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F 976经、977经:此二经记述尸婆外道请教佛陀之事。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254

  976经、977经:此二经记述尸婆外道请教佛陀之事。

  976经是尸婆问佛:“瞿昙!云何为学?所谓学者,云何为学?”

  这里的“学者”,与我们当代人所说的“学者”是完全不同的。现在的“学者”,一般是指在学术上颇有造诣的专家。而中国古代“学者”意为求学之人,或者是学问做得很深的人。比如说《论语·宪问》就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细究这句话,倒与佛家的“学者”之义多少有些关联。从孔子这句话上看,大约从孔子时代起,“学者”这个词义可能就发生了变化。从内涵上讲,在礼乐十分讲究的年代(应该是春秋之前的事情),所谓“学者”不仅是学问很好,更要紧的是在道德修为方面可以说已经达到圣人的标准。古今学者的最大区别,大约就体现为一个是“为己”,一个是“为人”。做学问为的是什么?最最紧要的是要解决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是为了将自己的道德行为达到日臻完善完美,这与早期佛教所主张的“息灭贪嗔痴”是殊路同归的。而今之学者呢,其目的却是为了“为人”,目的是解决他人的问题,至于自己身上的毛病有没有解决清楚,那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当然,从现实角度讲,自己做得怎么样,别人也无法直观了解,当然不如“为人”来得直截。“为人”可以博得个好名声,而且也可以快速便捷地获得些名闻利养,做到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孔子这两句话,是颇值得玩味的。

  那么佛家的“学者”又是作何理解呢?佛陀在回答问题很讲究方便善巧,他的回答是“学其所学,故名为学”。就是说,一个人学习他应该学习的东西,这个人就可以称作为学者。那么什么东西应该学,又有哪些东西不该学呢?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佛陀说法是针对性的,我们不能将其教条化。对于这个问题,佛陀的回答是“随时学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这就是我们应当不断学习、不断增上的内容。简而言之,佛陀在教导弟子们要时刻不要忘记“戒定慧”三学。戒是基础内容,无有戒畏则无有定力,无有定力也就无法获得最高的智慧。就好像一杯浊水,我们若想让这杯水变得澄净,惟一的办法就是让这杯水处于静止之中。当时间久了,杯中自然是浊清分明,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这是学者的第一层意思。

  作为“学者”,我们还可以将其理解为在成就的大道上不断迈进的修行者,此即学者的第二层意思,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有学位”。这个标准比较高,非一般人所能达到。佛陀在经中教诫我们要不断地将增上三学,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我们早日成为在道德修为上完美无缺的成功人士。当我们的三学达到了再也不需要“增上”的时候,我们就成为了无学,其起点是初果位须陀洹,终点是四果阿罗汉(当然,也有人认为是菩萨位和佛位——对于这个问题,暂不予讨论)。也就是说,在成就阿罗汉果位之前,哪怕是三果阿那含,都归为“学者”的范畴。而对于普通的凡夫而言,恐怕连“学者”的资格都不具备。所以在本经中,尸婆外道就阿罗汉之事向佛陀提问:“若阿罗汉比丘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善解脱,当于尔时,复何所学?”对于这个问题,佛陀的回答是很明确的,阿罗汉虽被称为“无学”,“觉知贪欲永尽无余;觉知嗔恚、愚痴永尽无余,故不复更造诸恶”,但实际上阿罗汉还是有所“学”的。学什么呢?此时所学并非被动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习惯”(用词不太准确),即“常行诸善”。阿罗汉只有行善却永远不会造恶,“常行诸善”便是阿罗汉的日常功课,对于行善,阿罗汉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到了部派佛教时期,曾经就阿罗汉是否会退转问题争论不休。根据我的理解,这些争论的出发点很有问题,目的无非就是想蓄意贬低罗汉而已,其用心良苦亦不言而喻。

  977经谈到外道的各种歪理邪说,主要是针对外道的一些宿命论。

  在很长一段时期,佛教的三世因果都被很多人视为宿命论的一种表现。我们不得不说这些人是何等的浅薄无知。要知道,佛陀本人便是宿命论的反对者而非拥护者。比如说在本经中,当尸婆外道转述婆罗门的一些宿命论观点时,佛陀便予以斥责。外道的宿命论观点主要是:

  “若人有所知觉,彼一切本所作因,修诸苦行,令过去业尽,更不造新业,断于因缘,于未来世无复诸漏。诸漏尽故业尽,业尽故苦尽,苦尽者究竟苦边。”

  这段话才是真正的宿命论观点,即宣扬“业”的不变性与固定性。宿命论的现世表现为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今生坏人下辈子仍旧是坏人,今生贫穷后世还是穷人,不可更改。那么如何将这些“业”消失殆尽呢?一部分外道主张修炼极端的苦行,那今生绝对不能享受,只能吃苦不能享福,并且不准干坏事。只有这样才能不再制造恶业,时间久了,恶业没有了,就不会再受苦了。

  这种论点貌似正确,实际上很荒谬。今生不造恶业,只是来世不受恶报的条件之一,却不是全部条件。比如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从总体上讲是对的,但若将其绝对化,便是错误,因为从短期来说,种瓜不一定得瓜,种豆也未必得豆,弄不好颗粒无收,也是极其平常之事。因此佛陀批评这种观点时说“彼沙门婆罗门实尔洛漠(不负责任地信口开河)说耳,不审不数,愚痴不善不辩”。佛陀说,“若彼沙门婆罗门言一切所知觉者皆是本所造因(即宿世之因),舍世间真实事而随自见,作虚妄说”。实际上,佛教的核心思想便是缘起生灭法。所谓痛苦的产生,实际上无非是我们的“心法”在中间作怪,佛陀据此提出了“五因五缘生心法忧苦”之说,具体内容为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等五盖,所谓“因贪欲缠,缘贪欲缠,生心法忧苦;因嗔恚、睡眼、掉悔、疑缠,缘嗔恚、睡眼、掉悔、疑缠,生彼心法忧苦”。离开了此五盖因缘,那么痛苦就会自然消逝得无影无踪。所以说,苦由心生,苦由心灭。而如今佛教界所主张的“和谐世界,从心开始”,正是立足于“心”,来寻求心灵的息静与安宁。这对于当今浮躁喧嚣的器世间来说,“心的和谐”将是多么的重要与迫切!(7.8.)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G 978经:重点阐述如何鉴别恶知识冒充善知识,以及如何求断与离炽然。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E 975经是外道补缕低迦向佛陀请教的话题。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D 1277经:有一位天子于后夜来诣佛所..
 漫说《杂阿含》(卷十一)~G 第282经(诸根修经)
 漫说《杂阿含》(卷九)~G 第237经(长者所问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一)~C 第275经(难陀经):本经主要传述佛陀赞..
 漫说《杂阿含》(卷九)~E 第235经(近住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三)~A 1164经:本经思辨性比较强,主要阐述..
 漫说《中阿含》(卷十五)~A 一、三十喻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H 595经:本经叙述无烦天子与佛陀谈及获..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四)~D 958经~964经:此七经均为婆蹉种的..
 漫说《杂阿含》(卷九)~F 236经(清净乞食住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朝圣普贤愿海——《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十愿王——普皆回向[栏目:清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