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修
 
{返回 远凡法师·禅的世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45

禅修

“禅”就是静虑,是让心在平静的状态下,去过虑那些错误的习惯和想法。因此,也称为思维修。通过对佛法的了解而引导自己该如何思维,以达到解除痛苦的要求。

“修”要修什么?简单而言在修三业。而我们的身业和口业之发动源自于“意”对它们的控制。由此,回归到修行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修“意”,再由“意”去控制身和口以达到做该做的、讲该讲的,甚至更进一步的做到想该想的。

禅修的目的是要训练五种力量,那就是定力、集中力、观察力、分析力和反应力。并由这五种力量去破除旧有的习惯和观念。

定力是指我们身不动、口不动,眼神下垂,注意呼吸或者数息的念。这时候,心便会定下来,产生定力,定在呼吸或者数息的念上。

集中力是集中精神在呼吸上,或者在数息的念上。把集中力放在呼吸上是比较粗的调心,而若放在数息的念上是较细的调整功夫。

观察力是观察气息的流动,由呼到吸,再由吸到呼的整个过程。期间,观察数息的念,从一到十,反复如此,一旦发现数目字被其他的杂念所牵走了,马上拉回来从一再数起,这是观察力的训练。

分析力是有了观察力,再依据正确的理论与所累积的经验,然后做出理智与明确的分析,并且随时调整内心的习惯及观念,以便做出正确的反应。

反应力是观察外在因素、加上较早前的分析、内心的调整,你才能对外境做出正确的反应。其中另有五个过程:动机、思考、行动、完成和反应。

通过这种种的训练,就是要让自己有能力面对生死大事,这就是禅法的最高要求。

 


{返回 远凡法师·禅的世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信念
下一篇:传心法要
 内外分明
 放下、出离
 智举
 礼佛忏悔的功德
 我执
 传心法要
 极乐世界
 离苦得乐
 怕什么?
 明心见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真面目 第一章 教源 第二节 教法[栏目:冯达庵居士]
 劳作通禅[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我的母亲 我的佛[栏目:菩提树下·马明博居士文选]
 理学与禅学[栏目:麻天祥教授]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劝持品、遣异品 8[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西方确指》精诚持咒除恐怖、祈母病愈法、何名念佛人[栏目:大安法师]
 我允许 一切如其所是[栏目:莲心慧语]
 入菩萨行讲义 第十七讲 静虑品[栏目:卓格多杰仁波切]
 父母的教诲要恭恭敬敬领受[栏目:蔡礼旭老师]
 和谐,因多样而美丽(李木源)[栏目:其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