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保暹~秋径
 
{返回 禅诗三百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003

★保暹(生卒年不详)

宋代着名“九诗僧”之二。金华人,着有《处囊诀》。其诗清词流泻,放意幽远。诗僧智圆《赠诗僧保暹师》中赞其人“内明卜商道,外减骚人价”,述其诗“四海争传写”,“清风千古振”。

秋径

杉竹清阴合,闲行意有凭。

凉生初过雨,静极忽归僧。

虫迹穿幽穴,苔痕接断棱。

翻思深隐处,峰顶下层层。

【赏析】

诗虽名为“秋径”,实则借路以明志,格调清新淡雅,独具一格。

首四句以“清”、“闲”、“凉”、“静”四字,将一个经过禅悦的洗礼而显得清闲意适的归僧形象进行了着力的烘托。那空山新雨、杉竹清阴的清幽景色,着实令归僧“意有凭”,静静地体味着其中的禅韵。此四句以长焦镜实写秋径的疏旷。五六句则以特写镜头,细致入微地描写秋天的小径上的虫迹、幽穴、石苔、断棱。这一条林中小径,把人的思绪引向那妙峰顶上的“向上一路”,带人进入归隐林下的禅境。

早秋闲寄宇昭

窗虚枕簟明,微觉早凉生。

深院无人语,长松滴雨声。

诗来禅外得,愁入静中平。

远念西林下,相思合慰情。

【赏析】

这是一首早秋寄友述志诗。

首六句叙说自己的闲适心境。早秋,初凉微生,林下一片宁谧。我诗句偶得,静心顿觉,何其自适。“诗来禅外得,愁入静中平”这一对仗工整的佳句,极为传神地勾勒出一位兼得诗禅之乐之静的清虚诗僧的形象。远在西林下的你,是否也正在耽浸于诗禅境界呢?

书杭州西湖涉公堂

孤舟孤鹤与孤云,湖上深居自不群。

高卧可能容一榻,青山西岸且平分。

【赏析】

这首诗赞扬世外隐者涉公孤傲不群、超脱高洁的情怀。

首句三个“孤”句,以叠韵的形式传神地表现了隐者“闲云野僧”的高人志趣。一叶孤舟泛于西湖深处,不与那兰舟画舫为伍,风标自是高俊。此二句中暗示涉公并非迷恋官场利禄,而是追求恬淡宁静生活的闲人。在斗室方丈内忘情高卧,将这种心境与青山、碧水共享,又是何等自得其乐。他可以算得上是觉者的知音了。


{返回 禅诗三百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文兆~宿西山精舍
下一篇:希昼~怀广南转运陈学士
 陈羽~送灵一上人
 玄觉~永嘉证道歌(节选)
 文及翁~山中夜坐
 潘阆~岁暮自桐庐归钱塘
 洪寿~有省偈
 惠涣~送王山人归隐
 明本~天目山
 可止~精舍遇雨
 智孜~四皓
 神禄~示徒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增支部1集382-393经[栏目:增支部1集]
 一句弥陀,即凡夫心,成秘密藏。[栏目:张秉全居士]
 八十四大成就者传 四十四、咕噜果达力巴(多杰巴)传[栏目:八十四大成就者]
 大悲度众生 正命不偷盗[栏目:净因法师]
 天下父母心[栏目:儿童故事选集]
 法空恩师讲《广论》76讲[栏目:广论·法空法师]
 结说:修学利益[栏目: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
 以法为本 无坚不摧[栏目:圣赞法师]
 培养爱心 三法印[栏目:一行禅师]
 当代佛教的冲击[栏目:明日的佛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