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切法教源自法身
堪布卡塔仁波切
{返回 卡塔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07

一切法教源自法身

  首先,我们在做任何事时,都必须发展正确的心态――不论是听闻、思考或实修佛法,或做一般的俗事也是一样。
  心态是和我们的想法有关。正念与邪念之别,在于精神与物质的层面上;在物质世间里,我们努力读书和工作,只为了名利这样自私的目的。由于无始以来,我们就有这种自私的心理,所以便一直在六道中受苦,无法自轮回中解脱。
  因此,当我们在修持或听闻佛法时,必须培养想要利益一切众生的心态,这不仅是短暂的做法而已,最终还要帮助六道众生解脱痛苦――这就是正确的心态。
  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解脱世间的痛苦,而达究竟的喜乐。修行是否能达开悟,要视修行者的心态而定。如果我们的心态是不净的,就会像食物中掺了毒药一样。食物有益健康,但是如果其中含有毒药,就变得很危险。同样地,佛法可以利益我们,但修行是否有结果,则要依个人的心态而定了。
  同样一个由上师教导的修行法门,也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出现,这完全是依弟子所持的心态而定。例如:秉持正确心态的弟子,便能得到最好的成效。心态正确,但较少聪慧的弟子,效果可能会差一些,但完全不具正确心态者,即使有什么修行也不会有任何成就。甚者,由于心存恶念,这位弟子的烦恼障可能反更增加。由此例可证明心态的重要性。
  你不一定很清楚,在听闻、思考和修行佛法时,我们应培养什么样的心态,才能获得修行的圆满成就。我们一定要培养利益他人的心态。首先要知道,众生不仅是现在正受著苦,而是无始以来即不断地在受苦。为何众生由无始至今一直受著永无休止的苦痛?这是由于他们的动机都是自私的,只追求个人的利益、幸福和享乐。为了自己享有这些快乐幸福,他们不断起瞋恨、嫉妒、骄傲等烦恼,也因此累积了恶业。所以,事实上,他们并没有享受到较多的快乐,反而招致更大的苦果。因此,我们要发愿永远救度众生,脱离苦因。这种希望究竟解脱众生的利他心态,就是觉悟的心,或称为菩提心。菩提心非常殊胜,如果一个人能一直保持这种觉悟的心境,它便会发挥很大的力量。
  我们已首先发起了利他的心,现在请专心注意的听讲。今天的开示要讲的是传承祖师们。谈到他们,我们必须了解,过去已有多尊佛菩萨示现,来到世间转*轮。依经典所说,未来还有千佛会以同样的目的来到这个世间。
  我们目前是在贤劫第四尊佛――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指导下。佛陀生於印度,示现在世共八十一年,曾三转*轮。佛法从释迦牟尼佛――化身佛开始,一直传到像龙树、无著等大师,从未间断。他们相继将佛法带入西藏,后来发展成西藏佛教的四大教派。
  一切教法都是来自佛的化身。化身佛源自报身佛,而报身则源自法身。举个例子来说明法、报、化三身之间的关系。在此屋里的光亮是来自於屋外,而屋外的光亮则来自太阳。因此,所有的佛法和西藏的四大教派,都源自金刚总持或普贤王如来的法身――觉悟的究竟特质。我们靠著屋外的光亮照亮房间,如前所述,屋外的光亮来自太阳。证悟到金刚总持或普贤王如来的境界,就好像成为太阳本身一样,不再须要依靠外在的光源来照明了。
  因此,所有噶举(白教)、格鲁(黄教)、萨迦(花教)等宗派的传承,都源自金刚总持。为什么要回溯到金刚总持,而不是释迦牟尼佛呢?因为金刚总持是觉悟的本质――光源,是太阳本身,而非射出的光线,宁玛派(红教)也是一样,其法教不是源自莲花生大士或释迦牟尼佛,而是来自普贤王如来。因为一切法教的究竟本源是法身,所以西藏佛教的四大宗派都是源自金刚总持或普贤王如来。
  至於金刚总持和普贤王如来何者较高的问题,有时也会困扰初学者。由于他们是平等的,便没有优劣之分。从某种意义来看,他们只是名相上的不同而已。举例来说,住在东方的人,认为那是东方的天空,而在西方的人,则认为是西方的。但事实是,天空只有一个,并非东方的天空胜於西方的,也不是西方的天空胜於东方的,所以,根本没有孰为优劣的问题。两方的都是天空,唯一的不同只是处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而已,是我们自己有“我们的”天空和“他们的”天空的分别心。所以,事实上,金刚总持和普贤王如来并无不同。
  从某种意义层面来看,两者之间并无差别,有的只是二个不同名字的称呼而已。“普贤王如来”的梵文是“沙曼达巴卓”(Samantabhadra),藏文译成“棍都桑波”(Kuntuzangpo)。“棍都”之意为究竟,“桑波”则为美善。所以“棍都桑波”就是本然的离於任何染污、瑕缺或心识上的迷惑。因此,不仅是目前清净,未来也永远不会被染污。金刚总持的梵文是“发嘉达拉”(Vajradhara),藏文译成“多杰羌”(Dorjechang)“多杰”之意为不可摧毁,“羌”则是恒久持有。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所证悟的本质,多杰羌之意为圆满了悟或如如不动的证悟特质,此为一切众生所共有。
  从唐卡上所绘的普贤王如来和金刚总持,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一尊绘有庄严与衣饰,而另一尊则完全没有。普贤王如来是裸身的,没有任何庄严与衣饰,象徵其开悟的境界完全离於任何心识的投射造作,如法身般本来清净。金刚总持全身珠宝璎珞严饰,并著天衣,象徵他经由报身和化身示现的善巧,不断地利益众生,满足他们的需要。
  弥勒菩萨曾在“究竟一乘宝性论”中解释,实际证悟的是普贤王如来,或金刚总持;而证悟的化身则是来到世间的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曾亲自说过,他不曾说过一字,也没给过任何教法,是众生透过自身业力的显现和所具的根器,才领悟到他的教导的。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说他从未说过一法呢?因为就法身,或所谓究竟觉悟的境界来论,他未曾说过任何一法。但在另一方面,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所以众生能透过其示现或化身,依自己的业力根器而听到不同的佛法。
  太阳和金刚总持从未真正来到这世间,是众生透过其根器和清净心,感受到了阳光和金刚总持的存在。佛是超越任何心灵概念的,就像太阳一样,它并没有想到只要照耀世界上某个地方,或只要对此处或他处有利益。太阳只是照著,众生则依个别的能力,产生对光亮不同的觉受。虽然太阳并未刻意以温暖来利益众生,但有肉身的众生便会感到暖和而受益。有躯体的众生能感受到温暖。是因为他们有此肉身。阳光使人看得清楚东西,是因为他们有眼睛。就像阳光使一切长有眼睛的众生看得见一样,佛也让具根器和清净心的人体验到他的存在,所以金刚总持并未真正示现於世。即使释迦牟尼佛已於二千五百三十年前示寂,我们依然可透过自己的虔诚心、信心和修行得到他的加持,因为究竟证悟的佛性――法身或金刚总持的证悟本质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只要太阳高挂在天空,即使暂时有乌云遮住它的光线,也不意味太阳会就此失去它的光辉,它始终是照耀著的。同样地,即使佛陀示寂距今已有很长的时间,但只要我们深具虔诚和信心,精进修持,也会感受到他的加持。因为金刚总持永远在那儿。法身的金刚总持永远不会停止示现。
  金刚总持利益众生的佛行是没有任何分别的,就像长在地上的树木都具可燃性一样。任何木头,不管生长在何处,都具有可燃的特性。金刚总持利众事业的本质也是相同的,不分任何众生,都可受到泽被。不仅是究竟证悟的金刚总持才有利益众生的佛性,事实上,一切众生,包括我们自己,都本然具足这个佛性。
  我们都知道木材可以燃烧,但也要有起火的因素才行,它自己是不会燃烧起来的。虽然一切众生都本具如金刚总持证悟的佛性,其中包括我们自己,但我们还需因缘使它成熟,才能了悟。这也是为何一切教派的上师都强调传承祖师的重要性。因为他们承袭了不间断的传承的法教,所以,依其所教修持,我们便会遇到使佛性成熟的因缘。
  为了使我们能了悟自心,逢遇使佛性成熟的因缘是非常必要的。在法教中曾提到,一盏油灯会点亮另一盏。就像我们有一百根蜡烛,当第一根点亮时,另一根接触到了头一根的火焰,便会跟著燃烧起来。然后,第三根蜡烛又碰到第二根的火焰而点著了。第四根也是一样,这样一直下去。如果你在佛堂上有一根蜡烛,没有火便不能点燃,一定要有这样的因缘才行。
  有许多初修者,由於不了解金刚总持的真正含义,便提出一些如:金刚总持的双亲是谁?他的生日是何时等的问题。还有一些行者误认为金刚总持是高高住在天界的人,这些想法都是由于不明证悟的本质所致。由于缺乏了解,即使金刚总持是超于任何概念与言语的,仍有人相信他是具有色身、真实存在、住在我们上面天界的某个天宫中的。虽然金刚总持的境界是超越任何概念与言语,但经由精进修持,便能体会它就在我们的自性之中。金刚总持与我们的自性本为一体。
  当我们说金刚总持非以色身形式存在时,还是有人会不同意,因为在唐卡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全身蓝色的人,佩戴珠宝璎珞、穿著丝衣、手握铃杵。这些都是象征性的意义而已,以便行者可以了知证悟的特质。深蓝色、铃和杵都象徵著金刚总持不灭不坏的特质。深蓝色隐喻其永不停息的利众事业,珠宝严饰则象徵广度众生的珍贵。
  熟悉大手印祈请文的人都知道,开头要先唸诵:“伟大的多杰羌、帝洛巴、那洛巴……”了解金刚总持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其后的一切法教都立基於此觉悟的究竟特质之上。如果我们现在有任何误解,以后便会感到混淆迷惑。我们一定要确知自己已经正确地了解了金刚总持的意义,以便可以正确地衔接上往后的教法。

 


{返回 卡塔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圆满之道
下一篇:金刚上师 金刚弟子
 大手印
 解脱庄严宝论概说
 略谈静坐
 冈波巴四法·出版序
 忏悔净障
 谈发菩提心
 立禅
 谈皈依
 冈波巴四法·无虚之慈 无幻之悲
 空性的体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缅怀百丈话禅宗(二)[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感恩母亲——纪念我的阿妈[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第三章 善法品 一七一 善法本生谭[栏目:第二篇]
 窗外的唱歌声[栏目:戒法法师]
 累倒的战马[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从三性三无性谈唯识学的空有中道观(廖乐根)[栏目: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与生命相约 与生命相约[栏目:一行禅师]
 2007新春寄语[栏目:桑吉银登仁波切]
 脚跟着地 身与心[栏目:果煜法师]
 过年了,我们全家都吃素的,但家里来客人怎么办呢?[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