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乘法苑义林章》解题
 
{返回 王雷泉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48

《大乘法苑义林章》解题

王雷泉

    《大乘法苑义林章》,略称《法苑义林章》、《义林章》、《法苑》,别称《七卷章》,七卷(或作十四卷)。唐代窥基撰。通行本有:《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等。

    自南北朝以来,随佛典翻译之进展,义学僧侣多纂集义章,作为研究佛法的入门指南。隋代慧远所撰的《大乘义章》,为这类著作的集大成者,并影响本书的撰作。窥基亲承玄奘,译出经论,兼为疏解。本书基于唯识学的立场,对佛教教义之组织及基本内容,如判教、唯识义理、修行理论等,均详加阐释,系古来唯识研究者之珍贵典籍。

    内容分为二十九章。卷一:总料简、五心、唯识义林、诸乘义林等四章。卷二:诸藏、十二分、断障、二谛等四章。卷三:大种造色、五根、表无表等三章。卷四:归敬、四食、六十二见、八解脱、二执等五章。卷五:二十七贤圣、三科、极微、胜定果色、十因、五果、法处色等七章。卷六:三宝、破魔罗、三慧、三轮等四章。卷七:三身义林、佛土等二章。

    其中以《总料简章》为本书最精要部分,基于唯识宗立场,以五段简择佛陀一代时教:(一)教益有殊门,举出小乘异部与诸大乘教各别之利益。(二)时利差别门,先叙中国历来各家之判教,次述唯识宗三时教之说。(三)诠宗各异门,初举古来各家立宗之不同,后诠法相之“非有非空之中道宗”之要义。(四)体性不同门,先示外道、小乘、大乘等之教体不同,复揭示唯识宗“四重出体”之说。(五)得名悬隔门,为六合释之概说,为解释梵语复合词的六种方法,即依主释、相违释、持业释、带数释、邻近释、有财释。

    在窥基所撰的《成唯识论述记》和本书《总料简章》中,将唯识学认识真理的方法概述为“四重出体”:一、摄相归性体,将一切有为的事相,归结于唯一无为的真如实性,即指一切法为“真如”。二、摄境从识体,将一切所缘的境物,归结于能缘的心识,即指一切法为“心识”。三、摄假随实体,指一切名相文句之“假法”,皆归于色、心等“实法”。四、性用别论体,指从诸法性相、假实的差别作用中,论究诸法的体性。

    在《唯识义章》中,根据《唯识三十颂》第二十五颂:“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具有创发性地提出五重唯识观,将对唯识性的体证分为由浅到深、由粗到细的五重次第:

    一、遣虚存实观。依缘起的理法,以三自性为观境。遣虚,即洗炼主观情执——遍计所执性,以破有见。存实,即观取生活现象的事实——依他起性,并进而观察生活现象所含蕴的真理——圆成实性,以破空见。此以空有相对为认识特征,以明二无我的原理。

    二、舍滥留纯观。在依他起性内,心、境是同时待缘而起、且相依并存的。但是,依他缘生的境名“内境”,遍计所执的实我实法,名“外境”,使人误以为与“识”判然两分,故舍滥留纯,强调成立唯识。此以心境为认识特征,以明唯识无境之原理。

    三、摄末归本观。识的见、相二分,是识的能取、所取,即认识的作用和对象。为统一主客观世界,不使生命偏于破裂,必须进一步归结到识的本质、本身,即自证分或证自证分上来。此以体用相对为认识特征,以摄用归体,明了识体。

    四、隐劣显胜观。劣指心所,胜指心王。进一步于意识自体上观取心王,运用理智洗炼情欲,明了一切染净,只是随心而现。此以王所相对为认识特征,以明心、心所法之关系。

    五、遣相证性观。相,为依他起之识相;性,为圆成实之识性。了知依他起法,缘生如幻,本无自相可遣,始名遣相;如是则证得圆成实的真实。此以事理相对为认识特征,前四种在相方面下功夫,称相唯识,此观直证本性,称性唯识,包括第一义谛、佛性、法身、如来藏、真如、不二法门等。

    七卷本为现今所流行者,相传另有八卷三十三章之异本,系在原有二十九章外,另加得非得、诸空、十二观、三根等四章。

    本书注释今存有六十种之多,大多为日本僧人所作。中国僧人所作有:唐代智周《义林章决择记》四卷、慧沼《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三卷、基辨《义林章狮子吼章》、普寂《义林章纂注》、守千《表无表章择玩记》等。

     ——陈士强、王雷泉等主编:《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宗教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返回 王雷泉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唯识抉择谈》提要
下一篇:《真现实论》提要
 禅不是哲学,而是……(阿部正雄著 王雷泉译)
 金碧辉煌的寺庙不能建立在流沙上
 忠烈祠•如来使•磨镜台——在“慧思大师与南岳佛..
 走出围墙的擦边球大师——缅怀净慧长老
 社会变迁与都市佛教的前景——以上海佛教为例
 敢为天下先
 杨度《虎禅师论佛杂文》提要
 “烦恼即菩提”辨析——以《六祖坛经》为中心(下)
 《金刚经》是怎样一部经典
 《唯识抉择谈》提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21.自耕自食自修 Personally ploughing, personally eating..[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僧,所为何事[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安乐集》讲记 第四十集[栏目:安乐集讲记]
 The Vanity Of Worldliness[栏目:The Gospel Of Buddha]
 十三届:佛法与人生(善学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七)忆念父母恩德而发无上菩提心[栏目:圣者言教]
 文以载道,寓意深远[栏目:传喜法师]
 中论讲记 卷四 观颠倒品 第二十三[栏目:中论讲记·智谕法师]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八)观想无常调伏烦恼[栏目:圣者言教]
 迷网[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