!”

法王如意宝圆寂的时候也是这样。2004年1月7日,对我们而言,这一天非常残忍、不堪回首,但对法王那样生死自在的大瑜伽士来讲,这是一个吉祥的日子。法王于那天的九点四十分示现圆寂,在八点钟的时候,法王开始坐起来,将一生携带的《系解脱》从头到尾念完一遍,大概在九点钟时又坐起来,双目直视虚空而安详圆寂。直到现在为止,当时的医生和很多人也认为这种现象十分不可思议。

不要说他们那样的大成就者,就算有些普通的修行人,在死法上也与世间人完全不同。由于他们活着的时候,对死亡和来世已经有了一定准备,即使真的到了中阴界,也没什么可怕的,对他们来讲非常正常,就像起程到另一个地方一样,只是临走时需要收拾一下行李,除此以外,没什么大不了的。

还有觉囊派的云登桑布法王,他老人家在北京示寂时,我虽然没有亲眼见过,但是听别人说他当时由于身患绝症,实在不能起床,后来也是边看经书,边安详圆寂的。这些高僧大德与我们普通人确实不同。

我们学院有一些修行人看起来普普通通,没什么名声,也没什么地位,但他们死的时候,有些人是吉祥卧,有些人坐着就圆寂了,有些人死后身体上出现各种各样成就的相……在这个生死的大问题上,佛教确实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大家一定要深信不疑。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是佛陀亲口宣说的教言,倘若如理如法去修持,必定会出现这样的验相,这一点与世间人是完全不同的。

世间人在临死时,自己特别痛苦、特别害怕,死完后家人就放声大哭,这种哭叫声对死者十分不利。藏地非常出名的空行母林萨秋吉在《中阴游记》中写道:有一次她经历濒死,当时她离开肉体后,看到一头猪的尸体躺在她的床上,穿着她的衣服。她试图与家人沟通,但他们不理,也不给她饭吃,她非常生气。她的儿女在哭泣时,她感觉有“脓和血的雹”全部降在身上,引起她剧烈的痛苦。当来到一位为她修法的上师面前,这位上师安住于心性光明之中,她感到无比的快乐,并将自己的心与上师的智慧融为一体。不一会儿,她似乎听到父亲在喊她的名字,于是就随声音去,然后到了中阴界,在那里她看到了中阴桥、阎罗法王……后来她苏醒过来,将中阴的经历带给人们,还经常帮中阴身稍口信到人间。她的名字在藏地家喻户晓,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她的。

从这段经历来看,人死了以后,家人最好不要哭,这样对死者的境界不利,本来他马上就要往生了,家人一哭,他很容易起分别念,随着哭声就下来了,确实有这种情况。所以人死了以后,应该为他念经、放生、回向,如果有上师为他安住在大圆满的境界中,这样对亡人有不可估量的利益。总而言之,我们现在修行佛法,就是为了死亡和来世做准备。

丑二(所皈依之对境)分二:一、皈依共同三宝;二、皈依具愿力之菩萨。

寅一、皈依共同三宝:

佛为众怙主,慈悲勤护生,

力能除众惧,故我今皈依。

面对可怕的中阴、恐怖的来世,谁能救护我呢?唯有佛陀才是一切众生的怙主,他以大慈大悲精勤维护着众生,其威德力能消除众生今生来世的所有畏惧,所以从今起,我们一定要皈依佛陀。

“今”就是指当下,我们什么时候听到佛法,什么时候就立即皈依。堪布根华在讲义里说:今天上午听到就上午皈依,下午听到就下午皈依,晚上听到就晚上皈依,“晚上”这句是我加的啊,呵呵……

真的,有这种心是很重要的!有些人听了佛法以后,心想“不要紧,我明年退休了以后再皈依”、“等我儿子毕业后再说”,但到了那个时候,你现在的这种信心还有没有啊?所以,皈依佛门越早越好,不要再推了,藏族有句俗话:“晚上睡觉时的念头,早上起来后就没有了。”你今天对佛陀有信心,过段时间就不一定有了,所以你要趁现在有信心的时候,不要问父亲,也不要问母亲,不用征求任何人的同意,马上皈依,不管家里还是单位怎么样反对,你都不要理。为什么呢?因为皈依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头等大事,有了皈依,这一生就有了真实的意义,没有皈依的话,那是非常遗憾的!

皈依的对境,就是大慈大悲的佛陀。他是所有众生的依怙,圆满断尽了一切障碍,证悟了一切功德,世间上任何一个众生,包括仙人、转轮王、天王也无法与其相比。佛陀是唯一的量士夫,他能赐予我们暂时与究竟的救护。这种救护,并不是帮我们解决一些困难,而是令我们从轮回中获得解脱。从初发心到获得佛果之间,佛陀始终都在利益众生。当然,因地时的利他具有一种勤作,但到了果地时,完全是无勤作地利益众生。佛陀不会想:我一定要精进,早上应该很早起来,今天要帮助好多众生……虽然没有这样的勤作,但通过三大阿僧祇劫的积累资粮,佛陀可以任运自成地利益有情。这样的佛陀,正如《入中论》中所说,圆满具足了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种种功德,完全有能力解除众生相续中的痛苦,除了佛以外,声闻缘觉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的救护者唯一就是佛陀。

有些修行人很虔诚,在他们的心目中,佛陀就是万能的,是整个世间的救护者,没有一种痛苦佛陀是不能遣除的。有了这样的信心,自然就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上师如意宝也曾说:“佛陀的功德是圆满的,没有任何事情不能做到,但关键在于我们的信心,有了信心的话,绝对能遣除一切痛苦。”上师还举了一个公案说:以前扎扬堪布带一群人去朝拜拉萨,途中遇到了一伙强盗,要求他们交出所有的财产,当时眷属们惊惶失措、四处逃避,堪布告诉他们:“你们跑也解决不了问题,不可能得到究竟的救护,大家应该一心一意地念佛。”然后他自己坐在一块毫无遮拦的大石头上,专心地祈祷佛陀。强盗们特别不高兴,向堪布放了一阵枪,但除了在衣服上留下子弹的痕迹外,根本没有伤害到堪布,这些强盗见此情景,吓得四散而逃。法王说:“当我们最痛苦、最害怕的时候,如果心里唯一祈祷佛陀,有这样的信心,那佛陀没有不能救护的。”

前段时间在讲《净土教言》的时候也给大家提过,我们见到中阴的恐怖景象时,如果祈祷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或者自己的根本上师,一定会从这种畏惧中解脱出来。而且,若能一心一意地皈依佛陀,此人必定不堕恶趣,佛经云:“何人皈依佛,永不堕恶趣。”所以,我们在临死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强烈的念头:只有佛陀能救护我,我唯一皈依佛陀!这样的话,所有的畏惧当下就消除了。否则,一直想找其他的办法,这说明对佛陀的信心还不够!

所以我们一定要对佛陀有信心,没有信心的话,佛陀的力量虽然不可思议,但不一定对你起作用。《前行》中也说了,上等信心会获得上等的加持,中等信心获得中等的加持,下等信心获得下等的加持,如果一点信心都没有,即使三宝的加持再大,我们也得不到丝毫的利益。

可见,皈依三宝一定要有信心,形象上的皈依没有任何意义。昨前天有些人打电话说正在学习《入菩萨行论》,我告诉他们:最好不要是形象上的学习,这样不会有什么利益,只是浪费我的财产而已,实际上我不太愿意,我也不需要一些虚名。如果真正能一心一意地学,哪怕只有一个人,我也非常高兴;如果不是特别诚心,只是报个名而已,你们世间上的事情那么多,还是做自己的事情吧。我每天给你们讲这些也是多余的,最好不要搞一些形象,应该有一点实质性。什么叫实质性呢?内心对佛法僧三宝有真实的恭敬心,就像《随念三宝经》中讲的,真正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信心,这对每个人的生生世世都有不可言说的功德和利益。这一点,作为希求解脱的人,谁不向往、谁不渴求呢?


 


{返回 入行论学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二品 忏悔罪业 第二十六节课
下一篇:《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二品 忏悔罪业 第二十四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 正知正念 第五十五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第十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八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四十八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五册 第六品 安忍 第八十八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十册 第九品 智慧 第一百七十七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六册 第七品 精进 第一百零八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七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一十八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第四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六册 第七品 精进 第九十九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九册 第九品 智慧 第一百五十八节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三、八大执事[栏目:佛教丛林观]
 309.径山宝印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阿赖耶识之「无明、爱结、有识之身」经证考察[栏目:惠敏法师]
 学佛的点滴体会[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24.分析从“大乘若不成”到“有诤故应舍”的思路。[栏目: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听到一种说法是最好不要饿着肚子诵经!?[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解脱的技能 词汇录[栏目:阿姜李·达摩达罗]
 《藏传净土法》思考题 第24~46节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对初学佛的人来说,依止一位上师好,还是依止多位上师好?[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四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二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