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四节 生活用具 三、拂尘
 
{返回 佛教丛林观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26

  三、拂尘

  拂尘又单称拂、或称作拂子。即在柄上札束兽毛、棉、麻等而成的用具。拂尘是用以拂除蚊虫的用具。

  关于僧团中使用拂子的由来,在《毗奈耶杂事》中说:“佛在广严城弥猴池侧高阁堂中,时诸比丘为蚊虫所食,身体患痒,抓搔不息。俗人见已,问言:‘圣者!何故如是?’以事具答,彼言:‘圣者!何故不持拂蚊子物?’答言:‘世尊不许。’以缘白佛,佛言:‘我今听诸比丘畜拂蚊子物。’”这是说由于比丘坐禅时,被蚊虫叮咬,搔痒不止,因此世尊才准允许比丘持拂子驱蚊虫。

  佛陀允许之后,众中有人便以众宝作柄,以珍贵的牦牛尾为其拂。俗家的人看见了,就讥诮的说:“圣者!您虽剃发,而贪染却未除。”而去禀告佛陀。因此佛陀才制定做拂子的材质:“有五种袪蚊子物:一者捻羊毛作;二用麻作;三细裂氎布;四用故破物;五用树枝梢。若用宝物,得恶作罪。”

  这是说拂子的材料限于五种,即羊毛、麻、细裂氎布、已破旧之物、树枝树梢,而不许用珍贵的牦牛尾及其他宝物。这是因为当时白牦牛尾所制之拂子,系最贵重者,与白马尾拂同称为白拂。当时佛陀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归来时,梵天即执白拂侍于佛侧。

  自唐代以降,禅门盛持拂子,或以之为庄严具。住持或代理住持者上堂时,持之为大众说法,此称“秉拂”。又执行秉拂之职务的前堂首座等五头首,称秉拂五头首。秉拂子之侍者,称秉拂侍者。或有得道者,其师则授予拂子。日本鎌仓时代以来,禅林亦用此拂子,后来除了真言宗之外,其他诸宗于法会、灌顶葬仪时,皆视之为一种庄严具,为导师所使用。

  此外,密教于灌顶时,通常以拂子轻拂受灌顶者之身,作为去烦恼、除恶障的表徵,故拂子亦是密教法具之一。拂子也是禅宗祖师最常使用的教学道具之一,因此而参悟的因缘极多。

  在当代佛寺中,拂尘仅作为形式用于法会之中,失去了其驱赶蚊虫的具体意义。


{返回 佛教丛林观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四节 生活用具 四、如意
下一篇: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四节 生活用具 二、念珠
 佛教丛林观 第四章 僧人服饰 第四节 卧具
 佛教丛林观 第三章 丛林法会佛事 第一节 丛林常用法会 一、开光法会..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五、称谓 二 丛林尊称..
 佛教丛林观 第三章 丛林法会佛事 第一节 丛林常用法会 六、出家剃度..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四节 生活用具 四、如意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四节 生活用具 二、念珠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五、称谓 六 佛教称谓..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五、称谓 三 佛门俗称..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四节 生活用具 六、拄杖
 佛教丛林观 第三章 丛林法会佛事 第二节 丛林日常佛事 五、布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罗侯罗(密行第一) 忍辱的美德[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弘扬佛法 令众觉悟[栏目:传喜法师]
 相应28经 乐味经第三[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净眼看世间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二 - 十一 忉利天王众——念念当下,六根门头全部打开[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佛教新年浓情祝福短信(父母恩师 篇)[栏目:佛教手机短信]
 原谅下人,甘心受损[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百喻经 29 贫人烧粗褐衣喻 The Poor Man Burns His Coarse Wooll..[栏目:百喻经 The Hundred Parables Sutra]
 佛教传入中国之初的“楚狱”问题[栏目:巨赞法师]
 出世法(广化)[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九峰山中还有佛法也无[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