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算数目犍连经
说法地点: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
参加人员:梵志目犍连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算数目揵连梵志,以鹿子母堂和算数为喻,请教佛陀有关于佛法中的次第,佛陀乃为之分别解说。
这部《算数目犍连经》中的主人公,看样子是位对算术(数学)比较了解的人物,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数学家。我觉得在谈这部经之前,我们需要对古印度的数学知识方面的发展,作一简要的阐述。
古代印度数学知识萌芽很早,早在哈拉帕时代的度量衡,就采用了十进位制。而《梨俱吠陀》中,就有关于2、4、6、8、10的计数资料。《夜柔吠陀》和佛教的经典中,都提到过表示巨大数目的概念和名称,比如佛经中为了表示世界及众生的众多,往往用“恒河沙数”、“无量沙数”、“百千万亿”等名称来描述和形容。从阿育王时代起,印度数字的字体就开始稳定。到公元二世纪,印度人就用梵文字头表示数目。在梵书时代就已出现专门探讨数学和几何学的著作《数经》(即《准绳经》);《阿跋斯檀法经》提到利用平面几何学知训及华德哥拉斯定理建筑圣火祭坛。《梨俱吠陀》提到二分之一及三分之一的分数除法。《百道梵书》中有求算术级数及几何级数的总和的方法。公元前200年的平伽拉的著名《昌达经》提出了印度最古老的巴斯葛三角形,推导出一种数字横表,类似二项式系数三角形。
需要说明的是,这部《算数目犍连经》倒不是在研究数学问题,而是借用建筑的次第来说明修行的次第。这部经其实对那些四处寻求修行法门的信士来说,可以说是再合适也不过了。因为经中所讲的,正是我们平常所关心的修行次第问题。因此,这部经典对于我们修行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故事发生在一天的午后,此时佛陀正住止于舍卫城内的鹿子母讲堂。有关鹿子母讲堂的故事,前面的文章中已经有所涉及,此处不再多述。有一位婆罗门种姓的居家信士,名叫算数目犍连,他前来拜望佛陀,主要是想来请教一些问题。其实他的问题也很有针对性,让我们来看看他所提的是什么样的问题——
瞿昙!此鹿子母堂渐次第作,转后成讫。瞿昙!此鹿子母堂磴梯,初升一磴,后二、三、四。瞿昙!如是此鹿子母堂渐次第上。瞿昙!此御象者,亦渐次第调御成讫,谓因钩故。瞿昙!此御马者,亦渐次第调御成讫,谓因鞍故。瞿昙!此刹利亦渐次第至成就讫,谓因故弓箭故。瞿昙!此诸梵志亦渐次第至成就讫,谓因学经书故。瞿昙!我等学算数,以算数存命,亦渐次第至成就讫。若有弟子,或男或女,始教一一数,二、二、三、三、十、百、千、万,次第至上。瞿昙!如是我等学算数,以算数存命,渐次第至成讫。沙门瞿昙!此法、律中,云何渐次第作至成就讫?
这段话看着有点拗口,他实质上就是在讲事物的顺序与次第的问题。他的意思是,上楼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驯大象、驯马要一步步地将其驯服;武功、读书取得成就,都是不断积累的过程。而从经中我们也初步将这位算数目犍连的身份也搞清楚了,他是一位类似于旧社会的“地理先生”,说得好听点,也可以称之为“土木工程师”,因为他“以算数存命”,就是专门做与数字打交道的活计。算数目犍连将问题归结为一点,即在佛陀的教法中,从开始修行,一直到取得成就圆满,有没有一个次第呢?
这次,佛陀的回答是正面的,他说:“有啊,修行当然有次第啦!”接着,佛陀开始为我们讲解有关修行的次第问题。
次第一:若年少比丘初来学道,就要开始教导他们,一定要保持身、口、意三者的清净,守护它们,就好像守护自己的性命一样。
次第二:教导比丘要对身、受、心、法多作观察,使自己时时住止于四念处之中。
次第三:教导他们要守护六根,守护其念心,恒起正知,不被六境所转,确保心中不会生起贪伺、忧戚等恶不善之法。
次第四:要求比丘注意自己的威仪教相,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要讲究次序而保持庄严之相。平时要沉默寡言,不要多嘴多舌,不该问的不要问,不该听的听,不该想的不要去想,时时刻刻保持正念。
次第五:要求比丘要独住于人烟稀少之处,应于无事处,或至树下安静处,铺上坐具,结跏趺坐,正身正愿,收拾身心,朝内观察,断除贪伺,心中无诤;然后渐次修行,从一禅至四禅作成就游。最后,在如来及诸位大德高僧的悉心教导下,便可以获得最后的成就。
以上五个次第,它们之间是一种递进的关系,修行层次是逐渐地提高,例如次第五必须是建立在前四个次第的基础上,而次第四则必须建立在前三个修行次第的基础上,以此类推。
有关修行的次第搞清楚了,于是算数目犍连就进一步请教佛陀道:“沙门瞿昙!一切弟子如是训诲,如是教诃,尽得究竟智必涅槃耶?”意思是说,关于上面五个修行次第,佛陀都向弟子们交待清楚了。既然已交待得清清楚楚,那么比丘们能不能都能获得解脱呢?
佛陀的回答是:“不一定,有的能够解脱,有的则不能够获得解脱。”
算数目犍连对此感到迷惑不解:既然比丘们都是以佛陀为师,都是从佛陀跟前听闻到一样的教法,那么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取得涅槃,有的人却依然流转于生死呢?
佛陀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算数目犍连:“我且问你,到王舍城的道路,你熟悉吗?”——佛陀此处住止于舍卫城,距王舍城大约有好几天的路程。
算数目犍连说:“是的,到王舍城去的道路,我是很熟悉的。”
佛陀继续说,假如现在有两个人都要去王舍城办事,但是他不知怎样去王舍城,于是他们在不同的时间里前来请教算数目犍连,问去王舍城的路该怎么走?算数目犍连把如何去王舍城的道路,对此二人作了详细的描述,只要按照指点的路程去行走,他们是肯定可以如期抵达王舍城的。结果呢,一个人如期抵达,事情办妥后欢喜而归;另一个人呢,千拐八拐,连东南西北都无法搞清楚,一路是颠三倒四,不但王舍城没有去成,差点连家都回不了了!其实算数目犍连对路程的描述是毫厘不差,如果“依教奉行”,肯定错不了。可是二人的结局却为何截然不同呢?原因很简单,就看二人是否“依教奉行”了。佛教比丘也是一样,他们都是受持相同的教法,摄守相同的戒律。如果大家都按照佛陀的教法与戒条去如是行如是修,岂有不达彼岸之理?
算数目犍连听后,连连点头称是。他对佛陀说:
瞿昙!我已知;瞿昙!我已解。瞿昙!犹如良地有娑罗林,彼中有守娑罗林人,明健不懈,诸娑罗根以时锄掘,平高填下,粪沃溉灌,不失其时。若其边有秽恶草生,尽拔弃之;若有横曲不调直者,尽落治之。若有极好中直树者,便权养护,随时锄掘,粪沃溉灌,不失其时,旭是良地娑罗树林转茂盛好。瞿昙!如是有人谀谄、欺诳、极不庶几无信、懈怠、无念、无定、恶慧、心狂、诸根掉乱,持戒宽缓,不广修沙门。瞿昙!如是之人不能共事。所以者何?瞿昙!如是人者,秽污梵行。瞿昙!若复有人不有谀谄,亦不欺诳,庶几有信,精进不懈,有念、有定,亦有智慧,极恭敬戒,广修沙门。瞿昙!如是之人,能共事也。何以者何?瞿昙!如是人者,清净梵行。
从上面的一段议论中,我们便可得知,这位算数目犍连,其见解也是十分地不简单。他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对修行次第的理解,可谓把握要害、精辟扼要,字句间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最后,他在佛陀的感召下,成为一名优秀的居家优婆塞。
最后,让我们用神秀大师的四句偈,结束本卷的内容——
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界定,09.07.13.于浙江普陀山佛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