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8)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23

壬十四、无想三摩钵底(分二科)  癸一、征

复次云何无想三摩钵底?

一共是十五大科,现在是第十四科「无想三摩钵底」。这是先问,怎么叫做无想定无想三昧?

 

癸二、释(分三科)  子一、出体性

谓已离遍净欲,未离上欲,永出离想作意为先,诸心心法灭。

这是第二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出体性」。就是说明这无想定的内容,究竟怎么叫做无想定?

「谓已离遍净欲」,这是说这一个修行人,当然这个修行人不是佛教徒,他是外道,这个外道他是要得初禅、得二禅、得三禅,也得了四禅,得了四禅的时候,他能够「离遍净欲」。这个遍净天是三禅天,少净、无量净、遍净,这是三禅的三个天。他是得到了三禅以后,他又不高兴在这三禅,他就修四禅,得到了四禅了,得到四禅的时候,对三禅天就不执着了,所以叫做「离遍净欲」。

「未离上欲」,但是他对于四禅天,对于无色界的四空定,这个禅还没能离欲,他还是有执着的。那么这个时候,这个人他有外道的思想,他不是佛教徒,他就修这个无想定。为什么要破除去这个想?要没有想呢?他认为这个想是生死的原因,有生有死一切痛苦的原因,所以他要破这个想,喝斥这个想,他这样子在定禅里边,在第四禅里面。「永出离想」,永久地从想解脱出去,认为那就是涅槃了,这样子作意,就是这样子思惟,他有这样的动机。「为先」,就是最初的动机。

「诸心心法灭」,经过一个时期的修行,这个心和心所法都不现行了,不活动了,都灭除了,那么这就叫做无想定,无想定就是这样意思。你如果没能够得到四禅,没能够离三禅的欲,你还不能修无想定,所以一定要「离遍净欲」,这是一个条件。其次他的思想认为无想是涅槃,所以他要破想,破成功了,这无想定成就了,那么这就叫做「无想三摩钵底」。

 

子二、明方便(分二科)  丑一、问

问:以何方便入此等至?

前面第一科先说明无想三摩钵底的大意,这底下第二科是说明修无想定的方法,这样意思,这是第一科是问。「以何方便」,用什么方法可以证入此无想三摩钵底呢?这底下第二科回答。

 

丑二、答 

答:观想如病、如痈、如箭,入第四静虑,修背想作意,于所生起种种想中厌背而住。唯谓无想寂静微妙,于无想中持心而住,如是渐次离诸所缘,心便寂灭。

「观想如病、如痈、如箭」,因为他厌恶这个想,心里面想东想西各式各样的思想,不高兴这个想。那么他就思惟观察内心的思想,就像人有病了似的,健康的人忽然有病,这个病是可憎恶的事情;像一个人得了痈疮了似的;像一个人为箭所中,这个痛苦。这样子呵斥,他就这样思惟观察,这就是毗钵舍那,然后就寂静住,就是奢摩他,奢摩他以后,又去观想如病、如痈、如箭,这又是毗钵舍那这样观察,就这样止观、观止。

「入第四静虑」,就是入在第四静虑里,这不是三禅,这是第四禅,入在第四禅里边。「修背想作意」,就是在禅定里边,入在第四静虑里边,不断的修习这个厌背,厌恶这个想的作意,就是观想如病、如痈、如箭,这叫做「背想作意」。这个「背」,就是违背弃舍憎恶这个想的作意。「于所生起种种想中厌背而住」,对于我们内心里面生起种种的思想,他都弃舍它,安住在无想中。

「唯谓无想寂静微妙」,他这个人的思想认为没有种种想,那是最寂静的,最微妙的,那是涅槃。「于无想中持心而住」,摄持这个心安住在无想里面,这个心他是不愿意住在无想里面,但是「持」,控制他叫他在这里面住。「如是渐次离诸所缘,心便寂灭」,就是样子修「背想作意」,就是渐次的,也不是一下就成功了,就是他的内心远离了一切的所缘境。「心便寂灭」,这个心心所法就不生起了,就是用这样的方便得无想定。

 

子三、简差别(分二科)  丑一、于此生

于此生中,亦入亦起。

这是第三科「简差别」。第一科「出体性」,第二科「明方便」,现在第三科「简差别」。这个「简」字就是分析的意思,或者挑一挑,简别就是挑一挑;这个米里面有石头,要把这石头挑一挑,挑出去,这样意思。分两科,第一科「于此生」,第二科「于生彼」。

「于此生中,亦入亦起」,成就了无想定的这个人,当然还是在人间,最初是在人间修无想定的,所以在「于此生中」。「于此」就是在人间这一个生命中,「亦入亦起」,也是入无想定,也从无想定里面起来出来,就是有入也有出。这个时间随意长短,可以一天入定又出定,也可以两天、三天、七天,不应该超过七天,就是这样子。

 

丑二、生于彼

若生于彼,唯入不起,其想若生,便从彼没。

「若生于彼,唯入不起」,若是往生,在人间死掉了这个人,往生到无想天去,就是第四禅天,第四禅天的广果天。「若生于彼,唯入不起」,就是只是入在无想定里面,不从无想定里面出来了,就是住在里面。我们前边曾经讲过,一共无想天是五百大劫的寿命,初到那里的时候还有想,然后就入定,但是最后要出定。「其想若生」,他这个想若生起有想了,「便从彼没」,就从那里死掉了,死掉了就有可能生到三禅天,生到二禅天,生到初禅,也可能来到人间天上这样子了。

 

《披寻记》四三六页:

于此生中亦入亦起等者:谓现法中修习彼定,想寂灭故,名之为入;从彼定出,想还复生,名之为起。是名于此生中亦入亦起。若生彼天受彼果故,一期生中想不现行,是名若生于彼唯入不起。受果尽已,余体当生,于尔所时,想得复生,便从彼天,其身殒没。

「于此生中亦入亦起等者:谓现法中修习彼定,想寂灭故,名之为入;从彼定出,想还复生,名之为起」,这是在人间的时候这样子,「是名于此生中亦入亦起」。「若生彼天受彼果故,一期生中想不现行,是名若生于彼唯入不起。受果尽已,余体当生,于尔所时,想得复生,便从彼天,其身殒没」,就死掉了。

 

壬十五、灭尽三摩钵底(分二科)  癸一、征

复次云何灭尽三摩钵底?

这是第十五科灭尽定,分两科,第一科是问。怎么叫做「灭尽定」呢?

 

癸二、释(分四科)  子一、出体性

谓已离无所有处欲,暂安住想作意为先,诸心心法灭。

这是第一科「释」,底下解释分四科,第一科「出体性」,就是说明灭尽定的大意。

「谓已离无所有处欲」,这个修行人一定是佛教徒,而且一定是三果圣人,初果、二果不可以入灭尽定的,不可以。他这个三果圣人,譬如说把欲界烦恼断了,他可能生到初禅天去,生到初禅天把初禅天的烦恼断了,他又可能生到二禅天,这都是三果圣人,这样的三果圣人,还不能得灭尽定的。要「谓已离无所有处欲」,一定要他的修行道力,达到了无色界天的无所有处定的欲离了,远离了无所有处定的欲,就是不爱着这个无所有处定。虽然成就了无所有处定,但是对无所有处定不执着,不爱着,一定要达到这个程度,这还是三果圣人的。达到这个程度了,他就有能力修这个灭尽定,若是以上,当然更是可以。

「暂安住想」,这时候这个人,当然这个人可能是在人间,可能是人间的比丘,他远离了无所有处定的执着,但是这时候他内心里面有一个目的,有什么目的呢?「暂安住想作意」,暂时的心里面安住不动,休息休息,就是这样意思,这样的作意,就是这样的动机。这个「为先」,就是先有这样的动机,然后去修这个灭尽定。修成功了,「诸心心法灭」,就是前六识的心心所法灭了,无想定也是前六识心心所法灭了,这个灭尽定也是前六识心心所法灭了,可是第七识也是不动了,第七识的我,这个我执也灭了,这样的人,这个时候灭尽定就成功了,是这样意思。

 

子二、明方便(分二科)  丑一、问

问:以何方便入此等至?

前面是简要的介绍灭尽定的内容,现在第二科「明方便」,就是修行灭尽定的方法,怎么样才能够成就这个灭尽定呢?这是分两科,第一科是「问」。「以何方便入此等至」呢?底下第二科是回「答」,分两科,第一科是「举二所依」。

 

丑二、答(分二科)  寅一、举二所依

答:若诸圣者,已离无所有处欲,或依非想非非想处相而入于定,或依灭尽相而入于定。

「若诸圣者」,这是假设很多的圣人,很多的佛教徒,已得圣道的圣人。「已离无所有处欲」,已经破除去无所有处的欲了,就是不爱着这个无色界天第三个定,无所有处定的欲,是达到了这个程度。「或依非想非非想处相而入于定」,他离了无所有处欲,并不是表示他没得非想非非想定,不是那个意思。他也成就了非想非非想处定,但是他非想非非想处定的欲还没离,若离了就是阿罗汉了,就是四果了。所以现在只是离无所有处欲,没有离非想非非想处的欲,所以是三果圣人,这样意思。但这个三果圣人,他想要修行灭尽定,怎么办法呢?

「或依非想非非想处相而入于定」,他就是入于非想非非想处定,在这个定里面,他取,他心里面缘这个非想非非非想处的相,这个话在这里是简单的说,下面再详细说。「而入于定」,而就入于灭尽定了,这是一个方法。还有第二个方法,「或依灭尽相而入于定」,就是灭尽一切相,就是无相,就是心里面不缘一切相,而入于灭尽定。这是「举二所依」,非想非非想处相这是一个依止处,一个灭尽相,一个所依。或者是以灭尽相为所依,或者以非想非非想处相为所依,而入于灭尽定的,这是学习灭尽定先要有这样的依止处。

 

寅二、释其差别(分二科)  卯一、依非想非非想处相

依非想非非想处相而入定者:谓于此二心深生厌舍,非想非非想处进趣所缘,皆灭尽故,心便寂灭。

寅二「释其差别」,现在「举二所依」,这两个所依有什么不同呢?这底下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依非想非非想处相」,先说这个第一科。

「依非想非非想处相而入定者」,怎么这样子能入于灭尽定呢?「谓于此二心深生厌舍,非想非非想处进趣所缘,皆灭尽故,心便寂灭」,就是这样意思。「谓于此二心」,就是说这个修行人,他对于这两个心「深生厌舍」,深深的厌恶它,要弃舍它。这「二心」是那个呢?第一个心就是无所有处定的心,他不高兴这无所有处定,他就修这个非想非非想处定,就成功了,这就是弃舍了无所有处的这个心。现在又要弃舍这个非想非非想处的这个定,要再进一步,再向前进一步,所以这是二心。就是对于无所有处定的这个心,对于非想非非想处的这个心,深深的厌舍它,厌舍到想要再向前进一步。进步的时候,「非想非非想处进趣所缘」,就是厌恶这个无所有处定,就入于非想非非想处定,厌恶非想非非想处定,再向前进步,「进趣所缘」,他向前进步要有一个所缘境。

这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就是每进一步,都有一个新的所缘境,就是弃舍了原来的所缘境,再重换一个不同的更好的一个所缘境,都是这样子。现在要弃舍非想非非想处定,再进一步想要得到一个所缘境。「皆灭尽故」,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没有了,灭了色入于空无边处定,灭了空入识无边处定,灭了识入无所有处定,弃舍了无所有处定入于非想非非想处定,若弃舍了非想非非想处,再向前进没有所缘境了,「皆灭尽故」,再没有所缘境可得了。「心便寂灭」,没有所缘境这个心就寂灭了,就不起了,所以这叫做「依非想非非想处相而入于灭尽定」。这是一个方法,是这样意思,我们看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四三六页:

谓于此二深生厌舍等者:下地粗想及与无想,是名为二。既于此二生厌舍已,尔时唯有微细想,缘无相境转,是故说言非想非非想处。今依彼处,暂安住想,作意无先,心求上进,心上进时,求上所缘,竟无所得,无所得故,灭而不转。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三卷十五页)由是说言进趣所缘,皆灭尽故,心便寂灭。

「谓于此二深生厌舍等者:下地粗想及与无想,是名为二」,这样讲。这个下地的粗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这叫「粗想」;非想非非想处定是「无想」,「是名为二」。「既于此二生厌舍已,尔时唯有微细想,缘无相境转」,这时候有更微细的明了想,缘着无相,以无相为所缘境,也就是没有所缘境,「是故说言非想非非想处」。

「今依彼处,暂安住想,作意为先,心求上进,心上进时,求上所缘,竟无所得,无所得故,灭而不转」,这心就不动了。「如〈声闻地〉」说」,这个文是〈声闻地〉说的。「(陵本三十三卷十五页)由是说言进趣所缘,皆灭尽故,心便寂灭」,心若寂灭了,就是灭尽定了。

 

卯二、依灭尽相(分二科)  辰一、例前说

依灭尽相而入定者,亦复如是。

这第二科「依灭尽相」入灭尽定,分两科,第一科「例前说」,同于前面非想非非想处相,来说明这个方法,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四三六页:

依灭尽相至亦复如是者:此灭尽相,谓无相定,于一切想不思惟故。《显扬论》说:或入非想非非想处定,或复上进,或入无相定,或复上进,乃至广说。(《显扬》一卷十四页)由是当知此灭尽相,即无相定;以此为依,进趣所缘皆灭尽故,心便寂灭,由是说言亦复如是。

「依灭尽相至亦复如是者:此灭尽相,谓无相定」,是依灭尽相而入定,这个「灭尽相」怎么讲呢?「此灭尽相,谓无相定」,就是心里面一切相都不现前了,这样意思叫做「灭尽相」。「于一切想不思惟故」,这个「想」就是所取的相叫做想,想以取相为义,就是于一切想,也就是于一切相都不思惟了,「不思惟故」,那就叫做「无相定」。我们没得定的人,我们没这种能力,不思惟一切相,我们办不到,不是思惟这个,就是思惟那个,不能离开。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有这种能力,能不思惟一切相。

「《显扬论》说:或入非想非非想处定,或复上进」,这个句话就是前面那一科的意思。「或入无相定,或复上进」,或入于无相定,由无相定这方法向前进步,「乃至广说」。这是《显扬圣教论》「一卷十四页」说的。「由是当知此灭尽相,即无相定」的意思,就是依灭尽相而入定者,这个灭尽相就是无相定的意思。

「以此为依,进趣所缘皆灭尽故,心便寂灭,由是说言亦复如是」,所以也是和这个灭尽定,和前面这个非想非非想处相入灭尽定是相同的。相同也不是完全相同,这个非想非非想处定,再要求向前进步,找不到一个所缘境。「皆灭尽故,心便寂灭」,依无相定而入定的时候,心不思惟一切相,不思惟一切相也就是没有所缘境,没有所缘境,「心便寂灭」。在这个地方,也是「进趣所缘皆灭尽故」,也有这个意思,所以叫做「亦复如是」。这是「例前说」,同于前面说的,底下第二科「辨趣入」,这就是不同了。

 

辰二、辨趣入(分四科)  巳一、标

将欲趣入灭尽定时,有二种法,多有所作。

这是标出来「辨趣入」,说明趣入灭尽定的方法,这是「标」,底下第二科是「列」。

 

巳二、列

谓奢摩他、毗钵舍那。

这两法入灭尽定的作用是很大的,有很多是它所做的,有止观两法做的这件事,才能够入灭尽定的。第三科是「征」。

 

巳三、征

云何奢摩他?云何毗钵舍那?云何此二多有所作?

「云何奢摩他?云何毗钵舍那」呢?底下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出二法」。「云何此二多有所作?」怎么叫做奢摩他?怎么叫做毗钵舍那?怎么叫做这二法多有所作呢?提出这个问题。前面是「征」,底下就是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出二法」。

 

巳四、释(分二科) 午一、出二法

谓于此义中,八次第定名奢摩他,所有圣慧名毗钵舍那。

「谓于此义中,八次第定名奢摩他」,「谓于此义中」,就是这个修灭尽定这个道理来看。「八次第定」,就是由初禅到二禅,二禅到三禅到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这是八个次第定,由浅而深的次第定,这就叫做「奢摩他」。这个奢摩他,就是初禅破除去了欲,欲界的欲破了,第二禅破除去寻伺,第三禅破除去喜,第四禅就破除去乐,这是奢摩他;空无边处定又灭除去了色,识无边处定又灭除去了空,无所有处定又灭除了识,非想非非非想处定又灭除去了无所有,这样展转的奢摩他就是寂静,灭除去这么多的事情,这是「奢摩他」。

「所有圣慧名毗钵舍那」,这就是佛教徒在禅定里面,在奢摩他里面,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无所有处定,修四念处观身受心法不可得,都是不净的,是苦,是无常,是无我的,修这四念处。由这样的关系,你才能够破除去,你才能达到了三果圣人,到离无所有处欲的这个程度,才能得三果。

 

午二、明多作

于此二中,随阙一种,即不能入灭尽等至;要具此二,方能趣入,是故此二多有所作。

前面是说出来什么叫做奢摩他,什么叫做毗钵舍那。所有圣慧,圣慧就是灭除去欲界的烦恼,在色界定、无色界定里面修毗钵舍那,修四念处,是名为圣慧,是名为毗钵舍那。这底下第二科「明多」有所「作」。

「于此二中,随阙一种,即不能入灭尽等至;要具此二,方能趣入,是故此二多有所作」,这个地方他具体的说出来得灭尽定的方法。

 

子三、显起灭(分二科)  丑一、辨种类(分二科) 

寅一、顺次第灭(分二科)  卯一、问

问:入灭定时云何次第灭三种行?

这是第三科「显起灭」。这个灭尽定一共是分四科,第一科是「出体性」,第二科「明方便」,现在第三科「显起灭」。这个「显起灭」,「起」是从灭尽定里面出来叫做起;「灭」就是入灭尽定,入灭尽定里面,入灭尽定的时候这个次第,这里面有灭的意思。这一共是分两科,第一科是「辨种类」,辨这个种类。种类这里面,「次第灭三种行」,这里面有种类的差别。这个种类里面,第一科是「顺次第灭」,分两科,第一科是「顺次第灭」,第二科是「逆次第起」,就是从禅定里面出来的时候,他也有个次第。那个次第,入定的次第和出定的次第,还是不一样的,这样意思。这「顺次第灭」分两科,第一科是「问」。

「问:入灭定时」,这个修行人他入灭尽定的时候,「云何次第灭三种行」?有一个次第灭除这三种行,是怎么一个情形呢?怎么样的次第灭除这三种行呢?这《披寻记》说。

 

《披寻记》四三七页:

云何次第灭三种行者:行有三种:谓身行、语行、意行,入出息风名为身行,寻伺名语行,受想名意行。此三种行入灭定时,次第皆灭。

「云何次第灭三种行者:行有三种:谓身行、语行、意行」,这三种行。「入出息风名为身行」,就是我们这个入息出息,这个一呼一吸,这是入息出息,入息出息就是风,就是这个气在出入,这就叫做「身行」。这个「身行」怎么讲呢?我们这个身体,因为有入出息,这身才能动;如果没有入出息,这个身体就死掉了,就不会动了,所以叫做「身行」。

「寻伺名语行」,这们前面讲过,「寻」是粗略的思惟,「伺」是微细的思惟,这就叫做「语行」。就是我们说话,一定内心里面要去思惟去观察,然后我们才会说话,我们才能说话,你内心里面不想,你不会说话了。所以这个「寻伺」是语的因,因有寻伺而才有语言这个行动,所以这个「语行」。「受想名意行」,这个意,这个意识,意识在活动,是有受有想,这个意才能活动的。你心里面有所领纳,而取那个相,这个时候心里面才会思惟,所以这个意的行要靠受想。「此三种行入灭定时,次第皆灭」,按照次第,这三种行统统都没有了。现在这里问,云何次第灭三种行呢?这底下回答,回答分两科,第一科是「标二时」。

 

卯二、答(分二科)  辰一、标二时

答:此有二种,谓行时住时。

是不一样的,这个「行」是现起的时候,就是身行、语行、意行活动的时候,这是一个次第;「住」的时候,就是灭的时候,又一个次第。这是「标二时」,底下「简差别」,分两科,第一科「简未灭」。

 

辰二、简差别(分二科)  巳一、简未灭

若于行时亦起言说,于初静虑有此作用,有语行故。

若现起的时候,我们内心里面有这样的寻伺,我们就会发出来种种的言论,「亦起言说」,这时候当然也是有意行,也是有意行,也有身行。「于初静虑有此作用」,不但我们欲界没有禅定的人,就是到了色界天的初静虑,初禅的时候,也是有这种语行,他们也有语言,也是说话的,所以也有寻伺,有寻伺心。「有此作用」,有语言的作用,「有语行故」。

 

《披寻记》四三七页:

于初静虑有此作用等者:初静虑中有寻伺故,名有语行。由此语行为言说因,名有作用。

「于初静虑有此作用等者:初静虑中有寻伺故,名有语行。由此语行为言说因,名有作用」,他们也是这样子,所以叫「有作用」。这个有语行的人,当然是也有身行,也有意行,是有的。

 

巳二、显俱灭

若于住时,从第二静虑已上次第定力,彼三种行次第而灭。

这里第二科「显俱灭」。「若于住」的「时」候,怎么叫做住的时候呢?这里讲,「从第二静虑已上」,就是第二禅以上,就是三禅、四禅以上。这个「次第定力,彼三种行次第而灭」,这三种行按照次第就不现前了。

 

《披寻记》四三七页:

若于住时至次第而灭者:住次第定,是名为住。第二静虑无寻无伺,名灭语行。第四静虑无入出息,名灭身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心求上进,竟无所得,无受想故,名灭意行。如是次第,灭三种行。

「若于住时至次第而灭者:住次第定」,这个「住」是住次第定的意思,「是名为住」。「第二静虑无寻无伺,名灭语行」,你住在第二禅里面,就灭除去寻伺了,灭除寻伺就是灭除语行。「第四静虑无入出息」,到第四禅无入出息,「名灭身行」。

我们初开始学静坐的人,有的时候也好像我没有出入息了,我坐在那边好像没有出入息,这是心粗。你若没有到第四禅,怎么能会没有出入息呢?就是慢了一点,慢一点,你若是细心这么样静坐,你就会知道。譬如说老年人,他这个出息,这个息呼出去以后停止,还没有入息,息是呼出去了,但是还没入息,中间这个息很长。假设你若是有一点功夫,也不是说很深,就好像没有息似的,就一直在那里,不喘气了,不是不喘气,他就是慢,他就是有一段距离,你一定过一会儿,他会又有入息,又有出息了,一定是这样,因为你的功夫没到,你没到第四禅,不可能没有出入息。所以在欲界定的时候,有这种现象;未到地定的时候,也更是有这种现象;到初禅、二禅、三禅的时候,那现象更多了,那是更长了。那出入息中间的寂静,就是也不出、也不入,也不入、也不出,时间是更长,但是他又有了,又微细又长,不是没有息。所以若是你学了一点教相,第四禅的时候没有息了,我现在没有息,我得第四禅了,其实不是的,不是那么回事,这是第四禅没有入出息。

「名灭身行」,但是身体还是在,还是正常的,但是没有出入息。「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心求上进,竟无所得,无受想故,名灭意行」,意行也不见了,也没有了,意行也没有了。「如是次第,灭三种行」。

 

寅二、逆次第起

当知出时,由逆次第,次第而起。

前面是「顺次第灭」,这底下是「逆次第起」,就是出定的时候。「当知出时」,应该知道从灭尽定里面出来的时候。「由逆次第」,和前面那个次第相逆,和那个次第不一样,反过来。「次第而起」,也是有一个次第,这时候就出来了,又恢复过来,又有了意行,又有语行,又有身行了,又有了。

 

《披寻记》四三八页:

当知出时由逆次第次第而起者:谓于出时先起意行,次起身行,后起语行,名逆次第次第而起。

「当知出时由逆次第次第而起者:谓于出时先起意行」,这个意先有受想的分别;「次起身行」,就是出入息;「后起语行,名逆次第次第而起」,是这样意思。

 

丑二、释妨难(分二科)  寅一、识不离身难(分二科) 卯一、问

问:灭尽定中,诸心心法并皆灭尽。云何说识不离于身?

第二科「释妨难」,这个是这个灭尽定,这是第二科「释妨难」。是「显起灭」这一科,第一科是「辨种类」,第二科是「释妨难」。「辨种类」里边,顺次第而灭,逆次第起,这个是「辨种类」。这个种类就是一个灭一个起,辨这两个。现在第二科解「释妨难」,还有一个困难,有一个有些地方不大容易懂的地方,要解释解释。这个解释里边分二科,第一科「识不离身难」,这是「识不离身难」,分两科,第一科是「问」。

说「灭尽定」里边,「诸心心法并皆灭尽」,这个前六识也不起,第七识这个执着有我,这个第七识也不起了。这样说「云何说识不离于身」?这识没有了,怎么这《阿含经》里面,这经里面说识没有离开身体,还有识,这话不是矛盾吗?这是问,底下回答。

 

卯二、答

答:由不变坏诸色根中,有能执持转识种子,阿赖耶识不灭尽故,后时彼法从此得生。

「由不变坏诸色根中,有能执持转识种子,阿赖耶识不灭尽故」,并没有矛盾,我们身体没有识了,没有识了,但是身体没有坏。譬如人死掉了的时候,那就变成死尸了,就是无情物了,无情物就表示他那身体里面没有识了,没有识的身体就坏了,就青瘀、膨胀、脓烂、烂坏了。为什么坏呢?就因为没有识了。但是入灭尽定的人,也是诸心心法都灭了,也没有识了,没有识但是身体不坏。

「由不变坏诸色根中」,这个眼耳鼻舌身,这个诸色根中它不坏。为什么不坏呢?「有能执持转识种子」,还是有一个识,什么识呢?就是能执持转识的种子,眼识的种子,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种子,这些转识的种子,都在「阿赖耶识」里面能执持它,阿赖耶识他在,他没有灭尽,他没有灭,他还在身体里面,所以身体不坏。因为阿赖耶识在的关系,「后时彼法从此得生」,是等到出来,从灭尽定里面出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又可以活动,就是从阿赖耶识里面,那个转识的种子生现行故,所以又有了。这样说这个识不离身,就是阿赖耶识在里面,诸心心法灭,是转识灭了,这个没有矛盾,所以这不是个困难,没有什么妨碍,这是一个。

 

寅二、入定出定难(分二科)  卯一、问

问:入灭定时,无有分别,我当入定,我当出定。正在定时,心寂灭故,远离加行。将出定时,心先灭故,亦无作意。云何能入?云何能出?

「问:入灭定时,无有分别,我当入定,我当出定」,这第二科「入定出定难」。这个入灭尽定,从灭尽定里面出来,这件事还是有困难,还是有问题。入灭尽定的时候,你心里面是没有分别,你入灭尽定的时候,诸心心法灭,诸心心法灭就是没有分别,谁分别?就是有心在里面才会分别,心都灭了,这当然是没有分别。没有分别的时候,他不会说我现在要入定,我现在要出定,没有识的时候,不能这么分别,不能这样分别的。

「正在定时,心寂灭故,远离加行」,正在定的时候,正在灭尽定里的时候,你的心已经灭了,不活动了。「远离加行」,那时候心也不会生出来一个分别,我要怎么地,我要怎么地,没有这些分别,没有加行。「将出定时,心先灭故,亦无作意」,那么刚要出定的时候,心已经灭了没有分别,没有分别也不会作意说我要出定,没有这个分别。那怎么出定呢?是「亦无作意」。

「云何能入?云何能出?」既然是这样子,心里面是无分别,没有心的时候,要怎么样入定?怎么样出定呢?这不是一个困难吗?说我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这些定里面都有第六意识活动,所以第六意识在那里,我现在要出定,那么就出定,我不出定,那么就不出定。这个灭尽定不是,灭尽定里面没有识,没有识就是没有这个分别,没有这个分别,那怎么样能出定呢?怎么入定呢?这是你要有分别,有分别那不能入定,有分别也不能在定,有分别就不是灭尽定了,这是一个困难,这是提出一个问题,下面回答。

 

卯二、答

答:先于其心,善修治故,若有诸行、诸状、诸相,能入于定,能出于定,于彼修习极多修习;由修习故,任运能入,任运能出。

 这底下解释这个道理。这个得灭尽定这个人,他在修的时候还没成功,在修的时候,他对于他这一念分别心,这个寂静住的心,「善修治故」,他能善巧方便的去修去调,调这一念心,去修这一念心。当然有方法,前面说了八个次第定,这个次第定,有奢摩他还有毗钵舍那,就是一个止一个观,一个观一个止,就这么善巧长时期这样修的话,修得「善修治故」。

「若有诸行、诸状、诸相,能入于定,能出于定」,若有诸行和诸状和诸相,你就能入定,也就能出定,就是这样子。前面我们讲过,以非想非非想处定为依止,想要在再进一步,得不到所缘境了,心就寂灭,就是这样入定的。那么若是以无相定而入于灭尽定,就是不思惟一切相的时候,心就寂灭,就入灭尽定了,就是这样子入定,这就叫做「诸行」。「诸状、诸相」是什么呢?就是预先要约契,入定之前要作意,作意的时候,说是我现在,我要入灭尽定。

假设现在天气正在下雨,他就心里想,等到天晴了的时候,我就出定,他就这样子,这么预先约契一下,然后就入定了,入定了等到这天一晴了,他就从灭尽定就出来了。或者说是,说现在他就,譬如说是晚间十一点,他想要入灭尽定,说明天早晨打板的时候,这寺庙里面打板的时候,我就出定。那么这样他就入定了,第二天早晨一打板,他就出定了。如果他不约契,你打板他听不见,他就不出定了。

所以也有一个故事说,说这个人他就这样约契,说明天早晨打板的时候,我就出定。但是夜间来了贼了,所有的出家人都跑了,所以这个出家人一直在那入定。过了多少年以后,又有出家人看这个庙很好,怎么没有人住呢?他各地方去请来很多出家人在这住,在这住的时候又打板了,这个比丘出定了,出定以后,这个比丘就死掉了。因为超过了七天,照入灭尽定,这个没有食的滋养,只有阿赖耶识,其他的三个食都没有,段食也没有,触食也没有,思食也没有,光是阿赖耶识,只能维持七天。只要入定,阿赖耶识能保护你这身体还能正常,可是出定以后就死掉了,过了七天不可以。

所以就是预先约契,「诸状、诸相」,就是各式各样的,或是下雨也是个状,也是个相,或者打板也是个状,也是个相。凡是各式各样的,你要约契的时候,总是有一件事,一件事做约契的相,约契的状。这个「状」是那个事情本身的相状,这个状与心接触的时候,就叫做「相」,「诸状、诸相」。所以因为这样的关系,说是「若有诸行、诸状、诸相」,善「能入于定」,也「能出于定」。虽然在定的时候,没有转识的分别,但是也能出定,也是能出定的。

「于彼修习极多修习,由修习故,任运能入,任运能出」,由于你常常这样训练,常常这样锻炼自己,「于彼修习」,要有极多的修习,就是也要精进。「由修习故,任运能入」,就很容易的,就这样就入了。不思惟一切相的时候,当然这里边也有差别,有的人从散乱心直接入灭尽定,这是很高的境界;有的人不能够,要初禅入二禅、三禅、四禅,入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非想处定,然后才能入灭尽定,要这样子,这就是功夫的不同。说是「由修习故,任运能入,任运能出」,自然是就可以入定,也可以出定的,这样意思。那么这是解释了这个入定出定的难,这一共是两个难都解释过了。

 

子四、明触出(分二科)  丑一、征

云何出灭定时触三种触?一、不动触,二、无所有触,三、无相触。

这是第四科「明触出」。这个灭尽三摩钵底,一共就是分四科,第一科「出体性」,第二科「明方便」,第三科「显起灭」;现在第四科「明触出」,分两科,第一科是问。

「云何出灭定时触三种触」?就是出灭尽定的时候,他会触到会碰到这三种境界,那是怎么个情形?这是问。这底下三种触是什么的?一是「不动触」,二是「无所有触」,三是「无相触」,这三种触。这是问,底下解释,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丑二、释(分三科)  寅一、标

谓出定时,多由三境而出于定。

   「 谓出定」的「时」候,「多由三境而出于定」,多数是由于三种境界才能出定的。

 

寅二、列  

一、由有境,二、由境境,三、由灭境。

一是「由有境」,第二科列出来,二是「由境境」,三是「由灭境」,有这三种境。这是「列」,底下第三科是解「释」,第一科是「标」。

寅三、释(分二科)  卯一、标

由此三境,于出定时,如其次第触三种触。

由这三种境界在出定的时候,按照这三种境界的次第,就接触到前面那三种触,那个不动触、无所有触、无相触三个触。这是「标」,第二科是「辨」,分三科,第一科是「触」这个「不动触」,先解「释」。

 

卯二、辨(分三科)  辰一、触不动触(分二科)  巳一、释

缘于有境而出定时,无有我慢扰动其心,谓此为我而起我慢,或计未来我当有等,乃至广说。

「缘于有境而出定时」,这个从灭尽定里面出来的时候,在灭尽定的时候,我们人就是六根、六识、六境这三个境界,入灭尽定的时候,这个转识不分别了,这三件事就都不现,都不现前了,六根、六境、六识都不现前了。那么出定的时候,这个境界就出来了,出来了最初就是六根和六识,就是「缘于有境而出定时」,就是六根和六识,这是「有境」。

出定的时候,「无有我慢扰动其心」,他不会执着这个六根六识是我,若有我就会高慢起来了,他没有,这是无我的,这是圣人。他没有我的执着,不会有我慢的烦恼来扰动其心,我能入灭尽定,你不能,没有这种心情,没有这种分别心。「谓此为我而起我慢,或计未来我当有等」,将来我还是有怎么怎么地,各式各样的虚妄分别。有了我慢,有修行的人,没有断我见的时候,他有各式各样我慢的想法,我将来要叫那个总统归依我,想出来各式各样的分别心,是「或计未来我当有等」这些事情,「乃至广说」,是这样子。

 

巳二、结

是故说言触不动触。

他没有这件事嘛,所以「是故说言触不动触」,这第二科「结」。所以这个修行人「触不动触」,也是按触到,也是有六根,也有六识,但是心里面没有我慢分别,「不动触」。

 

辰二、触无所有触(分二科)  巳一、释

缘于境境而出定时,无贪所有,无瞋所有,无痴所有。

这第二科「触无所有触」,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

「缘于境境而出定时」,「境境」是什么?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各式各样的境界,「境境」。一出定了,心就和各种境界接触的时候,「无贪所有,无瞋所有,无痴所有」,他的心因为他有四念处无漏的智慧,所以遇见这色声香味触法,一切境界的时候,没有贪,也没有瞋,也没有痴,没有这些烦恼出现。

 

巳二、结

是故言触无所有触。

结束这个「无所有」,就是没有烦恼,没有贪瞋痴的烦恼。这可见前面是我慢就是我,就是见烦恼,这个贪瞋痴这里面就是爱烦恼,也没有见烦恼,也没有爱烦恼,这是「结」。

 

辰三、触无相触(分二科)  巳一、释

缘于灭境而出定时,于一切相不思惟故,缘无相界。

这是第三「触无相触」,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

「缘于灭境而出定时」,这个「灭境」是什么?就是无一切相。在我们没有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我们的心不能够无相的,总是在有相里面各式各样分别。但是圣人的时候,他能无一切相的,为什么能够无贪、无瞋、无痴呢?就是能离一切相的关系,所以他能够「缘于灭境」。

这个「缘于灭境」,和前面入灭尽定有点分别,入灭尽定的时候,也是缘于无相,而后又能没有无相的分别;现在缘于无相,就是观察一切都是无相的,这有点不同。在灭尽定的时候,无相的分别也都没有;现在是「缘于灭境」,就是有无相的分别,观察一切都是无相的,六根、六识、六境,一切都是无相的,他有这个智慧的观察。这样出定的时候,有这种观察「于一切相不思惟」,一切都是无相了。这样观察的时候,然后又不思惟,「缘无相界」,这就叫做「缘无相界」。

 

巳二、结

是故说言触无相触。

这个出灭尽定的人,他有经过这个次第,经过这个次第,这样出定。

 

辛二、释众义(分二科)  壬一、结前已说

如是已说静虑、解脱、等持、第至。

这是第二科「释众义」,分两科,第一科「结前已说」。

「如是」,就是指前面说了四静虑、八解脱、等持、等至,说了很多,一共说了十五大科,已经说完了。底下那就在第十三卷了。这个「摄诸经宗要」,是本论作者他自己分的科,这个「三摩呬多地」,这以下叫「摄诸经宗要」,这是很有意思的话,很有意思。就是成就了这么多的,这么多的圣德,这是诸经的宗要。若是我们只是学习佛法,学习这文字上的佛法,这不是宗要,你从经论上的佛法修学,得到了这么多的圣德,这叫做诸经的宗要,这个意思是这样意思。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7)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九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五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7)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不净观讲记[栏目:法藏法师]
 定慧品第四[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要有智慧的恒顺众生[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一喜一忧[栏目:法音集·佛教典故]
 大圆满前行 第十章 发殊胜菩提心 第一节 4 悲无量心[栏目: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
 一精通一切精通[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3年]
 是心即佛[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做甘露施食担心影响风水,招来很多鬼怪在家,又担心影响家人健康命运,很想做,但又很担心。[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曲折是人生的常态[栏目:慧语禅心]
 02六种动物[栏目:阿含经和生活禅修]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