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八章 欲神足→正精进 问答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522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八章 欲神足→正精进 问答

三二四、快速证果的方法是什么?

答:有决心 、有魄力;有平等心和恒心;有方法、有次第。

三二五、有人看到大自然觉得没有什么,这是什么原因?

答:1.闻思基础不够;2.心太粗,没有静下来,所以看不到法。

三二六、什么比文字、语言更接近实相?

答:幻灯片。

三二七、知见和如实见有什么区别?

答:知见是头脑的思维,是一个名词、概念。如实见是经过实修实证,亲自体验到了真理实相。

三二八、四神足的内容及根本精神是什么?

答:四神足:欲、念、定、慧。根本精神:精进不放逸。

止观双运才能开智慧,而定力成就,来自于不放逸。欲神足就是要有正法欲、善法欲。有正确的闻思,善法欲才会出来。没有欲神足,就离不开欲界的吸引力,自我放不掉。唯有欲神足出来,才会勇猛精进的走在修行路上。

三二九、四正勤的内容和根本精神是什么?

答:1.已生恶令断。2.未生恶令不生。3.已生善令增长。4.未生善令生起。根本精神:说到做到,知行合一。

三三O、修行中退失道心的原因是什么?

答:1.没有找到正法,没有找到解脱道。2.急于找法门修行,但闻思不足。3.用功方法不当,又未得到善知识的协助。4.我慢梗阻作祟,不愿虚心求教学习。

三三一、布施的深义是什么?

答:布施可以打开狭窄的心胸,打破我们的身见、打破错误的观念。透过布施,有助于把我是、我能、我慢,能够放下。是破除身见的一个重要方法。

增补:

243、欲神足的重要性是什么?(33页)

答:欲神足是要离开欲界的滚滚红尘,如果没有相当的决心和出离心,很难离开。因此唯有欲神足真正的发挥出来,才会勇猛精进的走在修行道上、才会把修行解脱摆在第一顺位。欲神足是协助我们成长、从有为的过程到达无为、从有修的过程到达无修,欲神足就是要让我们的精进、求知、求证,真正发露—求解脱之欲。

244、什么是见法?(34页)

答:比如你天天在生气,都是见法的好机会。所以任何的境界都能帮你见法,当你在生气时,瞋恨心、贪心、贪瞋痴慢的这些,都是法相,你要去看到,这就是见法。

245、如何理解佛陀所讲的到达彼岸不易也不难?(35页)

答:要达究竟解脱的彼岸不易也不难。不易是因为愿意脚踏实地依解脱道次第而行的人,少之又少啊!而不难、是因为只要依解脱道次第而行,精进努力,要开悟、解脱、断结、证果并不困难。如果你能够效仿佛陀用生命去找寻真理,就能够跟佛陀一样速达究竟解脱的彼岸。

246、如何珍惜这门解脱法,下功夫闻思修证呢?(36页)

答:真正能够对原始佛法这一种纯朴、朴实的解脱法有兴趣、有切入的人,大部分是很愿意脚踏实地、求真求证的人,还有就是过去已经找过很多法门,吃过很多苦头,碰过很多钉子,历尽沧桑,绕过很多弯弯曲曲的路,吃尽了苦头的,这样能遇上这门解脱法的人。就会很珍惜,他才会下功夫去闻思修整。当然过去的不平常的寻觅路程,都是你的助缘,我们也应感恩过去种种因缘,如果没有经历过那些,也很难珍惜当下的因缘。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九章 正知正见 问答
下一篇:《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七章 生信→发出离心 问答
 体悟《心经》的深义(二)
 禅修开示 代序——谆谆教诲
 2010年9月章华寺禅修空海法师解答学员提问(二)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三十一章 最后的五大关卡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廿七章 修习禅定(四禅八定)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廿二章 三妙行--身、口、意柔软
 心灵成长——空海法师2012年实修开示 第八章 学以致用
 「四念处」修行方法简介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十九章 正知正见
 修行次第简介(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遗产[栏目: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
 中台禅寺八十七年度春季常住僧众精进禅七 87.3.4─87.3.11[栏目:惟觉法语]
 长大后……[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六)以虚荣心学习佛法无助于成办解脱[栏目:圣者言教]
 为凶手立一块祭奠的石头[栏目:包容的智慧]
 杂阿含经选集 二十、空相应[栏目:杂阿含经选集·新版]
 略述涅槃学派所探究的主要问题(仁慈)[栏目:其它法师]
 自己迷惑颠倒,自己受苦报[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一]
 The Cruel Butcher[栏目:Dhammapada Stories]
 圆瑛大师的劝修念佛法门[栏目:净土宗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