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二课合解 第十四讲
 
{返回 亲佛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69

《二课合解》第十四讲

3月22日上午 9:00,释亲佛法师在榕桦寺念佛堂向四方信众讲授《二课合解》。今天的内容继续上节课的“大忏悔文”。

在进行正文之前,释亲佛法师开示道:

佛教讲“闻法早得三摩提”,可见听经闻法非常重要。昔有一天子,问佛陀四难:如何方能了知诸法?如何方能遮止诸恶?如何方能断除无义散乱?如何方能获得涅槃?佛答复:其方法即是听闻正法。以闻法过程中,自会增长乃至圆满戒定慧三学功德。

听经闻法就会得到正定正受,就能起修。迎请法师讲法的仪规都是非常庄严的。请师时以华严唱法缓慢颂出“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圣号,当下浮燥的心就会慢慢收拢起来,趋向清净的状态。心摄受住了,就做好了闻法的准备。我们的心如同一坛水,燥恼的心就是尘坷浮动、浑浊不明,清净的心好比水静沉尘、光亮彻透。闻法乃是无上因缘,必须至诚恭敬如对圣容。法师弘法时供奉的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因为我们的佛法都是传自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我们要在感恩的思想下,以非常清净、诚敬的心来闻法,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印光大师讲:“你一分诚敬,消一分业障,得一分的功德利益。十二分的诚敬,消十二分的业障,得十二分的功德利益。”学佛就两字“诚敬”,真心正念竭诚恭敬。正所谓——心若至诚,法法皆灵。心不至诚,法法不灵。

因为今天来的一些信众,没有参加上节课的听讲。亲佛法师从“大忏悔”文的起始部分开始讲起,与上讲相同内容略去,谨取新的内容如下:

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

此别发露今昔造十恶罪也。夫作事乖理,则在十种不善所摄,即十恶也。反之名十善,则有止恶行善不同。若触境生心,纵此情惑,而身口意即十不善。若遇境反省,顺理明诚,而身口意即是十善。然而善恶悉从心起,故心行十善,则感天人修罗之三善道,心行十恶,则感地狱鬼畜之三恶道。正法念经云,此十不善道,是地狱因,于十善道应当修学,则于恶趣永不堕落。

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

此总陈露前三罪,或覆不覆之惑障也。上言所作诸业,或恐失利誉,则覆藏而不露。或欲扬他恶以显己直,则所作皆露而不覆藏。或大过则覆,小过则露。或初覆而后露。或初露而后覆。或胆小而弱者覆。或胆大而强者露。凡有所作,覆者罪大,不覆者罪小。如一杀业已重,若复覆之,则更有隐覆之罪。是故宜对三宝,及众人前,直心吐露,毫无覆藏,可与忏悔。唯识云,覆罪者后必悔恼,不安隐故。楞严云,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皆以直心而得成道。

应堕地狱、饿鬼、畜生诸余恶趣、边地、下贱及蔑戾车。

此总陈前文所造惑业,当随业招报也。应堕二字,直贯至蔑戾车句,谓上文所造诸业,应当随业轻重,报堕诸趣故。地狱下七句,是受报也。地狱者,大地之下五百由旬有八热八寒诸大地狱故。无间狱在八热底重,烧然洞烈,无时暂息,一日一夜万死万生。其上七重为为间狱,或少时停苦。各狱四门俱有十六游增,苦不可言。上品逆恶,重生无间,轻生有间。饿鬼之报,常在水边但见是火,或时见水,饮即变火烧身,如是长受饥虚炎烧之苦。下品逆恶所堕,而分三品九类。畜生亦云旁生,形旁不正故,互相食啖,常受惊怖,水陆空三处遍皆有之。诸余恶趣指修罗等处。边地,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及羌故鹵地,海边穷陬困岛等处。中国向多圣贤化世,礼义文雅,正教华美之邦。边地从无圣化,不知礼义,冥顽愚狠,杀害乱伦之地。下贱,即奴仆役使,为人轻贱故。蔑戾车,此翻恶见,谓不信三宝,谤无因果,此破爱见二戒故。破爱见戒犹可忏悔,若破见戒不容忏悔。今既有信,亦容忏悔。经云,当堕三恶趣中,无量千岁受剧苦已,来生人音,作牛马驼驴。或得为人生居下贱,作人奴婢,受他驱役等。亦有人中负债,命尽即生下贱及边地者。

如是等处所作罪障今皆忏悔。

此总结以下诸罪一一忏悔也。如是者,指前而言。等处者,该广之辞。今既信心,而不包藏瑕疵,则见爱所作诸罪无不忏悔。观经云,为赞阿弥陀佛威德,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清凉风,吹诸天华,上有化佛迎接此人。又云至心十念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见金莲华住其人前,于一念顷生极乐国。称礼一佛功德尚且如是,况复称礼八十九佛名耶。今则忏除罪障,如风扫地,纤毫不留矣。

今诸佛世尊,当证知我、当忆念我。

此求诸佛证明慈念也。今我虽属一人求忏,务必发广大心代为一切众生求忏,故曰我等。盖诸佛具三明,谓天眼明,证我现前忏悔。宿命明,知我宿世善根。漏尽明,念我未来增道。

我复于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此生、若我余生,曾行布施、或守净戒,乃至施与畜生一抟之食;或修净行,所有善根;成就众生,所有善根;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无上智,所有善根。

此陈此生余生曾作众善也。如是言者,贯至及无上智所有善根句。此生、今生也。余生,谓前生又有前生,生生无尽即从无始劫来也。今发信心,必赖夙植善种,藏于心田,今方能信。金刚经云,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如来悉知悉见是也。净戒者,身心不犯为净,防非止恶为戒,即五戒、八戒、十戒、具戒、菩萨大戒,必须时时谨守,如护明珠,毫无损失。此举布施净戒,即六度中第一第二也。及至,超略之辞。施畜生者,如有人以食献佛。一狗摇尾于下,佛以分惠喂之,问弟子云,供佛功大耶,施畜功大耶。弟子曰,施佛功大,佛言其功正等,所以者何,佛本不食,以人自发敬心供养,故功德无量,畜则见人食时,心心欲食,若少施之,功亦甚大,可结将来度脱之缘。经中又明蚂蚁等,以少食施之,功亦甚大。净行者,道纯心一曰净。磨炼治习曰行。略则戒定慧,广则三十七道品、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行,乃至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皆是修道。又无覆与不覆,是净行义。成就众生者,施财物令其无乏,施法门令其修道。施无畏,令其无惊。菩提翻觉道,谓觉照自心而修道故,或依七菩提分及三菩提而修,以初心不坚,故今犹受生死。无上智者,佛智也,即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所有善根,指上各种及一切善根也。

一切合集校计筹量皆悉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作回向,我亦如是回向。

此结今生前生所有众善,皆效诸佛回向佛道也。今昔曾作善根为修因,三藐三菩提为佛果,一毫之善虽小,其体本周,如毛头一滳具全海之味。是故一无一相,多无多相,小无小相,大无大相,一多无碍,大小相融,是全法界心,回向法界诸佛也。

众罪皆忏悔,诸福尽随喜;及请佛功德,愿成无上智。去来现在佛.于众生最胜.无量功德海.我今皈命礼。

此颂牒上忏悔陈善回向也。众罪句,颂前发露忏悔科。诸福三句,颂前请证陈善科。去来现在四句,请三世诸佛对于众生,则诸佛圆净无量功德深如大海,是故我今至诚皈命顶礼。

 


{返回 亲佛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二课合解 第十三讲
下一篇:二课合解 第十五讲
 佛七开示 第六讲 念得心中莲花开 阿弥陀佛自然来
 二课合解 第十六讲
 佛七开示 第五讲 看破、放下、自在念佛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第八讲
 二课合解 第十讲
 佛七开示 第一讲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续
 二课合解 第十四讲
 二课合解 第八讲
 二课合解 第一讲
 二课合解 第十一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行为学与唯根论及唯身论[栏目:太虚法师]
 64 艰难一忘[栏目:没时间老]
 法句经 3 多闻品[栏目:法句经·白话文]
 彩色玻璃[栏目:小和尚的白粥馆·释戒嗔]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四三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修行不得力‧果报跑不去[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葛印卡老师在黄金之地缅甸[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