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社会变迁与都市佛教的前景——以上海佛教为例
 
{返回 王雷泉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63

社会变迁与都市佛教的前景——以上海佛教为例

(提交首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演讲提要,2010.9.10)

王雷泉

(复旦大学宗教学系主任)

“都市佛教”古已有之,释迦牟尼成道在山林,弘化在城镇。在政教关系和谐的年代,山林佛教与都市佛教形成良性对流,典型如佛陀时代的灵鹫山与王舍城、中国盛唐时代的终南山与长安。禅宗走入山林,是应对统治者灭佛的自我保存举措,并非佛教发展通例。可见,佛陀把佛教托付给国王大臣和长者居士,具有深刻的历史智慧。政商这两股力量运用得好,是佛教发展的强有力助缘,否则只是加速佛教的腐败和衰落而已。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都市佛教”,兴起于辛亥革命之后的现代化进程。城市化打破了古代宗法性村社自治的社会结构,培育起现代市民社会结构。强势的西方文化介入,使佛教面对基督教、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和现代科学,在思想、组织和活动方式等方面产生变革。百年来,上海是“都市佛教”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华佛教总会、世界居士林、上海佛学书局、佛学电台、上海佛教青年会乃至“佛化婚礼”等传播方式。上海的地理位置,交集着印度、中国、日本、欧美四波佛学。

 宗教必须建立在社会之中,而破碎的社会有赖健康的宗教加以整合。僧侣与乡绅集团作为价值规范和民众教化的主导力量,维系着传统社会的稳定发展。当今“都市佛教”的发展,如何在宗教、学术与政治的三极关系中,真正成为社会的良心系统。关键是如何在神圣化与世俗化之间取得平衡。“都市佛教”要有神圣的山林气,而不要有庸俗的市井气。需要的是中道智慧,转世俗而不被世俗所转。

 


{返回 王雷泉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将终极托付交给历史——兼评蓝吉富《二十世纪的中日佛教》与《中国佛教泛论》
下一篇:揭开印度宗教的神秘面纱——读《印度教与佛教史纲》第一卷
 赵州吃茶记
 神圣化与世俗化(王雷泉)
 金碧辉煌的寺庙不能建立在流沙上
 台湾佛教经验是否适用于大陆?
 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以《维摩经》中维摩与文殊的对话为中心..
 台湾学术界对印顺法师《人间佛教》思想之研究
 杨度《虎禅师论佛杂文》提要
 超克自卑与我慢——六即成佛的实践意义(王雷泉)
 从《心经》看佛教环境哲学的理论基础(下)
 《法相唯识学》提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三、直接体验之路 瑜伽圣女[栏目: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2011观音法会开示(六)百业经公案选讲•饿死母亲圣者受报[栏目:达真堪布]
 地藏本愿经讲记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栏目:圣一法师]
 孔雀王与国王[栏目:宽运法师]
 相应2经 自身内苦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琢心成器[栏目:达真堪布]
 应如何明我所无自性?[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激发慈悲心(乐根)[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学佛法要能勇于改过 In Studying the Buddhadharma, We Must Br..[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25.佛陀对五盖的比喻[栏目:专题经文选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