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常下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大家把心静下来啊,金刚经心要非常细,不是很粗动的心所能观察的到。因为我们平时在这个社会上面,我们的心比较狂躁比较乱,听不到自己心跳的声音,往往把般若的真实义,不能够刹那刹那的跟我们的心相应。我们为什么要念佛,为什么要伏住烦恼,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就是要歇我们的妄心,就是我们向外攀求的那个妄心把它歇下来。为什么要念佛?念佛的目的是发起我们内心里面清净的心,可以伏住我们的烦恼。发菩提心可以制止我们向外面攀求的妄心,向外面攀求的妄心生起来的时候,对般若自然不感兴趣的,内心常常有妄心生起,你想听也听不到。为什么?心太粗故。因为一个心非常粗的人,不能够在生活中刹那刹那的跟我们的心相应。因为我们人在这个地方,心不知道想哪个地方去了。
像这样跳跃的一个心,怎么会与般若相应呢?般若是当下心,离开当下就不是般若。如果你心很粗的时候,一定不在当下。因为离开了当下,般若心就没有了。为什么叫我们无住?并不是说很久以前的事无住,很久以前的事情你想住也住不到。也不是说没有到的东西无住,明天、后天无住你能做得到吗?因为很久以后的事情,我们想住也做不到,因为那个本来就还没来。过去的东西你也住不到,没有来的东西你也住不到,只有我们现在的当下,只有当下无住,那才是真实无住。所以不怕妄起,就怕觉迟,就是这个意思。在我们当下一念妄起住的一刹那,就是境现前的一刹那。境现前而不住,那个相应的一刹那才是真实的般若体。离开那个般若体,一切都不真实。为什么呢?那些叫思量般若,就是说你很久以前的事情你说无住,那叫事后诸葛亮。比如把人家打了一顿,然后说我不住啊不住啊,人都被打了,还说什么不住,有什么意义呢?不怕妄起,就怕觉迟,一定是在我们的当下。
我们修行不是等到我们下地狱以后再去被度,而是我们提前不让我们下地狱。如果你到了地狱底下去以后,再说我要救度,那可能你没有思量的时侯了。在思量上面,不是在般若上面,那是很危险的,但是现在一般人都是这样的,都是事后的诸葛亮。过去的事情说我无住,未来的东西说无住,当下他就不无住。为什么过去禅宗里面对禅合子有打骂喝吼种种方式呢?就是要他当下的一念心相应故。因为失去了这一念心当下的相应,跟般若不能相应故,所以当下一念心很重要。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昨天讲到这个。我们心住于法而行布施,这是一句话;后面一句话,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这是一句话。这句话是比喻的意思,是你在住的时候本身就是暗见,心暗之见。一个人在住的时候,你这个有住的心就是黑暗的心,就失体寻波,就像我们心向外求是一样的。在一个黑暗的地方,你是看不到你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一个人在这个世间做任何事情,这个布施不光是布施钱,包括我们持戒、忍辱、禅定、精进、般若,这个叫做布施。你持戒叫布施,忍辱叫布施,禅定叫布施,这个布施的体与法无住。“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布施就是利他,因为布施是行,般若为信,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为妙用。在这个妙用体里面,你失去般若的观照,你就住于法。因为没有般若就没有信体,没有信的体你就有住,有住而行布施失般若故,就变成了人天福报。不识体故,不能生妙德,也不知妙德。什么叫“入暗”呢?就是不了解你本来的无住的自性就是佛性,就是与你自己本来的这个自性隔之于千里万里。也就是说,你在识里面在虚妄的体里面。你无住之心和有住之心的差别是什么?你只要有住而行布施,一切有住的心是因为离开般若。因为离开般若故,就已经有住,有住就离开你的自性,而所得的福德是虚幻的,跟我们的自性一点关系都没有。你现在得到的这个福德,如果你对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非常的执着,那个就是暗体,“如人入暗,则无所见。”那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就是住于法而行布施。
“若菩萨心不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你在这个世间,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而行布施,布施就是无住,无住就是布施。因为无住示现布施为体,你无住的时候本身就是一个布施的相,善恶不住本身就具备了布施相。只是说我们无住是心,布施为法,法就是德,就是福德。无住体就是戒,无住体能够得戒得清净故,清净就是布施,没有我了就布施掉了,把我舍掉了。布施就是忍辱,无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了,不就是忍辱吗?无住得禅定,三昧现前,只要你一切法不住自然三昧。比如这个钟摆在那个地方,只要你无住它就是三昧,因为它本来就是三昧,本来就是我们心中之福德,是德量。只要你无住,这个灯这个桌子这个房子都是三昧,如果你有住就不是三昧。三昧在哪里呢?不是三昧出来一个境界,那个叫我执。法本体就是三昧中生。什么叫三昧呢?三昧叫正受,正是无住体,受是无住里面显现出来的法,这个法是清净的,是遍法界的,是一体的,是庄严的,是通三世会于诸佛会于菩萨会于众生。众生心中有生灭,你感觉到那个东西有生有灭,生灭因众生生灭。
众生在如来心里面,如来在众生心中。众生有生有灭,如来就有生有灭。菩萨无生无灭,如来就无生无灭。菩萨无尽庄严,佛就无尽庄严。众生执着于有生有灭,是故一切法有生有灭。如果你在菩萨境界就是无尽的庄严,在佛的境界是无来无去,究竟“水”的体。菩萨讲庄严体,众生讲生灭体,众生以意为根本。大家想一想,正受就是定,正受就是三昧,三昧就是定,正是佛心。如果你在一切处无住就是定。在你无住的时候,持戒清净,与理――本体清净合一,这叫持戒。你的心跟法界不合一,就不叫持戒了,因为有对立啊!你有对立你就产生妄见。其实我这个身体,跟法界不是对立的。只要你无住,我现在对身体的无住和对山河大地的无住,那绝对是一个。是故我是清净,诸法是清净,法是清净我就清净,两个清净是一,因为无住故。你有住就不清净。有住是妄,无住是真,真的体里面有无尽的三昧。
因为一切法界是真心里面出来。佛的法界也是真心里面出来,菩萨的法界还是从真心里面出来,我们众生的法界哪个又不是从真心里面出来呢?只要是在真心里出来的,都是清净的,所以一切法清净。这个叫做“日光遍照”。“如人有目”就是无住心。只要你无住,法界清净,就是清净光遍照。见种种色,是什么色呢?见种种色就是妙庄严就是种种庄严,叫做色。所以你看到色,由心中生。看到色是看到无住之色,并不是分别的心。无住之色是清净之光,这个叫做真色,看到外面是无碍光、无边光、无对光、清净光、解脱光、不可思议光、超日月光,种种光都叫做清净之光,就是叫做见种种色。所以我们的根本很重要,三心很重要。“如人有目,日光明照”,你有目就有照的体,就是三昧现前,见种种色无尽庄严就显现出来。所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明跟无住心相应,就是跟实相相应。照就是寂照现前,无住为寂,法界为照,叫寂照现前;故六度就具足,就是自利利他的体就具足。所谓利他无众生可度,众生本来圆满故,因为一观照众生就没有了。现在我们有分别要度众生要度众生,是因为没有光明照耀啊,有光明照耀哪有众生可度呢?你心中无住,哪有佛可成呢?你心中有光照于天下,天下都是寂静之法,因为用心观照哪个众生不是从心里出来的呢?所以众生“如如”啊,每个众生都是圆满的,所以每个众生都是佛,每个佛都是众生。故众生即佛,佛即众生,心佛众生没有差别的。这个时候你才微细的认识到这个问题。若你无住是为道眼,有无住之心必有日光明照,寂照现前是为智光;“见种种色”是性德,恒沙妙德就会现前,恒河沙世界的妙德就在你的当下。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实知是人,实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当来之世就是后五百世,包括我们现在。善女子善女人,这个善是每个众生本来都有善根,所以如来称一切众生为善男子,因为如来见一切众生是佛故,见一切菩萨是佛故。因为佛无取无舍,如来没有取众生的妄见,是故一切众生皆是如来,是故叫善男子善女人。你闻到这部经典才是善男子善女人,闻到这部经典的人肯定是善根比较成熟了,没有闻到就等待着闻。佛陀住世令一切众生之恶断,让一切众生之善增长。所以如来出世,断众生的恶,令众生善。在《涅磐经》里讲,一阐提皆有佛性,这个佛性就是如来所见。一阐提一般认为是成不了佛了,但是《涅槃经》讲他还可以成佛,如来见之--如来见得到他的佛性,与如来是无有差别。所以一切众生皆是善男子善女人,是对于究竟来讲,此善与般若相应故,此善一切众生皆具足故,因为此善就是佛性,与如来无二无别。如果众生没有此善,就没有佛性,那就不需要称为善男子善女人。
为什么我们在这个世间要行慈悲行?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们要对一切众生生起信心,要有大慈悲心,摄护一切众生。慈悲心能与众生之善根相应故,能感化所有的众生。所有的众生在慈悲的感召之下都能度化,没有一个众生在慈悲下不能度化的。所以我们要发起这种善护于众生的心,所以如来护于众生叫善男子善女人,那我们为什么不护于众生善男子善女人呢?因为我们对众生起分别故,不了众生有佛性故,不知道以大悲心能摄护故,不知道众生以慈悲心能感化故。只要以慈悲心真的能感化一切众生。所以在此世界,随时随地任何一个地方,常生善心,一善到底。从你出家那一天开始,一刹那时间,这一点点善根生起的时候,从始到终,不管你有多大的习气和恶业,始终善根不断,一直到你死为止。乃至于尽未来际,善根不断。为什么尽形寿护持众生呢?我们成佛的目的是什么?要善护众生,摄护众生,就要有大慈悲心才能摄护于众生。我们不要认为自己有多大的恶业,最重要的我们要有善心,随时随地发起善心。不管对方有多么的恶,我们都要善护,不但对人、有情的众生善护,乃至于无情的众生我们也要有善心。因为无情的众生能善护我们的众生,你不要看天地无情的,但能摄护我们的善根。
我们动善心的时候,它可以令我们的善根增长。在你对它有善心的时候,它肯定会令你的善根增长。在你善根增长的时候,你的福德就会广大。福广大,你的世界就会广大。你现在看到的墙壁,为什么看到的不是金子呢?证明对一切情与无情都应当要善护,乃至于一草一木都应该善护,所以要发菩萨心、发菩提心。什么叫菩萨?菩萨就好比是金子,不管那个杯子是好的坏的,不管是打破了没有打破了,都是金子。所以我们受菩萨戒的那一天开始,你的善信永远不断。不管你还认为我还有恶业存在,我还有烦恼存在,我还有习气存在。所以我们在这个世界不断的发起我们的善根,不是说到庙里来做一点善事。任何一个地方,包括在家里给家人炒肉吃啊,这里面不断的发起善根,善护于众生。在恶业里面要转你的心要善护,把这个善业转出来,时时刻刻的有一个善心在。所以如来尽未来际万善同归,善恶无始即是如来,无始即无住,无住法界即善。因为无住就是法性里面的光明。
修一切善法不住于相,如人有目,日光明照。布施、禅定、忍辱、精进,六度波罗蜜只要你无住,就像人有目一样,可以见种种色。为什么?此善是我心法,此相是无住之法,此相摄护了十方诸佛、十方菩萨、十方众生。而无住就是法性。所以此善的体,山河大地及虚空现在正摄取我们,其实你不知道;只因我们有生灭之相,但是菩萨也一定在这个里面,诸佛也在这里面。你无住的时候,就诸佛安住,菩萨安住。所以我们对此相,生起无住体的时候,此即是佛无二无别。山河大地及虚空无住的时候,这里面都是无上的妙德。这也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六度波罗蜜只要你无住的话就像日头已经出来了,有目就是无住之心,光明遍照就是你做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种种色就是清净故,清净光、智慧光都会显现出来,可以生悲、生力、生愿,生出大心出来。
须菩提,当来之世,就是后五百岁,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此经就是般若经。现在这个末法时代,释迦牟尼佛讲过末法时代外道很多,与般若不相应的全是外道,包括六度波罗蜜,没有般若波罗蜜五度波罗蜜都属于外道范围。你没有般若就没有无住,就不能日光遍照,不能见种种色,你有住就没有眼睛啊。现在我们听法,一定以般若而印心。五祖以后就以金刚经来印我们的心,之前是以楞伽经印心。金刚经又很短,不管你讲净土法门还是中观唯识,任何一个法门都以金刚经来印。如果金刚经印不上,你的讲法就一定有问题。如果金刚经印上了,就对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比如我们讲阿弥陀佛光明无量,我讲西方极乐世界讲阿弥陀佛,与金刚经随意印。现在人讲净土法门怎么讲?没办法把净土法门真正的讲通,都是有住之体。到西方极乐世界是有住,念南无阿弥陀佛还是有住,却不知道闻说阿弥陀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化身土、法身土、报身土,四十八愿展开以后,无碍光、无边光、无对光这三光就是法身光。首先就是无量光,量是能量之意,量是代表它的功德圆满之意,光明遍照之意,一切法身、化身、报身之德,能印十方诸佛之心,能印十方诸佛所有的国土在里面。一切菩萨之心,一切菩萨大悲心都在里面,一切众生心,一切众生所安住处在那个地方,随其方便,十方诸佛国土种种方便,所有菩萨的大悲心种种后得智的方便,所有众生种种安住的方便,都在无量光里面。
无边光就是能通一切众生心,边中还有事事无碍之边,能在我们一法界里面现无量世界,在一个众生心里面现无量世界,那个叫做无边,那个边是无穷的边。我们眼睛看到的这个边,那是我们人道的边。佛菩萨的边是什么边啊?它是事事无碍,理事无碍。一心能现无量的法界,在一切法界里面能又现无量的法界。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法界,心里面又有一个法界,我们这么多人在里面,我们这里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法界。每个人的法界我都不知道,都有诸佛菩萨,我们现在认为只有人在里面,这里面还有看不见的佛还有看不见的菩萨,那个国土庄严,诸佛所安住啊,化身在里面度众生啊,我们都看不见的。就是我们心里面有无量诸佛在成等正觉,无量菩萨化度众生,无量众生在里面安住,还有地狱饿鬼畜生在里面呢!我们心里面都有十法界在里面。那我们现在看到一个人的法界,而法界里面有人,人里面还有法界,法界里面还有人,人里面还有法界,但是每个人心里面还有一个无尽的法界,那里面都叫边,所以阿弥陀佛的光明叫无边光,那个才叫做真正的无边光。所以我们用我们的大脑子看到的无边光算什么?我们是凡夫心的无边光,最远就看到五百米,那已经就最远了。以我们的力量看的最远就是五百米。
无碍光,没有障碍的光。你说佛陀光射到众生心中有没有障碍?它是没有障碍的。那我为什么看不见呢?过去我刚出家的时候就思维这个问题。我出家看《华严经》的时候,九一年吧,看到华严境界菩萨身上挂着的那个铃铛,铛的一响,然后遍满十方世界,我当时就在想这个问题,既然华严境界菩萨光明遍满十方,在十方世界众生闻者即得解脱,那如果我闻不到,那为什么叫遍十方呢?我闻不到,那就不叫遍十方。我要闻得到,为什么我现在没有闻到呢?我就在思维这个问题。《观经》里面,我一直在思维,我跟你们有一个不一样就是,哪一个人说给我糖吃,我马上就要找那块糖吃,不是嘴巴说一说给我糖吃我就开心,就这样就算了。就像把《金刚经》、《地藏经》念一遍,就像画了一个月饼给你吃,谁拿了月饼了,谁都没有拿到月饼。
我如何读诵受持普门品?如何于中见大光明藏?
但我跟你们看经可能就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普门品》里面看到观音菩萨光明里面摄取五道众生,我立即就反映到我身上来,五道众生?我不是五道众生之一吗?既然有五道众生在观音菩萨光里面,那我不就在观音菩萨光里面吗?那我到底在不在呢?如果不在,那佛不是在打妄语吗?如果我在,为什么感觉不到在观音菩萨光里面呢?所以我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看经典一定要这样的反思,你才能够进入佛性,与佛绝对。如果你不这样的反思,那经典是经典,你是你,永远跟它产生一个距离。这叫做闻思修,闻就是闻到这部经典,然后思,当下观照见实相,然后这个经典就变成很真实了。不然的话,经典摆在那个地方,看了以后丢在一边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观音菩萨普门品》里面讲得很清楚的,应以男相得度以男相得度,应以女身得度以女身得度,应以出家相得度以出家相得度,应以在家相得度以在家相得度,那我现在以出家相得度你以在家相得度,每个人的相都不一样,这个相本身就是观音菩萨光里面显现出来的,完全是相应的,哪有我呢?这里告诉我们就没有我。你就是这样的悟了,没有我了就可以了,此光即是佛光,此我即是无我,无我、佛光当下有信心就可以了。但是我们读《普门品》是求她怎么样怎么样,就不知道你当体就是解脱的心。一旦无我的时候,还谁能破坏你呢?你没有我了,谁来捆你呢绑你呢?所以呢,刀砍不了火烧不了,那你没有我了,谁烧你啊?谁砍你啊?当然砍不到了!烧不到了!所以,《普门品》里讲的是对的错的呢?如果真正把《观音菩萨普门品》搞懂了,火也不能烧,水也不能淹,人家也砍不到你了!就把你关在牢房里,也没有一个“我”关在牢房里面,你是自由身,谁能关你啊?你自然在法性里面是解脱相。死也好,生也好,对你来说根本不牵挂了,《普门品》马上立即就跟你相应了!无非是令我们开智慧,令我们解脱故。但是我们看经典,一看刀不能砍,那你拿刀砍我,看看砍不砍得死?那你不入智慧,你不知道超越出去,你就是这个身体、这个肉体是观音菩萨化现来度你的,这个身体的死和生对你来说无所牵挂了,你已经出去了,那个我已经不在这里面了,你已经到法性里面去了,无住体里面去了,你当然怎么砍也砍不到我了!你砍到那个肉体,那是件衣服脱在那个地方,没有关系让他砍,那我已经超越出去了。所以我被你砍的时候,肉体是被你砍掉了,但是我已经走了。所以看经典一定要通达于智慧,任何经典都是通达于智慧,不管哪一部经典,都是通达于智慧,佛经里面任何一部都可以令我们解脱,立即可以成佛,一通百通,一正道一切都是正道,一邪一切邪。般若一通,一切都皆通。所有经典都可以成佛的。不是说佛陀讲的这一部经典是圆满的,那一部经典没有圆满。一正连外道都正,一邪连正法都是邪的,一悟一切悟,所以一通百通。一旦到房子里面了,什么都是圆满的。如果你站在外面,那就有外面有里面的差别。你到里面去,哪个地方不是金山呢?哪还有什么大乘小乘,哪还有什么得和失,哪还有说这个是真的这个是假的呢?就不存在了。一旦进入般若之体,不可思议妙法就会显现出来。
所以在这个末法时代,我今天开现般若这个体就是让众生,则为如来以佛智慧。你闻到这部经典的时候,受持读诵,受是接受就是信的意思,持是思考的意思,读诵是代表你的行持你的定,经就是心心就是经,法界就是心心就是法界,叫读诵。你看,我哪一天不在读般若呢?般若读诵不是拿着书在读诵啊。受持读诵,受是信了,持在思考,读诵是受用啊。大家想一想,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叫大家读诵怎么读诵呢?是不是佛陀说一遍然后大家也来念一遍啊?那时侯也没有书,也没有经典,连贝叶经也没有啊!完全靠记忆力。大家想一想,这个受持读诵,这个读一定是与法相应的读。所以在无量寿经里面讲:所闻经法,自然得闻。在西方极乐世界,见一切相马上就心开意解,那个才是读经啊!所以读经并不是在读文字的经,是读经意。经读一遍以后,就永远在读。你看,《华严经》我也在读,如果会读,你读三千大千世界大华严,你自己没有了,你在那里读你用心读。小华严就是一个目录,就是一本书。所以读书是对我们恶业凡夫来讲。你通达于般若,释迦牟尼佛把般若说出来,这是读。持,就是思维就是观照经意,依他的言辞思实相故。比如我讲桌子,你马上就看桌子。桌子的名并不失去,桌子相也不失去,依文识相叫做思维,这个思叫观照,观照般若。不断的观照,不断的观照,然后你自己变成实相了。你在实相大海之中,就像一个人跳到大海里面去,你想不读大海能做得到吗?你全身是大海了,你想不读也做不到了。你能受持读诵,三心具足了。所以善男子善女人闻此经能受持读诵者,则为如来以佛智慧,实知是人,实见是人。如果你受持读诵,以如来的智慧,如来者,无所来无所去,就是无取无舍。无取无舍就是离名说相,就是没有这个经书,但是有经体,叫离名。比如外面的法界的桌子凳子这个名字在,但是离名说相,不像前面是离言说相。如来所说叫离名说相,就是不离此体与实相相应故,与般若实相相应故,这叫离名说相。所以如来以佛智慧,就是说不离当下。在你读诵这部经典,不离开我们所谓的什么凡夫、菩萨、诸佛的这种分别知见,直接用我们现前所看到的这个量里面的无住体,你思维观照以后没有我了,就像你静下来,你可以看到你的心,与法界共同故,心与众生心同一的,心在法界里面,你感觉到你的心和法界所有的心是一体的。你必须要把心细下来,你看到这个法界就是你的心,看到此心就是法界,彻底的没有我了,你跟实相相应了。
于此经受持读诵,你的观照实相文字都现前的那一刹那,就是如来以佛的智慧,实知是人实见是人,不是以菩萨的智慧,菩萨也没有办法见到,也不是众生所见,因为菩萨还属于是众生范围之类。如来以佛的智慧,实知是人实见是人,就是说如来已经见到你了。如来见到你,是因为你无住,你无住的时候当体即是。众生是佛的众生,佛是众生的佛,众生在佛心中,佛在众生心中。所以佛无生无灭众生就无生无灭,佛在众生心中,众生有生有灭如来就有生有灭。我们有生有灭有牵有挂,有牵挂的无非是我们有住而已。如来有生有灭,他是无牵无挂,没有牵挂故他无住,所以他生灭并不碍如来体。你看到外面生灭,其实如来本来就是无生无灭的体,因为你有生有灭,如来在你心中也现出有生有灭。因为有生有灭是如来无碍体,但是我们的生灭是牵挂体。只要你无住,妄心不生起的时候,你见到的这个生和灭就是如来体,并不障碍。为什么如来见你呢?原来你的生灭本来就是如来的生灭,他是无挂碍的,所以他见你也是无挂碍的,每天他都见到你。你与这种智慧相应的时候,如来悉见。如来实知实见是以如来的智慧实知实见,也就告诉我们,我们这一念是究竟觉。如来是实相,佛陀是究竟觉啊,佛陀就是离言说相。为什么如来以佛的智慧实知是人实见是人,不讲如来实知实见?就是说你这种受持读诵,闻了思维了与实相相应了,这个相应的心的一刹那,这个已经是究竟觉。只有佛才能知道你,你已经达到究竟位,就是佛了。这跟前面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就没有众生可度,没有佛可成,这就是如来体。这里面分出两个,一个是如来体就是实相。为什么不以实相说呢?以佛的智慧,我们现在这种知见就是究竟觉。究竟觉的知见如来就以究竟觉来应之。这个文字非常的巧妙,以我们现在这个心已经到那个位置了由我来告诉你,就是以佛的智慧才能测量了。你现在这个位置就是究竟觉,就是佛了,所以是以佛的智慧。这里面你必须要知道,一定要有闻思修。修就是忍辱。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前面是讲以佛智慧,实知是人,实见是人,皆成就无量无边功德,无量就是法身跟报身,无边就是化身。后面讲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无边功德。不可思、不可议就是法身,不可量就是报身,无有边就是化身。极乐世界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栏循坚固就是法身无住体就是坚固体,就是魔王也依止于它。七重栏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坚固体。罗网是庄严之意,讲量,量就是法身。法身德、化身德、报身德。化身德就是众生的心,报身德就是菩萨的庄严,法身德就是如来无尽的庄严,无尽的清净。法身即报身,报身即法身。法身讲性,报身讲相,相在性中,性在相中,相由性显,性由相显。理在事中,事在理中,理事圆融。就是,木头在凳子里面,凳子在木头里面,所以木头不可见言辞道断,要想看到它你必须要依相而见。就像水跟波一样,有波才能识水,水自己不知道自己是水,因为水无言故。波能够识水,由波出来就代表水存在了。如果没有波,水即灭,水就不能显现出来。水是无言的,言辞道断的,但是有波就能显水,因为波才能告诉我们有自性存在。
为什么有烦恼才能成就菩提呢?因为烦恼是代表我们有波在,因为我们没有开悟之前,我们随着波而流转,但是我们现在依波识水,波就是我们的妄想,有这个妄想的意识才知道我有水存在,知水这个波就是清净庄严就是光明照,就是报身。如果不识水,这个波就是烦恼。烦恼、菩提是一不是二。为什么讲不断烦恼而证菩提呢?为什么讲烦恼即是菩提呢?有人讲烦恼转菩提,对不对呢?那菩提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波还是那个波,烦恼还是这个波,菩提还是这个波,所以这个波是不变的。但是你觉悟了,这个波就是菩提;你迷了这个波就是烦恼。这个烦恼在迷的那一边叫烦恼,在觉悟以后叫做菩提。所以烦恼也好菩提也好,是一不是二。你不能说灭波在寻找菩提,那就是灰飞烟灭了,那就麻烦了。因为佛性是理,理没有事,那个理叫无明,就像金矿一样没有开显,是不可能的。因为有水必有波,有法身必有报身,法身里面有无量的功德,有报身庄严。有法身有报身必定有报身,就有迷的凡夫,为什么呢?报身里面有波啊。在没有成佛之前没有识法身之前,波在无明,起波就出现识,就出现影子。这个影子互互相照,产生了众生。但是我们回去的时候,众生没有了,只是影子没有了。所以我们成佛,到底什么成佛啊?实在是没有众生成佛,只是一个波的影子而已。这个影子消失就消失掉了。其实波还是波,水还是水。只是众生是一个妄的体,所以没有一个人成佛,因为根本就没有众生。波还是那个波,你说什么人成佛?
所以无佛可成,也没有众生可度。为什么会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呢?无量无边就是法身报身。无住之体就是不可思议光,不可思议光能生无量功德,量就代表种种德出来,种种报身庄严。无边就是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重行树叫做化身,行树能成荫。树代表五德:仁义礼智信都在里面。边有信体就是根。社会上讲道德为什么没有根呢?因为他没有信仰就没有根了。因为他没有根,所以他的德不能进入无相。不知道一切众生之波来自于水,水的本体就是全波即水。所以一个没有信的人,就像树没有根一样。一个没有根的树会倒掉的,它会死掉的,所以你看到的这个花什么的,都是假的,可能会害你的虚幻的。如果有了根,有了般若之信,这个花开得非常的圆满,并且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重栏楯就是根,七重罗网就是枝干、叶子,七重行树是代表大悲心,利益众生的大悲心。树就是救济众生的,树有种种德。你看,一棵树本身就是很茂盛,有信仰有根啊,它有一个大荫,可以让众生在底下。树是表法的。众生要相、有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