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生宗旨
学诚法师开示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46

人 生 宗 旨
学诚大和尚佛法开示

       我们的国家在不断进步,五一、国庆期间都放长假,让大家有时间到各地去旅行。借此宝贵的时段,广化寺特别举办了“福慧之旅”法会,欢迎各位一起来体验寺院的生活、思考人生的宗旨。
       孔子《论语·学而篇》谈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开宗明义,把人生少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的意义都讲了出来。
       第一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讲青少年阶段贵在求学。学习的范围很广,不仅要从学校学,还要从家庭、社会里学。时时处处、事事物物都能让我们得到启发,得到教育。仅仅是读很多书,却忽略了多方面的学习,那也许只能成为书呆子,不能成为圣人。孔子告诉我们,要当圣人,作君子,不只是寻章摘句、获得丰富学识而已,更重要的是学习圣人的思想和言行。
       第二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讲中年阶段应善交益友。现在的社会,许多人不愿意和父母亲人、兄弟姐妹在一起。若是有朋友要来,想到要招待食宿,既花时间又花金钱,内心便很不乐意。因为这样,人就变得越来越孤独、越来越空虚,怎么还会有快乐呢?孔子认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四面八方来相会,一起来交流人生的经验,分享人生的体会,“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一件非常快乐、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老年阶段重在道德的圆成。“不愠”指的是内心不生闷气,不起烦恼。一般人往往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同,如果得不到认同,内心就会很不高兴,甚至埋怨、生气。具有高尚道德的圣人、君子,即便是别人不能理解其所学,自己也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他,欢欢喜喜地接纳他。
       少年、中年、老年这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意义。从求学、交友到道德的圆成,是儒家确立人生宗旨的三个步骤。
       不过,儒家仅仅着眼于现世的成就——成为人中的君子。而佛陀却告诉我们,生命是无限的。无限的生命充满着无限的希望,只要我们不懈努力、不断进取,最终都能圆满无上菩提,成就无上佛果。因此,我们要确立正确的人生宗旨,规划明确的人生目标。在生死的长夜中,用真理和热情点燃心灯,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于无限的生命里,依靠团体的力量共同增上,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帮助世界的每一位同胞。如此,人生会更加吉祥圆满,社会会更加文明进步,世界会更加和平稳定。
祝愿大家福慧增长!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陕西法门寺佛法开示
下一篇:倡导佛教十善 促进社会和谐
 感悟人生 第四讲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三、以善法欲对治私欲
 以佛法营造美好人生
 楞严感悟系列篇之二:常怀一颗成就他人的心
 直心是道场
 《唐思鹏著作集》序
 体悟世间无常苦 珍惜出家暇满身
 怎样亲近善知识 二、认识依师胜利,亲近善友知识
 把握大方向
 感悟人生 第三讲 佛教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 三、无常是苦
 以戒为师进趣菩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圆满的教导[栏目: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金刚经》讲解第五讲[栏目:慧祥法师]
 念佛法门到彼岸[栏目:宣化上人]
 无门直指 第六十四节 太平时节[栏目:程叔彪居士]
 [栏目:佛教常用呗器、器物、服装简述]
 修法时观想佛菩萨的形象有困难,但上师的相貌很熟悉,可否直接观想上师?[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学修释疑]
 不要把自己的心变成垃圾桶[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教诲心之明点(网络开示)[栏目:索达吉堪布]
 笨猴救月[栏目:律典故事]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四十二 勿贪财多畜积[栏目: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