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指舍利莅台与两岸文化融和
 
{返回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86

佛指舍利莅台与两岸文化融和

释慧静

中华文化是大陆与台湾两地民族共同的文化根源,此一文化亦本即融和于一般民众的生活中。故此次佛指舍利的莅台,只是唤醒并接连起双方共同的文化回忆。亦仗着佛指舍利的慈悲与智慧,让台湾人民在佛指舍利的座下,学习找回自我文化的根,从而不分彼此,融和你我,圆成“众生平等”的宗教情操,及“慈悲为人”的善美文化。

    一、历史的融和──教育的意义

    拥有五千年以上悠久文化的中华民族,其中的佛教文化以历史可考而言,则汉明帝的白马驮经之佛法传入,而后与中华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和至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故佛指舍利的莅台法雨,亦有以下几点历史融和的教育意义:

    1. 民族的历史


    佛法的传入至今已两千多年,故佛教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已融和一体且密不可分。如大陆的敦煌、麦积山、须弥山、延安…等石窟、乐山大佛,乃至大陆四大名山 。而“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以及过年过节或初一、十五,一定要到佛寺庙宇烧香祈福的文化习惯,即代表着佛教文化,早已融和为民间生活的习俗,乃至已视为是民族文化的一部份了。

    台湾人民亦同源于中华民族之历史而来,故郑成功的收复并开垦台湾、清朝的积极治理台湾,此数百年的民族文化之融和,更加深了此一民族的历史。其间虽经历日本约五十年的统治,但佛教信仰的民族文化,实早已融入民间。而后又仰仗大陆来台的众高僧,及台湾本地的佛教大德们的共同慈悲弘化,故台湾民间亦有着如上相同的民族习俗。是以,佛指舍利的莅台即将此一两地相息的民族文化,又再度的紧密相连,此为民族的文化融和,其历史上的教育意义。

    2. 地理的历史


    环顾台湾地理的四周,从地理的相对位置而言,往东是一片无际的大海;往南为菲律宾,其最近处的吕未岛亦需三百多公里远;往西则为大陆,距离最近之处约有一百三十公里;往北则离日本的琉球群岛约六百公里之遥。故地理上的位置与大陆可说最近,于历史文化上实有着密不可分之处。从有台湾地理 的历史记载以来,早自三国时代即有“夷洲”的记载,并还曾派遣卫温、诸葛直等人率领甲士上万人来到台湾。

    而后,这与大陆连系的台湾地理,又经荷兰人、西班牙的占据,且将之称为福尔摩莎。直至郑成功的收复,并历经清朝的经营、日本的统治、国民政府的再次收复,台湾地理终又与大陆地理相连。此一地理上的文化,在多年后佛指舍利的恭迎莅台,仰仗着佛陀的慈光普照,再度地与台湾这块清丽的福尔摩莎,又重新历史相连,此为地理历史的融和之教育意义。

    3. 生耕的历史

    历经数代人的披荆斩棘、荜路蓝缕,台湾终于有了今天的种种成就。而1986年的电影“唐山过台湾”更是将大陆早期移民于台湾的先民血泪写实的呈现。“唐山过台湾”一词,亦代表着大陆先民怀着梦想远渡险恶的黑水沟,来台开垦不屈不挠的生耕历史之文化精神。

    此一“不忘根本、饮水思源”,用生命来耕耘之文化底蕴,在佛指舍利莅台的过程中,台湾人民透过瞻礼佛指舍利,而体会到佛陀亦是以其自身生命为众生来耕耘,让众生得以获得智慧解脱的果实,此一无私的精神所感动。故将现今的台湾人民,与大陆先民所带来的生耕文化之精神又再度的寻回,此为生耕文化融和的历史之教育意义。

    4.孝善的历史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文化的传统,此一孝善文化由来已久,佛教更是强调“孝道”的文化,如“人有父母,不可不孝。” 又“种种勤修于孝道,犹未能报暂时恩,十月处于胎藏中,常衔乳根饮脂血” ,及民间普遍流传的《地藏经》亦更是有着佛教《孝经》之称,此皆指出“孝”的重要。而“善”亦同样存于“孝”之当中,是曰“百善孝为先”,故五戒十善之奉行则不言而喻。

    佛指舍利的此行莅台,即显示出“孝善”文化的重要,佛陀的成佛度化众生解脱,及忉利天为母说法,乃至其父王出殡之时,亦以佛陀之躯为父抬棺,充份展现出其“孝善”之行,并将台湾的孝善文化又再度地唤起,此为孝善历史,文化融和的教育意义。

    二、生命的融和──无限的意义


    佛指舍利表面上只是一根骨头,或只是佛陀留下的舍利,但其内在所代表的却是如星云大师所言:“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的生命,它是活的” 生命展现。而佛指舍利的莅台普润,又带来那些生命的意义呢?

    1. 慈悲的生命


    诚如星云大师所言:“何以佛指舍利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因为我们见到佛指舍利,感受到他有慈悲的生命;见到佛指舍利,感觉到它有智慧的生命。台湾有几百万人前来礼拜瞻仰佛指舍利,不是涕泪交流,就是法喜充满,如果佛指舍利没有生命,它与人们怎么会有这样感动的关系呢?”

   表面上只是一根指骨舍利,却为何能感动万千的人呢?因为虽只是一根佛骨,但这根佛骨所代表的,正是佛陀生生世世,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种种难行能行的菩萨道,其慈悲生命的展现。台湾人民的善良跟慈悲是举世闻名的,看看慈济功德会的“慈善事业”能在台湾成就;大陆五一二的四川大地震,最热烈响应赈灾的也是台湾人民,此皆善美人民的最佳明证。是以,佛指舍利的莅台,正是佛“于一切众生等,起平等心脱其苦恼,是名菩萨大慈大悲” 的生命展现,亦为慈悲生命的融和之无限意义。

    2. 智慧的生命


    佛陀的智慧是无人能比亦为众生之所欲追求者,因为有此智慧方能自觉亦能觉人,故佛陀乃“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觉者。佛陀的出现世间,亦正是“处世利益而无染,譬如莲花不着水。云何智慧出世间?开阐甚深微妙法,降伏一切诸魔众,速能具足奢摩他” 一般,只望众生能悟觉其所悟得的“佛之知见”,开启无上的智慧,成就最上的解脱大道。

    此次的佛指舍利,从2002年2月23来台至3月31日止,才仅短短37天的时间,义工人数为近27万人次、迎送人数为118万人次,而瞻礼人数亦竟达到800多万人次,总计为近上千万人次的迎送及瞻礼。由此可见台湾人民,确实是喜爱智慧又有智慧的民众。懂得瞻礼佛指舍利,即为有智慧的生命;喜爱并亲近有智慧的佛陀,更是智慧生命的人生。并透过瞻礼此一“有生命的佛指舍利,启发了慈悲、智慧”。故佛指舍利的到来,亦为大众开演了一场“生命教育”的智慧课程。此亦为智慧生命的融和,其无限的意义。

    3. 人间的生命


    佛教本是“人间”的宗教,如“尔时,世尊于罗阅城九十日夏坐已。渐渐在‘人间’游化,来至舍卫城中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众多比丘各散在‘人间。’” 佛陀亦自称其乃“身生于“人间”、长于“人间”,于“人间”得佛” 的“人间佛陀”。而大陆与台湾的人民亦皆不自外于此“人间”之生命。故星云大师认为大家其实都是“地球人” 。

    诚然,佛指舍利的莅台,即代表着佛陀此一在“人间”的“地球人”之出现,提醒着我们大家都是“地球人”,应该不分彼此,共同为在“人间生命”的融和而一起合作努力。佛陀在人间努力的度化众生,即是对“人间生命”的付出与照护。而身为“人间生命”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在这清美的人间地球,好好的生活、共同的奋斗吗?此种为“人间生命”融和的圆满,亦即生命无限意义之所在。

    4. 真理的生命


    真理乃众人所求,台湾人民亦不惶多让,在宗教自由甚为开放的此处,不管是传统的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或是新兴的一贯道、天帝教、亥子道…等宗教,各宗教林林总总,派别可说甚多。故,身居于台湾的人们,可说是一希冀并渴望追求“真理”的人民。

    而同样亦追求真理的佛陀,其由大陆而来台的佛指舍利,亦代表着“真理”的到来,与两千三百万欲追求真理的台湾人民,可说是同为真理的生命。其出现世间“为未来世求佛道者,演说甚深微妙“真理”,令菩萨行无复退转” 的精神,亦值得两地同欲追求真理的人们效法,此即为真理生命融和的无限意义。

    三、共修的融和──宗教的意义


    佛指舍利的来到,带来了两地的宗教融和,及大众共修的因缘,此一“共修的融和”,正是两千多年前佛陀的慈悲教法,即“六种和敬法” 的共修展现。故,佛指舍利莅台的祥云遍覆,其所带来的共修文化的融和,有那些宗教上的意义呢?

    1. 信心的共修

    此次的佛指舍利护送团当中,大陆共有近百个寺院团体,随着佛指舍利护送来台。而台湾方面则有四大山头、九大门派、五大团体…等共亦近百个寺院团体,齐聚恭迎佛指舍利来台。并于北中南的定点供奉中,有无数的佛教教派,如北传、南传、汉传、藏传…等各大宗派,皆云集于佛指舍利座前“共修”瞻礼,藉由佛教各宗派团结融和的“共修”带领下,让信徒及大众对佛教产生出无比的“信心”。

    是以,星云大师提到:“佛指舍利是用来增加‘信心’。然而,‘信心’如何增加呢?即须透过‘共修’的力量。故大家齐聚于佛指舍利座前,瞻拜发愿、闻法共修,在自皈依佛‘即心即佛’的当下,已非一般凡夫而是佛了。故‘皈依’了佛陀,并且在佛指面前勇敢的、至诚的、大声的表示‘我是佛’,使得台湾在恭迎佛指舍利期间,一下子增加了几千几万个佛祖,这是不得了的一件盛事。” 在此透过共修而悟觉“我是佛”之“信心”,即为给人“信心”的共修融和之宗教意义。

    2. 欢喜的共修

    在一九八四年的一次西安法门寺佛指舍利瞻礼中,星云大师因能亲见佛身,而内心感动并欢喜不已,但基于“这样的‘欢喜’,不忍独享,期盼佛指舍利能到台湾巡礼,让宝岛的所有人民、所有佛教信徒也都有缘共沾‘法喜’” 的愿心下,而有了“这次佛指舍利到台湾前后三十七天当中,在北中南数处定点供奉,总计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八百万人以上前往瞻仰,带给大家无比的‘欢喜’与感动” 的因缘。

    而台湾省佛教青年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宏印法师也提到,这次的佛指舍利莅台因缘殊胜,“台湾四众弟子奔走相告,不分宗派,扶老携幼,大家都心怀‘欢喜’,前来虔诚礼拜佛指舍利,并引为一生信佛、学佛千载难逢的机会” 。即代表着此次的佛指舍利之来台“共修”,确实造成了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人的相互告知并感动“欢喜”。

    经典中亦有“因见佛故,心生‘欢喜’,得种善根” 之说。故透过让大众得见佛指舍利的当下“共修”,而心生“欢喜”与感动,并得种下“皆已成佛道” 之善根。诚如《祈愿文》言:“让我们跟随您的脚步,将‘欢喜’自在的种子洒满人间”,此即给人“欢喜”的共修融和之宗教意义。

    3. 希望的共修

    佛陀当初欲般涅槃时,应阿难问如何安置舍利之法,而告诉众弟子:“天人四众收取舍利盛七宝瓶,于都城内四衢道中,起七宝塔供养舍利。” 佛陀为何要令众生如此的建塔供养舍利呢?因为依此“能令众生得大功德,离三有 苦至涅槃乐。” 佛的般涅槃后而示舍利之相,其实正是“如来解脱法门不可思议乃至涅槃” 之处。让“一切世间人天四众起七宝塔,供养舍利得大功德。能令众生脱三界苦,入正解脱。以是因缘,佛般涅槃” 。故知,佛乃为给人间的众生,能再有供佛的“希望”,藉“四衢道中,起七宝塔供养舍利”之共修,而得“入正解脱”的涅槃乐之“希望”。

    佛舍利“乃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 ,及“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 故佛指舍利的莅台,所代表的就是“希望”的来临,因为佛陀的出现,就是要带给人们“希望”。所以,在给人“希望”的人间佛教之推动下,于37天的时间内,共800多乃至上千万人的恭迎膜拜、瞻礼“共修”下,带给台湾人民种下成佛解脱的“希望”福田。更重要的是,让民众认识佛陀累劫“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熏修的菩萨精神,并学习做一个给人“希望”的人间菩萨,世界将成为充满“希望”的人间。此即给人“希望”的共修融和之宗教意义。

    4. 方便的共修

    佛指舍利的来台虽然有37天的时间,但仍会有人不方便或者因事而不克前来,故佛指舍利恭迎委员会,于北、中、南等地的供奉佛指舍利迎送的数天前,以透过新闻媒体及各地宣传车广播的方法,告知佛指舍利所经过之路线,并知会当地民众若欲共同恭迎佛指舍利,可用摆设香花素果之方式,虔净恭肃之心瞻礼佛指舍利。是以,迎送人数118万人次,实际上还不包括这迎送“途中”的瞻礼人次。此即是一种给人“方便共修 ”的宗教意义。

    又,来瞻礼佛指舍利的人次,总数达800万之多,而其中有记载的大活动虽有106场,但无记载之其它小活动,如各方团体到来瞻礼佛指舍利之时,有时会由坛场的知客法师带领,与大众共诵一卷心经,或一起念诵祈愿文,或向群众讲说佛指舍利的精神及意义,或由义工师姐引导如何以花供佛?如何顶礼膜拜?或参礼团体自行参拜,或民众随意于大殿一隅禅坐与舍利接心……等,此亦形成“方便共修”所融和的一种宗教氛围。

    此“方便”的共修,即《法华经》所云,释尊“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着” 此一“以无数“方便”…演说诸法” 的方式,如同佛指舍利的莅台,透过给人“方便”的共修融和,而种下得度因缘。因为世尊“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 。会有各种给人“方便”的共修之法,乃为欲令众生“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 ,亦即给人“方便”的共修融和之宗教意义。

    四、结语

    此次的佛指舍利莅台,虽然是宗教活动,但收到的成效与影响,其意义价值绝不仅止于宗教层面,而是来自全球各地的上千万瞻礼人次,及两地数十家媒体的争相报导,佛指舍利成为研究的显学,乃至社会大众皆热烈讨论舍利的知识及意义…等。故而有着内与外之两层意涵。

    佛指舍利的莅台,外在虽为“共修”的融和方式,但民众得到的却是内在的“信心、欢喜、希望、方便”之宗教意义。而“历史”及“生命”虽为内在的融和文化,但在“历史”融和的内在文化下,亦有着“民族、地理、生耕、孝善”等外现之教育意义。而“生命”的融和,亦于其内在文化展现时,呈现出“慈悲、智慧、人间、真理”的外显之无限意义。此内外的文化融和之意义,乃为佛指舍利莅台对两地文化的融和,所带来的不可思议之收获处。


{返回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以竞合理论诠释六和敬
下一篇:“国际佛光会禅净密三修法会”对宗派融合之意涵
 向下扎根 往上结果
 当今佛学的时代使命
 从三增上学探讨当代佛教僧团的发展与挑战
 佛教的传播与民族性
 心灵净化之声的佛教音乐古今谈
 佛教对精神文明道德的意义
 现代僧伽教育之现状与展望
 论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音乐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乾隆版大藏经》琐记
 佛教信仰及其认同模式——兼论中国佛教的社会建设功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昙鸾大师的净土思想[栏目:蔡惠明居士]
 《天台小止观》讲记 证果第十[栏目:果煜法师]
 《善生经》中的伦理思想(远尘)[栏目:佛教与伦理]
 信任因果的功德不可思议[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