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初学佛者最重要的是什么
 
{返回 妙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06

初学佛者最重要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这么看:修行什么最重要,要看你目前最需要什么,什么就最重要。也就是先要知己知彼。
    “知己”就是知道自己的需要,知道自己的学佛的程度深浅;“知彼”就是知道成佛是怎么回事,中间需要经历什么风景,成佛的标准是什么。
    对于不同的行者而言,最重要的内容也不同。如果你是罗汉二乘,最重要的是转小向大;如果你是菩萨,最重要的是百劫相好,六度行满;如果是三恶道众生,最重要的恐怕是得人身。
    要想知道当前学佛什么最重要,就要看如何给自己“定位”了。比如:有人说“心就是佛”,还问我,“你有心吗?如果有,你就是佛了。”我听后无话可说,因为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佛”,既然已经是佛了,还有什么可修可学的呢?因为佛是无上士,是无学位,已经没有什么再值得学的了;如果你已经把自己定位为“佛”了,当然也就没有可修可学的了。倘若你还把自己定位为“众生”的话,即使是金刚后心的等觉菩萨,也还是有学有修的;也应该谦虚从事。倘若当学时没有求学的诚恳态度,那就成了贡高我慢了。以上所说的是初学佛者要“知己”。
    古语说“学然后知不足”,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后,然后才可以进步,才肯低头向人家求教。求教求教,有求才教;反之,不求就不教。《易经》中的“蒙卦”代表教育,爻辞中不是就说“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的吗?意思是先需要学生有求知欲,然后教师才去教的意思。
    如果一个人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就自然知道最重要的是什么了。
    我觉得学佛就象三个人去某地旅游一样。第一个人是故地重游,下车后直接上路,这对他来说已是轻车熟路了。第二个人没来过,但他聪明,为了不走冤枉路,直接请个导游上路。第三个人同样没来过,但他更聪明,几元钱买张地图上路。
    如果你是乘愿再来、倒驾慈航的,便是第一个人。如果你尊师重教,有明师指点,便是第二个人。如果你好学,解悟教、理、行、果,便是第三个人。
    藕益大师在《教观纲宗》中说:“未开圆解,不可辄论修证;纵论修证,难免日劫相倍。”经中有言,正法时期是证道坚固,修行者多,证果者也多;像法时期是修行坚固,修行者多,证果者少;末法时期是斗争坚固,人连佛法的脉络都理不清了,各执一词,所以斗争坚固啊。
    只有持自己身份应持之戒,讲自己身份应讲之话,这是保住人身不失的法宝。我认为,这也是末法修行第一重要的。
    第二便是“依教奉行”。佛所说的言教,是我们今天唯一可以与佛陀沟通的渠道,体悟佛语,多闻多思,是我们树立佛法知见的唯一方法。如果离开经教,我就不敢确定对方讲的是否是佛法了。而且经教中有修行法门、修行次第、分真果位,足可以量我人之短长,称我人之斤两。如果离开经教,谈学佛就完全没谱了。
    这是我的看法,最重要的就是以戒为师、依教奉行。到人家里不能乱翻东西,这虽然不是戒律规定,可也算是为人的操守。学佛之人先从做人起吧。

 


{返回 妙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四阿含的现实意义
下一篇:论“化仪四教”中渐教的现实意义
 《莲宗宝鉴》译注 卷二之二
 四阿含思想在中印佛教时期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佛乘杂谈
 大话《观无量寿佛经》之八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十四
 当邪念不止的时候
 《莲宗宝鉴》译注 卷二之五
 大话《观无量寿佛经》之四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九
 转心与转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便捷的共修道场,无边的网络坛城[栏目:达真堪布]
 龙树亲友书 第四堂课[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为什么把如来藏称为“佛心”(佛性)?[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问25 在第二阶段时,如果有超过一个相同强度的感觉时我应怎么做?[栏目:宣隆内观禅修法问答]
 06-024供花的利益与功德[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
 元安~示法偈[栏目:禅诗三百首]
 慎莫念过去[栏目:幸福禅]
 脑海里时有响起唱念,随顺是否受益?[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降伏其心 二 老人能否修炼成功[栏目:万行法师]
 十八、正信调直[栏目:心的诗偈·信心铭讲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