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保暹~秋径
 
{返回 禅诗三百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936

★保暹(生卒年不详)

宋代着名“九诗僧”之二。金华人,着有《处囊诀》。其诗清词流泻,放意幽远。诗僧智圆《赠诗僧保暹师》中赞其人“内明卜商道,外减骚人价”,述其诗“四海争传写”,“清风千古振”。

秋径

杉竹清阴合,闲行意有凭。

凉生初过雨,静极忽归僧。

虫迹穿幽穴,苔痕接断棱。

翻思深隐处,峰顶下层层。

【赏析】

诗虽名为“秋径”,实则借路以明志,格调清新淡雅,独具一格。

首四句以“清”、“闲”、“凉”、“静”四字,将一个经过禅悦的洗礼而显得清闲意适的归僧形象进行了着力的烘托。那空山新雨、杉竹清阴的清幽景色,着实令归僧“意有凭”,静静地体味着其中的禅韵。此四句以长焦镜实写秋径的疏旷。五六句则以特写镜头,细致入微地描写秋天的小径上的虫迹、幽穴、石苔、断棱。这一条林中小径,把人的思绪引向那妙峰顶上的“向上一路”,带人进入归隐林下的禅境。

早秋闲寄宇昭

窗虚枕簟明,微觉早凉生。

深院无人语,长松滴雨声。

诗来禅外得,愁入静中平。

远念西林下,相思合慰情。

【赏析】

这是一首早秋寄友述志诗。

首六句叙说自己的闲适心境。早秋,初凉微生,林下一片宁谧。我诗句偶得,静心顿觉,何其自适。“诗来禅外得,愁入静中平”这一对仗工整的佳句,极为传神地勾勒出一位兼得诗禅之乐之静的清虚诗僧的形象。远在西林下的你,是否也正在耽浸于诗禅境界呢?

书杭州西湖涉公堂

孤舟孤鹤与孤云,湖上深居自不群。

高卧可能容一榻,青山西岸且平分。

【赏析】

这首诗赞扬世外隐者涉公孤傲不群、超脱高洁的情怀。

首句三个“孤”句,以叠韵的形式传神地表现了隐者“闲云野僧”的高人志趣。一叶孤舟泛于西湖深处,不与那兰舟画舫为伍,风标自是高俊。此二句中暗示涉公并非迷恋官场利禄,而是追求恬淡宁静生活的闲人。在斗室方丈内忘情高卧,将这种心境与青山、碧水共享,又是何等自得其乐。他可以算得上是觉者的知音了。


{返回 禅诗三百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文兆~宿西山精舍
下一篇:希昼~怀广南转运陈学士
 从谂~鱼鼓颂
 奉忠~夏云
 杜荀鹤~闻子规
 义净~在西国怀王舍城
 志勤~见花悟道偈
 善权~送墨梅与王性之
 隋唐五代第四 李商隐~忆住一师
 赞宁~居天柱山
 曹雪芹~癞和尚赞
 陈羽~送灵一上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文殊师利菩萨本愿的意义(黄靖芠)[栏目:文殊菩萨专题文集]
 在我国近代,为什么居士佛教能够繁荣发展?[栏目: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课后回向(长仪轨)[栏目:上师瑜伽·修法仪轨]
 秋风起[栏目:超然法师·岁月枯思]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三章 中道[栏目:性空法师(Ven. Dhammadipa)]
 理要顿悟,事需渐修[栏目:万行法师]
 与师母一席谈(葛印卡夫人访谈)[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0九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尊重生命[栏目:传喜法师]
 附录四:色情刊物与跳舞[栏目:保富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