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观宗 第五节 涅槃
 
{返回 中观宗简介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06

第五节 涅槃

佛教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成菩提,证涅檠。菩提义为觉悟,涅槃义为寂灭。就是要觉悟绝对的真理而得到生死永尽的寂灭境界。修行既有三乘深浅的不同,因此所得的觉悟也有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三种深浅之异。而所证涅槃也有深浅之别。三论宗多说涅槃而少谈菩提,对于涅槃有本有、始有的争执。主张本有的也有多家不同,第一家认为是常之因名为本有。第二家认为本来已有众德,只由妄惑所障而不能修习。第三家以为于无常生死之中即有常义为本有。第四家以为本有而非德,只此常理,名为本有。主张始有的以为由于修因而后得,名为始有。吉藏主张涅槃未曾有无,不可以论本有或始有。修行的过程,是要本乎佛性,依于中道正观引导万行,出生死而证涅槃。佛性与一乘即同以中道为体,涅槃也必以中道为体。此中道涅槃便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非因果可得,亦无处可至。正以诸法清净,未曾生死,亦未是涅槃。但众生由于空倒,便成生死。诸佛欲度空倒生死,开示涅槃。若空倒生死息,则一切皆空,涅槃亦空,非是生死断已而涅槃独存也。至于有余涅槃、无余涅槃也应如此分析。阿罗汉已断烦恼,未来生死已尽而仍余有身体及智识,名为有余涅槃;灭身灭智,累果竟尽,名为无余涅槃。这也是因为众生有烦恼有患累。息此烦恼,而仍有身智,故名有余。身智都尽名为无余。究其实,身智本非曾有,今何从无?只对惑情之有而说其无而已。就大乘的修行次第而言,十信伏见一处住地,十住伏欲爱住地,十行伏色爱住地,十回向伏有爱住地,初地初心断四住地尽,初地以上断十重无明,至金刚心断智障习气而成佛。初地以前受分段生死,初地以上受变易生死,究其实,生死即是涅槃,烦恼与无烦恼无有二相。


 


{返回 中观宗简介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观宗 第六节 二谛
下一篇:中观宗 第四节 一乘
 中观宗 第七节 八不
 中观宗 第十节 判教
 中观宗 第六节 二谛
 中观宗 第八节 二智
 中观宗 第九节 十喻
 中观宗 第五节 涅槃
 中观宗 第一节 略史
 中观宗 第四节 一乘
 中观宗 第二节 诸法实相
 中观宗 第三节 佛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保持内心的净土[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慧灯之光之二 菩提心略修法[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净土十疑论》浅讲 第七疑 易生兜率疑[栏目:林克智居士]
 请问应该怎样如理如法地修学本尊?[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附录四 天台宗[栏目:白话六妙门]
 展览会[栏目:觉世论业]
 忏悔发愿 重病忽愈[栏目:忏悔感应事迹]
 略述修持上师瑜伽正行的要点[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六祖坛经讲话 第五 生禅品 译文[栏目:六祖坛经讲话·星云大师]
 法华三眛概论[栏目:印隆法师杂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