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六、欢喜
又若引摄义利法义,应标、应释、应广分别,非不引摄义利法义。
在「如是学」这里面有略、广的分别。「略分别」里面一共分七科,现在是第三科「应说正法」,就是应该宣扬佛的正法。这一科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明所说」,第二科「所为说」,第三科是「如是说」。「如是说」里面分两大科,第一科是「别辨相」,第二科是「结略义」。现在是「别辨相」。「别辨相」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依随顺说」,第二科是「依清净说」,现在是「依随顺说」。「依随顺说」里面分三科,第二科是解释,解释里面一共是分十五科,现在是第六科,叫做「欢喜」。
「又若引摄义利法义」,宣说佛法的时候,有这样的要求,宣说佛法就是一个是令听的人能够解、能够行。在行的这方面能「引摄义利」,修行的时候要有成就,能引发出来。这个「摄」是取得,就拿到了,拿到了义利。
「义利」就是一个增上生;一个是决定胜。这就是佛教徒里面,在家的佛教徒,也可能够增上生,得人天的义利,也可能有决定胜的义利,他能够得出世间的圣道;若出家人、出家的佛教徒,应该是得涅槃的义利,就是决定胜。
你为人宣扬佛法的时候,你应该要达到这个程度,使令听法的人,能够修行,得到这个一个决定胜,一个增上生,得到这个法利。这是听法,是为了修行,有这样的义利。这是一种,第二呢?你为人宣扬佛法的时候,听法的人能够「解」,能够引摄「法义」,能通达佛法的道理,能够明白什么是佛法。
「引摄义利」是修;「引摄法义」是解,一个解,一个行,应该有这样的要求。你这样子为人说法,你内心里要对这两件事,要完成这两件事,要满足听众这两个要求。
「应标、应释、应广分别」,满足这两个要求的为人说法,你应该「应标」,先把你要说的这个法的大意先标出来。我现在讲的这一段的佛法,我现在是讲…为人讲开示,说一段佛法,这个大意是什么?你这一个钟头、或者两个钟头内,你这一段佛法究竟是什么?先把它标出来,要这样子。「应释」,然后再解释你所标出来的这个意。「释」分两种,一个略释,一个广分别,先简略的解释这个大意,然后再详细的分别,要这样的为人讲解佛法。这说的很清楚,先把讲解的佛法的你这一段佛法里面的大意要立出来;然后略释;广释;最后把它结束了。标、释、解三段,这样子呢?有可能就满足了「引摄义利」,「引摄法义」,就可能能满足。
「非不引摄义利法义」,你为人家宣扬佛法的时候,要引摄义利法义,「非不引摄义利、法义」,不是不能引摄义利法义的,不可以,那你就空说话了,白说了,把时间空过了。听众来了,把时间空过了,人家拿出来这个时间来听你说法,结果这个时间是白费了。所以不引摄义利法义,就把时间空过了,不可以这样子,「非不引摄义利法义」。这样子呢?听的人能引摄义利法义心情快乐、心情欢喜,我没有白来听你讲佛法,我有成就、我有所得,这叫做「欢喜」。
《披寻记》一二七八页:
又若引摄义利法义等者:二十相中此欢喜摄。谓若听闻能引义利,生欢喜故。言引摄义利者:谓能引摄增上生果,决定胜果故,如〈摄释分〉说。(陵本八十二卷二页)
「又若引摄义利法义等者:二十相中此欢喜摄」,为人说法有二十个相貌,这一节文属于欢喜这一个相貌的。「谓若听闻能引义利生欢喜故。言引摄义利者:谓能引摄增上生果,决定胜果故」。就是这两个。
这个「增上生」的意思,就是我今生是…照事实来说,我今生来这个世界是做…是人的境界,我的这个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这样子,我的寿命,我的生活环境就是这样子,我的智慧、我的能力、我的遭遇就是这样子,我现在来到佛法里面学习,我希望我将来好过现在,我将来要做人的时候好过现在,我将来的眼耳鼻舌身意比现在要好,寿命要长,福德要大,智慧要高,种种都比现在强,或者生到天上去了,叫做「增上生」。
第二是「决定胜」。「决定胜」,我不求人天的福报,我只想要得圣道,或者是得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得佛菩提,我将来得了涅槃了,三乘涅槃那叫做决定胜。「决定胜」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这回这样子用功修学圣道,你是决定的胜利了,不会再失败的,这是最后胜利。若是增上生不是!就算是你成功了,你来生做人或者生天上了,并不保证你永久是满意的,你可能会又失败了。来生做人福报大,智慧大,你做到国王了!为所欲为,就可能会造了三恶道的业力,又跑到三恶道去,又失败了,所以不是决定胜。当然这个事情是人的根性如此,你教他修出世间的圣道,他修不来呀!只好就让他修人天的福报,只好这样。所以就是有这么两个范围,一个增上生,一个是决定胜,「如〈摄释分〉说」,这个文在〈摄事分〉有解释。「(陵本八十二卷二页)」。
这个第六段,叫做「欢喜」,下面是第七「爱乐」。
地七、爱乐
又应示现,所应示现。
这是第七个相貌,应该示现一个应该示现的事情。
《披寻记》一二七八页:
又应示现所应示现者:二十相中,此爱乐摄。谓由示现四种真实道理,令他爱乐受学白品行故。
「又应示现所应示现者:二十相中,此爱乐摄」,就是令生欢喜,我欢喜这样子。
「谓由示现四种真实道理,令他爱乐受学白品行故」,就是你这个讲法,为人说法的人,你应该示现,这个「示」就是现的意思,示有个「出」的意思,出入的出,出来。原来他在屋子里没有出来,你看不出什么,出来了,哦!是这样子。「现」原来是隐没的,隐没的,隐藏了我们看不见,不知道什么样子,他现在现出来。现出来,哦!是这样子。这个「道理」,世间上的缘起法的道理,在我们凡夫的智慧来说,这个道理是隐藏在那里,我们看不出来。那么佛教徒,佛菩萨,佛菩萨弟子,因为经过修学就明白。明白,就把这个缘起道理把它示现出来、表现出来。这一切法,这一棵树,他那里有缘起的道理。这个高山,他有缘起的道理。这个人,三恶道,人天,阿修罗乃至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这些事情,他里面有缘起的道理。但是我们凡夫来看,看不起来,那就是不是示现的。现在佛菩萨,佛弟子,若为众生说法的时候,就把这个道理显现出来。这样子叫做「示现」。
这上面说「所应示现,谓由示现四种真实的道理」,「四种真实道理」,我们前面讲过,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前面讲过好多次了,你要把这道理,把它讲出来。
我们说这个「观待道理」,比如说我这个臂,我能弯曲,能弯曲,能够弯曲,那就是非由「节」才能弯曲,不然不能弯曲,你真的没有节就是直的,这不行。说是你想要得这个果报呢?要有因,果待因,果要凭借有因的时候才能得果,我想要长寿,长寿你要发慈悲心,你就会长寿;你没有慈悲心,就是不能长寿。你想要得什么果,非要修因才可以。这是缘起的道理。
所以这个「谓由示现四种真实道理,令他爱乐受学白品行故」。使令听众,世间上的众生,一听这道理,哦!我现在的生命,我生活的环境我不满意,不要紧,你重新创造一个满意的,我现在这果报我不满意,要重新创造一个满意的,就可以改变这个不满意,这是可以改变的,不是决定的。人就生欢喜心了,还可以改变。就是佛教徒你听闻佛法才知道这件事。有的人生来眼睛就盲了,你看这个人苦不苦?他很苦!生活很苦!可是怎么办法呢?没有关系,我们看到这个人眼睛盲,我眼睛可不要盲,那怎么办呢?要开智慧,要开智慧。你要学习世间上的智慧,出世间上的智慧,把这智慧能布施给他人。智慧就是光明,布施光明给其他的众生,你将来的眼睛就不会盲的。这世间上的众生一听,哦!我如意的事情,我有办法能拿到,心情欢喜,心情欢喜。我愿意有智慧,有办法,我愿意长寿,愿意慈悲,愿意有神通,还有道德,都可以有方法,都可以有方法拿到的,所以叫做「观待道理」。
「又应示现,所应示现」,你要开示这样的道理,使令人、听的人生欢喜心,叫做「爱乐」,生爱乐心,对于佛法生爱乐心,这是第七,下面是第八「悦豫」。「豫」,也是喜悦的意思
地八、悦豫
又应教导,所应教导。
「又应教导,所应教导」,你要教导这个人,你教导这个人,要那个人应该教导你才教导他。虽然教导是对的,但是这个时候、这个情形不应该教导,你就不可以教导的,这是有这样意思的。
《披寻记》一二七八页:
又应教导所应教导者:二十相中此悦豫摄。谓示现已得信解者,慰意适悦,于所教导愿正受行故。
「又应教导所应教导者:二十相中此悦豫摄」,就是内心里面喜悦。「谓示现已得信解者,慰意适悦,于所教导,愿正受行故。」
「谓示现已得信解者」,就是这个人他听闻佛法,他已经表现出来,他对于佛法有信心,他对于佛法有所理解。佛法什么事?他心有点多少明白的。他这个明白而且有信心。有人对于佛法有点明白,但是没有信心,现在是说有了信心而又是理解。有的人对于佛法有信心,但是不明白;有的人明白没有信心。现在是有了信而又有解,这样的人呢?「慰意适悦」,你对于他呢?你若要来……他心里面「慰意」,这个「慰」者,安也,安慰,心里很安,心里很喜悦。那么对于佛法有了信心,有多少明白的人呢?他心里面喜悦、这个人,这个时候呢?这个人你要教导他的话,「于所教导愿正受行」,因为你进一步地为他开导的时候呢?他心里面欢喜。「愿」,就是欢喜,欢喜「正受行」,「正」者,决定也,正是决定的意思,决定接受你的教导,我愿意这样做。这样情形呢?就是对了,你教导他是对的。那个人对于佛法没有信心,你教导他,那就是碰钉子了,这样意思。
地九、欣勇
又应赞励,所应赞励
这是第九科叫做「欣勇」。这个「欣」也就是欢喜,这个时候勇猛,这个勇猛就是不怯弱,他就有信心,他愿意这样去做,叫做「勇猛」。没见果而修因,这是要有勇猛心。我们人间的人都没有神通,说是「做善会得善报」,这个就说这么一句话嘛!那个人他相信了,他就肯这样做,这个人有点勇气,叫做「勇」。
《披寻记》一二七八页:
又应赞励,所应赞励者:二十相中,此欣勇摄。谓若有情于所知、所行、所得中,心生退屈,尔时称赞策励其心,令生欣勇故。
「又应赞励,所应赞励者:二十相中,此欣勇摄」,就是欢喜,肯这样做。怎么叫做「欣勇」呢?「谓若有情,于所知、所行、所得中,心生退屈」,这个佛教徒、这个有情,「于所知所行所得」,这个「知」,是解;「行」是解、行、果;「所得」就是果。你愿意这样修行,将来会得到一个满意的果报。那么「所知」,他知道这件事,各式各样的法门都是所知,这个有情他已经知道了,他不是不知,他知道佛法里头的道理。这个「知」而后也知道这个「行」,也知道这样行,将来会得果。但是这位有情呢?
「心生退屈」,他不愿意去做,也放弃了学习佛法。我不知,我不去,我们常常学习呢?就是你有一个求知的欲,「我不学了」,那就是放弃这个「知」。也不知,也不去修行,也不想得个什么果报的,心生退屈。
「尔时称赞策励其心,令生欣勇故」,这时候这个佛弟子,应该怎么办呢?应该「称赞」,你对于佛法要学习呀!你若肯修行,将来你是人上人,将来你怎么、怎么样的殊胜,这样子赞叹。「策励」,勉励他,你这个人若肯做,肯努力,你一定会成功的,「策励」,就是「称赞、策励其心,令生欣勇故」。「称赞、策励其心」,勉励他,勉励他那个退屈的心,叫他不要退屈,叫他生欢喜心,对于知、行、果这件事生欢喜心,能生勇猛心肯去做,肯去修行。那么这个是你教导的,你为人说法的对象,有各式各样的情形。现在这个事情是这个人退了,他以前是佛教徒,现在退了,现在你应该这样教导他,你要这样赞励他。
地十、不摈
又应庆慰,所应庆慰。
这是第十科叫「不摈」,这个「摈」,就是放逐,把这个人驱逐了,我弃舍你了,我们这里不留你了,这个「驱逐」的意思。现在是「不摈」,我们不要放弃这个人,那怎么办法呢,「又应庆慰,所应庆慰」,用这个办法,来处理这个不摈的事情。
《披寻记》一二七八页:
又应庆慰,所应庆慰者:二十相中,此不摈摄。谓若庆慰于法随法,勇猛正行有情。令余有诸过失违犯,应可诃摈有情,亦得调伏而不诃摈故。
「又应庆慰,所应庆慰者:二十相中,此不摈摄,谓若庆慰于法随法,勇猛正行有情。」就是这佛教徒里面,这一位佛教徒,或者在家佛教徒,或这出家佛教徒,「于法随法,勇猛正行」,这个「法随法」,我们讲过了,就是他心里面「涅槃为上首」,有意愿希望得圣道,我想要得涅槃,有这个愿而后又肯修行,肯能够修八正道,
怎么叫做「随法」?我修法华三昧,我修华严三昧,修般若三昧。「勇猛正行」,这个人这个力量很大、很勇猛,他不怕困难、他不怕辛苦,我不怕冷,「勇猛正行有情」。这样的法随法行的勇猛的修行人,你要去赞叹他,「庆慰」,去庆贺他。哎呀!你真是难得,人都是欢喜懈怠,你都不懈怠。在家里很自在,偏要到庙上去住几天,这事情不容易,不是容易事情的。所以是要「庆慰于法随法,勇猛正行的有情」。
你这样赞叹呢?就是「令余有诸过失违犯,应可」,这件事就有了作用,就是令其他的有诸过失,违犯的有情。其他的他犯戒了,他还有这罪过的这种有情,「应可诃摈」,这个犯戒的众生,应该呵斥他,应该把他驱逐了,听你这一说,赞叹这个勇猛正行的有情的功德怎么殊胜,他就改变了,改变了,就是「亦得调伏而不诃摈」,他心里面就改过。改过迁善,努力地修学正法,就从黑暗中到光明中来了。这个众生原来在黑暗中,现在听你赞叹那个人修行好,他也发心修行了,那么就从黑暗中到光明中来了,所以「亦得调伏」,他不继续造罪了,这样子呢?就不须要诃摈。现在这个众生应该诃摈的,就不用诃摈。就用这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是第十一科「应理」。
地十一、应理
又依现、比、至教道理而说正法,非不依彼三量道理。
为人说法的时候不可能随便乱说的,要「依现、比、至教」这三个方法来为人说法。
依这个现量,「现量」是什么呢?现量就是我们眼见色,耳闻声,眼耳鼻舌身,这前五识所接触的境界,都是有真实的,是真实有这么一件事。比如说是我们心里执着有我,这前五识就不感觉到这件事情。说第六识虚妄分别有个我,但前五识是不感觉到这件事。所以这个「现」就是事实有,真实有,合乎事实道理,合乎事实意义,符合事实,不违背现实的,这要这样子。
这个「比」就是比量,比量就是思惟观察。思惟观察这件事有道理。我一心不乱的念佛,我临命终的时候心不颠倒,就能往生阿弥陀佛国,那这样讲,他有道理。说是你心里散乱念佛,心里面颠倒糊涂,说也能往生阿弥陀佛国,这是不合道理。你要思惟,思惟让它合道理,那叫做「比」。
「至教」,至教呢?这个「至」就是究竟圆满的圣教,就是佛法经律论,佛所宣扬的这个正法,叫做「至教」。就是你为人说法,一定要有至教的根据,要经律论的根据。你不要是这是我发明的,那是搞错了,不要这样子。你一定要根据佛说的道理,因为凡夫的时候你没得圣道,你的智慧不够,你一定根据经律论,佛说的道理去说,他就没有错。你若自己虚妄分别说出个道理,糟糕!就容易搞错了。所以你要为人说法的时候,要符合「现」现实,不违背事实,还要经过内心的思惟观察,要引证佛经律论的至教,用这样的道理而说正法。就是为人宣说佛法要这样才可以。
「非不依彼三量道理」,你为人说法的时候,不可以不根据彼三量道理而为宣说的。这可见若要有心愿意宏扬佛法,要努力的学习佛法的。你不可以我小小的懂得点,我就要为人讲解,不行!你不够,这是有问题的。
地十二、称顺
又所宣说,顺往善趣。
这是第十二。「又所宣说,顺往善趣」,又所宣说的佛法,「顺往善趣」,随顺能到善趣那里去。听你说的道理,要能这样做的话,就会能来到人间或者天上去,就是能到安乐的地方去,不会跑到三恶道去呀!所以「顺往善趣」,那这也可以。
地十三、无乱
又所宣说,无乱易入而不隐密。
这是第十三。所宣说的佛法要不乱,要「易入」,不要隐密,要符合这些条件,要为这样说法。因为众生,听法的人多数都是钝根人,特别大智慧人不多。所以你为人说法的时候,不要乱,要易入,要不隐密才可以,他容易懂。
《披寻记》一二七九页:
又所宣说无乱易入而不隐密者:二十相中此无乱摄。法义相应无倒而说,是名无乱。语具圆满言辞显了易可悟入,是名易入。非如婆罗门诸恶咒术,语句阙隐,名不隐密。
「又所宣说无乱易入而不隐密者:二十相中此无乱摄」,「法义相应无倒而说」,你说的佛法有法、有义。这个就是经论里面的佛法。这个「法」就是文句,能诠的文句。文句是能诠,能诠里面有所诠的「义」,道理、所诠的义。
你说《法华经》:从如是我闻到最后作礼而去,这些文句都叫做「法」,但是里面有「义」,所以有能诠的文句,有所诠的义。有法有义。你不要搞错了。说是《华严经》也是一样,《般若经》也是一样,《涅槃经》也是一样的,这个「法义相应」,于法义相应,是「无倒」,不要搞错了,「是名无乱」,这就是不乱。「诸佛常以二谛说法」,佛菩萨为众生说法,以世俗谛、以第一义谛为众生说法,我们学习佛法也应该要这样讲。什么叫做世俗谛?什么叫做第一义谛?你不要搞错了,这样才可以,「是名无乱」。
「语具圆满,言辞显了,易可悟入」,这个法和义是所宣说的,是所讲解的。能讲解法义的就是你的语言。这个语言,这个语言的陈述,这个「具」这个字当陈述讲,语言的陈述是很圆满的。你宣说法、宣说义的语言要很圆满,这个显示的很圆满。怎么叫做圆满呢?「言辞显了」,你这个语言「显了」,很明显。他讲什么呢?讲得很明显,很容易明白,「显了」。「易可悟入」。怎么叫做「言辞显了」呢?就是听的人,听你这句话他就能够明白,容易明白,那就是你的言辞显了。言辞显了就叫做语具圆满。是名叫做「易入」,这个「入」这个字呢?就是当做「解」字讲,就是明白,明白了。那么你就入到法里面去了。如果你不明白,法是法;你是你,不能够统合起来,那就是没有入。这个「入」或者说是这个法,入到你心里面去了,你若明白了,你的心里面就有法了。哦!是这样!如果没有懂,没有懂,心里面没有法,就是没有入。或者是这个法入到你心里面去,叫做「入」;或者你入到法里面,也可以叫「入」。
「非如婆罗门诸恶咒术,语句阙隐」,不同于那个婆罗门那些人,他们说出来的恶咒术,这个恶咒术那个语句有所缺少,「隐密」里面是什么?不知道。「名不隐密」,我们为人说法的时候和婆罗门不同,我们「语具圆满,言辞显了,易可悟入」,那么这就叫做「不隐密」。这是这一段叫做「无乱」。第十四是「如法」。
地十四、如法
又所宣说,应四圣谛
我们所为人宣说的这个道理,要符合这个苦集灭道四圣谛的道理。苦集二谛,此是苦,此是集,这是世间的因果。此是灭,此是道,这是出世间的因果。我们为人说法的时候,你不可以超越这个范围的,一定和四圣谛相契合才可以,那这是佛法。你说一些戏论的话,那就不对了。
地十五、顺众
又处一切众说正法时,随众所应,而为宣说。
这是第十五叫「顺众」。「又处一切众」你处在、你居住在大众之中,在大众之中说法的时候,说正法的时候。「随众所应」,你要观察这个大众的情况,你说的话要和他相应,要这样子。「而为宣说」不可以说的不相应,不应该这么说。
《披寻记》一二七九页:
又处一切众等者:二十相中此顺众摄。处五众中,名一切众。谓在家众、出家众、净信众、邪恶众、处中众,是名五众。处在家众,应依毁诸恶行,赞诸善行,现说正说,令其止息及进修故。处出家众,应依增上戒等三学,现说正法,令速欣乐故。处净信等众,应依圣教广大威德,现说正法,如其次第令倍增长,令处中信,令生净信,如〈摄释分〉说。(陵本八十一卷十七页)此应准知。
「又处一切众等者:二十相中此顺众摄」,「处五众中」,就是居住在五个大众里面,名叫做「一切众」,一切众不超过这五众。
「谓在家众」,这五众是那五众呢?就是「在家众」,就是在家里面生活的人。在家里面生活的人,什么叫做在家众?就是在欲里面生活的人,叫做在家众。
「出家众」,就是离开了欲到寺庙里面来这样的人,在这里面修行的人,叫出家众。
「净信众、邪恶众」,这个在家众、出家众都可以算是净信众。或者说是在家众里面有净信众。如果出家众在佛法里面出家的,也有在外道里面出家的,所以这样子都不限于佛法。这样说这在家众,出家众也不出这三类,一个是净信众,一个是邪恶众,一个是处中众。就是这个在家众和出家众,对于佛法有清净的信心,这个人,这是一类。当然清净的信心的标准的说法,就是他学习过佛法,他明白什么是佛法?而内心里面有信。由解而信,不是因情感而有信。因情感而有信,这信靠不住的,不知道什么因缘不高兴了!那就不相信了。但是你若要通达了佛法而有了信心,不管高不高兴,佛法是真理,他是相信的。所以这个净信应该说是通达了佛法,而对于佛法有信心的,「净信众」。
「邪恶众」,那对于佛法没有信心,这个是做种种的恶事,是一个大坏蛋,这种人。邪恶众,不相信有因果的。
「处中众」,就是他在这个「净信众」、「邪恶众」之间,他也不能说他是邪恶众;也不能说他是净信众。他对于佛法没有信心,但是他也不谤毁。他对佛法没有决定的信心,但可也不是坏人,所以是在净信众和邪恶众之间,叫做「处中众」这种人。是名叫五众,这五种人。每一类里面都有很多人,所以都叫做「众」。
「处在家众,应依毁诸恶行,赞诸善行,现说正法,令其止息及进修故。」为在家人宣扬佛法的时候,应该怎么样说呢?应该这样说,「应依毁诸恶行」你应该这样说,就是「毁诸恶行」,诃斥,作恶事会得恶报,这是不对的。「赞诸善行」,赞扬,赞叹你若作善事你会得善报,对于自己有利益,对于他人也有利益,对国家也有利益,将来也会得到利益。「令其止息及进修故。」为什么要这样说法呢?使令他止息诸恶而进修诸善故,应该这样为他们说法。
「处出家众,应依增上戒等三学,现说正法,令速欣乐故。」这就是在佛法里面出家的人。「应依增上戒等三学」,「应」就是随顺,说到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说这三种学,这个「增上」这个字,我们前面讲过了,在〈声闻地〉那里说过这个「增上」。这个「增上」在经论里面,尤其是在这个唯识学派的经论里面,常常有提这个字。这个「增上」在〈声闻地〉里解释,我不知道你们记住没有?「增上」怎么讲?「增上」是往的意思,往来的往的意思。你若能够学习戒呢?就能到禅定那里去。就是这个戒能增上定,所以戒就叫做增上戒。就是你若不持戒,你若不安住净戒,你想要修禅定这是不可能的,你修禅定修不来的。所以你若能够学习戒,持戒清净呢?你就可以到禅定那里去,使令你有可能会得到禅定,所以叫做「增上戒」。
「增上心」,这个「心」是什么?是定。不是持戒就是定,不是,你还要努力的去修,你才能得到定的。得到定以后,那又怎么样呢?他能够往到出世间的智慧那里去,能到那里去,而不是说定就是慧,不是的。
我昨天看到…我们不要说名字,有一位很有名的大德,他为人说法的时候,解释那个戒定慧,他那个意思,定就是慧。其实这是不是的,定不是慧,但是定能够增上慧,能够帮助你到慧那里去,帮助你有智慧。不是说我得了定就好了,不是的。世间人外道也能得禅定,那他有佛法的智慧吗?不是的,他还有邪知邪见。但是我们佛教徒得了禅定的时候,你就可以到智慧那里去,能帮助你得智慧。
所以这个地方看出来一件事,我们学习佛法,我们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智慧,我希望有智慧,有佛菩萨那样的智慧。如果我们不修禅定,你不修禅定,你得智慧的功能,就缺少了一个有力量的助缘。你不修定,你得到的智慧就是一个闻慧而已,闻慧、思慧而已,你不能得到佛菩萨那个清净的智慧,不能。你若是得了禅定的时候呢?这时候你可以学习佛菩萨的无漏的智慧。
所有这是一个……现在的人就是愿意走捷径,你学了五十年,六十年,一百年的佛法了,你告诉我,我三天就学会了,我走捷径,其实不可能的事情。现在我用这个电脑,把所有的资料都放那里,我一按扭电脑…资料就来了,就是愿意这样的学习智慧,当然这也是可以、也是可以这样学。但是这都是一般的智慧,你若是得了定的时候,由禅定来帮助你得智慧,这是佛菩萨、圣人的智慧,有这种能力。
所以我们出家人可以有两条路去得智慧。一条路就是我们这样子,经律论、白纸黑字的佛法里,这样慢慢学,这样得智慧;或者我们用电脑这个一按资料就来了,也可以这样,这样是一个学习的方法。这个方法很普遍的,普遍都是这样子。第二个方法多静坐。多静坐,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到色界四禅,到了四禅以后,你再去读经律论,不得了,不可思议,这是不可思议的。当然有的人他前生有很好的栽培,他今生并没有定,但是他一学习佛法的时候就学习的很快。你怎么有学问,你都不如他快。他前生有学过,今生很快地就现前,这也是一种特别的人,这种人今天来说,也不是很多。所以我们若是从白纸黑字的文字,这样去学习佛法,感觉到困难,不要紧,你努力静坐。
我以前讲课的时候也提到,有一位法师他读书也不多,他是干什么的?他是放牛的,小孩子的时候就是放牛,就是一个牧牛童,牧牛童而已,这么一个小孩子,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也就愿意出家,他就出去到庙上,愿意做出家人。做出家人呢?还是有善根的人,就是不同。他就想要学习佛法,但是他那个地区没有佛法,寺庙上出家人没有学习佛法的。他要学习佛法,那怎么办呢?就到有佛法的地方、江浙一带去,学习佛法。老法师讲经的时候,他也欢喜听,但是听不懂。很多人得大法喜,但是他就是不懂。你读书少,文字就把你障碍住了,这是什么呀?有困难呀。但是有善知识告诉他,你到金山寺,到高旻寺打禅七,坐禅三个月,你到那坐禅然后再听经,他就肯做!人家告诉他,他就肯做,这也不容易。那他就去了。但是他年纪轻,坐禅的确是…这个冬禅夏学,这个禅堂的道理,冬禅就是打禅七,一坐禅就是几个月,可能超过三个月。然后到了…冬天过去了,他这三个月坐禅下来,然后又来听老法师讲经,听懂了,就有这事情。后来这位老法师他年纪很大了我才和他见个面,老法师很好、很慈悲,很多人跟他学习佛法。法师、年轻的法师跟他学习佛法,在家很多的居士也跟他学习佛法,他活到了九十几岁才往生的。
所以这增上戒,增上心,静坐对于佛法学习也是不同,但是我认为他并没有得定,他并没有说是得到色界四禅了,他没有到这个程度。若是到了色界四禅更不得了。到了色界四禅的时候,你说《瑜伽师地论》一百卷,那他就这么读一读,就可以背下来的呀!就是过目不忘呀!
我们说是……阿难尊者,说是他是多闻第一,他不照本子就把佛说的经,一本一本的就能背下来。而结集经藏的时候,那些大阿罗汉都是这样子,只是没有阿难尊者背的多就是了,那些大阿罗汉也是,听你背的时候知道你这地方差一个字,这一句不对,他能知道的。这个圣人不可思议,得了圣道的时候,五百阿罗汉都是俱解脱阿罗汉。
所以增上心用这个方法,你先多静坐,得了禅定,然后再学习佛法,那真是捷径,走捷径了。很快的佛法学通了,多不可思议,「增上心」。
但是有了定,定不就是慧,但是能帮助你成就慧,只是这样子。这个「增上慧」,什么叫做增上慧?就是经律论,文字上的般若,你学习它。这个苦、空、无常、无我;观一切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一切法都是自性空,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他在禅定里面这样观察,就得无生法忍了,这叫做智慧。但是这个智慧,一个根本智,一个后得智,这是圣人的智慧,不是说我们没有得禅定,只是凭着一点记忆力,从文字上讲一讲,不是这个境界。这是很平常的境界,这个谁不会呀?
佛学院里面请不到法师来讲经的时候,请大学教授来讲,大学教授他就是学习文字的嘛!这也是文字,所以他也能讲,但是讲的怎么样,那不一定。所以我们出家人学习佛法,你不要以文字就知足了,我也能讲几部经了,我也能写文章了,你就满足了。其实没有,这是才开始而已,这只是闻慧而已。所以佛法中的慧是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得到根本智,得到后得智,这是佛法的智慧。而这个智慧呢?要由增上心的帮助,由增上心、这个定能够带你到智慧那里去,所以叫增上心。有了智慧,就能得解脱。你有了智慧,这个智慧能带你到涅槃那里去。这就是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由慧得解脱。
这是「依增上戒等三学,现说正法,令速欣乐故。」你为出家人宣说佛法的时候呢?你就应该说这个戒定慧,这样的佛法,由戒定慧而得解脱。
在那个「增上」,当个「往」字讲,趣也,从这里到那面去,叫做「增上」,就是使令你有进步的意思。这个「增上」是个进步的意思,这是一个解释。,第二个解释,「增上」,是个殊胜的意思,唯有佛法才有这样的戒定慧,这是最殊胜的佛法,外道中无,外道里面没有,他们所不能及的,所以叫增上戒、定、慧。
这是为「出家众,应依增上戒等三学,现说正法,令速欣乐故。」使令这个出家人,很迅速的欢喜修学戒定慧,为什么要「速」?光阴宝贵,时间很宝贵,所以要快一点。
永嘉玄觉大师去亲近这个六祖大师,其实他没有心来亲近六祖大师,另外的法师来劝他,他就来了。到来的时候,他拿着锡杖,他就绕这个六祖三匝,站在那里,他不磕头。六祖大师就说:为什么你沙门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怎么不顶礼?我慢这么高呀?他不顶礼。玄觉大师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没有时间顶礼,请你说法好了。其实在呢?他不是高慢。当然我们看那文上说,称之为「一宿觉」,他原来是糊涂人,在这里住了一宿就开悟了,叫「一宿觉」,实在我看不是。这个玄觉大师这个人可以这样说,我和你来讨论佛法,你来印证我,我学习的佛法对不对?也可以这么解释。
但是也可以说,他来看看六祖,你的见解对不对?也可以这样想。可以很明白,他学习了很多的佛法、这个人他不是一无所知。他学习了很多的佛法,他心里想一想,你印证我,我也看看你。那怎么样来看呢?比如说我不给你磕头,看你怎么个态度?就是试探你呀,是这个意思。所以人与人向道上会,向道上会。说是我一见了面,我就骂你、就打你一掌,那你可以说:你这个人怎么…不是出家人嘛!出家人怎么这样子?你也可以这么讲。但是他也可能是在考验你。你向道上会,这是什么意思?在乎你怎么样体会了,是这样的意思。他一看你这个人怎么反应?我就给你这么一个境界,看你怎么反应?你有没有修行,你有没有智慧,完全看出来了。他试验你,你也同时可以试验他,一样的。我们说的太远了。
「令速欣乐故」,就是赶快地学习佛法,对于佛法要生欢喜心,「令速欣乐故」。这是说为出家人讲佛法,应该这样讲。
「处净信等众」,就是其他的那三个,「净信众,邪恶众,处中众」,这三种大众里面怎么样宣扬佛法呢?是「应依圣教广大威德,现说正法」,对那个净信众的人呢?他已经学过佛法,对于佛法有所理解,有了信心,你若为他宣扬佛法的时候,「应依圣教广大的威德」,就是《华严经》、《法华经》、《大般若经》,这里面有广大的境界,圣教的广大的威德,不是普通的凡夫身口意都是污秽的境界,那有什么威德可说呢?就是佛菩萨广大的威德。有广大的功德,有广大的威力。威力就是有神通,有广大的智慧叫功德,很多的功德。「现说正法」,这样子为这个人宣扬佛法,这样子说法,「宣说正法」。
「如其次第令倍增长」,就是如经律论里面佛法的广大功德,这按照这个次第为他宣说,使令他原来已经有了净信,再「倍增长」,再加倍的进步,使令他信解行证,道德增长这样子,这是对那净信众应该是这样。
「令处中信」,那个邪恶众的人,他对于佛法是没有信心,他毁谤佛法的这种人,「令处中信」,你叫他一定相信也很难,就是他不谤诽佛法,他对佛法不谤诽了,但是也不是说决定相信,就是处于中间,处于信、不信之间,叫「处中信」,那就不容易了,「处中信」。
「令生净信」,那个处中众那个弟子,对于这一类的人呢?他原来对于佛法没有信心,这时候呢?能生起他的清净信,这样也是令他进步。
「如〈摄释分〉说」这篇文呢?就是〈摄释分〉里面说的,是「(陵本八十一卷十七页)此应准知」,这里面的道理就按照〈摄释分〉那段文,就可以知道。这是一共分十五科,这十五科都完了。
天三、结
菩萨依此十五种相,诸随顺说,普为利他,应如是说。
这是第三科就是结束了,这「依随顺说」这一大科里面,第二科的解释分十五科,解释完了,现在第三科结束这一段文。
诸「菩萨」很多的佛教徒,发菩提心的这些菩萨,「依此十五种相」,前面列出十五种相,「诸随顺说」,这么多,这十五种相都是随顺说,你要随这个、按这个十五种相,随顺这十五种相,为人说、宣说佛法。
「普为利他」,你在你内心里面要有这样的动机,我说佛法,我不是求名闻利养的,我是为利益你的,让你对于佛法有信解行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样得到佛法的利益,「普为利他」。「应如是说」,应该这样讲解。这个「依随顺说」这一段讲完了。下面第二段「依清净说」,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亥二、依清净说(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依清净说,应为他说?
「云何依清净说」呢?「应为他说」呢?怎么叫做「清净」,清净的说法。我学习这个清净的说法,应该学习清净说法,怎么样学习呢?这是问。下面就解释,分五科,第一科是「慈心」。
天二、释(分五科) 地一、慈心
谓诸菩萨,于已有怨诸有情类,应住慈心,为说正法。
这些发菩提心的菩萨,他若为宣扬佛法,这个面向大众说法的时候,那大众众生里面,有的人于菩萨有恨、有怨恨的这种人,对于这样的有情呢?「应住慈心」,菩萨,你有怨菩萨无怨,菩萨用慈心。慈能与乐,用这样的心情,用佛法来利益你的心情,为他宣说佛法,这样。
《披寻记》一二七九页:
应住慈心为说正法者:如〈摄异门分〉说:以慈心者,为欲令彼得乐义故。(陵本八十四卷三页)
「应住慈心为说正法者:如〈摄异门分〉说:以慈心者,为欲令彼得乐义故。」就是希望你学习佛法,得大安乐,不要有怨,就是这样意思,这「(陵本八十四卷三页)」
地二、利益心
于行恶行诸有情类,住利益心,应说正法。
第二科「利益心」,「于行恶行」,这个我曾经说过,这件事在因地的时候,你「行」ㄒㄧㄥˊ。如果已经做了,有了成绩的时候,叫行ㄏㄥˋ,这样子,我是这样子读。但是这个字典上,怎么解释呢?可能它也有解释。
对于做恶行的这类众生,「住利益心」,这菩萨为他说法也是利益他的心情,应为说法。
《披寻记》一二七九页:
住利益心应说正法者:如〈摄异门分〉说:利益心者,云何当令若有殷重听闻正法,皆得悟解获大利益故。(陵本八十四卷三页)
「住利益心应说正法者,如〈摄异门分〉说:利益心者,云何当令若有殷重听闻正法,皆得悟解获大利益故。」这样解释这个利益心。这个菩萨用利益心为人说法是怎么个情形呢?就是「云何当令」,怎么样才能令有殷重听闻正法的人,皆得悟解获大利益呢?就是这样的心情为他说法,就是这个「云何当令若有殷重听闻正法」,这「殷重」就是特别恭敬的。特别恭敬听闻正法的人。我怎么样叫这个人「皆得悟解」,他能够明白什么是佛法,明白了而又能够修行,这获大利益呢?这就叫做「住利益心应为说法。」
地三、哀愍心
于诸有乐,有苦,放逸下劣有情。
这是第三科「哀愍心」。「于诸有乐」,这众生里面,有的众生他是「有乐」,就是有福报的人,但是他也是有苦恼的,只要是凡夫,虽然福报很大,他也有苦恼的。因为你内心里面没有圣道,你心随境转,这个境界是无常变化,有的时候令你顺心,有的时候也令你苦恼。说我们贫苦的人,没有福报的人有苦恼,有福报的人也照样是苦恼,可能还不如贫穷人,可能苦恼还是更多的。
「放逸下劣有情」,有乐而反倒放逸,有苦也会放逸,就做种种恶事,有的人呢?有福报而不做恶事,这苦恼的时候才做恶事,因为不苦的时候不做恶事,他是有一点,有个分度、有个分际的。有乐也会放逸,有苦也会放逸,他不能够节制自己,是名为「下劣有情」。我是很贫苦,但是不做恶事,那是上等人,那不是下劣有情。现在说有乐也有苦,也可以说…不必说就这一个人,这个众生是有乐是有苦,这样讲也可以。总而言之,这有乐也好,也会做恶事,有苦也会做恶事,那就是下劣有情。
应当安住利益安乐哀愍之心,为说正法。
那么菩萨对于这种人呢?对于这两种人,或者是一种人,或者两种人,安住在利益他们的心情,安乐的心情,哀愍的心情。因为这个人愚痴会做恶事,所以生哀愍心。利益心呢?使令他现在能够修学佛法,将来得大利益,他现在有诸苦恼,修学佛法,心情安乐。这安乐有两种。
我现在我身体有病,你能造个医院,我去看病去,使令我身体恢复健康,那么就是安乐,这是一类的叫做「安乐」。
另外一种安乐呢?我要你修学戒定慧,你成功了的时候,在苦恼的世界的时候他心里面不苦恼,应该叫做安乐。当然这种安乐境界不是平常人,我们从表面上看,哎呀!这个人被人家毁辱了,哎呀!这很可怜,但是被毁辱的人,心情没有这件事,他把这件事看空了。你毁辱的时候,他心里没有动,这就是安乐。那把他放到牢狱里头去,那他心里没有事,他心里面还和以前在寺庙里面住一样,那大富贵人的安乐都不如他。他在牢狱里,乃至于他现在没有饭吃,但心理上是安乐的。因为他心里面,他不受一切法。这个修行人这有道德的,可能看他是个乞丐的样子,也可能是个比丘尼,可能是个比丘,也可能是在家居士,表面上看呢?很平常,他心里面有圣道的时候,他心里面不受一切法。你苦恼境界在他呢?没有苦,那也叫做安乐,这个这是另一种。
我们平常人呢?哎呀!我饿了给我饭吃,这是安乐;我冷了给我衣服穿,这叫安乐,那这个安乐是靠不住的,是靠不住的事情。但是有了圣道,心里面安乐,这个人,就是刚才说的增上生、决定胜,他是属于决定胜的这种人。就是这个菩萨为众生说法,为有乐的众生说法,为有苦的众生说法,为放逸的下劣有情众生说法。总而言之,菩萨是用安住在利益的心,安乐的心,哀愍的心,为他说法,就是令他得到佛法的利益,要这样说法,叫「哀愍心」。
《披寻记》一二七九页:
安住利益安乐哀愍之心为说正法者:如〈摄异门分〉说:哀愍心者,欲令彼修法随法行故。(陵本八十四卷三页)
「安住利益安乐哀愍之心为说正法者:如〈摄异门分〉说:哀愍心者,欲令彼修法随法行故」,这样是对的,你修学八正道呢?你就能得到利益安乐,可以这样。这是第三科,下面第四科「不自赞毁他」。
地四、不自赞毁他
不以嫉缠增上力故,自赞毁他。
这是「不自赞毁他」,菩萨为说法的时候,他不嫉妒,没有嫉妒的这个问题。这个「嫉缠」,这个「缠」就是缠缚,用绳子把这个人绑起来了,叫做「缠」。「嫉」妒就是不耐他荣,叫做嫉妒。人家有些光荣的事情,他心里面是不舒服,嫉妒。看见人家倒楣了,他心里快乐。别人若是走了运气,他不欢喜,这叫嫉妒。嫉妒就是瞋心,瞋心就是一条毒蛇,这个毒蛇缠绕着他,就是为烦恼所缠缚,所以叫做「缠」。菩萨为众生说法的时候呢?他心里面没有嫉妒心,没有这个毒蛇缠绕他。
「不以嫉缠增上力故,自赞毁他」有了这个嫉妒,嫉妒这个「瞋心」,他力量是很大的,所以叫做「增上力」。「自赞毁他」,就是赞叹自己有道德,怎么、怎么好;「毁」,呵斥他人,破坏他人,说他怎么、怎么不好。这个菩萨不这样,「不以嫉缠增上力故,自赞毁他」,没有这个,他没有这个自赞毁他的这种说法,没有这种心情。
《披寻记》一二八○页:
不以嫉缠等者:如〈摄异门分〉说:不自高者,不为利养恭敬事故,作如是言:唯我能知如是法律,非汝等辈,乃至广说赞己功德,谈彼过失。(陵本八十四卷三页)
「不以嫉缠等者:如〈摄异门分〉说:不自高者,不为利养恭敬事故」。「不自高」,不自己赞叹自己很高,怎么、怎么好,不这样。那为什么呢?「不为利养恭敬事故」,赞叹自己,为什么要赞叹自己呢?就是希望有利养,得到恭敬,人家菩萨没有这种心情。
「作如是言」,他若有高慢心的时候,他若贪求利养恭敬的时候,他就会这样说话了,「作如是言」。「唯我能知如是法律」,这个佛法是很微妙的,只有我才能知道,唯我能知如是法、如是律。「非汝等辈」,不是你们能知道的。那么就是赞叹自己,轻视别人了。「乃至广说赞己功德,谈彼过失」,或者更多的说,总而言之,赞叹自己有很多功德,说别人有很多过失,那么这就是「嫉缠增上力故,自赞毁他」。「(陵本八十四卷三页)」
但是我们在经律论上也看见佛菩萨,有的时候也会呵斥人,也会呵斥人,也有这个事情。有这个事情,但是佛菩萨没有这个利养恭敬的心情,不是为希图你对我有恭敬利养,没有这个心情,而是为利益心。用利益心,用安乐心,用哀愍心,去呵斥那个人,所以这个是不在此例,没有这一条例的意思。
地五、不依利养供敬赞颂
以无染心,不希利益恭敬赞颂,为他说法。
这是第五科「不依利养供敬赞颂」。以无染污的心,你有所求,你就有染污心。贪心说法,瞋心说法,愚痴心说法,那都是有染污。他是清净心说法,他不希求别人对他有什么利益,对他有什么恭敬,对他有什么赞叹。这个「颂」是做出来诗来赞叹你,他没有这个希求,所以「不希求利益恭敬赞颂」,为他人说法的。
《披寻记》一二八○页
以无染心等者:如〈摄异门分〉说:无所依者,不为利养恭敬名称故。谓不依止衣服等事,亦不依止礼敬等事,唯欲令他悟入正法。(陵本八十四卷三页)
「以无染心等者:如〈摄异门分〉说:无所依者,不为利养恭敬名称故」。这「无所依」是什么呢?也就是无所求的意思。不为利养,不为恭敬,不为名称故,为人说法。「谓不依止衣服等事」,他不去说你要供养我衣服、饮食这些事情。「亦不依止礼敬等事」,也不希求你对我有恭敬这些事。「唯欲令他悟入正法」,他为人说法,菩萨为人说法,就是希望听的人能悟入正法,得到圣道的利益,这样的意思。「(陵本八十四卷三页)」。
天三、结
菩萨依止此五种相,诸清净说,普为利他,应如是说。
这是结束这一段。「菩萨依止此五种相」,菩萨就是随顺这五种相貌,这五种相貌都是清净说法,有清净心为众生说法的。「普为利他,应如是说」,发菩提心的菩萨应该这样子,有利益众生的心,应该这样清净说法,结束这段文。
戌二、结略义
如是菩萨说正法相,略有二十。
前面是「别辨相」这一大科,一个是「依随顺说」,有十五种相;另一是「依清净说」,有五种相,加起来就是二十相。这是「别辨相」,这一科说完了。现在第二科「结略义」,如是菩萨说正法的相貌,略有二十种的不同。
一者、以时。二者、重法。三者、次第。四者、相续。五者、随顺。六者、欢喜。七者、爱乐。八者、悦豫。九者、欣勇。十者、不摈。十一者、应理。十二者、称顺。十三者、无乱。十四者、如法。十五者、顺众。十六者、慈心。十七者、利益心。十八者、哀愍心。十九者、不自赞毁他。二十者、不依利养恭敬赞颂。
这是「结略义」。
未三、总结
菩萨如是应常为他宣说正法。
这是第三科「总结」。「应说正法」这一大科里面,第一科是「总征」,第二科是「别释」,「别释」这科说完了,现在第三科是「总结」。
菩萨应该这样子,「应常为他宣说正法」。这个佛法没有人讲,的确是有问题。没有人宣讲是有问题的。
有一个寺庙开光,是很多年前,我是随着别的法师也去参加。参加的时候,请我说话,开光时让我来说话,我当时不知道怎么说才对,说了一些其他的话,等说完话我才想起来,不应该这么说。应该怎么说呢?一个地方若有一个佛教的团体能弘扬佛法,就是一个明灯,就是个明灯。这是光明大智慧的所在、寺庙这个地方。你看在这里办法会,拜忏,众生到这里来拜忏,能使令人家这个。这里有讲经的法会,让人认识佛法开大智慧。因为听闻佛法,你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世间法?什么是出世间法?什么是凡夫?什么是圣人?你听闻佛法令你开大智慧,从此以后不敢做恶事,佛法在这个地方就是大明灯。非常重要。我的想法,好过办个大学。办一个大学,很多人大学毕业,很有才华,在社会上,对于国家的繁荣,你国家大学毕业的人多,人才多嘛,国家就会繁荣。没有读书人,很少,这个国家能够强盛吗?所以办大学也有好处,但是,真是好吗?司马迁说:盗趾者诛,盗国者侯。「哎呀!我偷他十块钱!」「哦!你犯法,把你放到牢狱里去」;有的大盗把国家都偷去了,「侯之门言以称」,这很多书生学生说你有道德,国家怎么不好,你把它治理好了,都在赞叹,谁说他是大盗?但是我们看那个报纸就知道有很多、很多的问题,很多的问题呀!最初的时候竖了一个旗,呀!不得了,很多人这支旗子太好了!大家拥护这个旗,都不惜生命做那件事,很多人流血都甘心情愿的流血;等到成功以后,原来不是这么一回事,你后悔都来不及了。(注1:.庄子集释卷四中.外篇胠箧第十云: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注2:庄子杂篇.盗跖第二十九云:小盗者拘,大盗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头些日子,我在星马日报看见一个人,他是个……那当然是个学者,他就是后悔了,原来以前的时候,就是被人愚弄了几十年,无可奈何!到今天无可奈何,被人家驱逐了。他写了很多的……大概是很多,这文章很长、很长的,说这一生的事迹,这就是社会上的学校。没有学校也不行,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大学可以吗?没有小学,中学,大学可以吗?都不行。然而国家的治乱,人民的苦乐,就是这样子出来了。我们若有个寺庙的话,我们宣扬佛法,不同,和那性质完全不同。
但是我们再回头看看我们佛法,怎么样呢?我们今天的佛法也不是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兴盛的。但是从佛法本身上说呢?是这样的意思。就是「菩萨如是应常为他宣说正法」,应该是这样子的。所以这个地方开光,应该这个样子赞叹佛法,应该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