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五 (9)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56

天二、忧苦喜乐别(分二科)  地一、明与夺

若苦所随有利益事,众生于此虽无乐欲,菩萨依止善权方便,设兼忧苦应授与之。若乐所随无利益事,众生于此虽有乐欲,菩萨依止善权方便,设兼喜乐应削夺之。

这是第三科「思择所应」。这第三科「安乐种类自利利他」,这里分四科,第一科「征」起,第二科「标列」,第三科「随释」。「随释」分三科,第一科「出五体性」,第二科「释得乐名」,现在是第三科「思择所应」。「思择所应」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是「泛明道理」,泛明道理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有无利益别」,这一科讲完了。现在第二科「忧苦喜乐别」,这一科分三科,第一科「明与夺」。

「若苦所随有利益事」,菩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利益众生的时候,为众生所做的事情,劝众生修行的事情,有各式各样的不同,假设这件事是有利益的,对于众生有很重大的功德,但是,他也会令你很辛苦,你经过一番辛苦,你才能成就这样的利益,这样的事情呢,「众生于此虽无乐欲」,我们凡夫人对于这样的事情不欢喜,你叫我辛苦,虽然这件事是有功德,但是我很辛苦,我不欢喜。虽然是不欢喜,菩萨「依止善权方便,设兼忧苦应授与之」,这菩萨对这件事的态度呢,就是「依止善权方便」。「依止」就是依靠,依靠菩萨的方便权巧的智慧。这个「权」就是不是正常的事情,但是也是好事,所以叫做善权。用这样的方法来教导这个众生,「设兼忧苦应授与之」,假设这件事是兼有忧愁痛苦,虽然是有功德,但是使令这个众生的心情不快乐,那么菩萨应不应该教导此位众生这样修行呢?「应授与之」:应该教授他,把这件事教导他,教导他学习成功。

「若乐所随无利益事,众生于此虽有乐欲,菩萨依止善权方便,设兼喜乐应削夺之」:「若乐所随」,若是有这么一件事,你若肯这样做呢,你心情会很快乐,你做这件的事情的时候,快乐也随着来了。「无利益事」,但这件事没有功德,使令你可能会有罪过!这样的事情,菩萨应不应该教授众生呢?「众生于此虽有乐欲」,因为这件事,他若肯学习的话,他会感觉快乐,所以众生是欢喜做这件事。「众生于此虽有欲乐」,虽然是欢喜呀,「菩萨依止善权方便,谓兼喜乐应削夺之」,菩萨就靠他自己的智慧方便,虽然众生这样子做这件事是有喜乐的,菩萨应该「削夺」,就把他夺取过来,不同意这众生学习这件事。这是菩萨的心情和众生的心情不一样!众生:我感觉到快乐,我就做这种事情;我感觉到苦恼,我不做这件事。菩萨的心情:有利益才做这件事,有罪过不可以做。菩萨的心情和众生的心情不一样。

 

《披寻记》一一五七页:

设兼忧苦应授与之者:戒品中说: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应以种种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而得义利。护其忧恼而不现行,是名有犯,乃至广说。(陵本四十一卷九页)翻彼应知此所说意。

「设兼忧苦应授与之者:戒品中」,就是〈菩萨地〉有一个戒品,里面说:「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若是这位菩萨发菩提心,受了菩萨戒。受了菩萨戒就安住在清净的菩萨戒里面。「见诸有情应以种种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而得义利」,这菩萨是受了菩萨戒的了,他应该行菩萨道,他的智慧看见这么多的众生「应以种种辛楚加行」,这个众生应该是学习一样一样的,很辛苦的这种法门去修行去;「猛利加行」,这个修行方法不是悠闲自在的,你是要勇猛的才可以修那个法门的,「而得义利」经过辛楚,经过猛利才能成就这个功德,「义利」功德。

「护其忧恼而不现行」,这个菩萨呢,这件事虽然是有功德,但是众生学习的时候会很辛苦!辛苦的时候,心里面就忧愁苦恼,那么菩萨为了保护他不受到忧恼的侵犯,「而不现行」,而不会表现出来这种行动,教导他修学这个法门,「是名有犯」,这就是犯了菩萨戒了,「乃至广说」。这是(陵本四十一卷九页)「翻彼应知此所说意」,菩萨律仪里面那条戒翻过来就是这段文的意思,和这段文的意思是相同的。

 

地二、释所以

何以故?当知如是善权方便,与兼忧苦有利益事,夺兼喜乐无利益事,令彼众生决定于后得安乐故。

前边是说「明与夺」,若是辛苦而有利益,就是教导你要修行;你自己很欢喜,但是有罪过,那么菩萨就不容许你做这件事,这是第一科。现在第二个「释所以」,解释他的原因。

「何以故」?为什么这样子呢?菩萨不随顺众生的心情,众生欢喜这样做就做嘛!不欢喜做就不做嘛!为什么不随顺众生的心情呢?「当知如是善权方便」,所以你应该知道菩萨的智慧境界,「与兼忧苦有利益事」,菩萨的慈悲心、这个智慧心里面是教导你:你虽然感觉到忧苦,但这件事有功德,所以菩萨就教导你去做这件事。「夺兼喜乐无利益事」,你做这件事的同时也兼有喜乐的,心情快乐,但是对于你有罪过而没有利益的事情,菩萨就「夺」,不准许你做这件事。这种态度是什么意思呢?「令彼众生决定于后得安乐故」。菩萨的意思是使令那位众生决定于将来的时候得到安乐,而不得到苦恼,目的止此而已。若是你若随顺自己的心情,「我欢喜做就做!」那将来你会很苦恼!「我不欢喜做就不做!」不做你将来不能得安乐,所以菩萨就不随顺你的心情的,菩萨愿意你将来决定得到安乐,所以不随顺你的心情。

 

地三、显义意

是故菩萨于诸众生若乐利益,当知义意即乐安乐。于众生若与乐利益,当知义意即与安乐。所以者何?利益如因,安乐如果。是故当知,于诸众生若与利益,必与安乐。

这是第三科「显义意」,显示出来那个功德的本意。「是故菩萨」,所以菩萨对于一切众生,「若乐利益」,对于众生呢,菩萨是你若欢喜将来有功德的话呢,「当知义意即乐安乐」,那你就应该认识到那里面隐藏的「义意」,就是你将来会得到安乐,是这个意思。「于诸众生若与利益,当知义意即与安乐」:「菩萨于诸众生」,菩萨「若与」,给你功德呢,你就应该知道菩萨的那个慈悲意就是给你安乐,是这么意思。

「所以者何?利益如因,安乐如果」,菩萨叫你现在虽然是很辛苦,但是这件事有功德,这是因;将来的结果呢?会得到安乐。利益是因,安乐是果。「是故当知,于诸众生若与利益,必与安乐」,就会令你将来得安乐的。菩萨若不随顺众生的教导,随自己的意思去做事,有问题!将来是制造苦恼。这是这一段讲完了。

下面第二科是「思择五乐」。前面第一科是「泛明道理」,这一科解释完了。现在「思择」思惟观察这五种乐,分两科,第一科是「利他摄」,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一向授与」。

 

亥一、思择五乐(分二科) 天一、利他摄(分二科) 地一、一向授与

当知所有现法、当来可爱果业,所摄因乐,苦对治乐及受断乐、无恼害乐,菩萨于此不应思量,于诸众生一向授与,以能饶益及无罪故。

这是「一向授与」。这个「向」呢?就是一个方向,若两个方相,或者向这边,或者向那边,就是不决定了。现在这个事情呢?就是这一个方向,没有第二个方向,就是决定是这样子做。「当知所有现法」,我们应该知道「所有的现法可爱果业」,「当来可爱果业」。「现法」:就是现在的色受想行识里面有一种业力,这业力将来能得到可爱的果报,这是现法可爱果业。「当来可爱果业」:就是在我们的生命体里面有一种力量,他将来能得到可爱的果报的业力,而不是现在。这个业力,有现在得可爱果的;有的业力是将来能获得可爱果。这个业与业不一样。这个现法可爱果业,这是「因乐」,在前面说到那五种乐里面,它是属于因乐;你这个乐是由善法成就的。这个善法呢?就是乐之因。「现法可爱果业」也是因乐,「当来可爱果业」也是因乐,就是乐的因。

「苦对治乐」:前面是有「因乐」,有「受乐」受乐这就没说,就说这「苦对治乐」,这个苦的对治。我们有苦恼,有一个方法能把苦恼消灭出去,就感觉快乐了。因乐、苦对治乐。「及受断乐」:就是没有受想,就是没有第六意识。这个时候呢,有乐,那就是一切法不受,就是灭尽定,灭受想定的乐。「无恼害乐」:无恼害乐呢?有五种乐,出离乐、远离乐、寂静乐,还有三菩提乐。这个无恼害乐,这一共是几乐,因乐、苦对治乐、受断乐、无恼害乐,这四种乐。

「菩萨于此不应思量」:菩萨对于这种乐的事情,不必再观察思惟,说这个乐可不可以给众生,不要想了!「于诸众生一向授与」:对于一切众生来说,就是布施给众生好了!布施给众生因乐、苦对治乐,及受断乐、无恼害乐,「一向授与」。如果你思惟可以给他?是不可以给他?就是两向了。那你就要加以考虑,就是不决定的意思。现在这四种乐对于众生来说,不用考虑,就是给他好了,「一向授与」。什么原因这样子呢?「以能饶益及无罪故」因为这四种乐对于众生来说是有利益的,对众生有利益而没有罪过,所以菩萨不必考虑,就是教导众生学习这种乐,这是一向授与。第二科是「分别所应」,分两科,第一科「不应授与」。

 

地二、分别所应(分二科)  玄一、不应授与

于彼受乐及根尘触所摄因乐,若能生染,若性是染,有罪无益非所宜者,于诸众生,不应授与。

这个是「不应授与」。「于彼受乐」这个「受乐」呢是第二种乐,这个受乐呢,就是心里面感觉到快乐。这样的乐呢?可要考虑,菩萨要把这种乐送给你呢,须要考虑考虑。「及根尘触所摄因乐」:前面说到因乐,一个根尘和合感觉到触,感觉到乐,那个根乐、尘乐,这一方面呢,那个因乐有一个前面所说的「现法当来可爱果业」,是因乐。根尘相触也能得到乐,它也是因乐。譬如说:根尘相触。譬如说是我现在没有钱,我是一个贫苦的一种生活境界,菩萨忽然间给你一千万美钞,这个美钞是「尘」,是你眼识能看见、手也能摸到、心也能想到,这是个尘境,色声香味触法,这是那根和尘。我们这个根与那个境一接触了以后,以后可能会引生快乐:我们有了钱了,我愿意做什么事情就可以做了。这就是「根尘触所摄因乐」,这也是因乐。它不是乐,但是能够引发出来乐,那么这叫做因乐。

这种乐呢?「若能生染」,假设能令你生出来污染,令你心不清净,生出贪心、生了瞋心、生了愚痴心,生出来种种的烦恼,「若能生染」。「若性是染」若它本身就是污染的。譬如说这个钞票也可以做善事,也可以做恶事,钞票本身也不是善也不是恶。但是你拿到它以后,能作善能作恶,就是「能生染」。「若性是染」,若是那件事本身就是个污染的,本身就是垢秽的事情。本身就是污染的呢,那就有问题,「若性是染」。「有罪无益非所宜者」:这个染和罪怎么讲呢?「染」就是指在内心里面有烦恼,叫做「染」、「染污」。「罪」呢?心里面有了烦恼以后,以后会造种种罪过,做种种恶事,那叫做罪过。「若性是染有罪」,这样子对你没有功德了,说给你一千万美钞,这件事没有功德。「非所宜者」,对你是不相应的。「于诸众生,不应授与」,那你向菩萨要钱,菩萨不会给你的,就不会给你。譬如说是:这个菩萨戒里面说到你不应该用刀布施给别人,你不应该给他一把刀送给他,不要!你不应该用毒药送给他;你不可以在社会上做生意的时候,这个在家菩萨作生意,你不可以卖棺材。你若卖棺材,你心就有问题,希望那人死了,卖棺材!你希望人死,这个心情就不好!就是有点不清净了。「非所宜者,于诸众生,不应授与」,你不应该给他。这菩萨不应该:不但是菩萨,所有的人都不应该以杀为作生意;不应该以刀为作生意;不应该以淫欲这个事情作生意;不应该以妄语来做生意。实在这件事,作生意人很难说诚实的话!但是可是在法律上说,你作生意赚钱是合理的、是合法的事情。因为他受了多少辛苦,把那个货物买来了,打理得很好的,然后你很方便到时候就买,你理应该给他点利息的,这是合法,他赚钱是合理的,所以他其实可以不必说谎话!就是我明说,我赚一块钱,可以!是合法的。但是人多数你若一说赚钱,我不干!我不买!其实你自己作生意也是一样。所以这上面说呢,菩萨对于众生,劝导众生做事的时候,有的是不须要考虑,有的是须要考虑。

 

亥二、应授与

若不生染,若性非染,无罪有益,是所宜者,于诸众生,即应授与。

这第二科「应授与」。「若不生染」,若是你这样子劝导众生做这件事,这件事不会令他有烦恼,不会令他有贪瞋痴的烦恼的;「若性非染」,若是那件事的本身,它不是个污染的事情,而也不会令你有罪过,而是有利益的,会令你有功德的,「是所宜者」,这就是对你是相应的。「于诸众生,即应授与」,菩萨教化众生的时候,就应该教授众生做这件事,「即应授与」。这可以知道菩萨行菩萨道应该怎么行,应该怎么做这件事。我们在思想:譬如说这个人有病很苦!很苦!他若念观世音菩萨慈悲「令我病好!」那当然我有病,我医生治不好,我求菩萨帮忙,这是很合理的事情;但是你若求菩萨,菩萨知道的,菩萨就会观察的。如果说你若有了病,我帮忙你把病治好以后,你会怎么样呢?你会做大功德利益众生,那么菩萨就会帮你忙了,就会把你的病给你治好;若是说你病好了以后,你身体健康了以后,会做恶事,那菩萨就重新想一想了,菩萨就会再想一想。所以我们有的人说是:你们佛教徒赞叹观世音菩萨无求不应、无感不通、大慈大悲!但是我念观世音菩萨,他不灵!观世音菩萨是灵的,是你本身有问题?所以菩萨不是决定帮你忙的。但是那个心情还是对你有利益的,就是帮你忙,绝对对你有利益才可以!对你不利益,菩萨不帮忙。

 

天二、自利摄

菩萨于此随自能力,亦应如是修行受学。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利他,这是说自利。「菩萨于此」,说是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的这位菩萨。你劝导众生作种种功德是因乐、受乐、苦对治乐,各式各样的乐,劝导众生修学善法就是了。菩萨自己呢?「随自力能」,随自己的力量所能做到的,「亦应如是修行受学」,也应该一样的,修学种种善法,接受善知识的教导,学习六波罗蜜,学习四念处、三十七道品,自己也这样做的,不是只是教别人修学善法,自己不做!不是的。

 

《披寻记》一一五八页:

亦应如是修行受学者:摄事品说:谓诸菩萨若于是义,于是善根劝他受学,即于此义于此善根,或等或增自现受学,乃至广说。(陵本四十三卷十八页)其义应知。

「亦应如是修行受学者:摄事品说:谓诸菩萨若于是义、于是善根劝他受学」,说是这位菩萨,「若于是义」,或者是这部《华严经》、或者是《法华经》、或者是《中观论》、或者是《大般若经》这样的胜义,「劝他受学」,劝众生你去学。你要学习《华严经》、学习《法华经》,劝他受学。「于是善根劝他受学」,做这件善事,我一天拜一千拜,拜佛一千拜,或者是坐禅七七四十九天,或劝众生去坐禅,「于是义于是善根劝他受学」。「即于此义于此善根,或等或增自现受学」,菩萨本身对于这样的义、这样的胜义经律论的胜义,「于是善根」坐禅、修四念处这些事情,「或等或增」或者和你相等,一样;你坐禅四十九天,菩萨也坐禅四十九天。「或增」你坐四十九天,他坐一百零八天,或者比你多。「自现受学」菩萨自己也现出来这种行动也这样学习。「乃至广说(陵本四十三卷十八页)其义应知」。

 

酉四、总结

当知是名菩萨利益安乐种类自利利他,除此无有若过若增。

这是第四科「安乐种类自利利他」,分四科,第一科「征起」,第二科「标列」,第三科「随释」,说完了,现在第四科「总结」。「当知是名菩萨利益安乐种类」,前面这一大段应该知道,这就是发菩提心的菩萨,利益一切众生、安乐一切众生的种类,有这么多的差别。菩萨也在自利,也这样修学,也利益众生,劝众生这样子。「除此无有若过若增」:安乐种类自利利他这样的菩萨行就是这么多,除了这么多以外,不能再超过了,也不能再增加了。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五 (8)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二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五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九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2)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声闻法界(宣化)[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世间是幻相,佛菩萨为何还来救度?[栏目:弘法护法·净空法师问答]
 诵经持咒的前行[栏目:海涛法师]
 揭秘:灵魂是什么(2)?[栏目:高月明居士]
 006 宗镜录(宋 延寿 述)[栏目:03 文集]
 当年明月归[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进一步提升中国佛教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姚南强、马新满)[栏目: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专题]
 印光大师说故事 110、中风失语 亦得往生[栏目:灵岩故事]
 禅宗思想渊源 第七章 《华严经》、华严宗与禅宗思想[栏目:吴言生·禅学三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