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 (12)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39

巳二、次第生起(分二科) 午一、总标义

初善住根本,次乐心寂静,后圣见恶见,相应不相应者:此颂显示增上三学次第生起。

「初善住根本,次乐心寂静,后圣见恶见,相应不相应者」,这是第二科「次第生起」。这个梵天王的申请,请法之后,世尊回答他。头一个颂是「略标」,第二科「次四十九颂广辨」,这里分两科,第一科「初十五颂总说三学」。这一科里分十一科,第一科是「成办方便」,这一科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次第生起」,就是戒定慧它的生起有次第。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义」,「总标义」里边先举颂。「初善住根本,次乐心寂静,后圣见恶见,相应不相应者」,这是这个颂,这个颂标出来。「此颂显示」,这是总标义,标出这个颂的大义。这个颂有什么义呢?「显示增上三学次第生起」,显示这个戒定慧的三学,它是有一定的次第生起的。这是「标义」。底下第二科「别释颂」,分三科,第一科是「初学」。

 

午二、别释颂(分三科) 未一、初学

根本者:谓增上戒,由后二种,是此初学所流类故。

「根本者:谓增上戒」,这个颂的第一句:「初善住根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谓增上戒」,就是所学的这个戒法。「由后二种,是此初学所流类故」,因为什么叫做「根本」呢?「由后二种」,就是后边的增上心、增上慧这两种。「是此初学」,是此增上戒,增上戒是佛教徒初开始所应学习的法门。增上心、增上慧是戒所流类故,由戒流出来的一种功德;增上心也是从增上戒流出来的,增上慧也是从增上戒流出来的,所以它们两个是同一类,所以叫做戒就是根本了。这是这一句话。所以,佛教徒初开始应该「善住根本」。

 

未二、第二学

既具尸罗,由无悔等次第修习,能得第二心乐静定。

这是「第二学」,就是第二增上心学,也就是那个颂的第二句:「乐心寂静」。「既具尸罗」,这位佛教徒他既然具足了增上戒。「由无悔等次第修习,能得第二心乐静定」,由于你能够持戒,持戒清净的时候,心里面不会悔恨;你若犯戒的时候就有悔。「无悔等」,还有其余的功德。「次第修习」,按照那个次第去修习。「能得第二心乐静定」,就得到第二增上心的寂静;心里面欢喜这个寂静,所以也能够努力地学习奢摩他。

 

未三、第三学

心得定者,见如实故,能得第三成就圣见,远离恶见。

这是后两句:「后圣见恶见,相应不相应者。」「心得定者」,说是我们这个散乱心,由于持戒,修定就容易成就,就得定了的时候,有什么好处呢?「见如实故」,能够证悟诸法实相的真理,有这样的功德。「能得第三成就圣见」,由定的殊胜的力量,它有殊胜的堪能性,能使令修行人成就第三个增上慧;这个增上慧是圣人的智慧境界,所以叫「成就圣见」。「远离恶见」,远离凡夫错误的思想。

 

《披寻记》六○三页:

成就圣见远离恶见者:如实知见,是名圣见。与此相违,是名恶见。由成就圣见,释颂圣见,名相应义。由远离恶见,释颂恶见,不相应义。

「成就圣见远离恶见者:如实知见,是名圣见」,「如实」,这个诸法的真实相与你所见的是一样的,你所见的真实相与诸法的真实相是相同的,所以叫做如实见。这个「知见」,智慧叫做「知」,定叫做「见」。「是名圣见」。「与此相违,是名恶见」,你不能见到诸法真实相,那就叫做恶见。「由成就圣见,释颂圣见」,「成就圣见」解释颂里面「圣见」那句话,名叫做「相应义」;「相应」就是成就的意思。「由远离恶见,释颂恶见,不相应义。」这个颂解释完了。

 

巳三、清净渐次(分二科) 午一、总标义 

先净乐静虑,及于谛善巧,即于诸谛中,应生远增长者:此颂显示三学次第清净差别。

「先净乐静虑,及于谛善巧,即于诸谛中,应生远增长者」,这是第三科。前面是第二科,生起的次第。这底下第三科「清净渐次」,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义」。「总标义」里边也是先举颂。「先净乐静虑,及于谛善巧,即于诸谛中,应生远增长者」,这是举颂。「此颂显示三学次第清净差别」,这是标义。底下解释这个标义,分三科,第一科是「初学」。

 

午二、别释颂(分三科)  未一、初学

先净者:是初学。

第一句颂,「先净」这一句话,是初学的增上戒;因为持戒,身口得清净。

 

未二、第二学

乐静虑者:是第二学。

「乐静虑者」,这是第二科,是「第二学」。因为持戒以后,就欢喜修学定,增上心,就得定的轻安乐,所以叫做「乐静虑」。说乐ㄌㄜˋ也可以,说乐ㄧㄠˋ也可以,是「第二学」。

 

未三、第三学(分二科) 申一、总

于谛善巧者:是第三学。

「于谛善巧者」,这是「第三学」。分两科,第一科是「总」。颂上说:「及于谛善巧」,这句话是「第三学」,就是增上慧学。这是总说。底下第二科是「别」说,分三科,第一科是「道谛」。

 

申二、别(分二科) 酉一、道谛

又于如是谛善巧中应生者:谓道谛,应生起故。

「又于如是谛善巧中应生者」,这个「应生远增长」,「应生」是什么意思呢?「谓道谛」,就是四谛里面的道谛。「应生起故」,这个苦谛、集谛,这是众生本来就是有的,从无始劫来这个惑业苦的流转就是有了,就是没有道谛;现在相信了佛法呢,就应该生起道谛,就是戒、定、慧了。前面说「先净乐静虑」,就是已经有了戒,有了定,增上心;现在说「道谛应生起」,就是毗钵舍那的智慧应生起。当然这个先要学习经论,才能有这样的智慧。这是「应生起」这个字,解释完了。

 

酉二、苦集谛

应远者:谓苦、集谛应远离故。

「应远者」,这是第二科,就是「苦集谛」。「谓苦、集谛应远离故」,我们无始劫来有这个色受想行识;有这个色受想行识,它就是苦谛、也是集谛,它也是苦谛、也是集谛,应该要弃舍它。这个地方可是有问题,我们这个第六识虚妄分别、颠倒迷惑,我们若是努力的学习佛法,我们能认识自己这个贪瞋痴的活动,这是错误的,我们应该远离、应该弃舍。但是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也是色受想行识里边的识,你能认识它是错误吗?你很难。说是第七识末那识执着我,也是非常微细,这个我见也很微细,它有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很微细,不容易认识。这个第八识,阿赖耶识这个无分别的境界,也不是苦受,也不是乐受,它这个无分别境界,你知道它是个大苦恼的地方吗?这是众苦之本,你能认识吗?你可能认为它就是我的本来面目了!这个地方还是不容易认识的。但是现在我们由前面的胜义伽他,佛的开示,加上弥勒菩萨的解释,我们才知道那不是本来面目。「应远离故」,应该弃舍。那里边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那里边无始劫来惑业苦的种子,都在那里边,隐藏在那里边,是一个污秽的地方;这是第一。第二,这个阿赖耶识是所得自体,是异熟,是名言种子和善恶业所得的果,所得的果报,所以它不是一个好东西。「谓苦集谛应远离故」。

 

酉三、灭谛

应增长者:谓灭谛,软中上品烦恼,次第数数渐断,增长灭故。

「应增长者」,酉三是「灭谛」。「谓灭谛」,叫做「应增长」。什么道理呢?「软中上品烦恼,次第数数渐断,增长灭故」,我们的烦恼,有软品的烦恼、有中品、有上品;这个修学圣道的时候,先断上品烦恼,然后是中品,然后是软品。这「数数」的,你数数的修学毗钵舍那,在奢摩他里面修这个毗钵舍那,你这个毗钵舍那的力量渐渐地增长,那么这个烦恼也逐渐地消灭,剎那剎那的消灭这个烦恼,越灭就越多,最后就完全消灭了。所以这个「灭」是灭烦恼的意思,这个「灭」字指烦恼的消灭说的。这个「灭」,最初灭的时候,小小的灭烦恼,最后逐渐地增长,灭的更多了,最后究竟清净,那么这叫做清净的渐次。

 

巳四、成败果证(分二科) 午一、举颂

于诸学处中,有四趣三所,远离于二趣,于二趣证得者:

「于诸学处中,有四趣三所」,这是第四科「成败果证」,分二科,第一科是「举颂」。「于诸学处中,有四趣三所,远离于二趣,于二趣证得者」,这是「举颂」。底下「别释」,分二科,第一科先解释「初二句」。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午二、别释(分三科) 未一、初二句(分二科) 申一、标

此颂显示于增上戒、心、慧学处,由所修学有成败故;随其所应,所得果报,四趣差别。

「此颂显示于增上戒、心、慧学处,由所修学有成败故」,这先标大意;显示佛教徒对于这个「戒、心、慧」的所应「学处」,「由所修学有成败故」,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所以有成败的不同,这个颂表示这个意思。「随其所应,所得」的「果报」有「四趣」的「差别」,有四种趣的差别。这是「标」。底下第二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增上戒果」。

 

申二、释(分三科) 酉一、增上戒果

谓于欲界人天所摄所有善趣,是增上戒成所得果;即于欲界余趣,所有恶趣,是增上戒败所得果。

「谓于欲界人天所摄所有善趣,是增上戒成所得果」,这里边的意思就是说,在欲界里面的人,欲界里面的天,「所摄」,属于这个范围内的。「所有善趣」,欲界的人天是善业所趣之处,所往之处,你到那个地方;你若造善业,你就会到人天那个地方去,叫做「趣」。这个「善」是什么善呢?「是增上戒成所得果」,你能持戒清净,就会得到这个果报,得人天的果报。这是善趣。

「即于欲界余趣」,欲界里边有善趣,善趣之余,另外还有一个趣所摄,那就是「所有恶趣」,就是三恶道了。三恶道是「增上戒败所得果」,你破戒了,不管你受戒不受戒,你做这种恶事,你就去得这个果报的。不要误会:「我受戒,我破戒,我会到三恶道;我不受戒,我就不到三恶道」,不是这个意思。你不受戒,你做了恶事,你是更厉害。这是说到善趣、恶趣。

 

酉二、增上心果

色无色界,天趣所摄所有上趣,是增上心果。

这是第二科「增上心果」,色界定、色界天,无色界定、无色界天,这都是天趣所摄的所有,叫做「上趣」;就是在欲界之上。这个是「增上心果」,你成就了色界定,成就了无色界定,你就会得这样的果报,你就到那个地方去了。

 

酉三、增上慧果

三界所不摄涅槃趣,是增上慧果。

这个善趣、恶趣、上趣,这三个趣,这底下一个涅槃趣,一共是四个趣。这个涅槃趣,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所不摄的,它不属于三界的;是超过了三界了,就得大解脱了,就是涅槃趣。「是增上慧果」,是你成就了无漏的圣道了,你就到那个地方去,到涅槃那里去。这是前二句解释完了,就是:「于诸学处中,有四趣三所」,这二句说完了。「远离于二趣,于二趣证得者」,这是后二句,第二科。

 

未二、后二句

于如是诸趣中,远离前二善趣、恶趣已,应证后二上趣及涅槃趣。此言显示,世出世间,二道所得。

「于如是诸趣中」,远离前二个趣,一个善趣、恶趣,远离这个趣。「应证后二上趣及涅槃趣」,这是佛菩萨慈悲开示我们,你应该成就后边二个趣,就是上趣和涅槃趣,成就这二个,前面的善趣和恶趣都不是好事情。「此言显示,世出世间,二道所得」,这句话:「远离前二善趣、恶趣已,应证后二上趣及涅槃趣」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世间的增上心和出世间的圣道,这二道是我们应该成就的。

 

《披寻记》六○三页:

于诸学处中有四趣三所等者:欲界善趣及与恶趣,是二趣应远离。色无色界上趣及涅槃趣,是二趣应证得。如是四趣略摄为三,名为三所:谓欲界善趣恶趣为一,色无色界上趣为一,及涅槃趣为一应知,余文易了。

「于诸学处中有四趣三所等者:欲界善趣及与恶趣,是二趣应远离。色无色界上趣及涅槃趣,是二趣应证得。如是四趣略摄为三,名为三所」,就是三个地方,三个处所。「谓欲界善趣恶趣」,这是一个处所。「色无色界上趣为一,及涅槃趣为一应知」,这就叫做「三所」,三所四取。「余文易了」。

 

巳五、别总修习(分二科) 午一、举颂

二安住二种,一能趣涅槃,渐次为因缘,纯杂而修习者:

这是第五科,前面是「成败果证」,这底下第五科「别总修习」。分二科,午一「举颂」,先举这个颂。「二安住二种,一能趣涅槃,渐次为因缘,纯杂而修习者」,举这个颂。底下第二科「别释」,分二科,第一科先解释「前二句」话。又分二科,第一科「二安住二种句」。又分二科,第一科「最初位」。

 

午二、别释(分三科)         未一、前二句(分二科) 

申一、二安住二种句(分二科)  酉一、最初位

于此颂中,显示最初增上戒学、增上心学,渐次能为增上心学、增上慧学,安住因缘。

这是「最初位」。这个「最初位」怎么讲呢?就是我们这个凡夫,初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这个程度,这就叫做「最初位」。这个「最初位」也叫做资粮位,或者叫做外凡位。这个时候,最初先要学习增上戒学,学习增上戒,然后要学习增上心学,学习定。「渐次能为增上心学、增上慧学,安住因缘」,你最初学习增上戒呢,能为增上心学安住因缘;而后来成就了增上心学,就能为增上慧学安住因缘,就是这样意思。这个最初的时候,学戒的时候就是学戒,学定的时候就是学定,学慧的时候就是学慧,是个别的学习,最初就是这样子。

 

酉二、中间位

显示中间增上慧静虑律仪所摄增上戒学,能为二种安住因缘。

这又是一种安住因缘。所以有二种安住因缘,这是第二种。「显示中间」,前面是「最初位」,这是「中间位」,这个「中间位」就是内凡,就是加行位,是暖、顶、忍、世第一这个时候。这个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这个时候和前面就不同了,就是有进步了。这个时候的增上慧,因为这个时候有了静虑的律仪所摄增上戒学,你这个时候就是得到禅定了,你得到静虑,得到色界四静虑,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得到色界四禅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有定共戒;因为得了禅定的人,他这个心里面没有欲界的欲了,没有这色声香味触的欲了,所以他这个戒自然是清净的,叫做定共戒。没得定的时候,散乱心持戒的时候,是很难得、很难得的事情。说这个时候,你得到色界定的时候,同时你心里面就有戒,叫定共戒。而在这个禅定里边,你又修学增上慧,就是学毗钵舍那的智慧;这个毗钵舍那的智慧是要学习经论,才能有这样的智慧。你成就了这样的功德的时候,「能为二种安住因缘」,能为无漏的定、无漏的智慧作安住因缘,是这么回事。这又是一种安住因缘。

前边初开始受戒、学戒的时候,这个时候虽然也是能得到无漏的智慧,但是距离的还是远一点,因为是散乱心,还要学奢摩他的。等到成就奢摩他了,色界的四静虑成就了这个时候,你再修毗钵舍那,才是无漏的定慧因缘,安住因缘,这样子。这是第二个「中间位」。

 

申二、能趣涅槃句

显示最上一种,能为涅槃安住因缘。

这是第二科,第二科就是最后、最后位,后位,前面是最初位和中间位,这是「能趣涅槃句」,这是最后位。

「显示最上一种,能为涅槃安住因缘」,「最上一种」是什么呢?就是你已经……,若按小乘佛法来说,就是已经得初果以上了,得了初果以上,你有无漏的智慧了,这个无漏的智慧是「最上一种」,这是最殊胜的,最殊胜的功德。这个无漏的智慧,「能为涅槃安住因缘」,这无漏的智慧,他继续地在修行的时候,就能断除去所有的见烦恼、爱烦恼,就能得涅槃了。所以这个无漏的智慧能为涅槃安住因缘,是这么意思。这是涅槃句,能趣涅槃句。第一句是「二安住二种」,第二句「能趣涅槃」。底下「渐次为因缘,纯杂而修习者」,这是后二句。

 

未二、后二句

当知此中显示修习若别、若总,随其所应。

这就是这一句话。这几句话的意思,「此中显示修习」圣道,修习戒定慧有「别」修、有「总」修的不同。「随其所应」,最初位、中间位乃至到后位,随其所应有别修、有总修的不同。

 

《披寻记》六○四页:

二安住二种一能趣涅等者:谓安住定及安住慧,是名安住二种。此中二别:谓最初位修习增上戒学,能为增上心学安住因缘;修习增上心学,能为增上慧学安住因缘,是名第一安住二种差别。于中间位修习增上慧及静虑律仪所摄增上戒学,能为无漏增上心学、增上慧学二种安住因缘,是名第二安住二种差别。由是颂言二安住二种。证无漏已,于中慧学,名为最上。依此慧学修习一切,能为涅槃安住因缘。由是颂言一能趣涅槃。当知此中于最初位修习唯别,于中间位总别修习,于最上位修习唯总,依是义说随其所应。由是颂言渐次为因缘,纯杂而修习。别修三学名纯,总修三学名杂应知。

「二安住二种一能趣涅槃等者:谓安住定及安住慧,是名安住二种」,这个定慧安住二种。「此中二别」,这里有二个差别。「谓最初位修习增上戒学,能为增上心学安住因缘」,最初的时候修习增上戒,你学戒、持戒,就是戒,此中没有定,你心里面还是散乱的。但是你能持戒,就能为增上心学作安住因缘。「修习增上心学,能为增上慧学安住因缘」,你这个戒学习好了,持戒清净,然后你再修学定;修学定的只是定,这里没有慧,但是它能为慧作安住因缘,能帮助慧成就,所以说「能为增上慧学安住因缘」。「是名第一安住二种差别」,这就是最初位,最初的时候安住二种差别,就是增上心、增上慧二种安住因缘。

「于中间位修习增上慧及静虑律仪所摄增上戒学,能为无漏增上心学、增上慧学二种安住因缘,是名第二安住二种差别」,在中间位的时候,就是你的静虑奢摩他成功了,奢摩他成功的时候,这个时候有了定共戒了,也有毗钵舍那的慧,中间位修习增上慧及静虑律仪所摄的增上戒。这就不是以前散乱心的持戒,不同了。「能为无漏增上心学、增上慧学二种安住因缘,是名第二安住二种差别」。

当然这个增上心学里边也有一点差别,譬如说你先得到欲界定,欲界定就是未到地定的安住因缘。那么你在欲界定里面继续修这个未到地定,未到地定修成功了,那么它又是色界的四静虑的安住因缘,这也有这个差别。这个戒呢,先是律仪戒,而后得到定共戒,定共戒再进一步就是道共戒,道共戒就是圣人了,它也有这个差别。那么这个智慧呢,你最初没得定的时候是散乱分别慧,得了定的时候,这个慧就是不散乱了,但是还是有漏的智慧;得了圣道以后,那是无漏的智慧了,也是有差别的。

「由是颂言二安住二种」,这一句话解释完了。

「证无漏已,于中慧学,名为最上」,「证无漏已」,就是得了初果以上了,得了无生法忍以后了。「于中慧学」,是最为殊胜的。「依此慧学修习一切」,依此慧学修习一切法门。不管是你自己用功,你修学戒,戒也是无漏的,是道共戒;修学定,定也是无漏的;修学一切的功德都是无漏的了。「能为涅槃安住因缘」,那就能得到圣道,得涅槃了。「由是颂言一能趣涅槃。」

「当知此中于最初位修习唯别,于中间位总别修习」,这底下解释这句话:「渐次为因缘,纯杂而修习者」,这个「纯杂」怎么讲法呢?这个「杂」就是总,「纯」就是别。这地方说:「当知此中于最初位修习唯别」,就是一样一样的修习,你修学戒,只是学戒,那个定慧都没有;你修学定的时候,定里还没有慧;但是学定的时候一定是有戒,这里面还有这个问题。「于中间位总别修习」,在中间位的时候,有的时候也还是一样一样修习。如果你不入定的时候,你持戒清净,那就是属于戒,而没有定;你若入定的时候,你没修毗钵舍那,那里面没有慧,但是有戒、有定。若是修毗钵舍那的时候,得了禅定以后,在禅定里边修无漏的观慧的时候,此中有戒、有定、有慧;所以在中间位的时候,修这个戒定慧,有总、有别的不同。「于最上位修习唯总」,在最上位,也就是得了圣道以后,你要修行的时候,那一念心里边也有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都具足的,这有这个差别。「依是义说随其所应。由是颂言渐次为因缘,纯杂而修习」,「纯」,纯修习戒,纯修习定,纯修习慧,就是别修;「杂」就是合在一起,就是总修了。「别修三学名纯,总修三学名杂应知」,你有增上慧的时候,这个圣人的无漏的证慧出现的时候,这里边有戒、有定的,一定是总修的。这是这一个颂解释完了;「别总修习」,这个解释完了。

 

巳六、成满先因(分三科) 午一、增上戒学

最先离恶作,最后乐成满;诸学是为初,于此学聪睿者:此颂显示由增上戒学,以无悔等,渐次修习,为后转因。

「最先离恶作,最后乐成满;诸学是为初,于此学聪睿者」,这是第六科,前面是第五科,这是第六科「成满先因」。分三科,第一科是「增上戒学」。这是举这个颂:「最先离恶作,最后乐成满;诸学是为初,于此学聪睿者」,这是引这个颂。这底下标其大意。「此颂显示由增上戒学,以无悔等,渐次修习,为后转因」,这个颂的意思,是表示由增上戒学,由于我们受持清净戒法,以无悔等的功德,渐次地修习,为后来的功德展转生起的因缘。

 

《披寻记》六○四页:

最先离恶作最后乐成满等者:此中最初由无悔故,名离恶作。无悔故生悦,生悦故心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乐,即此受乐为最后边,名乐成满。此于三学为初方便,于此修学生引发慧,故名聪睿。

「最先离恶作最后乐成满等者:此中最初由无悔故,名离恶作」,你如果犯戒了,心里就会后悔,有悔恨,不高兴我所作的事情。这个「恶」就是厌恶;「作」,自己作了恶事了;不高兴自己作这种恶事,所以叫做「恶作」。但是你若持戒,就没有悔,就不悔恨,不悔恨也就「名离恶作」,就远离了恶作这件事,这么意思。

「无悔故生悦」,前面说「以无悔等」,那个「等」字,这底下就说出来「等」什么呢?「无悔故生悦」,你没有悔恨,你心里面就喜悦;我心里自己检查自己的身口意都是清净的,没有染污,没有过失,心里面就喜悦。「生悦故心喜」,你心里面有喜悦,有悦心里面就喜乐。喜乐什么呢?我这样子我可以为圣道的基础,我没有恶,我就生悦,有这样基础,将来能生善,所以心里面就会有喜。「心喜故身安」,心里面有喜的时候,你心里面有喜乐的时候,你这四大就调和,这个心理影响到生理,身体就安和。「身安故受乐」,就受快乐,就受到快乐;这就是为禅定作因缘了,为轻安乐作因缘。「即此受乐为最后边」,你能够持戒清净,最后能得到乐。「名乐成满」,最后乐成满。「此于三学为初方便」,这在三学里面,这是最初方便,就是戒。「于此修学生引发慧,故名聪睿」,你对戒上这样努力的学习,能引发出来一种智慧,所以叫做「聪睿」。这个持戒清净了,心里面会有一种智慧,那叫做「学聪睿」。当然,持戒清净这是智慧的行为。

 

午二、增上心学

由此智修净,净生乐成满,诸学是为中,于此学聪壑者:此颂显示由增上心学、修所成慧,最胜善根,渐次生故,为最上学因。

「由此智修净,净生乐成满」,这是第二科「增上心学」。「由此智修净,净生乐成满,诸学是为中,于此学聪睿者」,这是引这个颂。底下:「此颂显示由增上心学、修所成慧」,这个颂是显示,你前面的增上戒学,最后乐成满之后,你继续努力地向前进修,成就了增上心,得了定了。得了定的时候,在禅定里边就有毗钵舍那成就了,叫修所成慧。「最胜善根,渐次生故」,就是前面戒成满的时候,最后乐成满;乐成满,增上心学、修所成慧也成满,就是展转的次第。「最胜善根,渐次生故」,这个修所成慧到后来就是无漏的智慧成就了,所以这个是渐次地引发出来殊胜的善根。「为最上学因」,这个增上心是最殊胜的无漏的智慧的因缘,所以叫作「由此智修净,净生乐成满,诸学是为中,于此学聪睿」,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六○五页:

由此智修净,净生乐成满等者:谓由心得正定,能如实知,能如实见;如实知见,故能起厌;厌故离染;由离染故,便得解脱;得解脱故,证无所作究竟涅槃。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八卷二页)此中道理应准彼释,复次当知如实知见,即以修所成慧为其体性,此于五善根中,最为殊胜,是故名为最胜善根。  

「由此智修净,净生乐成满等者:谓由心得正定,能如实知,能如实见」,心得正定之后,在定里面修毗钵舍那,就能如实知、如实见。「如实知见,故能起厌」,你真实有智慧了,你就会有厌离世间的这些惑业苦的事情。「厌故离染」,厌故就离染,离欲界的欲,也能离色界、无色界禅定里面的欲,叫「离染」。「便得解脱」,就是解脱了三界的见烦恼、三界的爱烦恼,「便得解脱」。「得解脱故,证无所作究竟涅槃」,就成就了无为的涅槃境界。「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八卷二页)此中道理应准彼释。复次当知如实知见,即以修所成慧为其体性」,这个如实知、如实见,就是修所成慧为其体性,为如实知见的体性。「此于五善根中」,就是信进念定慧,「最为殊胜,是故名为最胜善根」,这是这样意思。

 

午三、增上慧学

从此心解脱,永灭诸戏论,诸学是为尊,于此学聪睿者:此颂显示由增上慧学,能为最胜涅槃果因。

「从此心解脱,永灭诸戏论,诸学是为尊,于此学聪睿者」,这是第三科「增上学慧」。「此颂显示由增上慧学,能为最胜涅槃果因」,这和前面意思……说过了。

 

《披寻记》六○五页:

从此心解脱永灭诸戏论等者:于有余依涅槃位中,诸种子灭,诸烦恼尽,名心解脱。若入无余般涅槃界,若异不异,死后当有或当无等,一切戏论不能说故,是名永灭戏论。

「从此心解脱永灭诸戏论等者:于有余依涅槃位中,诸种子灭」,「有余依涅槃」,这个「诸种子灭」,这个见烦恼的种子、爱烦恼的种子都灭了。「诸烦恼尽,名心解脱」,这个心解脱是这样意思。「若入无余般涅槃界,若异不异,死后当有或当无等」,若入了无余般涅槃的时候,就是真如的境界了。这个真如的境界和一切有为法,是「若异不异」,或者「死后当有或当无等」,这都是「戏论」,这一切的戏论「不能说过」,不能表达无余涅槃的境界的,「是名永灭戏论」。

 

巳七、学行离合(分二科) 午一、非共(分二科) 未一、增上戒学(分二科)

申一、举颂

若行趣不净,亦趣于善趣,是行说为初,当知此非共者:

这是第七科「学行离合」,有离、有合的不同,就是戒定慧互相离,戒是戒,不和定慧相合,也有相合的。午一「非共」,分二科,第一科是「增上戒学」。又分二科,第一科「举颂」。「若行趣不净,亦趣于善趣,是行说为初,当知此非共者」,这是「举颂」。第二科「释义」。

 

申二、释义

此颂显示增上戒学,若有败毁,为恶趣因;若能成立,为善趣因。此是不共,离后二学,亦能成故。

「此颂显示增上戒学,若有败毁,为恶趣因」,若是这个佛教徒他破了戒的时候,那将来就到恶趣的世界去受苦了,这是恶趣的因缘。「若行趣不净」,那就是持戒不清净,破了戒,到三恶道,「为恶趣因」。「若能成立,为善趣因」,若是你能成立清净的戒法,那你就能生到人天的善趣。「此是不共」,这个戒也可以说是不共。怎么叫做「不共」呢?「离后二学,亦能成故」,这个人他不修学增上心,也不修学增上慧,只是持戒,这个戒也可以成立的,这个戒能成立的。你单独学习戒,持戒清净,也是能成就的,所以叫做「不共」。就是不和增上心、增上慧合作,我单独只是持戒,其他的我不学习,这件事也能成就。

 

未二、增上心学(分二科) 申一、举颂

若行趣清净,非诸趣究竟,是行说为中,当知亦非共者:

「若行趣清净」,这底下第二科「增上心学」,先举颂:「若行趣清净,非诸趣究竟,是行说为中,当知亦非共者」,这是「举颂」。底下「释义」。

 

申二、释义

此颂显示中间学行离欲界欲,得清净故,名趣清净;未能尽离上界欲故,亦未永拔欲随眠故,不得名为于诸趣中究竟清净。此离最上亦能成辨,故名不共,非离最初。

「此颂显示中间学行离欲界欲,得清净故,名趣清净」,「此颂显示中间学」,就是增上心是在增上戒、增上慧的中间,你学习这个定,你学习修行这个定,成功了的话,「离欲界欲」,欲界的色声香味触的欲是放弃了,那么「得清净」,心里面很清净,没有……,欲是染污,没有欲嘛,心清净故。「名趣清净」,这叫做趣清净;就是趣向,向于清净那一方面去了,就是得了禅定了。

「未能尽离上界欲故」,得到禅定之后,你离开了、弃舍了欲界的欲的染污,所以可以名之为「清净」。但是你还没有能够全部的弃舍色界、无色界的欲,你还有染污。色界、无色界是上界,你对于禅定你还有欲,这个欲你还没有能够灭除,这是一个过失。「亦未永拔欲随眠故」,这欲界的欲,你是不现行而已,那欲界欲的种子你还在,还在你心里面隐藏着,你没能够永久的灭除去欲界欲的种子。故「不得名为于诸趣中究竟清净」,所以你若成就了增上心,虽然也很了不起,但是不是在诸趣中最究竟、最清净的,还不是最好的东西。

「此离最上亦能成办,故名不共」,说是这个增上心,他能够离开欲界的欲,也是很殊胜了,但是他没有成就最上,「此离最上」,他没有具足;这个「离」就是不具足,不具足这个最殊胜的毗钵舍那的无漏的智慧。「亦能成办」,这个增上心也能成办。你没有那个无漏的智慧,这个禅定还是能成功的,故名叫「不共」。但是这里面有增上戒,它和增上戒一定是共有的、和合的。「非离最初」,所以不离最初,它还是不离开最初的增上戒,增上戒还是有;它是离开了那个殊胜的增上慧,但是戒还是有。这是中间的这个颂。这个「增上心学」这一科解释完了。

 

午二、必共(分二科) 未一、举颂

若行趣清净,于诸趣究竟,是行说为尊,当知此必共者: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说「不共」,这底下第二科说「必共」,决定是共有的。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第二科是「释义」。

 

未二、释义

此颂显示最上学行,三界诸欲皆远离故,亦能永拔诸随眠故,于诸趣中最为究竟。不离前二能独成办,故名必共。

「此颂显示最上学行,三界诸欲皆远离故」,此一颂是表示最殊胜的增上慧学,你修行这一个法门的时候,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诸欲完全的弃舍了,没有了。「亦能永拔诸随眠故」,也能够永拔欲界欲、色界、无色界欲的种子,把它灭除了,灭除了就是永久的灭除了。「于诸趣中最为究竟」,善趣、恶趣、上趣,这一趣是最殊胜、最圆满的。「不离前二能独成办」,这个增上慧学,它不可以单独的成辨,不可以离开前面增上戒、增上心单独成功;一定要有增上戒,也要有增上心,才能够成就增上慧的,「故名必共」。所以,戒定慧还有这样的共、不共的差别。

 

巳八、智愚果相(分二科) 午一、初半颂(分二科) 未一、举颂

若有学无学,当知并聪睿者:

这底下第八科「智愚果相」,有智果、有愚果。分两科,第一科是「初半颂」,未一「举颂」。「若有学无学,当知并聪睿者」。

 

未二、释义

此初半颂,显示于三学中,聪睿者相。有正学故,无邪学故。

「此初半颂,显示于三学中,聪睿者相」,若有学习这个戒、定、慧,乃至到学习到圆满,这些事情。「当知并聪睿」,这些都是有智慧的人。「此初半颂,显示于三学中,聪睿者」的「相貌」。怎么叫做「聪睿」?「有正学故,无邪学故」,你学习佛所说的戒、定、慧,那你就是正学,没有邪学。你有爱、有见,有见烦恼、有爱烦恼,不管你外相表示什么,你内心里面有见烦恼、有爱烦恼,那就都叫做「邪学」。你能破除去见烦恼、破除去爱烦恼,那你叫做「正学」。这是前半颂,底下后半颂,是「举颂」。

 

午二、后半颂(分二科) 未一、举颂

若有学无学,当知并愚夫者:

这是「举颂」。第二「释义」。

 

未二、释义

此后半颂,显示于三学中,愚夫之相。有邪学故,无正学故。

这个「愚夫之相」,就是你内心里面的思想,不管你用什么名字来表达,只要是都在增长邪知邪见,增长爱烦恼,增长欲烦恼,增长执着,那都是愚夫之相。「有邪学故,无正学故」,是这样意思。这个梵天王问:「云何学、无学?」现在这里作这么一个解释。

 

巳九、成满渐次(分二科) 午一、举颂

若弃舍摄受,亦断除粗重,及现见所知,是受持三学者:

这是第九科「成满渐次」,分两科,第一科「举颂」。「若弃舍摄受,亦断除粗重,及现见所知,是受持三学者」,这是举颂。底下第二科「释义」。

 

午二、释义

此颂显示,若能弃舍家亲属等所摄受故;若能断除三摩地障诸粗重故;若能现见四圣谛相所知理故,如其次第,三学成满。

「此颂显示,若能弃舍家亲属等所摄受故;若能断除三摩地障诸粗重故」,这是第二科。这个「弃舍摄受」,这句话怎么讲呢?「若能弃舍家亲属等所摄受故」,弃舍这个家,把这个家弃舍了。弃舍家,什么呢?就是弃舍了亲属。弃舍了亲属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弃舍了爱。这个「摄受」就是爱的意思;弃舍了爱,这叫做「弃舍摄受」。

「若能断除三摩地障」,说是我弃舍了爱,我出家了;出家了,你还没得禅定,有三摩地的障。这个你出家以后,你持戒不清净,也是三摩地障;饮食不知节量,吃得很多,也是三摩地障;你不守护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你不守护你的心,那也是三摩地障;自己行住坐卧,一切时中作一切事的时候,自己不能正知而住,那也是三摩地障;老是散散乱乱、随随便便的,那都是三摩地障,都是「诸粗重故」,都是粗重。「若能断除三摩地障诸粗重故」,这是第二句「亦断除粗重」故。

「若能现见四圣谛相所知理故」,若能现见四谛,「及现见所知」这句话怎么讲呢?「若能现见四圣谛相」,能看出这执着是苦啊!其实知道是苦这句话,蚊子来咬你会痛,这谁不知道呢?这个痛的苦,谁不知道呢?谁都知道。就是一般的如意的境界,一般的色声香味触令你如意的境界,这是苦,你不知道,你不容易知道。进一步呢,这阿赖耶识是苦,是大苦聚,你不知道,你不容易知道。所以这个事:「若能现见四圣谛相」,能见苦谛,这是圣人才知道的。这个五取蕴苦,是不容易知道是苦的。说能知道是集,「哎呀!我现在烦恼动了,是不对的」,你能知道自己烦恼动是不对,都不容易;知道苦,知道集,知道是灭,知道圣道,更不容易了。所以「若能现见四圣谛相所知理故」,那就是这句话:「现见所知」。「如其次第,三学成满」,如这个次第,你的戒、定、慧三学就满了,就成功了。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 (11)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 (1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九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四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1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1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3)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自心的改变[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腊梅[栏目:超然法师·岁月枯思]
 藏传净土法 第八十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9.罗摩国王[栏目:海涛法师说故事]
 富家子邪淫遇虎[栏目:邪淫恶报感应录]
 半截碑[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