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7)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82

玄二、入法无我(分三科)  黄一、离诸分别

又诸菩萨由能深入法无我智,于一切法离言自性,

「境相应慧」这一大科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胜解方便」,我们学习过了,现在是第二科「入法无我」,这一科里面分三科,第一科「离诸分别」。

前面说菩萨修空胜解,为得无上菩提的大方便,菩萨这样子修行,以后又怎么样呢?「又诸菩萨由能深入法无我智」,由于这么多的菩萨,他肯努力深入法无我的智慧,法无我是什么?就是空胜解、就是离言自性,就是观察假说自性都是毕竟空的,一切言说法都是假的、都是空的。我听你说一句话呢,有能表达的语言,语言里面有所表达的义,这二方面都是空的;当然主要是观察所表达的义,都是空无所有的,这叫做「法无我」。这和《中观论》说一切法无我有一点不一样。法无我是智慧,要有这样的智慧通达假名的一切法都不是真实的;我们的记忆力要好一点,不要忘了这句话。你说出一句话来赞叹我,说我怎么好,但是你若有法无我的智慧,这句话是假的,是空无所有的。他能够契入于法是没有体性的,言说法本身是空无所有的,这样的智慧。

由于菩萨有深入法无我的智慧,结果会怎么样呢?「于一切法离言自性」,对于这一切法,这一切法当然我们开始接触的就是假名的一切法,就是言说的一切法。你这时候若有法无我的智慧,感觉这句话是空无所有的,空无所有的所显现的这一切法是无言说相的,所以叫离言自性。

 

《披寻记》一一八三页: 

深入法无我智者:此相应智唯菩萨有,不共声闻,难知难见,故名为深。

「深入法无我智者:此相应智唯菩萨有」,唯独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才学习这样的智慧。「不共声闻」,声闻人没有这种智慧,唯独菩萨有,所以不是共有的。声闻人知道补特伽罗无我,菩萨也有补特伽罗无我的智慧,那么这种智慧是共有的,你也有,我也有,这是共有。现在法无我智唯独菩萨有,声闻人没有,所以不是共有的了。

「难知难见」,为什么不共有呢?因为这个智慧啊,不容易明白。「难知」,你不容易明白这个道理;不容易证悟,所以「难见」。难通达难证悟,「故名为深」,所以叫做深。这样讲「深」呢,就是超过声闻人,所以叫做深。若是按照《大智度论》讲这个「深」呢,就是从语言文字上明白了这不算深,你能证悟了才算深。

 

如实知已,达无少法及少品类可起分别,

「由能深入法无我智,于一切法离言自性」,「如实知已」,真实地通达了,这就是经过长时期止观的功夫悟入了离言自性,也就是通达了法无我。「达无少法及少品类可起分别」,你通达了法无我、通达了离言自性以后呢!就会明白「达无少法」,就会明白没有一点事情可以生起分别的;他赞叹我怎么好,其实没有这回事情。能表达的语言和所表达的义都是没有的,没有这回事情。这个人赞叹我,我生欢喜心,你就没有明白离言自性,就没能够深入法无我智。达无少法及少品类可以引起分别的,就像没有说这句话一样。

 

《披寻记》一一八四页:

达无少法及少品类可起分别者:如所安立假说自性,或谓为色,最后乃至或谓涅槃,是名为法。复于其中非一众多差别可得,是名品类。菩萨于此非有法中如实通达,从是因缘不起分别。此略有八:谓自性分别,差别分别,总执分别,我分别,我所分别,爱分别,非爱分别,彼俱相违分别,如下自说。

「达无少法及少品类可起分别者:如所安立假说自性,或谓为色,最后乃至或谓涅槃」,这是把前面那一段文引来,这就叫做「假说自性」,「是名为法」。「达无少法」这个法是什么呢?就是前面说的假说自性,就是这个法,明白法即非法,就是毕竟空的。

达无少法这一句话讲完了,现在讲「及少品类」这句话。「复于其中非一众多」,这些假说自性很多,不是一类,是很多很多样的差别可得,所以是名叫做品类。品就是类,色法是一类,心法是一类;善法是一类,恶法是一类,无记又是一类;凡是一类,圣是一类;大是一类,小是一类;就是很多很多的差别,「是名品类」,所以叫做品类。

「菩萨于此非有法中」,发菩提心学习离言自性的菩萨。「于此非有法中」,对于假说自性是无所有的。「如实通达」,他真实的是明白这件事的。「从是因缘不起分别」,因为知道都是空的,见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看见雪、看见高山、大河,看见毒蛇了,「不起分别」,当体即空,是空无所有的。「从是因缘」,就是从如实通达的因缘「不起分别」,就不会再起分别心。哎呀!这个人在赞叹我,我心里面放不下,不会的!「此略有八」,分别有八种分别,「谓自性分别,差别分别,总执分别,我分别,我所分别,爱分别,非爱分别,彼俱相违分别,如下自说」,这一共是八种分别,这八种分别在下文,离这不是很远,那里一一的有解释,这里就不说了。

菩萨修空胜解,也就是修法无我的胜解,也就是修离言自性,通达假名诸法都是毕竟空的,心里面就无有少法可分别,不起分别。这不起分别的时候心情自在了,完全没有事情了,「无为闲道人」这个闲道人就是没有事情。这位菩萨他心里面没有事,所以是闲,有事情你要去忙,去忙这件事,没有事情心里面闲,这句话是很高深的啊!闲这个字,只有佛法中的圣人才能做到这样,心里能离一切相,心里面没有事,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境界。

 

唯取其事唯取真如

离言自性:言说自性息灭了,远离了言说自性,那么以后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了,那里面还有「事」,还有「真如」。就是还有依他起性,还有真如──圆成实性。这个时候啊!无分别的智慧无有少法可起分别了,无有少法可起分别这就是无分别的智慧;这个智慧就是「唯取其事,唯取真如」就是缘「事」和「真如」的。

 

《披寻记》一一八四页:

唯取其事唯取真如者:事谓诸法一切性,真如谓诸法真实性,除此更无真实可得,故唯取二。

「唯取其事唯取真如者」,这个「事」是什么呢?「谓诸法一切性」。前面〈真实义品〉一开始说到的诸法一切性,这一切以虚妄分别为体相,由阿赖耶识的种子所变现的,这一切性、这一切法还都是有的。真如是什么呢?「谓诸法真实性」就是无为法。诸法一切性是有为法;真如就是诸法的真实性,离一切相的真实性。「除此更无真实可得」,除掉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再没有事情了,更无真实可得。「故唯取二」,所以无分别智就去缘这两个事,它怎么缘呢?

 

不作是念,此是唯事是唯真如,但行于义。

「不作是念,此是唯事是唯真如」,他是缘离言自性;「事」和「真如」都是离言的,言说就是遍计执性,现在把遍计执性都空了,剩下事和真如就是离言自性。无分别智缘离言自性的时候,「不作是念」,他不会这样念、心里想:这是依他起、这是圆成实,他没有这个分别心。「但行于义」,无分别智行于义,就到此为止。

 

《披寻记》一一八四页:

不作是念至但行于义者:不由多闻思修所集成念起正加行,念此唯事,或唯真如,令不忘失,但由无加行无功用无分别智,任运行于诸法离言自性真实境界,是故说名但行于义。

「不作是念至但行于义者:不由多闻思惟修所集成念起正加行」,多闻思修所集成念,我们初开始学习佛法的次第:先是多闻佛法,然后专精思惟,然后修止观,由这闻思修的努力内心里有一点成就、有了成效,就是成就了「念」;由念起正加行,就是努力的修行。现在说「不由多闻思修所集成念起正加行」,不这样子的!「念此唯事,或唯真如,令不忘失」,由闻思修所集成的这个念──明了性,起正加行,念此是依他起的事──唯法,念此是无为的真如性。「令不忘失」不要忘了,「念」就是不忘失的意思。现在这个文你一直把它念下来「不由多闻思修所集成念起正加行,念此唯事,或唯真如,令不忘失」不是这样子,那是怎么样呢?

「但由无加行无功用无分别智,任运行于诸法离言自性真实境界」,修行是有这么一个次第的,你先要努力的多闻思修,努力的用功,是要这样子做,这样子继续做做…到最后就有点变化,就是心里面是无分别。不须要特别努力,就是不由加行无功用,「加行」就是努力的修行叫加行。我们现在的程度,若不努力修行就是不修行了,心里面就是散乱染污的境界。若自己努力改变了这些染污的境界,使令心清净,要努力的闻思修就叫做加行;努力的闻思修也就是功用,「功」其实就是努力,努力地去做这件事叫做「用」。

现在你的修行到了这个程度的时候呢,「无加行无功用」,心里面没有特别作意要这样做,任运的、自然的就这样子了,自然的它无分别境界现前,这是无分别智。有功用有加行,就是有分别,当然这是清净的分别。现在达到了无功用无加行无分别的境界了,这个时候的智慧,任运行于诸法离言自性。「任运」就是自然的,自然的「行于诸法离言自性」,那个智慧自然的行于离言自性上,在那里是无分别的。「真实境界」,这个境界是没有欺诳性、是真实的境界。「是故说名但行于义」,但行于义是这样意思。

 

黄二、获多胜利(分三科)  宇一、得最胜舍

如是菩萨行胜义故,于一切法平等平等

「入法无我」这一科里分三科:第一科「离诸分别」,这一段讲完了;现在第二科「获多胜利」,心里无分别这个时候得到很多的功德,殊胜的利益。分三科,第一科「得最胜舍」,这是一种功德。

「如是菩萨行胜义故」,入于法无我的这位菩萨,他行于义,就是达到无分别境界的时候,「于一切法平等平等」,这一切法平等前面有解释过喔!

 

《披寻记》一一八四页:

于一切法平等平等者:谓于诸法离言自性假说自性,二都无执不起分别,是故重言平等平等。

「于一切法平等平等者:谓于诸法离言自性假说自性」,唯识上说这一切法分两类:一个是「诸法离言自性」,一个是「诸法假说自性」,诸法假说自性其实就是世俗谛,离言自性就是胜义谛。「二都无执」,对离言自性也不执着,对于假说自性也不执着,「不起分别」,不起这是假说自性、这是离言自性,这两种性都不加以分别。「是故重言平等平等」,都不分别叫做平等,当然这里边也有不执着的意思,所以叫平等平等。「如是菩萨行胜义故,于一切法平等平等」,这样一切法分为二种,一个离言自性的一切法,一个假说自性的一切法,都不取着,所以叫做平等。

 

以真如慧如实观察,于一切处具平等见具平等心得最胜舍,

「以真如慧如实观察」,这句话也就应该说是无分别智,但是这个地方「如实观察」应该说后得智好一点,就是后得的真如慧。后得智如实的观察,观察假说自性是毕竟空的,毕竟空就是离言了,离言自性还不是完全无所有的,是真实这样观察。真实观察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观察言说自性是毕竟空的,这个地方不容易。我们凡夫是在假说自性上活动,我们的思想在假说自性上活动,不是贪、就是瞋或者是愚痴,就是各式各样的烦恼,污染的境界。现在观察它是空的,就是超越了凡夫境界,超越假名了。这个地方你要努力地观察它,然后呢,又不认为这地方完全是无所有的,那就是离言自性了。这样子观察就是「于一切处具平等见」,在假说自性上也是平等的、在离言自性上也是平等的,平等的智慧的观察,具平等见,这个「见」实在就是智慧。「具平等心」,平等见的智慧是心所法;具平等心,心是心王。心所法清净的智慧,观一切法是平等的,心王也随着心所,随着智慧也是平等了。

看这样的教义表达出来的讯息:这个心它是不作主的。凡夫的时候以无明来作主,圣人的时候以智慧为主,这是两个主。无明作主的时候,心不反对;心就随着无明去作这一切世间有漏的事情,或者造罪、造福、造不动业,或者修学二乘的圣道。等到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那就是以智慧为主,或者三乘圣道都是以智慧为主,不随着无明了。那么心呢?也就随着智慧不反对,心是无记的。所以现在你的智慧观察一切法平等平等的时候,心也就随着也是平等的。「得最胜舍」,此时心是什么境界呢?就是于一切法都不执着了,着就是粘上了,舍就是没粘上。虽然也于一切法,见到色声香味触法了,也见到眼耳鼻舌身意了,但是心里面不执着,没有粘上去,心里面是离着的,因为他观察假名诸法是毕竟空的,没有这么回事啊!所以这一关过去了以后,离言自性也是无分别境界,所以就是「最胜舍」;心里面在一切法上都不受,等于说不受一切法,所以叫做「得最胜舍」。

 

《披寻记》一一八四页:

于一切处至得最胜舍者:谓从眼处乃至法处,名一切处。于此一切无增减见,名平等见。不起分别令心杂染,名平等心。住寂静乐,是名为舍。诸静虑中,第四所摄,是故最胜。

「于一切处至得最胜舍者:谓从眼处乃至法处,名一切处」,这上面说以真如慧如实观察「于一切处」,一切处就是「眼处乃至法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十二处。「于此一切无增减见,名平等见」,在这一切法上也不增也不灭。假名言的一切法是空无所有的,所以是不增;离言自性不是没有,那就是不减。「名平等见」,平等见是这样意思。这看出来我们凡夫一直是在增益见里面活动,假名诸法是没有的,但是我们总感觉有,这是在增益见里面活动,就是不平等。现在呢,观空胜解,修空胜解,观察假名诸法是毕竟空的,那么就没有增益见了;也不执着完全是没有的,那么也没有减损的见。

「不起分别」,这样子就不起增减的分别了。「令心离染」,智慧这样观察的结果呢,心王也受到智慧的影响,就没有贪瞋痴的杂染了,「名平等性」。「住寂静乐」,这时候心里面不动乱,没有少法来扰乱它,心里寂静,寂静就是乐,「是名为舍」,这就叫做舍。「诸静虑中,第四所摄」,这不只是内心的观察,实在这里面是与禅定相应,哪一个禅呢?色界的第四禅所摄的。「是故最胜」,所以这个舍是最胜的。前边初禅、二禅、三禅都不是舍,它有喜乐;到第四禅的时候,苦乐忧喜都没有,只有舍。但是这时候第四禅的舍里边有真如慧,真如慧与它相应,所以叫做「最胜舍」;如果没有真如慧,那就是一般的凡夫境界,虽然是得色界四禅,那还是凡夫境界。

 

宇二、依修善巧(分三科) 宙一、令无劳倦

依止此舍,于诸明处一切善巧勤修习时

前面是「得最胜舍」的功德,现在第二科「依修善巧」,就是以此最胜舍为依止,修学很多很多的智慧。分三科,第一科「令无劳倦」,成就了这个舍,你不会劳倦、不感觉辛苦。「依止此舍,于诸明处」,成就了舍以后呢,在很多很多的大智慧境界里边去学习。「一切善巧勤修习时」,就是一切的智慧境界里面努力的去学习。看这文上的意思,菩萨应该是先学习补特伽罗无我而后学习离言自性,假说自性也是毕竟空的,这时候心里面成就了最胜舍;最胜舍成就以后,广学一切法,看这文上的次第是这样。

 

《披寻记》一一八五页:

于诸明处一切善巧者:明处有五:谓内明处,因明处,声明处,医方明处,工业明处,如〈力种性品〉说。(陵本三十八卷八页)从是所生诸善巧智,是名一切善巧。由此诸智,不愚诸法能断彼障,名善巧故。

「于诸明处一切善巧者:明处有五:谓内明处,因明处,声明处,医方明处,工业明处,如〈力种性品〉说,(陵本三十八卷八页)」,我们现在是三十六卷,在三十八卷八页有说这五种明处。「从是所生诸善巧智,是名一切善巧」,你用最胜舍为基础然后学一切善巧、学诸明处,就会生出来很多的善巧智。学习内明也是善巧智,因明、声明、医方明、工业明就生出很多智慧来,当然这些智慧都是利益众生的。「由此诸智不愚诸法」,你有这样的智慧,对于世间上的这些事情都不会糊涂了。「能断彼障」,能断灭彼一切明处的障碍。不懂就是障碍,譬如说医方明,你没有学习,就不知道医,也不知道病,也不知道怎么样医一切的病,就是有愚,内明、因明、声明、工业明都是这样子。

 

虽复遭遇一切劬劳一切苦难,而不退转,速疾能令身无劳倦,心无劳倦,

「虽复遭遇一切劬劳一切苦难,而不退转」,你有了最胜舍毕竟空的中道智慧,以此智慧为基础,学习一切法,学习于诸明处一切善巧。学习的时候,虽然又遭遇到很多的辛苦,学习很多事情也是很辛苦的。前面「一切劬劳」是你很辛苦,「一切苦难」就是另外有很多苦恼的事情让你遇到,「难」是有很多的灾难、障碍。「而不退转」,你不会退下来,因为有最胜舍的力量、功德,苦难即非苦难,劬劳即非劬劳,所以你的心情不会把无上菩提愿退失下来的,不会这样子。「速疾能令身无劳倦,心无劳倦」,什么叫做遇见了苦难、劬劳而不退转呢?因为有最胜舍,你把最胜舍的功夫一拿起来的时候,你的身体原来的劳倦都没有了、心里面的劳倦也没有了,一时就恢复了,这个最胜舍令你有这样的功德。

 

《披寻记》一一八五页:

遭遇一切劬劳至心无劳倦者:谓诸菩萨所有身语意业勇猛精进,是名一切劬劳。苦有八种,谓依止处苦为先,乃至所作处苦为后,名一切苦。如〈忍品〉释。(陵本四十二卷八页)六波罗多及四摄事,于中各有三难行事,名一切难。菩萨于此一切劬劳一切苦难,由依此舍心正忍受,不由此缘精进懈癈,名不退转。又由此舍身心寂静,于现法中成就乐住,能灭一切为趣菩提精勤加行所生身心种种劳倦,是名速疾令无劳倦。

「遭遇一切劬劳至心无劳倦者:谓诸菩萨所有身语意业勇猛精进」,这是说学习空胜解的人,他成就了最胜舍的时候,这些菩萨所有的身业、语业、意业勇猛精进,他于诸明处一切善巧勤修习时,是身口意三业都是勇猛精进的。「是名一切劬劳」,这就是劬劳,身口意在一切明处去修学的时候,就是辛苦的。「苦有八种」,一切苦难的苦有八种苦,「谓依止处苦为先,乃至所作处苦为后,名一切苦」,这就叫做一切苦。「如〈忍品〉释」,〈菩萨地〉里边后面有一个〈忍品〉,解释这八种苦,一样一样的有解释。在「(陵本四十二卷八页)」。

「六波罗多及四摄事,于中各有三难行事,名一切难」,一切苦还有个难,难是什么呢?就是六波罗蜜多。你成就了最胜舍的时候,就会去修行六波罗蜜多及四摄事,四摄事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于中各有三难行事」,六波罗蜜多和四摄事,每一种里边有三种难行的事情,这是「名一切难」。「菩萨于此一切劬劳一切苦难,由依此舍心正忍受」,这位菩萨内心里有最胜舍,「心正忍受」,这一切的劬劳、一切的苦难,他能忍受。「不由此缘精进懈癈」,不会因为苦难、劬劳,就把菩提心退了,『我不行菩萨道了』不会的!「名不退转」,这个叫不退转。

好像在明朝末代的莲池大师,他到北京去参学一位辨融老和尚,辨融老和尚是华严宗的大德,不知道什么原因政府把他捉去了,关在牢狱里。牢狱里的狱卒就对老和尚说:「你给我钱,我就叫你不苦恼,你若不给我钱,我就把刑具都加上去叫你苦恼。」老和尚说:「我没有钱啊!」没有钱,好,就把那个时候的刑具都给他加上去,然后老和尚念:『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些刑具统统没有了,这些苦恼都没有了。就把《华严经》的名字这么一念,立刻就有效,然后这个狱卒就害怕了,哎呀!这个老和尚有修行,赶快向上面报告,就把他释放了。

这上面说成就了舍,这时候他念咒,咒也是灵的。念大悲咒,大悲咒灵;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是灵;念《华严经》,《华严经》也是灵;念《金刚经》,《金刚经》也是灵;就是立刻就不劳倦,心里头没有事情,所以佛法是真实不虚啊!不只是口头说那么回事,是真实不虚的。「由依此舍心正忍受,不由此缘精进懈癈,名不退转」,所以这些大菩萨的境界,不会因为为了众生做了种种的功德,受了很多苦…,他不会退转!不会说『我不做了』、『我不信佛了』,不会有这个事情。

「又由此舍身心寂静」,他的身也寂静,心也寂静。「于现法中成就乐住」,乐住,就是色界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有这高深的禅定,成就乐住所以就身心寂静,身也寂静、心也寂静。那个身体不像我们这个身体很粗重,随时很多苦恼。得了四禅的人,有最胜舍的这是圣人,他的身体都是毕竟空寂的,完全不一样,身心寂静没有动乱的感觉。「能灭一切为趣菩提,精勤加行所生身心种种劳倦,是名速疾令无劳倦」,因为有最胜舍的境界,最胜舍是般若波罗蜜、是智慧,这上面还有色界四禅的定,有这样的定,有这样的慧,当然还有戒。因为有这样的功德的关系,能灭一切为趣菩提,为了证得无上菩提,精勤地努力修行六波罗蜜,所引起的身心的种种劳倦,都能灭掉;能灭掉一切为趣菩提精勤加行所生身心种种劳倦。「是名速疾令无劳倦」,这就是文上说「一切苦难而不退转,速疾能令身无劳倦,心无劳倦」。

我看佛的《涅槃经》,不是《大般涅槃经》,是南传佛教的《涅槃经》,在《阿含经》里面有。佛临入涅槃之前,从毗舍离国向北边来就是到拘尸那城的路上有病,就是吃了纯陀的木耳,吃了以后身体就开始有病,有病身体痛啊,然后佛入无相三昧,就把所有的痛都灭掉了,那就不痛,就没有问题了,还有这个事情的。「是名速疾令无劳倦」。这是第二个胜利「依修善巧」的第一个功德「令无劳倦」,下面是第二个「令能成办」。

 

宙二、令能成办

于诸善巧速能成办得大念力。

于诸明处一切善巧勤修习时,引起了很多的劳倦,这个问题能解决,勤修习这件事,「于诸善巧」,对于所学习各式各样善巧的事情,就是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工业明,这五种明「速能成办」,很快地就毕业、就都学好了。「得大念力」,学习好了以后,永久也不会失掉。

 

《披寻记》一一八五页:

于诸善巧速能成办得大念力者:谓诸明处一一各有差别相转,依此修习勤修习时,能令生起善巧作用,即于此时渐令成就,渐令圆满,渐令自在,故名成办。于诸明处所受持法久作久说无所忘失,是名为念。一切明处为所缘境,故名为大。自在增上摧伏所治,故名为力。

「于诸善巧速能成办得大念力者」,这句话怎么讲呢?「谓诸明处一一各有差别相转」,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工业明处,每一个明处里边,还有各式各样不同的情况。「依此修习勤修习时」,这位菩萨依最胜舍,般若的智慧去修习明处,当然也是勤修习的时候,「能令生起善巧作用」,很快的就毕业,这么多善巧的明处都成就了,就会有作用。「即于此时渐令成就」,就在这个时候,这位菩萨逐渐地就把这件事成就了。「渐令圆满」,不但是成就而且还很圆满的成就。「渐令自在」,圆满了以后,这件事非常自在。譬如说做大医生,做得非常自在,不是还要担心:我开的药方病治不好,没这回事情。「故名成办」,成办是这样意思。

「于诸明处所受持法久作久说无所忘失」,对于所学的诸明处,学好以后,各式各样的事情要受持不忘。「久作久说」,长时期的很久以前做过这个事情,很久以前为人讲解过的事情「无所忘失」,不会忘掉的,「是名为念」,这叫做「念」。这个时候是得大念力,念是什么意思?就是不忘失。你学会了一个法门,就不会再忘的,圣人的记忆力是不可思议的。「一切明处为所缘境,故名为大」,大念力这个「大」,就是无量无边的智慧,一切明处是他内心的所缘境界,所以叫做大。「自在增上摧伏所治,故名为力」,他学习了这些大智慧各式各样的法门,是非常自在的,特别殊胜。「摧伏所治」,能够调伏一切所对治的障碍,所以叫做「力」,一切障碍不能障碍。

 

不因善巧而自贡高,亦于他所无有秘吝

「不因善巧而自贡高」,他成就了这个功德的时候,不会因为成就了优越的专业知识「而自贡高」,就高慢起来了,不会的。「亦于他所无有秘吝」,所成就各式各样的专业知识也能教授他人,不会保密不告诉你,不教你,吝惜!不会这样子,这还是有慈悲心,也还是有「无我」的关系。

 

宙三、令无怯弱

于诸善巧心无怯弱,有所堪能

第二科是「令能成办」,你有最胜舍,学习什么都会成功的。下面这是第三科「令无怯弱」。「于诸善巧心无怯弱」,他所学习的各种专业知识要去实践,用这些知识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的时候,心里面不恐怖,「唉呀,不行吧!」没有这个分别。「有所堪能」,他有这种堪能性,决定这件事,一做就会成功的。

 

《披寻记》一一八六页:

于诸善巧心无怯弱有所堪能者:此说菩萨坚力持性。自性、谓能禁制染污心性,不随烦恼自在行性,堪忍苦性,种种众多猛利怖畏虽现在前,而正加行无倾动性,如〈菩提分品〉说。(陵本四十四卷十六页)由诸善巧能正思择性勇相应,是故得成心无怯弱有所堪能如是坚力持性。

「于诸善巧心无怯弱有所堪能者:此说菩萨坚力持性」,这句话就是菩萨有坚固的力量,成就了这个功德的时候,有能力把这件事能够很圆满地把它做成功,有这种把握。「持」实在就是把握,就是能控制它,决定能兑现,叫做持。「自性谓能禁制染污心性,不随烦恼自在行性」,这下面解释有所堪能,菩萨坚力持性里面的内容。「自性」,就是他的内心认为他能,他有自信心,「谓能禁制染污心性」,能够控制住心里面的染污心,叫它不污染,就是能控制烦恼叫它不动。「不随烦恼自在行性」,他的智慧有自在力,烦恼不自在,不随顺烦恼自在的去做事情。

我们凡夫就是烦恼有大力量、烦恼有自在力,烦恼要怎么的就怎么的。我们学习了佛法,经过多久的学习,最低限度也得感觉:「唉呀,我现在是烦恼在当家呀!」我是智慧不能当家,我知道烦恼不可以当家,但是做不得主,你的智慧不能作主,就是烦恼要怎么的就怎么的。现在这个菩萨他能够不随烦恼的自在力做事情,烦恼不得自在,他能控制它。「堪忍苦性」,就是遇见很多苦恼的境界,他能受得了,不会被它转变。烦恼来了,这不饶益的境界,违背我的内心的这些境现前的时候,他心里面不苦。不苦恼,就是因为有最胜舍的关系,也就是通达了假说自性是毕竟空的关系。我们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出现,心里受不了,就是一直执着这个假说自性是真的,不是假的,等到这种事情出现的时候,一直为这件事所苦恼。

但是你学习了《瑜伽师地论》不妨就试一试嘛,就是认为这是假的,如梦幻泡影,好像是有,实在是没有。你用这个方法去观察,立刻也会有效,不信你试试,立刻就会转变,是假的,不是真的,立刻也会有效的。但问题是什么?不观就不行,不做如是观,那它就是影响了你,再仔细想实在是自己苦恼自己,并不是外边真实有苦恼事来苦恼你,就是自己的执着心来苦恼自己。什么叫做「苦」?就是自己的执着,不是真有一个苦恼的事情,是自己的执着令自己苦恼。你认为那件事是好,你认为那件事是不好,实在那件事是没有的,只有内心的分别。就是心里面分别:那件事是好、那件事是不好!实在就是内心分别,离开了你的分别没有那件事。

你静坐的时候,常思惟这件事,等到有烦恼的时候也这样思惟,那就有效。静坐的时候不思惟,等到境界出现的时候,你的智慧也出不来,就为这件事所苦恼,佛菩萨是知道的,但是佛菩萨无可奈何。实在佛菩萨已经告诉我们了,我们学《金刚经》也这样讲,《瑜伽师地论》也是这样讲,学习《法华经》、《华严经》、《维摩诘所说经》也是这样讲,就是佛菩萨都开示我们了,但是我们不用,佛菩萨无可奈何。其实是一回事,如意的事情来了心里面兴奋,那也是一样;苦恼事情来的时候也是苦恼,它们是一回事情。

我们凡夫虽然学习了佛法,当然也没能够这样用功修行,所以我们不要有「我现在不要修行」这个事情,世间上荣华富贵,我去选总统,去做这些事情,等到老的时候我再修行。你可知道学习佛法这件事是「以空御有」,这个「空」就是空胜解的空,也就是假说自性是空的。你把空学好以后,再做总统可以了,因为用「空」的智慧来控制一切的「有」;这些都是如梦幻泡影,「有」它不影响你。它不影响你,令你好的时候、令你不好的时候,你心里面都没这回事情。你心里面超越了这一切的有,这些有不影响你,你能控制它,这个时候可以做总统,愿意做出家人也可以,做在家人也可以,愿意做什么都可以,因为有大自在力。你这个自在力没有成就的时候,做什么都是苦恼;说我福报很大,「啊!不得了」你还是苦恼!大福德的人,他的苦恼并不次于一般人,比一般人还苦啊,还是苦恼。「种种众多猛利怖畏虽现在前,而正加行无倾动性」,虽然有种种很多的猛利怖畏的境界出现了的时候,原来的定、慧、六波罗蜜的功德,这种行动一点也不动摇。

在隋文帝(开皇)的时候,他的儿子是在四川是一个什么王(蜀王秀),在《高僧传》里有这件事。这个王有一个妃,就是他爱的女人有病,请什么医生都治不好。后来听说有个道士有道力神通能治病,请来了以后也治不好;又听人说某某山上(益州响应山寺)有个出家人(释法进)有修行,请他来治病就可以。王当然就派人去请那位出家人来给他的女人治病。被派的人就到那里去请了,那个出家人说:「我不去」不去治病。那么就回来向王报告!王说:「好!再派几个有点身份的人去请」,向这位禅师去说。那位禅师说:「我不下山,没有时间去」还是不来!回来向王报告,王就火了:「哎呀!我请你,你不来」。又派了一个人拿着刀箭,「他若不来就把他脑袋拿来」。他到了那一看,看见这位禅师的时候就害怕的话都不敢说了;后来勉勉强强的说出话,就说是王很诚恳的请法师去治病,「没时间,我不去」还是不来!后来王亲自来,还没见到这位禅师就害怕、就恐怖,然后呢也不敢骑着马,徒步走到前面去磕头,见到禅师,禅师立刻诃斥他:「你的妃子她有病你这么关心她,你吃羊的时候不知道羊苦啊!」王一点也不敢说「哎呀!是的!」。后来禅师就说:「好,我可以去治病」。

王就请禅师坐车,「我不坐车,我自己走」,说「好,那我陪着大师走」,「不!不!你先走好了」。王就率领一班人回到家,这个禅师已经在他家了。这位禅师你看这是神通境界。要是我们呢,这是门牌几号?还要做这个事情。圣人、有神通的人不可思议,他就是直接的到妃子那里去,就是眼睛一看,出了一身汗病就好了。王赏赐他很多的布匹,禅师说「我不要,你送给城市里这些寺庙里的出家人,供养他们好了」;然后看这个禅师的脚不沾地,就在虚空里就走了。

所以这「种种众多猛利怖畏虽现在前,而正加行无倾动性,」都不受影响的。所以佛法有这么大的真实的功德,但是我们学习完了呢,就不管,把本子合起来就算了,我们还是原来样不用功、懈怠,还是这样子。「如〈菩提分品〉说」,这一段文在〈菩提分品〉有讲,「(陵本四十四卷十六页)」。

「由诸善巧能正思择」,成就了最胜舍的菩萨,他学习这么多的善巧,能正思择,还是用智慧去思惟观察。「性勇相应」,他的心非常的勇猛、无有怖畏,这勇猛、无怖畏与他的心相应。「是故得成心无怯弱」,所以他的心里没有怯弱。无怯弱,主要还是最胜舍,也就是假说自性都是空的。他不执着有个皇帝、有个老虎、有个毒蛇,都是假的、都是空无所有。这空无所有是大无畏的精神,是这个境界,「有所堪能」,这样的心才能有作用,「如是坚力持性」,这就叫做坚力持性。

 

所行无碍,具足坚固钾铠加行,

「所行无碍」,成就了最胜舍、也就是成就空胜解的这个人,于诸明处勤修学有成就了,他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是无障碍的,「具足坚固钾铠加行」,他具足了特别坚固、不可动摇的钾铠的加行,有这种能力。

 

《披寻记》一一八六页:

所行无碍具足坚固钾铠加行者:此说菩萨坚力持性依处。此复有五,〈菩提分品〉略说其相。(陵本四十四卷十七页)当知即是菩萨所行境界,由坚力持性故,一切无碍,不碍菩萨正精进故,精进有五:谓被甲精进,加行精进,不下精进,无动精进,无喜足精进;如〈摄事分〉说。(陵本八十九卷四页)此显初二精进,是故唯说具足坚固钾铠加行,由其最初发起猛利乐欲,次随所欲发起坚固勇悍方便故。

「所行无碍具足坚固钾铠加行者:此说菩萨坚力持性依处」,「依处」,它的依止处,就是因此而有这样的坚力持性。「此复有五」,这里边有五种不同,「〈菩提分品〉略说其相,(陵本四十四卷十七页)当知即是菩萨所行境界,由坚力持性故,一切无碍,不碍菩萨正精进故」,你有出现什么境界,对菩萨的精进波罗蜜不会障碍,不能障碍;菩萨要这样做,你不能障碍的,菩萨就是一定要这样做的。

「精进有五」,有五种精进,「谓被甲精进,加行精进,不下精进,无动精进,无喜足精进,如〈摄事分〉说」。「被甲精进」,甲就是古代的时候,军队要作战之前,身体要披上铠甲,那都是用铁的东西做的。那么敌人的刀箭要杀害你的时候,能保护自己的安全,所以叫做「甲」。现在这里说这个被甲是什么呢?就是菩萨行菩萨道的时候,先要发愿,愿就是甲。我要做什么什么…事情利益众生,先要有愿,这叫做「甲」。精进开始的时候先有愿,由愿来推动精进。「加行精进」,就是采取行动了。原来计划是怎么样行菩萨道,采取行动就是加行精进。「不下精进」,就是对自己有信心,不会「唉呀!我不行了」,那叫做下精进。菩萨决定做成功这件事,这就是叫不下精进。「无动精进」,就是你在采取行动遭遇什么困难的时候,不受影响,一定排除一切困难把这件事做成功,这叫无动精进。「无喜足精进」是什么呢?你能这样做一定会开始有成功了,但是不知足。这一点成功不行,继续努力,还有最殊胜、最微妙、最后的功德要成就。现在小小的意思不算数,不会有点成就就停下来了,这是无喜足精进。这一共是五种精进。「如〈摄事分〉说。(陵本八十九卷四页)」。

「此显初二精进」,这一段文就说到坚固的甲铠和加行。「甲铠精进」就是愿、「加行精进」就是采取行动,只说到这两种精进。「是故唯说具足坚固钾铠」精进「加行」精进,「由其最初发起猛利乐欲」,怎么叫做甲铠精进呢?最初发出来、建立的猛利的乐欲,就是特别强大的欢喜心,「我要成就这个功德!」功德还没有成就心里都欢喜了,就是决定能成功的,他有这样的愿。「次随所欲发起坚固勇悍方便故」,有了愿精进之后呢?再随顺自己的愿:我要这样子做,那么就发动坚固的、勇猛的行动,就开始做这件事,所以有了最胜舍的时候,所行无碍,具足坚固钾铠加行。

 

宇三、不空生死(分四科)  宙一、增长菩提

是诸菩萨于生死中,如如流转遭大苦难,如是如是于其无上正等菩提,堪能增长。

第一科「得最胜舍」、第二科「依修善巧」,分三科:「令无劳倦」、「令能成办」、「令无怯弱」,「依修善巧」这一科说完了。现在是第三科「不空生死」,分四科,第一科是「增长菩提」。

「是诸菩萨于生死中」,这位菩萨可以入涅槃的,但是他有大悲心愿意度众生,还在众生的世界里流转生死;他也有父亲、母亲,得一个身体,等到时间到时候也会死掉,也是这样子。「如如流转」,就是如是如是的在生死里流动。「遭大苦难」,也会遇见很多苦难的事情,所以菩萨圣人在众生世界行菩萨道会遇见苦难,何况一个不是圣人的凡夫呢?「如是如是于其无上正等菩提堪能增长」,他在生死里受了各式各样很多的苦、各式各样的灾难,对于自己想要成就的无上菩提「堪能增长」,就是在生死里受苦难的时候,他的菩提道有增长,没有白受生死苦,可以增长菩提、念念的增长他的道力。

 

《披寻记》一一八六页:

如如流转遭大苦难至堪能增长者:诸行因果相续不断,是名流转。此说生死展转流转,谓诸菩萨于生死中,为修自利利他行故,遭遇一切大苦大难而不退转,由是积集福智资粮,堪于无上菩提所有种姓,渐令清净,渐令增长。遭遇苦难非一众多或至无量,指彼彼相故说如如。菩提种姓,渐清净故,渐增长故,有次第别,亦复说言如是如是。如彼如彼经无量劫,积集资粮,如是如大菩提种方得增长故。

「如如流转遭大苦难至堪能增长者:诸行因果相续不断,是名流转」,菩萨来到世间上,或者是人的果报,或是得天的果报。在人的果报里也可能做个大富贵的人,遇见什么灾难;或者做一个贫苦的人,遇见什么灾难,但是都是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是这样大自在的境界。这些因果的相续不断,是名流转,和我们凡夫不一样。「此说生死展转流转,谓诸菩萨于生死中,为修自利利他行故」,菩萨为什么在生死里流转呢?就是想要为修自利的无上菩提的功德、为利益众生的功德。「遭遇一切大苦大难而不退转,由是积集福智资粮」,他在生死里流转,做利益众生的事情,所以积集了福,也积集了智慧,福德、智慧都是无上菩提的资粮。

「堪于无上菩提所有种姓,渐令清净,渐令增长」,他本来是有佛性的,由佛性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就使令这些功德逐渐的、展转的清净。原来是凡夫发菩提心,虽然很值得赞叹,但是不是那么样的清净,但是逐渐逐渐的增长,逐渐清净。「遭遇苦难非一众多或至无量,指彼彼相故说如如」,「如如」,就是各式各样的灾难。

「菩提种姓,渐清净故,渐增长故,有次第别」,逐渐的进步、逐渐的增长故有次第的差别。「亦复说言如是如是」,如是如是遭遇这样的苦难,或者说以他栽培的善根做种种的功德,也可以说如如。「如彼如彼经无量劫积集资粮」,就是那样子度化众生,做种种功德,经无量劫那么久远,积集福慧的资粮;「如是如是大菩提种方得增长」,就在这苦难中增长了无量无边的福德、智慧资粮,所以这个生死没有白受。这表示:我们凡夫在生死里流转,受苦是白受了,你没有因此而栽培善根,有这个味道。

 

宙二、渐减憍慢 

如如获得尊贵殊胜,如是如是于诸有情憍慢渐减

这是第二科「渐减憍慢」。「如如获得尊贵殊胜」,如是如是地在生死里流转,栽培善根修六波罗蜜时,也还是由凡而圣,这个功德就是因果嘛!栽培了这样的因,得这样如如的果报,所以就是「如如获得」,如这样子这样子得到了「尊贵殊胜」的果报;菩萨有大功德是他努力栽培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自然有的。「如是如是于诸有情憍慢渐减」,这样子修因、这样子得果报,使令他逐渐地有成就、有进步。进步以后,他就于诸有情憍慢渐减,凡夫不如菩萨嘛,最初的时候,菩萨没有入圣位时,总感觉:众生不如我,我是有大功德的;有憍慢心!但他现在逐渐地、逐渐地憍慢心就灭少了,虽然他很有成就但是没有高慢心。

 

《披寻记》一一八七页

如如获得尊贵殊胜至憍慢渐减者:能作他义,他所崇敬,故名为尊.能为他利,他所欣尚,故名为贵。菩萨勤修一切明处善巧,能于有情作大义利,是名尊贵殊胜。自恃高举,说名为憍。方他高举,说名为慢。菩萨所作唯为利他,于利他事不生高举,以于自他身苦起平等心性故。

「如如获得尊贵殊胜至憍慢渐减者:能作他义,他所崇敬」,菩萨能够做利益众生的事情,所以众生受到利益,对菩萨就有崇敬;「故名为尊」。「能为他利」,能为众生做利益的事情,「他所欣尚」,众生就会对你欢喜,就会仰慕于你,就是「名之为贵」。这个「能作他义」,后面说「能为他利」一个义、一个利;或者说是现在令你离苦、令你得乐;或者是令你现在得到很大的如意功德、令你将来又得到更殊胜的功德,用现在、未来这样解释义和利。

「菩萨勤修一切明处善巧,能于有情作大义利,是名尊贵殊胜」,菩萨不懈怠勤修一切的明处。譬如:他做医生,医方明;他能够有工业明,工业明实在是很多很多事情,种田也是工业明、造房子这也是工业明。菩萨有这样的专业知识来利益众生,还能用佛法,法的布施这也是利益众生。

「自恃高举,说名为憍」,解释憍和慢。什么叫做憍呢?自恃高举,你本身有优越的事情就会高起来,「憍」就是自己有什么特别的功德,就憍慢起来了,这是憍。「方他高举,说名为慢」,就是和他人对比的时候,『你不行!』,这就叫做「慢」;憍和慢这两个字有点不同。「菩萨所作唯为利他,于利他事不生高举」,菩萨所作的事情,对众生发慈悲心,所以对利他的事情,不生高举、不高慢。自己有很优越的事情也不憍,对于众生也没有瞧不起,所以也不慢。「以于自他身苦起平等心性故」,「自他身」我的这个身体、你的这个身体都是平等无相的,所以起平等心,不起高慢心。

 

宙三、弃舍障执

如如证得智慧殊胜,如是如是倍于他所难诘诤讼,喧杂语论,本惑随惑,犯禁现行,能数观察深心弃舍。

前面是「渐减憍慢」,这第三科「弃舍障执」。「如如证得智慧殊胜」,菩萨常是学习佛法、常是学习假说自性是毕竟空的,从这里增长智慧,智慧逐渐殊胜;渐渐的增长了「如是如是倍于他所难诘诤讼」,他常和众生有交往嘛!这样子和众生发生关系的时候,众生的反应有各式各样的情形,「如是如是」,各式各样的差别。

因为菩萨是佛教徒和众生来往的时候,众生就是会有所难诘,会说『你讲得不对,佛法是迷信!』大家就辩论,这是难问、辩论;诤讼,大家诤论。「喧杂语论」,有的时候大声说话,于是乎菩萨也可能声音很大。「倍于他所」的「倍」就是反对;不同意众生对于菩萨的难问,互相诤论、喧杂的这些语论的事情。

「本惑随惑」,根本的烦恼还有枝末的烦恼。「犯禁现行」,菩萨初发心在凡位的时候,有可能会犯戒,有犯戒的活动。「能数观察」,因为菩萨的智慧逐渐的增长了,能控制烦恼,所以数数地观察,「深心弃舍」,在他清净心里面弃舍一切烦恼、弃舍前面这些诤讼的事情,就完全改变了。

 

《披寻记》一一八七页:

如如证得智慧殊胜至深心弃舍者:此中智慧即前所说法无我智,由自证得此殊胜智,如实了知此所行境,非是寻思分别可得,彼诸外道或有于此互相难诘共兴诤讼,为胜听者喧哗纷聒,是名喧语。非时而说义不相属,是名杂语。如是诤论依诸见起,是名本惑现行。由是因缘忿恨等生,是名随惑现行。由是因缘发起身语恶不善业毁犯戒禁,是名犯禁现行。如《解深密经》说:曾见一处,有七万七千外道,并其师首,同一会坐,为思诸法胜义谛相,彼共思议称量观察,遍推求时,于一切法胜义谛相,竟不能得,唯除种种意解、别异四意解、变异意解、互相违背,共兴诤论,口出矛,更相已、刺已、恼已、坏已、各各离散。(《解深密经》一卷七页)如是诤论多由外道寻思故起,是故此中得他所言,菩萨于此能数观察深见其过,于其恶见,深心弃舍,由其证得智慧殊胜故。

「如如证得智慧殊胜至深心弃舍者:此中智慧即前所说法无我智」,法无我智是什么?就是假说自性都是毕竟空的。「由自证得此殊胜智」,由于常常的修止观成就了法无我智。「如实了知此所行境」,也真实地明白,分别心所触对的一切境界、所活动的境界。「非是寻思分别可得」,不像凡夫用寻思心:「啊!这真实有一个山、这真实是有个花、这真实是有水」,不是寻思可得,没有这么回事,都是毕竟空的啊!

「彼诸外道或有于此互相难诘」,菩萨所面对的对象也可能是有外道,这些外道就和菩萨互相辩论起来。「共兴诤讼」,大家就有诤论了。「为胜听者喧哗纷聒,是名喧语」,「胜听者」在菩萨戒上也有这个字,现在这个「胜」是降服的意思,为降服听众;「喧哗纷聒」,「喧哗」是听众大声说话,就是一个动乱、纠纷的境界。「聒」就是是扰乱的意思,声音杂乱、没有秩序的境界。就是要调伏听众里面喧哗纷聒的境界;「是名喧语」,所以菩萨也有可能大声说话来调伏这些听众的境界。「非时而说义不相属,是名杂语」,这时候不应该说这个话,前后的道理不连贯,这样的话叫做「杂语」。 

「如是诤论依诸见起,是名本惑现行」,菩萨和这些人有诤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从「见」来的;我见、我所见、常见、断见、有见、无见,各式各样错误的思想来的,是名叫作本惑。见是根本,就是无明。「由是因缘忿恨等生」,由于有本惑,现在有随惑,就是忿恨,大家不如意的时候心就忿怒了。「是名随惑现行」,随着种种因缘会出现忿恨的事情;这若比「见」来说,它就轻微了。「由是因缘发起身语恶不善业」,菩萨和这些众生因互相诤论的因缘,就发起了身恶不善业,语恶不善业。「毁犯禁戒」,就犯戒了,「是名犯禁现行」,菩萨有这个事情。

「如《解深密经》说:曾见一处,有七万七千外道」,「并其师首」,外道的老师,「同一会坐」,在聚会里坐着。「为思诸法」的「胜义谛」的「相」貌,「彼共思议称量观察」,大家共同地在思量观察什么叫做胜义谛?「遍推求」的「时」候,「于一切法胜义谛相,竟不能得」,他并不能知道胜义谛是什么样子,「唯除种种意解」,但是,虽然没得胜义谛相,他的虚别分别还是有的,所以除了他内心里面种种的分别。「别异意解」,大家都不一样,你这样分别,他这样分别。「变异意解」,前十五分钟这样分别,后十五分钟又不同的解释,变异了!「互相违背」,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你不同意我的意见,「共兴诤论」,大家就诤论起来了。

「口出矛醂」,矛醂是古代的兵器,就是说出来的话就像刀剑似的要伤人。「更相醂已」,我用刀剑来伤你,「刺已」,话就像刀刺似的,「恼已」恼乱你以后,「坏已」,互相破坏完了以后,「各各离散」,大家都走了。「(《解深密经》一卷七页)」。「如是诤论多由外道寻思故起」,这些诤论多数是由外道,因为外道他对真理特别地用过心,所以才能和菩萨去诤论。一般在五欲里面活动的人,有什么诤论的?他们不能诤论这个事情;「是故此中得他所言」。「菩萨于此能数观察深见其过」,菩萨的智慧逐渐进步,感觉这种境界不好、有过失。「于其恶见,深心弃舍」,明白外道的恶见是不对的,便弃舍。「由其证得智慧殊胜故」,智慧逐渐地殊胜就改变这种情形,不像前面这么和他诤论的种种事情。

 

宙四、不希利敬

如如功德展转增长,如是如是转覆自善,不求他知,亦不希求利养恭敬。

「如如功德展转增长」,这等于说从菩萨初开始发菩提心,凡夫的时候行菩萨道的这种不理想的境界。但是智慧不断地增长了,「如如功德」,这样的这样的功德展转的增长,菩萨经过了一番事情以后,智慧就增长。「如是如是转覆自善」,智慧增长、功德殊胜了,但是他不表示出来;「转覆」就是把自己的功德掩覆起来。我们凡夫常会──有点功德,怕你不知道我要表示出来,心里想:「你不可以轻视我」,会表示自己有学问、有智慧。菩萨不是!菩萨有大功德智慧会隐藏起来,智慧增长就会有这个境界;初开始的时候自己有一点就要表示出来,虽然也可能不是说谎话,但是也表示智慧不够,也容易引起问题,但是他想不到这件事。

「如是如是转覆自善不求他知」,我有功德、静坐的功德有了进步,但是并不希望你知道,隐藏起来。《论语》上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人不知而不愠』。他的学问进步了,别人不知道心里不在乎。孔夫子的智慧超过一般人,不同的。「亦不希求利养恭敬」,也不希望别人有什么利益供养他,也不希望别人恭敬他,没有这个意思,他心里面不在这里。

 

《披寻记》一一八七页

如如功德展转增长至利养恭敬者:谓诸菩萨于所修学清净殊胜,是名功德展转增长。由是因缘成就真实功德,远离绮言说故,说彼转覆自善。成就少欲喜足,远离耽着贪故,说彼不求他知亦不希求利养恭敬。

「如如功德展转至利养恭敬者:谓诸菩萨于所修学清净殊胜,是名功德展转增长,由是因缘成就真实功德,远离绮言说故,说彼转覆自善」,成就了真实的功德,他这时候和人说话,远离绮言,不说特别美丽的话。孔夫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地方也有相同的意思。佛菩萨说话就说得很直,不会说特别甜美的话,不说这种话。「说彼转覆自善」,他展转地把自己的善隐藏起来。

「成就少欲喜足」,他少欲喜足、很容易知足,少少的有一点就知足了,贪心不是很大的。「远离耽着贪故」,远离了耽着,耽着就是贪着;就是远离贪心的这些事情。「说彼不求他知」,不会求别人知道他的功德,「亦不希求利养恭敬」,也不希求别人恭敬他。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6)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七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 (1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9)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皈依佛教 了解宇宙人生真相[栏目:传喜法师]
 别自大,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栏目:看开]
 怎么样才能够帮助...改邪归正,不要再卖犯法的香烟?[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世界是怎么来的?是由谁创造的?[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佛学的“色法”与“物”[栏目:太虚法师]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九章 智慧品(上)[栏目: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莲宗故事(十一)[栏目:莲宗故事]
 近火先焦[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妄想、烦恼的本性也是空性[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八七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九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