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持五戒的现实意义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13
持五戒的现实意义

——大四班:弘钦

  佛教中所说的持戒,不光只是在佛教徒范围类要遵守的,它含摄了整个社会的大众团体,佛法里又叫戒律。

  戒律是社会大众身、口、意行为上必须依循的尺度,能遮止世间一切不善的行为,说明戒律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我们对于持戒律的理解应该是广泛的,《大智度论》云:“如是持戒为诸善法根本。”止的当下就是善,世间人之所以造下危害社会及他人的一切过患,都是没能自我约束。由于对物欲产生过度的贪婪和执着,身、心一时热恼而造成的,而违背的世俗的法律,这也只是事相上的黑业果(苦果),更是来生轮转苦海的恶因。

  佛法的戒学是以圆满利益一切有情而设的。世间人通过学习佛教戒律,很快能改变自身的不良习气,是促进社会和谐、道德好转的有利因素。

  佛陀为在家人制定了五戒、五戒尚在的在家居士能获得现世安乐和后世解脱的路径。如“不杀生”能使你的家庭美满;“不妄语”能使你的信誉很高;“不饮酒”能使你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神智清明。五戒是改变自他人生命运的最好方法,世人不可不从之。

  现世生活中对佛法的传播,把三皈依五戒作为学佛的入门首要修持之法,但有的信徒只是受三皈依不学戒法,这是不正确的。三皈依是根本,五戒才是学习安身立命的基础,三皈依五戒齐受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贪欲过患
下一篇:以佛法简择世出世间爱
 守住自己的口业
 那只叫“快乐”的小鸟
 微博人生
 懂得给予,收获快乐
 心与心的对话
 回向的意义
 慈悲伟大的佛陀
 解脱才是真毕业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寒假亲闻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念佛为什么要先入佛理?如果不入佛理,念佛也不能得受用吗?[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贪欲过患[栏目:觉醒法师]
 讲《四十二章经》体会(宽旭)[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释道宣的佛教表现艺术思想和理论贡献[栏目:王志远教授]
 大慈大悲[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我打坐的时候经常会哭,止不住,这是怎么回事?[栏目:圣道光辉·答疑解惑]
 一个凡夫要具备什么条件、需要多久时间可以修到行舍智?[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灭却心头火自凉(陈荃)[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越是恶人越是容易往生吗?[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第二篇:心法要义 贰、辨类析微 二、光明现量[栏目:智敏慧华上师开示录·圆觉心法指归]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