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一 (4)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97

申二、遍知因缘(分二科) 酉一、征

云何遍知诸障因缘?

第二科「障清净处」,它是分四科,第四科里面又分四科,第一科「遍知自性」,已经讲过了,现是第二科「遍知因缘」。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遍知诸障因缘?」怎么样才知道这么多的「障」碍生起的「因缘」?这是「征」,下边第二科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初障」,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初障(分二科) 亥一、标

谓能遍知初怯弱障有六因缘。

前面的一句话是问,这等于是回答,能够遍知第一个障碍,就是「怯弱障」,它是有「六」个「因缘」生起的。这是「标」,第二科是「列」。

 

亥二、列

一、由先业增上力故,或由疾病而扰恼故,其身羸劣;二、太过加行;三、不修加行;四、初修加行;五、烦恼炽盛;六、远离犹未串习。

「一、由先业增上力故」,「怯弱」就是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修学圣道,认为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就叫怯弱。这个怯弱的因缘,第一个是「先业」力,就是前一生的业的力量,使令他现在有这样的怯弱的这种心理。「或由疾病而扰恼故,其身羸劣」,或者是因为有病,病来扰乱他,使令他的身体不够强壮,身不强壮,心理也受影响,就没有自己的信心。

「二、太过加行」,第二个原因是太过加行,就是他用功修行的时候,用的力量太过了,太过了也对身体也不好,所以也会引起这样的想法。

「三、不修加行」,第三个原因呢,他不努力修行!不努力修行,他也就感觉到自己不能得圣道,他也就会有这种怯弱的心情。

「四、初修加行」,第四个是初开始努力修行的时候,他就感觉到自己不行,自己很难得圣道,这个初修加行的时候,自己的身口意都是很粗重的,所以会有很多的困难,所以就会有怯弱的想法。

「五、烦恼炽盛」,第五个原因,用功修行就是调伏烦恼,但是感觉烦恼特别重,不容易调伏,也就不能得圣道了!所以自己就会有这种想法。

「六、远离犹未串习」,修学圣道须要有远离,像前面讲的:在寂静处,身远离、心远离,有这些种种的因缘。但是他对于这种远离的,修学圣道的因缘,他没有串习,没有习惯这件事,修道的因缘不俱足,所以也就感觉到困难,就有怯弱的这种想法。这是怯弱有这么多的因缘生起的。

 

戌二、余障(分二科) 亥一、总标因缘

遍知盖覆、寻思、自举障因缘者:谓于随顺盖覆、寻思及自举障处所法中,非理作意,多分串习,是名盖覆、寻思、自举障之因缘。

  前面这是「初障」,现在是其「余」的三种「障」碍。分二科,第一科是「总标因缘」。

「遍知盖覆」,要能够详细的知道盖覆障、寻思障、自举障,这三种障生起的因缘者。「谓于随顺盖覆、寻思及自举障处所法中,非理作意」,这三种障的因缘,总而言之,是什么呢?是随顺盖覆障、随顺寻思障、及随顺自举障的处所,就是引起盖覆、引起寻思、引起自举障的处所,这个「处所」就是生起这种障的因缘,就叫处所了。在这些法中,「非理作意」,不合乎道理的去分别思惟。「多分串习」,在自己的身口意里边,尤其是在第六识里边,多数习惯了这样非理的作意,当然这样就容易生起盖覆障、寻思障、及自举障,就有这种困难了。「是名盖覆、寻思、自举障之因缘」。

这是「总标因缘」,下边第二科「别释作意」,分五科,第一科「随顺贪欲盖」。

 

亥二、别释作意(分五科) 天一、随顺贪欲盖

若不作意思惟不净,而于净相作意思惟,是名此中非理作意。

这下面就说到非理作意多分串习的相貌。「若不作意思惟不净」,这位发心用功修行的人,他不作意、不警觉他的心,他一直的随顺原来的习惯,不作意去思惟不净。思惟不净这是修行人的作意,现在这个人不警觉自己思惟不净;「而于净相作意思惟」,就是随顺原来的习惯,就是对于净相去作意思惟去,「是名此中非理作意」。这就是盖覆障的非理作意,这样子,你自然贪欲就会强起来,那修止观的时候,就受到障碍。

 

天二、随顺瞋恚盖

若不作意思惟慈愍,而于瞋相作意思惟,是名此中非理作意。

第二科「随顺瞋恚盖」。

「若不作意思惟慈愍」,没有慈愍的思惟作意,就是平常的时候,也没有作意,没有慈愍的作意思惟,遇见一种恼乱的因缘的时候,更没有慈愍的作意思惟。「而于瞋相作意思惟」,对这忿怒相,这样子去思惟的,「是名此中非理作意」,这就是一个瞋恚盖的非理作意。

 

天三、随顺惛沈睡眠盖

若不作意思惟明相,而于暗相作意思惟,是名此中非理作意。

这是第三科「随顺惛忱睡眠盖」。「作意思惟明相」,他会减少睡眠,「若不作意思惟明相,而于暗相作意思惟,是名此中非理作意」。这是睡眠盖,惛沈睡眠盖的生起因缘,是名此中的非理作意。

 

天四、随顺掉举恶作盖

若不作意思惟奢摩他相,而于亲属、国土、不死,昔所曾更欢娱、戏笑、承奉等事,诸恶寻思作意思惟,是名此中非理作意。

这是第四科「随顺掉举恶作盖」。

「若」这位修行人,「不作意思惟奢摩他相」,那就是:奢摩他相就是九心住,但是你不这样去约束自己,「而于亲属」对于亲属的寻思、国土的寻思、不死的寻思,「昔所曾更」过去所曾经经过的事情,「欢娱、戏笑」的事情,男女「承奉等事」,「诸恶寻思作意思惟,是名此中非理作意」,那你的掉举、恶作的事情就很多了。

 

天五、随顺疑盖

若不作意思惟缘性缘起,而于三世诸行计我、我所,不如理想作意思惟,是名此中非理作意。

这是「随顺疑盖」。这位修行人,「若不作意思惟缘性缘起」,这十二缘起,不思惟这个道理,「而于三世诸行计我、我所」,执着我,我现在怎么怎么样;我未来要怎么怎么样;过去怎么样。这样不如理的思想,作意思惟,就会引起很多的疑惑!对三宝有疑惑,对自己有疑惑,「是名此中非理作意」。

 

申三、遍知过患(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遍知诸障过患?   

这是第三科「遍知过患」,这个障的过患。前面第一科是「遍知自性」,第二科「遍知因缘」,现在第三科「遍知过患」。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么样才知道「诸障」的「过患」呢?

 

酉二、释

谓遍了知此障有故,于其四种未证不证,已证退失,

下面第二科解「释」。「谓」普「遍」的会通达,会明白「此障有故」,前面这四种障,若是有的话「于其四种未证不证」。对于这个四禅:你若没有证得四禅,你就不能证得;你若有这四种障,已经证得的,还会退失的。

 

《披寻记》一○三一页:

于其四种未证不证等者:此中四种,谓四静虑应知。

 

败坏瑜伽所有加行,有染污住,有苦恼住,自毁毁他,身坏命终生诸恶趣。

「败坏瑜伽所有加行」你有这四种障的时候呢,就能破坏你瑜伽的所有的加行,你努力修行的事情,都被这四种障破坏了。「有染污住,有苦恼住」,你内心里面,长时在染污的境界里边活动,是「染污住」。在染污境界里边活动有什么不对?「有苦恼住」,你就会有很多的苦恼,染污就会引出来种种的苦恼。「自毁毁他,身坏命终」,你有这个染污的烦恼,引起了苦恼以后,会怎么样呢?就是自己破坏自己,也破坏了他人,「身坏命终」,这个身体败坏了以后,生命结束了,就「生诸恶趣」。

 

酉三、结

是名遍知诸障过患。

「是名遍知诸障」的「过患」。

 

《披寻记》一○三一页:

败坏瑜伽所有加行等者:初夜后夜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是名瑜伽所有加行。未能断除欲所引喜、欲所引忧,不善所引喜、不善所引忧、不善所引舍,是名有染污住。未能修习欢喜安乐及三摩地,是名有苦恼住。

「败坏瑜伽所有加行等者:初夜后夜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是名瑜伽所有的加行。」就是爱惜时间,睡眠减少,争取时间径行宴坐,从这个「顺障法」,你的身口意的活动,随顺这个障碍的境界,随顺障碍; 现在修行的时候,是「净修其心」,就是清净自己的心,来破除一切障碍,「是名瑜伽所有」的「加行」。

「未能断除欲所引喜、欲所引忧」,这位修行人有这个障碍的时候,他就不能断除去欲所引喜,看见了欲的时候,心里欢喜,因欲而有喜;这爱着欲的心情,还不能断除。「欲所引忧」,有了欲,会有喜,但是也会有忧,有这样的忧愁。「不善所引喜」,前面这两句话单说欲,还有其他的一切恶不善法,这恶不善法所引喜,或者「不善所引忧,不善所引舍」,因为虽然是不善,但是他的三业,有的时候,也会有舍的时候,「是名有染污住」。

「未能修习欢喜安乐及三摩地,是名有苦恼住」,他不能够修习于善法,于戒定慧有欢喜心,于善法加行,不能生欢喜心。这个「欢喜」是指修行的时候;「安乐」是成就的时候。「及三摩地」,这个是你所成就的法,所成就的禅定。「是名有苦恼住」,这个善法不成就,就成就了染污法,「是名有苦恼住」。

 

申四、修习对治(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名为修习对治?

第四科「修习对治」,前面第三科「遍知过患」。现在是,有这样的问题了,怎么样来对治?分三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释」。怎么样才能够修学一种法门,灭除去这些过患、这些错误呢?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初障(分二科) 亥一、总对治

谓诸怯弱总用随念以为对治,由随念作意庆悦其心,令诸怯弱已生除遣,未生不生。

这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先解释「初障」的对治。分两科,第一科是「总对治」。

「总用随念以为对治」,有怯弱障的时候,怎么样来对治呢?就是总起来说,用随念的方法来对治这个怯弱障。「由随念作意庆悦其心」,你修随念作意的时候,令自己内心就会生欢喜,「令诸怯弱已生除遣」,生了欢喜心之后,就能使令这些怯弱的心情,已经生起的能灭除;「未生」的就「不生」了,这个怯弱不生起,也就不会生起了。这是说这个总的对治的方法。下面第二科是「别对治」,分四科,第一科「由精进平等通达」。

 

亥二、别对治(分四科) 天一、由精进平等通达

其身赢劣,太过加行,初修加行,用于精进平等通达以为对治。

「其身赢劣」,这个怯弱障,由先世的因缘,现在身体有病,使令身体力衰弱了,也会有怯弱障。或者是用功太过头,睡眠太少了,饮食太少了,你也会引起这个怯弱障。或者初修加行的时候,这个时候,「用于精进平等通达以为对治」。这个「精进」不要太过头,也不要不及,就叫做「平等」,用这个平等的精进来对治这件事。用「通达以为对治」,「通达」下面有解释,就是对于自己虽然发了出离心,愿意修学圣道,但是还有很多不明白的,不明白的就会引起错误,就会引起很多的障碍;现在要通达,通达了就不犯错误,不犯错误,这个怯弱的心情就不生起了。说是「以为对治」,要这样来对治。这是第一科「由精进平等通达」,第二科「由恭敬听闻请问」。

 

天二、由恭敬听闻请问  

不修加行,用恭敬听闻勤加请问以为对治。

这个「不修加行」,那么就是出离心不够,没有力量;或者是不明白怎么样加行,所以「不修加行」。那怎么办法呢?「用恭敬听闻」,用自己的恭敬心,去听闻这个善巧通达瑜伽的善知识,听闻他的教导;「勤加请问」,你不要就一次,你要多次的去请问这位善知识。「以为对治」,来对治自己的这些问题。我们一般人的习惯,一有困难,就放弃了,就不修行,就算了。现在这上说你有问题的时候,你应该请问,「恭敬听闻勤加请问以为对治」,这样子使令自己这个「不修加行」的问题,就解决了,就是继续地修学圣道。

 

天三、由净行所缘加行

烦恼炽盛,用不净等所缘加行以为对治。

第三科,这个「烦恼炽盛」,这个地方就是指这个欲烦恼很重,就要用这个「不净」观来对治;如果瞋烦恼呢?那就用慈愍所缘来「以为对治」。就是五停心的这种方法,「用不净等所缘加行以为对治」。

 

天四、由思择方便

若未串习,即用如是思择方便以为对治。谓我昔于远离不串习故,今于修习远离生起怯弱;我若于今不习远离,于当来世定复如是。故我今者应正思择,于其远离舍不喜乐,修习喜乐。

第四科「由思择方便」。

「若未串习」,说我也修加行了,修加行修行得非常缓慢,有时修,有时不修。你不能够连续不断地去修行,得大自在,不能这样子。「即用如是思择方便以为对治」,就用这个样的,要用这样的思择,思惟抉择的方法,来对治自己的「未串习」的这种障碍。怎么叫做「思择方便」呢?

「谓我昔于远离不串习故,今于修习远离生起怯弱」,就这样思惟。谓我以前对于「远离」这件事,不与人同住,在寂静处用功,身远离、心远离,这些事情,我没有这样,没有这种经验,没有这样做过;「今于修习远离,生起怯弱」,现在要到远离处去修学圣道,心里面有点恐怖,不欢喜。

「我若于今不习远离,于当来世定复如是」,说我现在,我若在现在的时候,我不去学这个「远离」;我要在大众里住,我要很多人在一起住,在一起谈话,愿意说什么话都可以,愿意到什么地方走一走,就去走一走,身掉举、心掉举、口掉举这样子。我不愿意在远离处修学圣道,我现在不愿意。「于当来世」,定不能远离,将来还是这样子;这样子就不能修学圣道了,不能修学圣道,就不能解脱生死苦了。

「故我今者应正思择,于其远离舍不喜乐,修习喜乐」,所以我现在应该「正思择」,要认真的去观察这件事。「于其远离舍不喜乐」,对于「远离」的这件事,我要放弃这个不欢喜的心情;「修习喜乐」,欢喜远离处,修学圣道。

 

戌二、余障

余盖覆等非理作意,用彼相违如理作意以为对治。

「余盖」,其他的这些盖,这个贪欲盖、瞋恚盖、惛沈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一共五盖,那些非理的作意。这些盖,实在就是内心的问题,都是不合理的思惟。「用彼相违」的「如理作意以为对治」,就是慈愍所缘、缘起所缘这些对治。

 

酉三、结

应知是名修习对治。

 

《披寻记》一○三二页:

用于精进平等通达以为对治者:发勤精进,不缓不急,平等双运,是名平等精进。若于种种止举舍相,入住出相,能善了知,能无忘失,能善通达,无间修作,殷重修作,是名通达众相相应精进。义如菩萨地说。(陵本四十二卷二十页)由是当知,其身赢劣,太过加行,用平等精进以为对治;初修加行,用于通达众相相应精进以为对治

「用于精进平等通达以为对治者:发勤精进,不缓不急,平等双运」,这个平等就是不缓不急,这叫平等双运,就是不缓不急,「是名平等精进」。「若于种种止举舍相,入住出相」,若是你在静坐的时候,种种的止,种种的境界,出现的时候,这个时候应该用「止」,这个时候应该用「举」,这个时候应该用「舍」、用观。「入住出相」,这个时候应该「入」定,应该「住」定,应该「出」定,这些事情。「能善了知」,你能知道是怎么样用,「能无忘失」,到那个时候应该用举,你没有忘,就用举;到时候忘了,或者怎么样怎么做了。但是你能不忘失。「能善通达,无间修作,殷重修作,是名通达众相相应精进。义如菩萨地说。(陵本四十二卷二十页)由是当知,其身赢劣,太过加行,用平等精进以为对治;初修加行,用于通达众相相应精进以为对治」。

 

午二、显略义(分二科) 未一、辨(分四科) 申一、自性

又遍了知诸障自性,是能障碍,是能染污,是黑品摄,是应远离。

这是第二科「显略义」,前面是广说这些事情,现在举提要的来说明这件事。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分四科,第一科说到「自性」。

「又遍了知诸障」碍的「自性」,诸障碍的自性,「是能障碍」,能障碍你修学止观。「是能染污」,染污你的心,令你的心不清净,这「是黑品摄」,有过失的。「是应远离」,那么你应该远离这些障碍,不应该为这个障所障碍。这是告诉我们应该远离这些障碍。

 

申二、因缘

能遍了知如是诸障远离因缘,方可远离,故应寻求诸障因缘。

这是第二科是「因缘」。

「能遍了知如是诸障远离」的「因缘」,远离诸障的因缘,第一障、第二障、第三障、第四障,远离的因缘;你知道这样,你才能够远离的。「故应寻求诸障因缘」,所以应该知道,你要去探求、去观察,诸障生起的因缘。

 

申三、过患

能遍了知于应远离不远离者,有何过患,故应寻求诸障过患。

第三,你若认真地、要明白应远离而不远离的话,会有什么过患?将来你就能解脱生死苦了,「故应寻求诸障过患」。

 

申四、对治

既远离已,更复寻思如是诸障,云何来世当得不生?故应寻求修习对治。

这第四科是「对治」。

「既远离已,更复寻思如是诸障」,你还要思惟这个诸障的事情。「云何来世当得不生」,这个你修「远离」了以后,你还应该知道「诸障」,怎么样用功修行,来世的时候,没有这些障碍的生起,还要知道这些事。「故应寻求修习对治」,这样说呢,将来没有障碍的生起,那你一定现在发心修习对治。修习对治,把这障碍除掉了,将来就不会再有这件事了;如果你不修习对治,现在有障碍,将来还是有障碍。

 

未二、结

由是因缘,能令其心净除诸障。

所以「由是因缘,能令其心净除诸障」,你这样地去思惟、去观察,那么「由是因缘,能令其心净除诸障」,这是结束这一段文。

 

卯二、总显(分二科) 辰一、长行(分三科) 巳一、止观品类(分二科) 

午一、众多

当知此中由随顺教有众多故,毗钵舍那亦有众多;毗钵舍那有众多故,令奢摩他亦有众多。

第二科「总显」,前面是「别辨」,别辨这个「心一境性」,别辨这个「障清净处」。这一科已经说完了。现在第二科「总显」,就是心一境性和障清净处合在一起来说。这个分两科,第一科是「长行」。分两科,第一科是「止观品类」。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众多」。

「当知此中由随顺教有众多故」,由于佛陀随顺众生的根性,所说的教法有很多,「毗钵舍那亦有众多」,你修观的观法也是有很多的。「毗钵舍那有众多故,令奢摩他亦有众多」,因为修观是很多;所以使令所修止的方法,也是有很多的。这时候是止观的品类是很多的。下面第二科是「无量」。

 

午二、无量

又复即此毗钵舍那,由所知境无边际故,当知其量亦无边际。谓由三门及六种事,一一无边品类差别。

「又复即此」,「即此毗钵舍那,由所知境无边际故」,毗钵舍那是智慧,这个智慧所知道的境界也是无边际的;就是这个缘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处非处善巧,所知道的境界是很多的。「当知其量亦无边际」,这个智慧所知境无边际故,「当知其量亦无边际」,这个所知境是无量无边的,「亦无边际」,无边际,这是总说是无边际,但是究竟指什么说的呢?

「谓由三门及六种事,一一无边品类差别」,这上面,这个「毗钵舍那,由所知境无边际故」,这是原则上说,但是佛为众生说法的时候,他是说出来一个边际来。这是「谓由三门」,就是前面说的唯随相行毗钵舍那、随寻思行毗钵舍那、随伺察行毗钵舍那,这三门;「及六种事」,义、事、相、品、时、理,有六种事。「一一无边品类差别」,很多的。

 

《披寻记》一○三三页:

由随顺教有众多故等者:如前已说,或乐净行、或乐善巧、或乐令心解脱诸漏,于相称缘安住其心。(陵本二十六卷十六页)即于其中不净所缘,乃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名随顺教。众相相称,名有众多,依此种种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是故说言毗钵舍那亦有众多。

「由随顺教有众多故等者:如前已说」,像前面都说过了,什么呢?「或乐净行、或乐善巧」,这个佛说这个教:有净行所缘、有善巧所缘,有很多的所缘境,但是说这么多,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有的人欢喜净行所缘,有的人欢喜善巧所缘。「或乐令心解脱诸漏,于相称缘安住其心」,这就是解释前面或乐净行、或乐善巧。说是有的补特迦罗,他欢喜令心解脱,使令这个心解脱一切烦恼,「于相称缘安住其心」。那么你于「相称缘」有两个解释:就是你欢喜修不净观,你欢喜修缘起观,那么这样子与你的心相称;一个是你的烦恼,与你的烦恼相称,多贪众生修不净观,愚痴众生修缘起观,这也是相称。「安住其心。(陵本二十六卷十六页)即于其中不净所缘,乃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名随顺教」,这是随顺众生所宣示的教,而这四谛就是出世间的净惑所缘。「众相相称,名有众多」,这个众相相称,也还是有很多的。「依此种种寻思」,就是「六事差别所缘,是故说言毗钵舍那亦有众多」。

 

巳二、展转修习(分三科) 午一、令增广

悟入道理正修行者,如如毗钵舍那串习清净增上力故,增长广大;如是如是能生身心所有轻安奢摩他品,当知亦得增长广大。

有的人这个理智强,我有这样的烦恼,我用这样的法门来对治;但是有的人不欢喜。不欢喜,佛有说到很多的方法,那么这个方法不欢喜,可以换一个,方法很多。当然也还是就是这么多:有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各式各样的所缘,应该由自己去加以选择,也是可以的。下面第二科「展转修习」,前面是「止观」的「品类」,现在「展转修习」,分三科,第一科「令增广」。

「悟入道理正修行者」,这个正修行者,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他能明白这样的道理,就是修止观的这些法门的道理;那么悟入道理,然后他可以努力开始修行。「如如毗钵舍那串习清净增上力故,增长广大」,「如如」就是如是如是,你欢喜修缘起观,你欢喜修持息念、数息观,这样地、这样地毗钵舍那观。「串习清净」,你不要间断,你连续不断地,用这个法门来调心,使令心清净。「增上力故」,因为你每次修行有多少相应,就在你心里面造成了一个力量。最开始造成力量,你不断修行,就不断地使令这个力量加强;所以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地这么修,你这个道力就增长广大了。就和烦恼的增长,道力是一样的,所以你应该有信心。我修一次,我昨天静坐不相应,今天静坐也不相应,自己就失掉了信心了;现在不要,你不要失掉信心!你烦恼重,由烦恼重就可以知道,可以修学圣道,也一样使令他强大起来。

「如是如是能生身心所有轻安奢摩他品,当知亦得增长广大」:「如是如是」,就是这样子的、这样子的,能生起身轻安、心轻安的奢摩他品,「当知亦得增长广大」,你要知道毗钵舍那增长广大,你这个奢摩他也一样能增长广大的,也会强大起来。

 

《披寻记》一○三三页:

悟入道理正修行者:谓瑜伽师于缘无倒安住其心,随应解了所知境界,如实无倒能遍了知,是名悟入道理正修行者。

解释这句话。

 

午二、令转盛

如如身心获得轻安,如是如是于其所缘心一境性转复增长;如如于缘心一境性转复增长,如是如是转复获得身心轻安。

这是第二科「令转盛」,前面是「增广」。

「如如身心获得轻安」,就是如是如是地,这样的修奢摩他的止、修观,使令你的身心获得了轻安乐了,那就是得到未到地定以上了。「如是如是于其所缘心一境性转复增长」,如是如是于所缘境,使令你的心一境性展转地又增长广大,就是得了定。

「如如于缘心一境性转复增长,如是如是转复获得身心轻安」,你这样子在缘这个心一境性,展转地增长了,这个定力展转增长了。「如是如是转复获得身心轻安」,就是由未到地定进步到初禅,初禅的轻安乐就是强过未到地定,若是到了二禅又强过初禅,「转复」就是获得身心轻安。

 

午三、得转依

心一境性、身心轻安,如是二法展转相依、展转相属。身心轻安、心一境性,如是二法若得转依,方乃究竟。得转依故,于所知事,现量智生。

第三科「得转依」。

你的「心一境性」,你的心安住在一个所缘境界上不散乱,也不昏沈,那么你就成就了「身心」的「轻安」。「如是二法展转相依」,这个身心轻安和心一境性,是展转相依止的,「展转相属」,心一境性是属于身心轻安,身心轻安也属于心一境性,互相依止,互相系属。「身心轻安、心一境性,如是二法若得转依,方乃究竟」,这两种法若得到转依了,你的身心轻安,心一境性方能究竟圆满。

「得转依故,于所知事,现量智生」,你若是得转依,这个「依」就是你的身心,就是「所依」,这个轻安乐也好,心一境性也好,还是以身心为所依止的。现在所依止的转变了,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这个依止,这个身心也就是色受想行识里边,除了贪瞋痴还是贪瞋痴;现在你修这个心一境性,修止观的时候,就是把所依止的色受想行识转变了。转变什么呢?就是把这个贪瞋痴,转变为无贪瞋痴的境界,清净了,。这个时候,就是你的定力成就了。「于所知事现量智生」,这个时候定成就了,又成就了智慧。「所知事」就是蕴处界;「能知事」就是智慧。这个时候得转依以后,你的智慧在所缘境上看,「现量智生」。「现量」就是无分别的意思,这无分别的智慧就现起了,就是得圣道了;或者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得无生法忍了。现在这个文是(声闻地),应该就是得圣道,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三三页:

得转依故等者:谓由修习止举舍相为因缘故,一切粗重悉皆息灭,随得触证所依清净,名得转依;随得触证所缘清净,名于所知事现量智生。

「得转依故等者:谓由修习止举舍相为因缘故,一切粗重悉皆息灭」,这个「粗重」就是烦恼的种子,烦恼的种子,它有作用,令你圣道,令你的这个修止观有障碍,障碍你修止观;就是「粗重」,也有个不堪能的意思,这个烦恼种子在的时候,使令你不堪能修学圣道,它有这个障碍的作用。现在你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的时候,使令「粗重悉皆息灭,随得触证所依清净」,这你就成就了,你的色、受、想、行、识清净的了,「名得转依」。这个转依分两种:一种就是烦恼种子,被这个止观力量损灭了,它不能够发生现行了,这也叫做「转依」;一种是把它灭掉了,也叫做「转依」。现在应该说是,就是由止观的力量,使令这种子不容易现行了;或者一部份的种子被消灭了,那么得初果的时候,正好是这样子。这是「名得转依」。

「随得触证所缘清净,名于所知事现量智生」,所缘清净,若得初果的时候,就是见到真谛理了。见到真谛理的时候,这个分别我执被消灭了,这一部份的粗重被消灭了,所以成就了我空观的无分别智,那么就是「所知事现量智生」。

 

巳三、止观究竟(分二科) 午一、明分齐(分二科) 

未一、举不净观(分二科) 申一、问

问:齐何当言究竟获得不净观耶?乃至齐何当言究竟获得阿那波那念耶?

那么这是第三科「止观究竟」。第一科是「止观品类」,第二科是「展转修习」,现在第三科「止观究竟」,止观圆满了。分两科,第一科是「明分齐」。分两科,第一科是「举不净观」。又分两科,第一科「问」。

「问:齐何当言究竟获得不净观耶?」说到了什么境界,就应该说你这个法门修行的,修行到究竟了?这是说不净观到了什么境界,我的不净观修圆满了呢?是这么说,这样意思。这样子的问。「乃至齐何当言究竟获得阿那波那念耶?」这是那个持息念。「齐何当言」,慈愍观,究竟获得慈愍观耶?乃至到最后,到什么境界说是究竟获得这个持息念了呢?

下面第二科回「答」,分两科,第一科「已得究竟」。分三科,第一科「不净显现」。

 

申二、答(分二科) 酉一、已得究竟(分三科) 戌一、不净显现

答:以要言之,修观行者于不净观正加行中,亲近修习,多修习故;

「答」,这个回答。「以要言之」,就是我们不要说太多,说的简要一点。「修观行者于不净观正加行中,亲近修习,多修习故」,这个修止观的这个人,「于不净观正加行中」,他正在努力修行不净观中。有「亲近修习,多修习故」,你的止观,不净观就成就了。

 

《披寻记》一○三三页:

亲近修习多修习等者:〈摄事分〉说:「谓于此中由正修习闻所成慧,说名亲近。由正修习思所成慧,能入修故,说名修习。由正修习修所成慧,名多修习。又由修习了相作意,故名亲近。唯除加行究竟作意,由正修习诸余作意,故名修习。修习加行究竟作意,名多修习。是名第二、三种差别。」(陵本八十六卷十七页)此应准释。

「亲近修习多修习故等者」,〈摄事分〉的解释说:「谓于此中由正修习闻所成慧,说名亲近。」你听闻善知识讲解不净观,你能够认真的学习,这就叫做「亲近」,这是闻所成慧。「由正修习思所成慧,能入修故,说名修习。」这个「亲近」这样讲,「修习」怎么讲呢?「由正修习思所成慧」,就是这个不净观,你还要经过专精思惟这个阶段的。这个你有了专精思惟的时候,你就有能力「能入修故」,能入于修所成慧,说名叫作「修习」。「由正修习,修所成慧,名多修习。」这样讲。

「又由修习了相作意,故名亲近」,这又第二番解释。由修习了相作意,就是七种作意,第一个作意叫了相作意,由修习了相作意,故名叫亲近。「唯除加行究竟作意,由正修习诸余作意,故名修习。」诸余作意,就是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那么这几个作意,这叫做修习作意,故名叫做「修习」。于「修习加行竟究作意,名」叫做「多修习」,没有说加行究竟果作意,没在内。「是名第二、三种差别」。这个第二个解释,这个亲近、修习、多修习的差别。「此应准释」,这是(陵本八十六卷十七页)的解释,这里也应该那样解释。

 

若行、若住,虽有种种境界现前,虽复观察所有众相,而住自性,不由加行,多分不净行相显现,非诸净相。

「若行、若住,虽有种种境界现前」,说是这位修行人,他正在加行中,亲近、修习、多修习不净观的时候,「若行、若住」。「若行」就是要他到什么地方去,「住」要是住在什么地方,「虽有种种境界现前」,当然他就会看见,遇见种种的境界,有种种境界现前;或者看见一个老人,或者看见一个年轻人,或者是端正的,或者是丑陋的,各式各样的现前。「虽复观察所有众相,而住自性」,这时看见各式各样地不同的境界,「而住自性」,而他的心,是安住在自性上面。这个什么叫做自性?就是「不由加行,多分不净行相显现,非诸净相」,他遇见各式各样的境界的时候,他心里面「不由加行」,不须要特别努力,「多分不净行相显现」,多分是任运地就现出来不净观,就现出个白骨观,不管是老年人,是小孩子,是男、是女,他看见都是白骨,自然是这样境界现前。「非诸净相」,不现出来那个颠倒妄想所看的这些境界,那些境界不现前,这就叫做「住自性」。这个表面上只是一层皮,看上去这个人是老年人,这个人是小孩子,实在里面都是不净,这就叫做「自性」。

 

《披寻记》一○三四页:

而住自性者:谓于不净法性,其心自然安住爱乐故。

自然看见这个不净的境界,这就是所有的不净观的所缘境的自性,就是这样子。

 

戌二、不顺贪欲

由于不净善修习故,于能随顺贪欲缠处法,心不趣入、心不爱乐、心不信解,安住于舍,深生厌逆。

这第二科「不顺贪欲」,前面是第一科「不净显现」。这不净观的成就的相貌,就是有这样子,第一个是「不净显现」,第二个是「不顺贪欲」。

「由于不净善修习故」,由于这一位禅师,他常常地对这个不净观,这么样用功修行。「于能随顺贪欲缠处法」,能够随顺这个贪欲烦恼现起的境界,「心不趣入」,这个心对于这个境界,他就不入在那里边去,与它不合。「心不爱乐」,心里面不爱乐这个能引起你的贪心的境界,他心里面不入,也不爱乐这件事。因为他一观察,只是一层皮的不同,所以不管是什么境界,都是不净,「心不爱乐」、「心不信解」,不相信那一层皮的,统统都是不净,「心不信解」他不随顺那个表面上去理解。「安住于舍,深生厌逆」,或者他这有两个心情:一个是「安住于舍」,心里面这个「舍」,或者说是把这个爱乐心,趣入的境界,信解心都弃舍了,这也是;或者「舍」就是心里面,一个平静的境界,也不喜、也不忧,无喜、无忧,无趣、无舍,那么这也叫做「舍」。「深生厌逆」,这是一个境界,就是对于这些境界都是白骨,他的心里面,有厌离心,不爱乐。

 

《披寻记》一○三四页:

心不趣入等者:〈三摩呬多地〉说:「云何于诸欲中心不趣入?谓于彼处不见胜功德故。云何不美?谓于彼处喜悦不生故。云何不住?谓于彼处不乐受用为欣悦故。云何无有胜解?谓于彼处不乐取着不如理相故。云何等住于舍?谓行平等位,于平等位中心游观故。何故为厌?谓由于彼深见过患弃背为性。此复三种:谓无常故,苦故,变坏法故。(陵本十二卷十三页)此中诸义,随应准知。

「心不趣入等者:〈三摩呬多地〉说:「云何于诸欲中心不趣入?谓于彼处不见胜功德故。」就看见那个表皮,那一层表皮去观察去,不见有胜妙的功德。「云何不美?」什么叫做不美呢?「谓于彼处喜悦不生故。云何不住?谓于彼处不乐受用为欣悦故。云何无有胜解?谓于彼处不乐取着不如理相故。云何等住于舍?谓行平等位,于平等位中心游观故」,「于平等位中心游观故」,就是没有这些烦恼的境界。「何故为厌?谓由于彼深见过患弃背为性。此复三种:谓无常故,苦故,变坏法故。」这个「无常故」,用无常观察这是老、病、死,一定是这样变化的;观察这都是「苦」恼的境界;是「变坏法故」,这现在还没有老、病、死,那他非要,将来非要老、病、死不可,所以这就是「变坏法故」。「此中诸义,随应准知」。

 

戌三、自能了知

当于尔时修观行者应自了知:我今已得不净观,我今已得所修果,齐此名为于不净观已得究竟。

这第三科「自能了知」。

是「当于」这个「时」候,这个「修观行」的人,应自己就知道,因为他这个不净显现,还是不顺贪欲,所以他有这两个相貌现前的时候,那你应该自己知道。知道什么呢?「我今已得不净观」,成就了这个不净观了。「我今已得所修果」,就是原来努力修这不净观的因,现在有个成果了。所以修这个不净观,修这个九想观,最后修这个白骨观;遇见一切境界的时候,都能现出白骨来。这就是现出白骨之后,而心里面不顺贪欲,那就是你的不净观成就了。

这个佛在世的时候,佛在经论上所说的法,就是分两个大部份,分两个部份:一个是,就是从你的烦恼的差别来安立不同的法门,你这样地直接去对治这个问题,这是一部份。第二部份,那就是大乘经论里面,这般若经论里,从根本地来对治一切问题,就是观一切法空了,心里面能游于无相的境界,那么这一切的问题都解决了。

「当于尔时修观行者,应自了知,我今已得不净观,我今已得所修果。齐此名为:于不净观已得究竟」,已经究竟圆满了。这个不净观,只能降伏烦恼,不能断烦恼的,但是它的力量很大,使令你的心清净。

 

酉二、未得究竟

与此相违,当知名为:未得究竟。

前面是「得究竟」,「与此相违」与这个境界是相违反的。说是我常常修不净观,常常努力修不净观,但是遇见种种境界的时候,这个不净观不现前;而内心里边,还是要贪、贪着,不能够不顺贪欲,那你就知道,你没能成功,「与此相违,当知名为:未得究竟。」

 

未二、例慈愍等(分二科) 申一、例同

如不净观,如是慈愍、缘性缘起、界差别、阿那波那念,当知亦尔。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说不净观,这底下是例慈愍等,也是这样子。分两科,第一科是「例同」。

「如不净观」,你修成的境界是这样子,没有修成的境界是这样子,如是「慈愍」观、「缘性缘起」观、「界差别」观、「阿那波那念」,这个观法,「当知亦尔」,也是这样子,就可以比而知之了。

 

申二、显别(分二科) 酉一、于慈愍

于中差别者:谓多分慈心行相显现,非瞋恚相,于能随顺瞋恚缠处法,心不趣入,乃至广说。

这是第二科「显别」,前面是「例同」,下面「显别」。分四科,第一科「于慈愍」。

「于中差别」的,「谓多分慈心行相显现,非瞋恚相」,你常常修慈愍观的时候,你若行、若住,若到什么地方去,到什么地方住,你遇见了一些触恼你的境界的时候,多分是慈心行相显现,你的慈愍心就现出来了。「非瞋恚相」,这个瞋恚相不现前,人家触恼你的时候,本来是瞋恚心现起的,但这时候瞋恚心不动,你反倒现出慈愍心来。「于能随顺瞋恚缠处法,心不趣入」,对于能随顺生起瞋恚烦恼的境界,心里面不生瞋心,「心不趣入」。「乃至广说」,就像前面说的不净观的相貌,这是慈愍观修成的相貌。

 

酉二、于缘性缘起

多分无常、苦、空、无我行相显现,非彼常乐身见俱行愚痴行相,于能随顺愚痴缠处法,心不趣入,乃至广说。

这是第二科「于缘性缘起」。

「多分无常、苦、空、无我行相显现」,就是遇见一切境界的时候,你心里面不生贪心,遇见可爱的境界,心里面不生贪心;遇见令你烦恼、瞋心的境界,你心里面不生瞋心。那么你心里面生出什么心情?就是「多分无常、苦、空、无我行相显现」。多数是观这是「无常」的,此妙色相不久将为无常所灭,就是老病死,无常。修「苦」,这都是苦恼的境界。有「空、无我」的境界。这个无我观分两种:一个是即所知事是无我的,一个是离所知事也是无我的,两种无我。两种无我:一种是无我,另一种就变成空了,是这样意思。这个「空」是可以这样讲,在空三昧里边也有说到空。

「非彼常乐身见俱行愚痴行相」,修不净观的时候,能使令贪心不现前;修慈愍观,使令瞋心不现前。那么这个时候就现出来的心情是:无常、苦、空、无我的智慧现前。「非彼常乐」,不是没修这种止观的人他都是「常乐身见俱行愚痴行相」,感觉到这个人今天这么好,明天也是好,乃至多少年以后还是好的,不会这么想的。「常乐」,不会观察这是可爱的境界,是快乐的境界的。「身见」,「非彼身见」,不会观察色受想行识里面有我可得的。「非彼常乐身见」是颠倒的妄想,「俱行愚痴」,和你的心在一起活动的愚痴。你若观察是常、是乐、是我、是净,这就是愚痴!这个愚痴是心所法,心所法和心王在一起活动,叫做「俱行愚痴行相」,现在这位修行人不是这样子。

「于能随顺愚痴缠处法,心不趣入」,能随顺愚痴缠的生起的境界,你心不趣入,心不到那个地方去,不观察这个东西是常乐我净、是可爱的、是可恨的,没有这个想法。「乃至广说」,像前面说的。

 

酉三、于界差别

多分种种界性,非一界性,身聚差别相想显现,非身聚想,于能随顺憍慢缠处法,心不趣入,乃至广说。

这是第三科「于界差别」,就是地水火风空识的界差别观。

修界差别观成功的时候,就是「多分种种界性,非一界性,身聚差别相想显现」,就是他遇见一切境界的时候,他心里面多数是这样子显现。显现什么呢?「种种界性」,这个身体,看这个人的身体是地水火风空识,各式各样的界。「非一」,不是一种「界性」,是这么多的界性聚合在一起,有这么多的差别相显现;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或者是各式各样的差别相显现。

「非身聚想,于能随顺憍慢缠处法,心不趣入」,现出来种种相的时候,种种相现前的时候,这位修行人是什么呢?「非身聚想」,他不观察这聚合的身体,有种种、种种的美;种种、种种的丑陋,没有这种想法。「于能随顺憍慢缠处法」,这个地方当然是和不净观不同,就是感觉这个人,这个人的程度太低了,就生高慢心了;或者彼此相等,我比你强,也不会有这种想法。所以于能随顺憍慢缠处法「心不趣入」,不会生高慢心的。「乃至广说」像前面说的。

 

酉四、于阿那波那念

多分内寂静想奢摩他想显现,非戏论想。于能随顺寻思缠处法,心不趣入,乃至广说。

这是第四科「于阿那波那念」。这个阿那波那念,这个出息入息念,念出入息这个法门。如果修行成功了的话「多分内寂静想」,他遇见一切境界的时候,多数内心里面还是寂静住的这种想。寂静住想就是「奢摩他想」,就是止想显现出来。「非戏论想」,非是各式各样的差别的,这些引起烦恼的这些虚妄分别。「于能随顺寻思缠处法,心不趣入」,能随顺引起你的虚妄分别的境界,心里面不去虚妄分别,「乃至广说」。

 

午二、明平等(分二科) 未一、问

问:齐何当言奢摩他、毗钵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转,由此说名双运转道?

这是第二科「明平等」,明这平等观。分两科,第一科是「问」。

「齐何当言」,就是到什么地方才可以说「奢摩他、毗钵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转」呢?这个「平等」,就是奢摩他的力量,和毗钵舍那的力量是相平衡,叫做平等。如果你奢摩他的力量不够,而毗钵舍那的力量很强;或者毗钵舍那的力量很小,奢摩他的力量很强,那就不是平等了。现在是说,他们是平衡的,「二种和合」。「二种和合」,就是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他们都是同时存在,是和合在一起活动,而不是:有此无彼;有彼无此,这样子。「由此说明双运转道」,由于这二种和合平等俱转,就说是止观双运的境界。「齐何当言」,到了什么境界,才可以说「奢摩他、毗钵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转,由此说名双运转道」呢?这是「问」。

 

未二、答(分二科) 申一、释(分二科) 酉一、出所缘

答:若有获得九相心住中第九相心住,谓三摩呬多。彼用如是圆满三摩地为所依止,于法观中修增上慧。

这前面这句话是「问」,这底下是回「答」。回答里边第一科是解「释」。又分两科,第一科「出所缘境」。

回「答:若有获得九相心住」,假设有人用功修行,虽然有一些不如意,他不停止,我不告假,我继续在这里努力,「获得九相心住中第九相心住」的时候,「第九相心住」就是等持。「谓三摩呬多」,这个第九相心住就是等持。这个等持,看这样呢,未到地定也叫等持,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到无色界四空定,都叫等持。所以这个欲界定的,这个第九相心住这个等持,范围很广。这样说呢,就是第九相心住就是等持。这个等持是什么?就是「三摩呬多」地,也就是色界无色界的四禅八定。

「彼用如是圆满三摩地为所依止」,这个修行人,他不是虚妄分别散乱心,作观察的依止处,而是用圆满的三摩地。那就是得了色界四禅,而且没有爱、见、慢,就是「圆满三摩地为所依止」,是修「法观」、修毗钵舍那观的依止处。「于法观中修增上慧」,在这个圆满的三摩地的住处里边,修毗钵舍那观,就叫做「法观」。比如说:观缘起、无我,是这法观。「修增上慧」,这样子在三摩呬多里边,修增上慧,是很有力量的毗钵舍那观。这是「出所缘」。

 

酉二、显俱转

彼于尔时,由法观故,任运转道,无功用转,不由加行;毗钵舍那清净鲜白,随奢摩他调柔摄受,如奢摩他道摄受而转。齐此名为:奢摩他、毗钵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转。

第二个显俱转。「彼于尔时」,那位修行人「由法观故」,就是在奢摩他里面修法观故,「任运转道」,这是一个界限。譬如说初开始在奢摩他里修法观,还不能任运转,你要自己努力,这毗钵舍那观才能现起;如果你不努力,不努力这法观就停下来了。现在不是,现在「于尔时,由法观故,任运转道」,就自然地好像自己没有推动,而自然的这毗钵舍那观现就起了。「无功用转」不需要特别加功夫「不由加行」。这「不由加行」就是解释这「无功用转」。怎么叫「无功用转」呢?就是不须要特别努力。

「毗钵舍那清净鲜白,随奢摩他调柔摄受」,你不须要特别努力,你的毗钵舍那很清净鲜白,没有垢染;就是没有爱、见慢的烦恼。「随奢摩他调柔摄受」,你这毗钵舍那观,随顺奢摩他,奢摩他是调柔的,调柔的同毗钵舍那观在一起活动,叫作「摄受」。

「如奢摩他道摄受而转」,这个时候,你的毗钵舍那观,也是任运转道、无功用转,和那个奢摩他是相通的、相等的。和合摄受,就是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和合在一起叫「摄受」,就是这个奢摩他止的力量,能帮助毗钵舍那观的发生作用,叫作「摄受」。就是这样子现起毗钵舍那观,同时也有奢摩他的现起。而我们没有得到色界定的人,不管你是未到地定也好,你的欲界定也好,你在这里面修毗钵舍那观的时候,你的心还能听到外面的声音。这个欲界定,你在修毗钵舍那观的时候,欲界定逐渐逐渐就没有了,但是未到地定还能存在,还是存在的。存在呢但是定力不深,能听见声音;虽然听到声音,但心里面还能够有未到地定的摄受、摄受力,使令这毗钵舍那观有力量,这样子「摄受而转」。

「齐此名为:奢摩他、毗钵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转」,这个时候奢摩他也是无功用转,不由加行;毗钵舍那也是任运转道,无功用转,不由加行。「齐此名为:奢摩他、毗钵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转。」如果初开始奢摩他成功了,那么在奢摩他里面修毗钵舍那观的时候,还不能算是二种和合平等俱转。因为初开始的时候,它还不是任运转道。

 

卯二、结

由此名为:奢摩他、毗钵舍那双运转道。

这「双运转道」就是这样意思。而「双运转道」,就是你得圣道的时候,是由「双运转道」成就的,没到双运转的时候,你还不能得圣道的。止观双运转的时候,也就是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时候,大乘佛法就是得无生法忍的时候了。

 

《披寻记》一○三五页:

彼于尔时由法观故等者:谓于圆满三摩地得无加行、无功用、任运转道,于尔所时,观察诸法离诸染污自在而转,由是说言毗钵舍那清净鲜白。

这个「离诸染污」,这个时候,譬如你只修奢摩他没有修毗钵舍那,这个时候也有染污、不染污的不同。佛教徒,你也可以在里面修四念住,就是在未到定地里面,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里修四念住。就修四念住的时候,对奢摩他的四禅,而不会执着有我可得,也不会对四禅有执着心,爱着三昧乐的这些问题。但是这时候还没得圣道,还不能算是清净鲜白,这个「清净鲜白」,是说得了圣道的时候,这爱烦恼不起,见烦恼也没有了,这时候叫「清净鲜白」。毗钵舍那双运转道。

 

辰二、嗢柁南(分三科) 巳一、观行差别

中嗢柁南曰:相寻思伺察,随行有三门;义事相品时理,六事差别。

这是第二科,用颂来重颂。分三科,第一科「观行差别」。

「相寻思伺察,随行有三门」,就是随相行毗钵舍那、随寻思行毗钵舍那、随伺察行毗钵舍那,这是三种毗钵舍那,三门。「义事相品时理,六事差别」,这是六种毗钵舍那观。

 

巳二、加行差别

初相应加行、次串习、无缓、无颠倒、应时、解了、无厌足、不弃舍善轭、最后正加行,是九应当知,有二品差别。

这底下是九种加行,有相应加行,这是「加行差别」,前面是「观行差别」。「相应加行」,次是「串习」加行、「无缓」慢加行、「无颠倒」加行、「应时」加行、「解了」加行、「无厌足」加行、「不弃舍善轭」加行、「最后正加行」,这是九种加行,「是九种当知」。

「有二品差别」,这个九种加行,前面说的是白品的加行,还有一品叫作黑品,九种黑品的加行。有白品、黑品,二品差别。

 

巳三、净障差别

知自性因缘,见彼诸过患;正修习对治,令障得清净

这是障,障的「自性」、障的「因缘」、障的「过患」、障的「修习对治」,这样呢「令障得清净」。

 

寅四、修作意处(分二科) 卯一、征

云何修作意?

这是第四科「修作意处」。这个安立瑜伽,第五科是「安立」。又分四科,第一科「护养定资粮」,第二科「远离处」,第三科「心一境性处及障清净处」,这三科都讲完了,现在是第四科「修作意处」。分二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修作意」呢?第二科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最初应修四作意处」。分四科,第一科「标」。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最初应修四作意处(分四科) 巳一、标

谓初业者始修业时,于如是所安立普遍相中,

「谓初修业者」,初发心修学圣道的人,始修业时,这个发心的人,开始修圣道的时候。「于如是所安立普遍相中,由一境性、及净诸障、离邪加行、学正加行」,这个「如是所安立普遍相」怎么讲呢?看这《披寻记》。

 

《披寻记》一○三五页:

于如是所安立普遍相中者:前说五处如应安立,谓护养定资粮处、远离处、心一境性处、障清净处、修作意处。(陵本三十卷五页)如是一切,名普遍相。

「于如是所安立普遍相中者:前说五处如应安立」,这个五处,就是安立了五处:「谓护养定资粮处、远离处、心一境性处、障清净处、修作意处」这五处,「如是一切,名普遍相」,这叫作「普遍相」。

 

于如是所安立普遍相中,由一境性、及净诸障、离邪加行、学正加行。彼应最初作如是念:我今为证心一境性及断喜乐,当勤修习四种作意。

「于如是所安立」,对于佛陀这样安立的「普遍相」里面,由一境性:就是得到,或者是欲界定的等持,或者未到定地、四禅八定,心一境性,及净诸障,前面说四种障,那么远离了邪加行,学习正加行的时候。

「彼应最初作如是念」,这个时候应该这样想,「我今为证心一境性及断喜乐,当勤修习四种作意」。他作如是念,「我今为证心一境性」,先要得到禅定,就是「心一境性」,在九心住里边,有心一境性的一部份,但是也有毗钵舍那的一部份,「及断喜乐」。

 

《披寻记》一○三六页:

为证心一境性及断喜乐者:谓为触证于断喜乐心一境性,义如下释。由说世间衰损兴盛一切皆是可厌患法,是故当应喜乐于断,名断喜乐。

「为证心一境性及断喜乐者:谓为触证于断喜乐心一境性,义如下释」,下面文解释:「由说世间衰损兴盛一切皆是可厌患法,是故当应喜乐于断,名断喜乐。」这样解释。「由说世间」,下面说世间上的富贵荣华的事情,衰损,这个富贵荣华被人家搞垮了,就衰损;或者是没有搞垮,你还是很兴盛的,还是富贵荣华的。「一切皆是可厌患法」,虽然世间上的事情,衰损也好、兴盛也好,都是可厌患的,不是可爱的事情「是故当勤喜乐于断」,应该精进的,欢喜修学圣道,断除去世间上可厌患的事情,这叫「断喜乐」,不是把喜断了,唯有乐,不是这样意思。「我今为证心一境性及断喜乐,当勤修习四种作意」,这样子用功修行。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一 (3)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一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八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八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 (4)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What is Buddhism?[栏目:Basic Buddhism Guide]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十八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止观禅修之三十七菩提分法1[栏目:智中法师]
 福德日记7月21日─偏见造成不幸[栏目:福德日记]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十五集[栏目: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禅坐[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佛教与环保(王丽心)[栏目:佛教与环保]
 科学、环保的敬香是佛弟子最虔诚的供养(行愿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藏传净土法 第七十一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如何面对命运的兴衰[栏目:仁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