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6)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38

午二、结名遍满(分二科) 未一、初义

如是四种所缘境事、遍行一切,随入一切所缘境中,去来今世正等觉者、共所宣说。是故说名遍满所缘。

「遍满所缘境事」这一科里面分五科。这第四科是解释,解释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辨相」,这一科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别辨四种」,就是个别的说明四种所缘境的相貌,这一科已经完全说完了。现在是第二科「结名遍满」就是结束这一段文,解释为什么名为「遍满所缘境事」。这一科里分二科,第一科「初义」,就是用二种解释,第一个「义」的道理来解释「遍满所缘」的名字。

「如是四种所缘境事」,「如是」指前文,前面说明了「四种所缘境」的相貌,这四种所缘境为什么名之为「遍满所缘」呢?「遍行一切」所缘境事,从开始修禅,从开始修止观就是「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由于你这样修行的关系,就进入到见道,就是「事边际所缘」就是修道了,修道最后圆满就是「所作成办所缘境事」,这样子就是「遍行一切所缘境事」了。就是一开始修行的到最后成功,所有的所缘境都包括在这里面了,所以叫做「遍满所缘境事」,这叫做「遍行一切」所缘境事。「随入一切所缘境中」,这个「随入」这里边有点事情。这个「遍满所缘境事」,后边又有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还有其它的这三种;这四种所缘已经全部包括在内了,为什么还有那三种呢?「随入一切所缘境中」,那三种随其所依,也入于这四种所缘境里面了,所以也就是完全包括在内了,是这样意思。

「去来今世正等觉者,共所宣说」,前面这一行,就是包括了一切由凡至圣到最后圆满,包括了一切所缘境事都在内了。这样的所缘境事是过去的佛、未来的佛、现在的佛「共所宣说」,共同的都是这样开示一切修行人的,所有的修行人都是听佛说这样的开示的,都是这样讲的。「是故说名遍满所缘」,所以这个所缘境事的名字叫这个名字,叫作「遍满」,就是普遍圆满的、而无所缺少。

这段文说这个所缘境事是佛说的,佛这么开示的;那么我们若想要修行的人,我们对于佛说的所缘境,不睬这一套;我另外去想出来一个所缘境事,那个事对不对?

 

《披寻记》九○四页:

如是四种所缘境事等者:此说四种所缘境事,谓即有分别影像,乃至所作成办。如是四种于所知事次第现前,是名行一切。于净行所缘乃至净惑所缘,随应能入,是名随入一切所缘境中。

「如是四种所缘境事等者:此说四种所缘境事,谓即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所缘境事、所作成办所缘境事,这四种。「如是四种于所知事次第现前」,这「所知事」就是所缘境,就是按照「次第出现」,最初是有分别影像,然后无分别影像,然后乃至到所作成办,「次第出现」。「是名遍行一切」,遍行一切所缘境事。

「于净行所缘乃至净惑所缘,随应能入,是名随入一切所缘境事」,这个前面标出来这个所缘境的时候,标出来四种;「遍满所缘境事」、另外还有「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还有这三种;说那三种就是「净行所缘乃至净惑所缘」,「随应能入」,随其所应也入于这四种所缘境事里边;就是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所缘,所作成办,也入在这里边。「随入一切所缘境中」,所以这四种的所缘境,这遍满所缘境实在是无所缺少了,所以称之为「遍满」。

这是第一个道理,解释「遍满所缘」的名称。下面第二个,第一个是解释。

 

未二、后义(分二科) 申一、释

又此所缘遍毗钵舍那品、遍奢摩他品、遍一切事、遍真实事、遍因果相属事,故名遍满。

这底下解释这个「遍满所缘」的名字。「又此所缘」,又这个「遍满所缘境」里边说的这个,这修行人你在静坐的时候,你这个所缘境是「遍毗钵舍那品」,普遍一切在修观的时候都是用这个所缘境。「遍奢摩他品」,也普遍到一切修止的时候的所缘境,也是的。「遍一切事,遍真实事」,遍一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一切事」。普遍「真实事」,就是不是虚妄的,那就是圆成实性了、「遍真实事」,这就是那个「事边际所缘境事」。「遍因果相属事」,由修因而得果,就是「所作成办」,也都包括在这里边。「故名遍满」,所以为它立名字叫作「遍满所缘境事」。

这是解释。下面第二科是「配」。

 

申二、配

谓若说有分别影像、即是此中毗钵舍那品。若说无分别影像、即是此中奢摩他品。若说事边际性、即是此中一切事真实事。若说所作成办、即是此中因果相属事。

「谓若说有分别影像,即是此中毗钵舍那品」,前面这一段的解释这个意思就是说;若是这个修行人在修观的时候,他在所缘境上,这所缘境的影像上有各式各样的分别,如理作意,「即是此中毗钵舍那品」,这就是观的这一类的。「若说无分别影像,即是此中奢摩他品」,若是这位修行人的时候,他在所缘境的影像上无分别住,若这样修止的时候,「即是此中奢摩他品」,就是四种遍满所缘境事里面的「奢摩他品」。

「若说事边际性,即是此中一切事真实事」,如果你这修行人这个所缘境属于「事边际性」,色受想行识为所缘境,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十二处、或者十八界这个「事边际性」为所缘境的时候,就是「此中的一切事真实事」这一句话,就是「事边际」了。「若说所作成办」,「即是此中因果相属」的这件事,这个「果」是不能独立的,它一定是属于「因」,由因而得果,所以是「相属」;这因也是属于果的,因为这件事我这样用功修行我能得「果」、我才修「因」;如果无所得白辛苦,那我不做这件事,所以「因果」是「相属」的。那么这就是「所作成办」这一类的所缘境了。

 

巳二、引教(分二科)       午一、证(分二科)

未一、契经(分二科)       申一、指说

如佛世尊曾为长老颉隶伐多,说如是义。

前面这是「辨相」,这说明「遍满所缘境事」的相貌,说完了。现在第二科是「引教」,就是引圣教,引佛说的法语来证明,来成立这件事情。就是你这么说,你根据什么说的呢?就是这句话;所以弥勒菩萨引佛说的话来作证明。分二科,第一科是「证」,分二科,第一科是「契经」,引契经上的话,分二科,第一科「指说」。

「如佛世尊曾为长老颉隶伐多」;前面说这「遍满所缘境事」是有根据的,什么根据呢?「如佛」就像佛,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曾为长老颉隶伐多说如是义」,给这位长老宣说过这个「遍满所缘境事」的,说过的。

这个「颉隶伐多」翻到中国话翻作「遇时」;遭遇的「遇」,时间的「时」。那么这个话那也就可以解释,他遇见佛出世了那么叫「遇时」,这么解释。

「说如是义」这句话是总说的。下边第二科就是「显义」,分二科,第一科「颉隶伐多问」。

 

申二、显义(分二科) 酉一、颉隶伐多问

曾闻长老颉隶伐多问世尊言:大德!诸有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能于所缘安住其心。为何于缘安住其心?云何于缘安住其心?齐何名为心善安住?

「曾闻长老颉隶伐多问世尊言:大德」,称佛为「大德」。「诸有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能于所缘安住其心」,「诸有苾刍」,就是有很多的苾刍他不懈怠,他很精进的修止观的这种行,修这样的胜行、殊胜的修行。「是瑜伽师能于所缘安住其心」说这位修观行的人就叫做「瑜伽师」,瑜伽就翻个「相应」,用中国话说就是「禅师」;这位禅师「能于所缘安住其心」,他选择了一个所缘境,把心安住在所缘境上,他能这样做,安住在这里不动。

「为何于缘安住其心?」这底下提出问题,就是颉隶伐多长老就提出问题。说「为何于缘安住其心?」他为什么他要在这个所缘境上安住其心呢?他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问题。「云何于缘安住其心?」怎么样在所缘境上安住其心呢?就是安住心的方法;前面这个问题是指你的目的,你希望…,你做这件事你有什么希望?现在是第二个问题「云何于缘安住其心?」怎么样在所缘境上安住你的心不动?不动乱,这是方法,安心的方法。「齐何名为心善安住?」这个「齐」就是到什么地方停下来,他「安住其心」到了什么程度的时候才算是「心善安住」呢?这就是最后成功了的相貌,这样意思,这提出三个问题。

 

酉二、佛告(分二科) 戌一、赞问许说

佛告长老颉隶伐多:善哉!善哉!汝今善能问如是义。汝今谛听极善思惟;吾当为汝宣说开示。

这是第二科是「佛告」,就是佛开示。这个照道理说,我们也应该想得到这里,出家人放弃了世间的欲来到佛法里面修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会应该很明白的告诉怎么修行,应该有这件事的,应该是这样子;不是说是我请你来做…,我有银行请你来做职员,你来了我不告诉你做什么事情,有这回事吗?不应该是这样子。现在这《瑜伽师地论》就是解答这个问题。

「佛告长老颉隶伐多:善哉!善哉!」唉呀!你提出这个问题太好了!太好了!「汝今善能问如是义」,你现在很好,能够提出这个问题来问我,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非常有功德的。「汝今谛听极善思惟」,你现在要注意听,听完了以后你心里面要「极善思惟」,尽其所能的去专精思惟佛说的道理,「极善思惟」;听完不能就算了,不可以,你还要再思惟的。「吾当为汝宣说开示」,我会给你宣说这个修行的大义,叫作「宣说」;「开示」就再详细的解释。

的确是应该这样,我们读这个心经「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个人完全没有明白什么佛法,佛就这样讲,你能听得懂吗?所以这个事情的确我们想得到,佛说法的时候应该是很容易明白的,应该是这么说的。

 

戌二、正广开示(分二科) 亥一、答所问(分二科) 天一、标

颉隶伐多!诸有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能于所缘安住其心。或乐净行、或乐善巧、或乐令心解脱诸漏、于相称缘安住其心,于相似缘安住其心,于缘无倒安住其心,能于其中不舍静虑。

这下面第二科「正广开示」。前面佛赞叹同意为他宣说,现在第二科正式地详细地开示这个修行的事情,分二科,第一科是「答所问」,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颉隶伐多!」佛说法之前先招呼这个人,招呼他。「诸有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能于所缘安住其心」这件事「或乐净行、或乐善巧、或乐令心解脱诸漏、于相称缘安住其心,于相似缘安住其心,于缘无倒安住其心,能于其中不舍静虑」。这个是标出来这个所要开示的大义,是这个意思。

说是这个修行人于所缘境安住其心,这里面有种种的差别,不是一样的。「或乐净行」或者这个人他欢喜修行「净行」的所缘境;这个「净行」明白简单的说,「行」者心也,你这个心就是你的行,清净你的心,清净你的心行,这一类的所缘境是有这个作用,是这样意思,这是一类。「或乐善巧」,或者是欢喜善巧所缘境,这个「善巧」就是智慧,你能依它为所缘境能令你增长智慧。「或乐令心解脱诸漏」或者有的人欢喜以这个为所缘境的时候,使令你的心能解脱一切烦恼,把烦恼排遣出去了。这是分三类;一个净行所缘、一个善巧所缘、一个是净惑所缘,这是三类。

「于相称缘安住其心,于相似缘安住其心,于缘无倒安住其心」这是分三个。「于相称缘安住其心」这个「相称」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内心的烦恼病,这个病和药相应了,医生给我们看病的时候,他开的药和我们的病是相合的,也叫「相称」。说我们内心的烦恼病,和佛所宣说这个所缘境这个法门也是相应的,那叫「相称」,正好有这种作用,就叫做「相称安住其心」。下面会有详细解释。「于相似缘安住其心」,这个所缘境是相似的,在这样境界上安住其心。「于缘无倒安住其心」实在就是那个「善巧所缘」,就是对于所缘境上没有颠倒迷惑,你若这样安住在这个所缘境上,使令你心里面不颠倒迷惑,这样子安住其心。

「能于其中不舍静虑」,就是「相称缘」也好、「相似缘」也好、「于缘无倒」也好、你在这里边你在修观的时候并没有离开静虑,都是在禅定里边修这样的安住其心的;这句话是包括前面那三个「相称缘安住其心」也是有禅定、也是有静虑的,「相似缘安住其心」也是在静虑里边,「于缘无倒安住其心」也是在静虑里边的。

这是「标」,下面再解释。解释分四科,第一科「于相称缘安住其心」,先解释这句话。这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天二、释(分四科) 地一、于相称缘安住其心(分三科) 玄一、征

云何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于相称缘安住其心?

怎么叫做「于相称缘安住其心」呢?这「问」。

下面第二科就解释,就是回答,分三科,第一科「为修净行」分二科,第一科是「贪行」;这个「于相称缘安住其心」也就是前面那句话「或乐净行」这个意思,「净行所缘境」是这一回事,这就是下面解释。

 

玄二、释(分三科) 黄一、为修净行(分二科) 宇一、贪行

谓彼苾刍若唯有贪行,应于不净缘安住其心;如是名为于相称缘安住其心。

「谓彼苾刍若唯有贪行」,若是那一个苾刍他内心里面的烦恼,就是贪烦恼太厉害,其他的瞋烦恼、愚痴烦恼、各式各样的烦恼都是很轻微的,他就是贪烦恼太重,这样的情形怎么办呢?「应于不净缘安住其心」,那就应该以「不净」为所缘境,在这个所缘境上安住其心,就应该这样;那么这就是「相称」了,就是药和病是相合适的,就是这个法门对于你是相应了、「相称」的,这样意思。

这第一科是「贪行」,下面第二科是「瞋等行」。

 

宇二、瞋等行

若唯有瞋行,应于慈愍安住其心;若唯有痴行,应于缘性缘起安住其心;

若唯有慢行,应于界差别安住其心;若唯有寻思行,应于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如是名为于相称缘安住其心。

「若唯有瞋行,应于慈愍安住其心」,假设这个人这个想要修行的人,他的贪烦恼很轻微很轻微的,只是瞋烦恼特别重,若是这样的话,「应于慈愍」应于这个「慈愍观」,增长你的慈悲心的这个所缘境,你在这个所缘境上安住其心,就能对治你内心的瞋烦恼了,「安住其心」。

「若唯有痴行,应于缘性缘起安住其心」,若是这个人他的贪烦恼也不重,瞋烦恼也很轻微,他只是愚痴的这种心,愚痴心特别重;什么叫做「愚痴」呢?就是不明白缘起的道理,这个众生在世间上流转生死究竟是怎么回事情?不明白就叫做「愚痴」。若是这个人这个贪烦恼、瞋烦恼不重,只是有愚痴心的话,那就应该于「缘性缘起」,前面讲过;「缘性」是因缘、次第缘、所缘缘、增上缘,这叫作「缘性」。「缘起」就是「十二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是「十二缘起」。「十二缘起」就是说明这个生死的缘起是这么回事情!就是这么样子才有生死流转的,那么你就明白这个道理:哦!我的生死苦是我自己创造的哦!不是其他的什么天老爷强加给我的,不是!我若不做恶就没有恶果报,我若不做善就没有善果报,这善恶果是我自己创造的,是这样子。这样你就有智慧了,就破除你的愚痴了,所以「应于缘性缘起安住其心」。

「若唯有慢行,应于界差别安住其心」,若是这个众生他的贪瞋痴这个烦恼不是重,他的高慢心特别厉害,高慢心这个慢心很厉害,那怎么办呢?「应于界差别安住其心」,那就应该修这「六界差别观」,用「六界」为所缘境安住其心,就能破除去你的高慢心了,是这样子。

「若唯有寻思行,应于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若是这个众生他的高慢心也并不重,小小的,他就是「寻思」厉害,就是散乱心东想西想,想得特别多,妄想很厉害。那怎样的修行呢?「应于阿那波那念」,就是这个「出入息」、息的出入,应该在这个地方安住其心,你这样安住其心就把你的散乱心破了,令心寂静住了。

「如是名为于相称缘安住其心」,这前面就是五个,所以一共是五法,通常说这就是「五停心」。通常说就是开始发心修行的人,你在这五个法门里面选一个,你一定是有一个的,也可能你完全都有,用这样的法门来对治你这样的烦恼,令你心清净,这可以修学圣道了。这叫做「相称缘安住其心」,也就是「或乐净行」这一句话。

 

黄二、为得善巧(分四科) 宇一、蕴善巧

颉隶伐多!又彼苾刍、若愚诸行自相、愚我有情命者生者能养育者补特伽罗事,应于蕴善巧安住其心。

这是第二科「为得善巧」。那个第一句话「或乐净行」,第二句话就是「或乐善巧」这句话。

那么佛就招呼「颉隶伐多」!「又彼芯刍」若是那个苾刍,「若愚诸行自相」,他对于「诸行自相」糊涂,他不明白。就是每一件事,每一件因缘生法的自相是什么?他不明白。譬如说识是了别性;这个色是质碍性、变碍为性,这个色法、地水火风是有个体性它是有质碍的,它在那里、其他的东西不可以同时在那个地方,就是有阻碍了,那就是色法;受以领纳为性,想以取相为性,行以造作为性;就是每一样事有它各别的相貌;你不懂你不知道,人就是认为「心」是物质产生的,那么这就是糊涂了,物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怎么能生出来一个有知觉的东西呢?这是不合道理。所以这个「若愚诸行自相」,这个「自相」就是每一法本身不共于其他法的,它特有的相貌,就是「自相」。

「愚我、有情、命者、生者、能养育者、补特伽罗事」。前面是「愚诸行自相」,这第二个「愚我、有情…」就是糊涂,不知道是无我、无有情、无命者、无生者、无能养育者、无补特伽罗事;他执着有一个我,在色受想行识里边有一个常恒住不变异有主宰性的一个东西是我,这叫「愚我」。「有情」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里面有个「我」,我是「有情」的,或者爱着这个「我」就叫做「有情」,或者是这样。「命者」就是这个寿命和合,我与寿命和合能够在这个世间上生存,这叫做「命者」。「生者」就是从无始劫来到现在,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就是「生者」,这样子。「能养育者」,「能养育者」就是能增长后有业故,就是他能够创造将来生命的业力,你创造这个业力将来又会得果报,我能做这件事,我能够造罪、我能造福,将来去得罪福的果报,这就是「我」,这是一个「我」。「补特伽罗事」,「补特伽罗」翻做中国话翻个「数取趣」,就是数数地得果报而没有厌足,得了人的果报死了以后得天的果报,天的果报死掉了以后又得到地狱的果报,地狱的果报结束了又得饿鬼的果报,就是三界六道轮回没有厌足的时候,就是「补特伽罗事」。

那么他执着有「我」,不明白一切法的「自相」,那怎么办呢?「应于蕴善巧安住其心」。「应于」色受想行识五蕴这个地方去安住其心,去思惟观察就知道是「无我」的,也明白一切法的「自相」了。

 

宇二、界善巧

若愚其因,应于界善巧安住其心。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蕴善巧」。

「若愚其因」若是不明白那一法的因由,为什么有这一法?他就会有个因,果由因生,但是不明白它的因,那怎么办呢?「应于界善巧安住其心」,应于十八界,在这里通达它的因,每一界都有自己的因;眼有眼的因,耳有耳的因,眼根有眼根的因,眼识有眼识的因,舌有舌的因,乃至到第六意识、第六意根,乃至法尘也各有各的因,不是无因缘而有的;你要在这里善巧的通达,安住其心,你要这样子。

 

宇三、处善巧

若愚其缘,应于处善巧安住其心。

若是你不明白它的「缘」;譬如说是我们这个眼识,譬如说眼识它以色为「所缘缘」,眼能看见青黄赤白的色这个眼识才能现起;同时它要以眼根为「增上缘」,这个眼识以眼根为增上缘,你有眼根这个眼识才能现出来,如果眼根坏了、眼识就完了不能生起了;但是没有「所缘缘」眼识也是不能生起。所以这个「识」它要有增上缘,还要有所缘缘它才能现起。但你若不明白你就应该去这样观察;譬如说耳根是耳识的增上缘,声音是耳识的所缘缘;这样说、色声香味触法是「所缘缘」,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增上缘」,这时候才出现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就是这么回事!并不是这里有「我」,不是的。「应于处善巧安住其心」,应该这样。

 

宇四、缘起及处非处善巧

若愚无常苦空无我,应于缘起处非处善巧安住其心。

这个在《显扬圣教论》上解释这件事,就是「若愚其缘,应于处善巧安住其心」,他这么解释:众生、这个凡夫颠倒迷惑,认为在我们生命体里面有一个「我」,这个「我」以六根为依止处,以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这个「我」依止眼根能见色、依止耳根能闻声…,就是乃至到依止意根能分别一切法;这个外道、这个计我论者是这样子说的。现在这个地方「若愚其缘」,只是「识」另外没有「我」只是识依六根为「增上缘」,依六境为「所缘缘」,只是这样,那有「我」可得?没有这回事情。

「若愚无常苦空无我,应于缘起处非处善巧安住其心」,如果你这个人你不明白「无常」的道理。无常的道理、这件事;我们通常说应该「无常」的这件事,谁都容易明白。看那个小孩、婴儿很快地就长大了,然后到学校读书,然后到社会做事,然后老病死就结束了;这谁不知道呢?这是「无常」嘛!其实这粗显的「无常」谁都知道;春天百花开,秋天都黄了、都落叶了、都枯萎了,这个「无常」谁不知道呢?但是,不是;多数人都不明白无常,就是微细一点的无常你不容易明白。譬如这个光,前一剎那的光就是后一剎那的光;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这叫做「常」,你就是没有明白「无常」的道理。我今天看见这个法师,我明天又再看见这个法师了;如果你这样想你就有「常见」。其实你所看见的一剎那间就不是了,一剎那间就不是了,这个变化非常的快,是「无常」的,剎那剎那变异的。但是我们不容易明白这件事,如果佛陀不讲,我们还不是容易明白,是「若愚无常」。

「苦」,这个苦恼的事情我们也感觉到苦,但是乐受我们不知道是苦,乐受是坏苦。你希求快乐,实在就是你希求坏苦,乐的事情坏了你就苦恼了;但是我们不知道乐是坏苦,还有行也是苦,我们不明白的。

「空,无我」;这是〈声闻地〉;这个「空」和「无我」怎么讲呢?即色受想行识没有我叫「无我」,离开了色受想行识另外也没有我叫「空」。我们若是执着有我的时候,执着身体色受想行识里有个我,那就是「愚于无我」,就不明白「无我」的道理了。或者即色受想行识是我,或者离开了色受想行识另外有一个我,就是各式各样的执着了,我们不明白无我的道理。

「应于缘起,处非处善巧安住其心」。那么你若这样的话怎么办呢?你就应该在十二缘起在这里观察思惟;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乃至生缘老死,这个时候你就明白这个「无常」的道理,也明白「苦」的道理,「空、无我」的道理了,就明白这件事了。这个「处非处善巧」,可以说是我们造善业,能得到人天的根,人天的六根,就是触缘受、受缘爱。如果我们造恶业,那就得到三恶道的触缘受,这些苦恼的事情,这些苦恼就会得到,这样子,那就叫做「处」,这叫做「处」。如果我们不知道做善得善报、做恶得恶报,不知道这个缘起,那就是「非处」,这叫做「非处」。于缘起法上观察就会知道有「处、非处」的这件事;那么你「愚无常、苦、空、无我」你就应该观察十二缘起、处非处的善巧,在这上安住其心,就能破除去不明白「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的这个愚痴,破除这个愚痴了。

 

黄三、为令解脱(分二科) 宇一、世间

若乐离欲界欲,应于诸欲粗性诸色静性、安住其心;若乐离色界欲,应于诸色粗性无色静性、安住其心。

这第三科「为令解脱」,为什么这样安住其心呢?「为令解脱」,这里边分两科,一个是世间的解脱、一个出世间的解脱,先说世间的解脱。

「若乐离欲界欲」就是这个人他的心情反常了,他要远离欲界的欲,这就是被欲触恼了的人;在欲上不感觉苦的人,你让他离欲这不可能的事情。就感觉欲是苦了,吃到苦头了,这时候他就欢喜离欲、离欲界欲。那这样子的人应该怎么办呢?「应于诸欲粗性诸色静性、安住其心」,那你就应该这样想:这欲界里边都是苦恼的事情,你这样思惟。这个「粗」就是苦恼的意思,给你很多的苦恼不如意的事情,你就这样思惟。「诸色静性」,色界天上的境界是特别微妙安乐自在的,这「静」和这个「粗」是相对的,你这样子安住其心,你就能离开欲界欲了。这里面有什么意思呢?吃到欲的苦头以后,他还是不愿意离欲的呀!但是心里面想要离欲,但是还有欲的问题,他还是去想要得到欲;但是他的理智想要离欲,那怎么办呢?那就是这样,「于诸欲粗性诸色静性、安住其心」,是这么回事;不是说是已经离开欲了的人要这样子,不是。他是吃到欲的苦头而心里面想要离欲,但是心里还是有欲,那你就得这样作才可以。

「若乐离色界欲,应于诸色粗性无色静性、安住其心」。如果这个人也不愿意色界天,色界天他也不感觉到满意,色界天虽然高过了欲界,但是他也不欢喜。那就「应于诸色粗性」,色界也不好、不欢喜;欢喜无色界的没有色只有受想行识,这个地方微妙寂静安乐,你就这样子安住其心就可以成功了。

这是「世间」的离欲;世间离欲,实在还是不能离欲的,你只是降伏了一下而已,所以这第二科就是「出世间」的离欲。

 

宇二、出世间

若乐通达及乐解脱遍一切处萨迦耶事,应于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安住其心。

如果你这个人,若欢喜「通达」世出世间的因果;世间的果、出世间的因果,你想明白这件事。说是那个人离开了欲界欲,到了色界天无色界天,结果又掉下来又回到欲界受苦,这件事是白辛苦了。那么怎么办法才能究竟的远离世间的苦呢?就是你要「通达」苦集灭道四谛;这「苦谛」是世间的果,「集谛」是世间的因,「灭谛」是出世间的果,「道谛」是出世间的因。这个「灭谛」这个「灭」字怎么讲呢?就把世间的因果、世间的「苦、集」这个因果消灭了,这就是「灭谛」。这个「道谛」就是消灭的方法。你若是明白这件事呢!这件事就成功了!你就可以解脱三界的苦恼。

「若乐通达」世间、出世间的因果。「及乐解脱遍一切处萨迦耶事」,要解脱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这一切的苦恼。这一切苦恼主要是什么东西?是「遍一切处萨迦耶事」,你若执着有我的话呢;「萨迦耶」中国话翻个「坏聚见」,破坏的「坏」、聚集的「聚」、见闻觉知的「见」,「坏聚见」。「坏」就是无常;无常老病死的色受想行识里边是没有我的,但是在这里执着有个我,这叫做「坏聚见」。

这个「遍一切处萨迦耶事」,你若是在欲界里面执着有我的话,也一定色界、无色界也是有我,也执着有我的;你若在色界、无色界里执着有我,你到欲界来还是执着有我;你若是通达无我了,一切处都是无我。这个「执着有我」这件事是烦恼的根本,是烦恼的根本。所以你若通达世出世间的因果,而又能够通达世出世间都是无我的,那你就能解脱世间上一切苦了。

那么这样子,怎么样才能够成功呢?「应于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安住其心」,你这样思惟:思惟世间是苦,苦是有原因的。什么是「苦谛」的原因?就是「集谛」。什么是「集」?就是爱烦恼和见烦恼。你有爱烦恼爱着这个欲,你有见烦恼执着有我,你就非有苦不可。「灭谛」就灭除这个我,灭除这个爱;苦谛、集谛消灭了就是「灭谛」,就是安乐的境界了。怎么样才能灭呢?要修学圣道,修学三十七道品、修学四念处,才能够灭除这苦集二谛,你就得到解脱了,你就在这上安住其心。这是「出世间」的离欲。

 

玄三、结

是名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于相称缘安住其心。

这是第三科,结束这一段。前面这一段这就叫作这个「苾刍勤修观行」,他「勤修观行」他就是可以称作「瑜伽师」了。这个「瑜伽师」在「相称缘安住其心」,这就叫作「相称缘」。就是这个药对于你的病是相合适的;这个法门对于你的烦恼是合适的,能消除这个烦恼。这叫作「相称缘安住其心」,这一科讲完了。

现在第二科「于相似缘安住其心」。

 

地二、于相似缘安住其心(分三科) 玄一、征

颉隶伐多!云何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于相似缘安住其心?

这「相似缘安住其心」怎么讲呢?这是问。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由胜解」。

 

玄二、释(分二科) 黄一、由胜解

谓彼苾刍于彼彼所知事、为欲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故;于先所见所闻所觉所知事、由见闻觉知增上力故;以三摩呬多地作意思惟分别而起胜解。彼虽于其本所知事、不能和合现前观察;然与本事、相似而生,于彼所缘、有彼相似唯智、唯见、唯正忆念。

「谓彼苾刍于彼彼所知事、为欲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故」,说是那位修行人「于彼彼所知事」,就是各式各样的所缘境;或者不净观,或者慈悲观,或者缘性缘起观,这各式各各样的所缘境,像前面说这个相称缘。「为欲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这前面讲过了,就是修这样的观,这样的观察。

「于先所见所闻所觉所知事,由见闻觉知增上力故」,这个「于先所见」就是你在修行以前,开始修行之前叫作「先」。「所见所闻所觉所知事」是怎么回事?就是学习佛法,你见佛闻法,「见闻觉知」你所知道的,所知道的这些;像前面相称缘的这些事情、像十二缘起的这些事情,你这样学习了。「由见闻觉知增上力故」,由于你原来有学习佛法的这个力量,你就发心修行了;「增上」是强大的意思,有强大的力量。你学习了佛法以后,佛法给你智慧了,就是闻思的这个智慧、给你这个,这时候发出这个强大的力量,你就要修止观了。

「以三摩呬多地作意思惟分别而起胜解」,「以三摩呬多地」就是得了定了,当然这是很高的,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非非想定得了定。定的「作意」,这个「作意」很有意思,就是约束你的心不要越轨、不要出轨,在这个所缘境上安住其心,约束你的心在所缘境上安住不动,叫作「作意」。这样讲就是修定,就是警觉你的心,引导你的心到所缘境那里去。这么讲这个「作意」通于一切,通于我们日常生活内心的分别事情。现在这里不是其他的,是指禅定说的作意。「思惟分别而起胜解」,就是在这个所缘境这里思惟观察,你就是建立了强大的智慧了。「而起胜解」就是有力量的一个智慧。得了禅定以后,在禅定里边观察这个所缘境,你常常这样观察、常常这样观察,就生起了一种大的智慧的力量,「而起胜解」。就是认识得很深刻,你不能够动摇他的。他在禅定里面观察五蕴是苦,你说:五蕴不是苦;你不可动摇他、你不能否定这件事的。「而起胜解」。

「彼虽于其本所知事、不能和合现前观察」,这里边有个问题。说是「见闻觉知」的事是在学习佛法的时候,学习佛法的时候是散乱心。现在「三摩地」这是定,得了定以后定心所缘境,和你以前见闻觉知所知事这是不一样的,是不同的,是有点不同的。所以这上面说「彼虽于其本所知事」,说是那个得了禅定那个人,虽然对于在散乱心的时候见闻觉知所知道的事情,「不能和合现前观察」;他在禅定的时候他那个心,不和那个散乱心所缘境和合在一起去观察,不是的,是不同的。定心所缘境和散乱心所知的境界是不一样的,是不同的。

「然与本事相似而生」,然而你在禅定里边定心所缘的这个境界,和那个散乱心的境界是「相似」的。虽然是不是、是不同的;但是还是「相似」的。这下面说「于彼所缘,有彼相似唯智、唯见、唯正忆念」,他在禅定里边观察这个所缘境,观察这个所缘境的时候,「于彼所缘境,有彼相似」,有与散乱心的那个境界相似的,这个所缘境相似的;定心所缘境不是散乱心所缘境,但是与它相似。与它相似这个时候是怎么样呢?「为智、为见」,是你在禅定里面得的闻思修的那个修智的智慧,那个智慧观察这个所缘境的,是「智」所觉,是「见」所照。这个「见」应该是奢摩他了,奢摩他是不分别叫作「见」,「智慧」是观察分别的。观察所缘境「唯正忆念」,而这个所缘境是「念心所」显现出来的,这个「念心所」是分明不忘,不忘所缘境的事。他能把这个所缘境分明的显现在心里面叫「正忆念」。显现出来,以智慧来观察,以智见来观察的。这样子知道五蕴是苦、是无常、是无我的,那就是一切法都是这样子的。

这里就是说:你观你定心里面的所缘境,是无常、无我、是苦的。但是定心所缘境不是散乱心的境界,那么你能够发生作用吗?能的;那个定心所缘境和那个散乱心所缘境是相似的,他一样从这里可以得到智慧,可以得解脱的,这么意思。

比如说是我想我母亲,你心里面一想,心里面就现出你母亲的相;其实你心里现的那个相不是你母亲嘛!只是个影像!不是真的母亲;但是它是相似的。你真实的母亲那是「疏所缘缘」,现在是「亲所缘缘」,彼此是相似的,它还是发出来这个爱心,还有这个爱,对母亲的爱,爱着父母,这个心还会发出来,这叫相似。

现在这个定心所缘,观一切法是苦、空、无常、无我,那就是一切法也都就是这样子,你不能说它不是散乱心所缘境,就没有作用,不是的!它一样会有作用,就能解脱一切烦恼,就能得圣道的。

这叫作「相似缘安住其心」,这个「安住其心」是由胜解;胜解是什么?就是这个智见,智见的胜解所缘境和那个散乱心所缘境是「相似」,是这样意思,这叫作「相似缘安住其心」,是这个意思。

现在下面第二科,「由止观」。

 

黄二、由止观

又彼苾刍,于时时间令心寂静,于时时间依增上慧法毗钵奢那,勤修观行。

「又彼苾刍,于时时间令心寂静」,是那个修行人他很精进,早晨起来他就静坐;吃完早餐以后还是静坐,一枝香一枝香连续这么坐,「时时地令心寂静」,就是修奢摩他的止。「令心寂静」,这个已经得了禅定的人,当然他那寂静那和散乱心不同,他前一剎那心和后面一剎那心是相似的,也是相似。「于时时间依增上慧法毗钵奢那,勤修观行」,他也是从早晨起来他就修「毗钵舍那观」,很有力量的这个智慧。早晨、早饭后、午饭后、乃至到晚间都是修这个毗钵舍那观的,当然和这奢摩他是配合起来的。「时时间依增上慧法」,当然这个智慧是强大的智慧,不是闻思的智慧,是修所成慧,所以「增上慧」。这个「毗钵舍那观,勤修观行」,勤修观行的时候,你前一剎那的观和后一剎那的观是相似的,也是相似。

 

玄三、结

是名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于相似缘安住其心。

前面「相称」,现在「相似」,这个意思不同;意思不同,实在还是在相称缘里面有相似缘安住其心,相似缘安住其心里面也有相称,还是这样的。

 

我最初为什么要选《瑜伽师地论》作我们的课本?我要学习《瑜伽师地论》原因就在这里,它把这个修行的事情详详细细、清清楚楚说给你,这其它的书没有这么详细,没有这么详细的。不只于此,后面还有很多。

我们出了家,我以前说过这个话,我们并不是白痴、没有饭吃出家,不是的。我们放弃了欲出了家,一无所得,这件事是不对的。我们如果真是好好学习《瑜伽师地论》,你好好这样修行,你会有成就,会有成就的。但是你要努力,你要努力的。

这下面还有很多事,前面已经说了很多事;你修行,这件事不可以作,这件事、这件事…不可以作,很多不应该作的事你要知道,然后你要避免这件事。这个事应该作、这个事应该作…那么你就这样作,这样你就很顺利的就成就了。而我们修行人也是发道心愿意修行,但是嫌麻烦,哎呀!说那么多!不!不!不!南传佛教很简单,很好!我就这样子。其实南传佛教也不是那样子呀!他来打禅七开示,当然就说这么多嘛!你真实学习《阿含经》你看看,也很多事情啊!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5)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四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1)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慈航路途 开示篇 第一章 格花堪布讲述霍西老修行人的故事[栏目:慈航路途]
 亲友书 第十一节课[栏目:亲友书学习]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九章 洪州宗的平常心是道说 第三节 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把殊胜的清凉放大或延长[栏目:雪漠]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十一章 施饭转胜[栏目:自立法师]
 略论中国禅观之本质[栏目:胡晓光教授]
 改变你自己[栏目:海涛法师]
 五蕴法门[栏目:杂阿含经选集]
 青蛙 Frog[栏目:森林里的一棵树 A Tree in a Forest]
 神会的顿悟说[栏目:楼宇烈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