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返回 禅诗三百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506

★常建(生卒年不详)

长安人。与王昌龄为同榜进士。大历年间曾任盱眙(今江苏省盱眙县)尉。一生仕途颇不如意,遂放浪琴酒,游名山胜景以自娱,后隐居鄂州武昌(今湖北武汉市)。常建的诗多以山林逸趣、寺院为题材,也有部分边塞诗。盛唐人对他的诗评价很高。其诗佳句常得,律韵独到,境幽言净,不拘一格。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赏析】

这是盛唐最为着名的一首题寺诗,前人评之“通体幽绝”,(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兴象深微,笔笔超妙,此为神来之候”。(《唐宋诗举要》)

首联用工整的对仗,省净的笔法,破题而入,又借“清”、“古”、“高”三词,无意间透露诗人对清静高洁的古寺高林的倾慕;颔联为传世绝唱,由竹径见幽处,由幽处见花木,见禅房,层层深入,这一踏径穿花至禅房的过程,与其中所引发出的“曲径通幽”的意趣,成为后世园林艺术与文学艺术的美学追求。由“曲”、“幽”、“深”而至别有洞天,这一洞天便是“悦”与“空”的禅境,便是令人惊叹、陶醉、流连忘返的“常乐我净”的宗教境界。进入这一境界之后,仿佛万物之音都归于消匿,回到了原初的大荒,来于静还归于静,唯有那悠扬宏亮的钟磬之音,把整个世界都包容成一体,将人带入忘尘绝俗、纯净怡悦的永恒禅境。

唐代还有不少优美的题寺诗。如韦应物的《神静师院》:“青苔幽巷遍,新林露气微。经声在深竹,高斋独掩扉。息树爱岚岭,听禽悦朝晖。方耽静中趣,自与尘事违。”“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崔峒《题崇福寺禅院》:“僧家竟何事,扫地与焚香。清磬度山翠,闲云来竹房。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长。 向晚禅堂掩,无人空夕阳。”前诗意在“方耽静中趣,自与尘事违”;后诗妙在“无人空夕阳”,世界静寂得连夕阳斜晖都“空”无了,那是一个何等美妙的禅悦境界。

 


{返回 禅诗三百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常~几度逢春
下一篇:李益~哭柏岩禅师
 李翱~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昙秀~山光寺
 善慧~空手把锄头
 马臻~读唐僧诗
 辽金元明清及近代第一 圆至~赠天纪
 克勤~投机偈
 菩提达摩~一花开五叶
 宗泐~偶地居
 昙颖~小溪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冈波巴四法·无虚之慈 无幻之悲[栏目:卡塔仁波切]
 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第二章 明成佛之所依[栏目:冈波巴大师]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第一集[栏目: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空法师]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八章 关于禅密 2 悟道无定法[栏目:元音老人]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四十一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上师瑜伽圆融藏传佛教的全部教义[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佛说四十二章经》念戒近道[栏目:惟觉法师]
 什么时候求生净土[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五百罗汉 478、寂静行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佛法的因果论[栏目:演培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