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66.问曰:沙弥十戒,便得受具足戒;比丘尼法中,何以有式叉摩那,然后得受具足戒?
 
{返回 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58

66.问曰:沙弥十戒,便得受具足戒;比丘尼法中,何以有式叉摩那,然后得受具足戒?

答曰:佛在世时,有一长者妇,不觉怀妊出家受具足戒。其后身大转现,诸长者讥嫌比丘;因此制有二岁学戒,受六法,然后受具足戒。问曰:若为讥嫌,式叉摩那岂不受讥?答曰:式叉摩那未受具足戒,譬如小儿,亦如给使;虽有罪秽,人不讥嫌。是名式叉摩那受六法。是式叉摩那有二种:一者、十八岁童女受六法;二者、夫家十岁得受六法。若欲受具足戒,应二部僧中用五衣钵盂;比丘尼为和尚及教师,比丘为戒师,余如受戒法。略说则五百戒,广说则八万戒。第三羯磨讫,即得无量律仪,成就比丘尼。比丘则有三衣钵盂,三师十僧,如受戒法。略说二百五十,广说则八万。第三羯磨讫,即得无量律仪法。是总名为戒,是为尸罗。

 

【大正藏】第25册{大智度论卷十三}页161下

 


{返回 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67.问曰:若持戒是禅定因缘,禅定是智慧因缘,八圣道中何以慧在前,戒在中,定在后?
下一篇:65.问曰:若尔者,毗尼中何以言杀化人不犯杀戒?
 92.问曰:非有想非无想处,有受、想、行、识,云何言非有想非无想?..
 214.问曰:十方空,何以名为大空?
 303.问曰:般若是诸佛师,而阿难何以不恭敬其师,而恭敬佛?
 233.问曰:佛自说涅槃法有三相,云何言无相?
 90.问曰:阿罗汉、辟支佛俱不著味,何以不得禅波罗蜜?
 345.问曰:是二皆虚诳,何以故小菩萨以凡夫法为虚,圣法为实?..
 164.问曰:诸佛以大慈悲心,为苦恼众生故出世,若无三恶道,何所怜悯?..
 319.问曰:阿罗汉先世因缘所受身必应当灭,住在何处而具足佛道?..
 340.问曰:菩萨清净,行大慈悲,云何说世俗诸杂染法?
 175.问曰:若萨陀波仑爱法,刺身出血,若其身死,谁复听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已经过世的父母,我们要如何拯救他们?[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以「《金刚经》的智慧共建和谐社会」[栏目:衍慈法师]
 佛教与生态文明(二)[栏目:刘元春教授]
 出家[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金山活佛[栏目:煮云法师]
 有人说佛教的闭关、禅定等修行,其实就是自我催眠的一个过程,您怎么看?[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怎样将上师的一切行为视为佛的事业[栏目:达真堪布]
 修心日光 4[栏目:日宗仁波切]
 祈福和平法会[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藏传净土法 第八十四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