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次第入门 第二章 佛教缘起及历史 第十三节 佛教的分宗
 
{返回 宽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42

佛教缘起及历史 第十三节 佛教的分宗

       佛陀在世时,僧伽(和合众)是当时唯一的教团。佛陀入灭后数百年之间,印度的佛教也有类似宗派的传承,例如,上座部就产生了十八至二十个支派,到了大乘佛教时期,有无著、世亲宏扬的唯识,龙树、提婆弘扬的中观,迦叶、阿难弘扬的禅法,到后期,又有龙智、善无畏弘扬的密法等,然而都没有显著的门庭标立。
       佛法传到中国后,从隋唐开始,历代佛门大德所修证传持的法门各有不同,所化导的对象也各异,因此各立门庭,势所难免。
       在不违背佛法根本教义的前提下,随着各种宗趣的纷纷确立,各自有各自的教义宗旨、仪规和修行的内容,各宗祖师的传承逐渐受到重视,宗派的名称就成为该僧团的标志。     
       佛法非止一门,修行有多方便,那么,分宗是势在必然的。既然法法皆归无上菩提,则各宗各派,亦如万流趣于大海,所谓“道并行而不相悖”。有人误以为佛教内部分立宗派是佛法的分裂,这是错误的观念,就像在医院里,虽然有内科、外科和眼耳等科的分工,但它们之间并不矛盾,一起构成了一个完备的医疗体系。
       三藏十二部佛法教典,卷帙浩大,义理宏深,不分宗门就难以引导大众修行。因为众生根器不等,若欲对治习气,势须对症下药,症既多端,则药需分类。另外,为使弘法系统清晰,便于传承,化整为零可以避繁就简。因为佛法博大精深,对于初入佛门的人,若欲遍学往往一无所成,倘若一门深入,那么下手和成功都有方便之处。
      中国佛教宗派的产生,有十三宗之说。所谓“十三宗”,是指毗昙、成实、律、三论、涅、地论、摄论、净土、禅、天台、华严、法相、密宗等。禅宗有“五家七宗”之说,“五家”就是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等南宗禅流派;“七宗”是“五家”中的临济宗又分出杨岐派和黄龙派。
      后来,大乘的地论宗归入华严宗,涅宗归入天台宗,摄论宗归入法相宗,这样,大乘就称为“八宗”,在加上小乘的俱舍宗和成实宗,共为“十宗”。这就是中国佛教宗派的轮廓。


 


{返回 宽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次第入门 第一章 做正信的佛教徒 第一节 智慧传承的规律——亲近善知识
下一篇:学佛次第入门 第二章 佛教缘起及历史 第十二节 佛法传入中国
 遇事用佛法来对照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七 3 不嗔恚的利益
 找到正确的学佛方法
 十几亿分之一的问题——面对丈夫和弟弟的矛盾
 学佛次第入门 第二章 佛教缘起及历史 第六节 完备的体系与组织 —— ..
 宽见师父深圳开示(简要记录)
 《修心八颂》讲文一 背景资料
 《修心八颂》讲文三 恒怀珍爱 下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二 2 了达因果才能正确规划人生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二 4 断见和常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062 观音慈林集(清,弘赞)[栏目:05 感应录]
 第五章 唯识宗的创立 第一节 玄奘与唯识宗的创立[栏目:中国唯识宗通史]
 众生痛苦乃恶业累积所致[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排九节风,吸气时是用一个鼻孔还是两个鼻孔?[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0六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阿姜曼影响了森林传统[栏目: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四○ 极光天宫[栏目:天宫事经 四 深红品]
 如何理解上师与自心无二[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因明正理门论》讲记十一[栏目:因明学讲记]
 现代教育的危机(陈柏达)[栏目:佛教与教育]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