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白居易~寄韬光禅师
 
{返回 禅诗三百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7151

★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晚年皈依佛门,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贞元进士。为一代诗坛宗主,诗风浅切平易,以写讽刺诗和新乐府名闻朝野。作品在唐代诗人中数量最多,今存诗三千首。常与元稹唱和,世称“元白”。青年时期好佛慕禅,因宦海沉浮,大志难舒,更促使他投身佛门,故后期创作偏向于佛禅信仰,在数百首禅诗中反映了不务虚名、不忧生死、随缘任遇的精神。

寄韬光禅师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赏析】

这是一首对韬光禅师高光大德的赞诗。

首联写禅师开山立寺之功德;颔联与颈联通过对“吾师行道处” 的描写,渲染“吾师行道处”的空阔、幽静。在一处水流云起、花发钟鸣的所在,在一块桂花缤纷的行道宴坐处,禅师所行之道的清逸、广渺也便不言自明,而其人格之魅力也昭然毕现。

诗歌的前三联,对仗工整,六句中连续使用叠字,环环紧扣,给人击节叫绝的艺术享受;同时运用了东、西、南、北、前、后、上、下八个方位词,给人无比空旷的超越之感,令人感受到佛禅之性如天香袅袅,无所不包,那云、水、花、钟连同天香、桂子都折射出佛性的光辉,同时也折射出与这一切水乳交融的禅师的幽雅闲适的精神风貌。全诗浑然天成,禅韵氤氲,是一首技巧圆熟、禅味兼到的好诗。

韬光禅师也写过一首诗名为《谢白乐天招》。全诗如下:“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倚石眠。不解栽松陪玉勒,惟能引水种金莲。白云乍可来青嶂,明月难教下碧天。城市不能飞锡去,恐妨莺啭翠楼前。”从此诗中,我们不难看出禅师的高风雅致。

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赏析】

苏州天平山上的白云泉,自此诗问世后方扬名于世,由此可见本诗之妙。

首二句描写了白云泉中自由自在的白云与无牵无挂的泉水,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纯朴的山林生活的向往。一句“云自无心水自闲”,看似闲来之笔,实为着笔不凡。尾二句起伏跌宕,一改前句冲和平淡之风致,以“奔冲山下”与“添波浪”两处富于动感的动态描写,看似埋怨泉水多事,为纷繁的世间再添烦苦,实为表现泉水自由奔泻的自由个性,同时暗喻自己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对自由旷达的禅境的倾慕。“遇客多言爱山水,逢僧尽道厌嚣尘”,(《夜题玉泉》)便是诗人对此诗的绝妙注脚!

全诗以实衬虚,寓情于景,拟物抒情,意理斐然,是一首高妙的诗作。类似的以写溪泉来表现禅韵的佳作尚有不少,如宋僧可遵的《题汤泉》:“禅庭谁作石龙头,龙口汤泉沸不休。直待众生尘垢尽,我方清冷混常流。”歌颂了汤泉愿洗尽天下尘垢的诚挚、热忱,以及作者清冷不同常流的孤高心境。 明人王士熙的《寒月泉》亦取意清峻:“泉清孤月现,夜久空山寒。不用取烹茗,自然涤尘烦。”

一代才子文豪,同时也是一代以诗言禅的“广大教化主”。他敬僧礼佛,诵经坐禅,谙熟禅理,安贫乐道,以平易浅近的近乎偈颂的诗句,任情挥洒,留下了数百首诗禅兼得的好诗,表现了诗人对禅宗真髓的颖悟与自在无碍的旷达心境。

正如诗人在《闲吟》中所言:“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如《秋池》一诗,表现人生无处不道场、行住坐卧尽是道的清峻的醒悟:“洗浪清风透水霜,水边闲坐一绳床。眼尘心垢见皆尽,不是秋池是道场。”而《在家出家》一诗则表现诗人虔心事佛修心不问世事的清幽心境:“衣食支吾婚嫁毕,从今家事不相仍。夜眠身是投林鸟,朝饭心同乞食僧。清唳数声松下鹤,寒光一点竹间灯。中宵入寂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闲卧》一诗则表现诗人悠闲自适、乐为佛子、厌为仕徒的泰然心境:“薄食当斋戒,散班同隐沦。佛容为弟子,天许作闲人。唯置床临水,都无物近身。清风散发卧,兼不要纱巾。”《游悟真寺》诗云:“我今四十余,从此终身闲。若以七十期,犹得三十年。”小诗通俗平易,将游寺时对人生安闲意态的感悟通过算日子这一方式表现出来,表现了诗人知悟物理天命的旷达心境。


{返回 禅诗三百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陈羽~送灵一上人
下一篇:隋唐五代第三 刘禹锡~赠眼医婆罗门僧
 宋代第四 如璧~戏汪信民教授
 道济~偶然
 慧能~菩提本无树
 汤显祖~高座陪达公
 隋唐五代第四 李商隐~忆住一师
 文益~拥毳对芳丛
 惠涣~送王山人归隐
 可止~精舍遇雨
 有朋~天开岩
 靓禅师~绝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27.大珠慧海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四念处禅修开示 四、身念处修行关键解析[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人为什么会贪生怕死?[栏目:佛教徒基本问答]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四(贾曾)[栏目:隋唐居士名家文集]
 觉醒的勇气[栏目:修行笔记]
 如何理解禅定之逆缘[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常说福报都是有漏的,那什么是圆融究竟的?如果是有漏,要它还有意义么?[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佛化长青手册 【附录二】念佛的方法[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华严宗七祖[栏目:华严宗简介]
 判定菩萨价值的重要指标[栏目:六度万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