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偈集
一二七 1「来者去者,汝不知道,由何处来,吾子!悲泣。
一二八 来而又去,不知此道,勿为此忧,此是生法。
一二九 不愿彼处来,不许此处去,由何处而来,少时住后去。
一三○ 此处一形去,彼处他形来,生死人间态,一总往轮回,去时如来时,更有
何悲哀。
一三一 难见刺胸,箭我以拔,见子沉忧,我为拂忧
一三二 今日我拔箭,安靖无欲爱,归命佛法僧,归命大牟尼。」
(右)波罗遮那尼弟子五百尼。
一三三 「我为子忧闷,心狂思想乱,裸身披乱发,到处我徘徊。
一三四 尘冢与墓所,街路与大道,徘徊三年间,饥渴所烦恼。
137 一三五 偶见善逝佛,来至弥絺罗,为调不调者,无畏正觉者。
一三六 我得平常心,我礼拜着座,瞿昙垂慈念,为我说佛法。
一三七 闻法我得度,我为无家身,随励师之语,安稳证涅槃。
一三八 舍断一切忧,此处应完成,应知一切忧,依因以生本。」
(右)婆斯搋尼
一三九 2「年少汝姿美,我亦为少壮,来,忏摩!我等娱五乐。」
一四○ 「持病易破碎,为此腐臭身,而是为恼累,我根绝欲爱。
一四一 3诸欲如刃柱,诸蕴断头台,汝呼为欲乐,今不为我喜。
一四二 喜悦随处弃,打碎痴闇块,波旬!如是汝当知,恶者!汝为我所败。
一四三 崇拜诸星宿,森林祭火天,如实愚无知,不净思为净,误也。
一四四 我礼正觉者,人中最上者,我随师之教,脱一切苦恼。」
(右)忏摩尼。
一四五 「着饰着善衣,涂香悬华鬘,覆身以璎珞,婢女群环侍。
一四六 饮食携不少,硬食与软食,由家出外去,入来游园中。
138 一四七 其处戏乐后,续行还己家,行入妙树多,安阇那林舍。
一四八 彼处见〔世界〕光佛,近前而礼拜,有眼者垂慈,为我说佛法。
一四九 闻大仙说法,我得悟真理,即处离尘法,得触甘露道。
一五○ 得度了正法,我为无家身,得达三种明,佛之教不空。」
(右)须奢陀(善生尼)。
一五一 「我之家世高,宝多又丰财,摩伽长者女,眉目我形好。
一五二、一五三 王子等愿望,长者子等求,〔彼等并修书〕,送交我父云:『阿奴
波摩女与我,此女阿奴波摩,八倍之重金,珠宝我与汝』。
一五四 我见世界主,无上正觉者,我礼佛之足,而退坐一面。
一五五 瞿昙垂慈悲,为我说诸法,其着原座时,我得第三(不还)果。
一五六 断发我得度,成为无家身,由渴爱枯尽,今日第七日。」
(右)阿奴波摩尼。
一五七 「佛于所有生类中,觉者勇者最上者,我与数多诸人人,脱除苦恼齐归命。
一五八 知悉诸苦恼,调竭渴爱因,修圣八支道,无漏证寂灭。
139 一五九 昔日为母子,亦或为父兄,或为我祖母,如实我不知,不见安住地,以故
入轮回。
一六○ 我今见世尊,此我最后身,生生断轮回,今我不再生。
一六一 发愤努力且专心,常行勇猛为精进,见此和合佛弟子,勤向诸佛为礼拜。
一六二 摩耶夫人生瞿昙,实为众生得利益,世间病死所击者,排除五蕴得自在。」
(右)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
一六三 「笈多!汝为解脱益,弃儿而出家,利益日增长,心勿为所囚。
一六四 有情为心欺,魔王国土乐,此无智慧者,多生经轮回。
一六五 4欲爱与瞋恚,身见戒禁取,第五为疑惑。
一六六 出家比丘尼,弃此五种见,五种下分结,不再来此处。
一六七 贪慢无明除,结缚掉举破,汝之苦恼尽。
一六八 排除生死轮,应知须转生,离去现生欲,安静为游方。」
(右)笈多尼。
一六九 5「四次及五次,我从精舍出,心不得安息,心不得统御。
一七○ 我近忏摩尼,恭问解脱道,尼为我说法,五蕴十二处,乃至十八界。
140 一七一 并说四圣谛,五根与五力,七支八支道,得最上利益。
一七二 我闻尼之语,力行其教导,于夜之初分,我得忆前生。
一七三 于夜之中分,我得净天眼,于夜之后分,得碎痴闇块。
一七四 包身以喜乐,我为盘足住,殆至第七日,痴闇块已碎,于是伸两足,我由
定中出。」
(右)毘兰耶尼。
注1 2 一二七~一三○ 之四偈,为波罗遮那尼为五百人之母所说之偈。一三一、一三二之二偈为
五百之母出家后一一唱出之偈。
3 一三九之一偈为魔王诱惑忏摩尼所唱者,一四○ 以下五偈为答此由尼所唱之偈。
4 此五者称为五盖(mivarana)。
5 与三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