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十章 持戒 问答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60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十章 持戒 问答

三三七、戒律的精神总原则是什么?

答:戒律的精神总则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所秉持的是良心本性,具体的展现是慈悲之心。

三三八、修行人持戒常犯的毛病是什么?

答:用自己的标准,拿着戒条去衡量别人,挑别人是否犯戒。这是无明、我慢的展现。戒律是规范自己的,守戒与别人无关,对别人犯戒要包容、谅解。

三三九、你的判断可信吗?

答:只有证到四果人的判断是可信的。所以无论对任何事情,都要给自己的判断留有空间和弹性。对别人也是这样,不应该把话说死,以便减少烦恼,避免冲突。

三四O、持戒的一个重要观念是什么?

答:戒律是用来规范自己的,千万不要拿去检验别人。戒律是帮助解脱的,所以持戒要有智慧、有弹性,要灵活,把握好分寸,不要被戒条束缚住,不要因持戒而增加新的烦恼。

三四一、过分的、死板板的持戒是什么心态?

答:1.有名利心,作表面文章给别人看;2.有大我慢,好指责别人,心量小,不能包容异己。为解脱而持戒才是持戒的根本目的。

增补:

250、空海师父所办的禅修只限于修解脱道的人参加吗?(49页)

答:佛法不是佛教所专有的法,是包括宇宙人生、身心内外、现象界万事万物的真理实相,我们只要把身心清净下来,如是去体悟万事万物存在的真面目,本来面目——“无常”与“无我”的法印,就会从过去颠倒梦想的世界里醒过来。所以实际的禅修、不局限于任何宗派、宗教的人士参加。因为不受任何宗教、宗派人士、不受任何种族国家,只要没有了悟真理实相,你的苦一定存在,因为真理实相就是“无常”、“无我”,所谓的实修实证,就是要去体悟、体证“无常”、“无我”,所以师父举办的禅修并不局限于修习解脱道的人士参加。

251、空海师父心路历程五点对人生哲理方面有那些很深的体会?(51页)

答:一是名利的腐蚀性很大,从而实际去参悟为什么世间人看不开名利?从领导与服务中去观察我慢、我是、我能,使其对人生在哲理上有很深的体会。

二是勇于接受挑战,勇于承担。可以从实际的服务人群中,承担中体会到书本学不到的人生哲学,会看到众生的真实面目。

三是觉得该怎么做,凭着我的良心理性去做,至于别人要怎么评论,就随顺因缘,才会慢慢地从八风一吹就动的情况之下超脱出来。如果你很在乎别人的闲言闲语,很在乎别人的评论,几句话就把你打的东倒西歪,怎么能八风吹不动?

四是不要逃避,也不要怕承担。各种境界都可以让我们学习,可以让我们成长,要坦然面对各种顺逆境界与因缘的考验。

五是对别人的判断与评判、评论、我们要保持一个弹性的空间,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免之的态度,不要急着马上就档掉,也不要因此而困扰,让时间去证明一切。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十一章 守护六根 问答
下一篇:《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九章 正知正见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十五章 八正道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廿五章 五根、五力
 体悟《心经》的深义(一)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十一章 四食
 四念处禅修开示 五、出入息法修习
 如何将学佛修行融入于日常生活中?
 善知识如何协助我们醒过来?
 四念处禅修开示 二十、幻灯片——实相解说(二)
 四念处禅修开示 十七、现观法界实相
 如何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与内容?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选集 十二、五蕴法门 无常为论端[栏目:杂阿含经选集·新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九 (5)[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金刚不坏,真谛永存(四)[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增壹阿含经卷第六[栏目:增一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第二十则:杀生吃肉障往生[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三十八世 径山道钦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参禅要旨 八、随缘开示 (6)虚云老和尚路逢知己述记[栏目:参禅要旨·虚云禅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