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劝持品、遣异品 8
 
{返回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84
说是我不可得,色受想行识是有,这是什么东西啊?眼耳鼻舌身意不是我,是什么东西?这是因缘生法的这么一个东西,假名为我是可以,就是假立一个名字叫做「我」。譬如说这个车,它是各式各样的零件,把它装起来,名之为车,这个车的名字是假的,离开了各部分的零件之外,另外还那有个车呢?所以车但有个假名字,而没有它独立的自体。「我」亦复如是,我们这个眼耳鼻舌身意,统合起来名之为我,这样说是可以,但是我本身没有体性。这样没有体性,但有名字的我,佛法也承认的,承认这件事。
 
但是我们人、我们凡夫还是执着有我的。所以在修行的时候呢,你还要修无我观,这也叫做「空」,也可以说叫做「内空」;就在生命体上我不可得,那么也可以说是内空。但是剩下来色受想行识还是有啊,色受想行识呢,它的自性也是空。缘起的色受想行识是有,但是自性的色受想行识是没有的,这个有实体性的我是没有的,假名的我是有的。假名的我也有,假名的色受想行识也是有;而没有实体性的我,也没有实体性的色受想行识,那么就叫做「空」,一切法都是这样子。
 
我们修行人发心学习佛法,修行的人,你常常修奢摩他、修毗钵舍那,在毗钵舍那里面观我空、观法空,常常这样观、常常这样观呢,慢慢地这个贪瞋痴的烦恼就减少了,这个贪心就没有了。说是有人来骂你,你在修我空的时候,你在骂谁呢?骂我,没有我呀!没有我,你骂谁呢?你心里不生烦恼。你若不修我空的时候,还执着有我,那你若骂我可不行;就是没有骂我,疑惑是骂我,就不得了,这个烦恼就来了。所以修我空观、修法空观的时候,就能够从根本上降伏一切的贪瞋痴的烦恼,从根本上能灭除去一切的烦恼。灭除烦恼了,也就是见到我是空的、法是空的,见到空理的时候,这个烦恼才能消灭,不见到真理的时候,不能消灭。见到真理以后,得到那个无分别的智慧,就叫做「般若」。我们没有见到真理的时候,我们通达这个我空、通达法空,这叫做「空慧」,这不是真实的,要真实得到般若波罗蜜了,那是空,那叫做般若,这个般若是无漏的、清净的无分别智。我们现在在文字上这样分别,这不是清净的,但是也能向于清净,趣向于清净,能对向清净去了,但是你要用功修行,它才能够……,叫做对向;你光是嘴说一说,内心里不修行,还是停留在凡夫的境界,它不向前进。这个「内空」我们就讲到这里,「乃至无法、有法空」。
 
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不证声闻、辟支佛地;亦能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寿命成就、国土成就、菩萨眷属成就,得一切种智,皆从般若波罗蜜生。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闻般若波罗蜜,受持、亲近乃至正忆念,是人当得今世、后世功德成就。
 
「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这是「四念处」,我们头几天简单说过。「十八不共法」是佛的功德。「不证声闻、辟支佛地;亦能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寿命成就、国土成就」。
 
这个通达了十八空,你能够从文字上通达了以后,你能够常常地修四念处、作如是观,修这个我空观、修这个法空观,观成功了,就成为圣人了,成为圣人的时候,他这个正念一提起来呢,就与这个自性空、一切法空、我空的道理相应了,相应了的时候,他内心里面是离一切相的,心里面没有影相的。我们凡夫,你心一动,心里面就有相。说我心里不动,睡着觉了,也不做梦的时候,心里面就是糊涂,什么也不明白!等到心里一分别就有相,这个心和相互相为伴侣的,而不能离相。圣人的心是能离一切相的,那是无分别的境界。
 
无分别的境界,这里面有两条路:一条路呢,就是没有大悲心的阿罗汉,没有大悲心的阿罗汉这个圣人,他这个心离一切相的这种不可思议境界,到寿命尽的时候,他就把这个色受想行识不要了,眼耳鼻舌身意都灭了,就入于那个不生不灭的境界去了,就是入无余涅槃了,他再不和我们人间发生关系,你想求他,他也不睬你了,你求他做什么事情都不行了。但是生存的时候,阿罗汉你求他,他能办到,他会帮你忙,阿罗汉还是有慈悲心,你求他做什么事情,他能办到,他帮你忙。
 
我讲一个小故事。这个佛在世的时候,有个大阿罗汉叫毕陵伽婆蹉,所有的阿罗汉都是,都是他自己也不烧饭,他就是到吃饭的时候,他托钵去乞食;但是他常到那一家去乞食,那一家就是到时候给他准备这个饭,所以人也都很熟了,很熟了,但是那一家有个小孩子,大概两、三岁,三、四岁吧!那么这个阿罗汉一来到他这儿来,小孩子也可能熟了,就抱这个阿罗汉的腿,做这些游戏的事情。可是这一天呢,毕陵伽婆蹉这个阿罗汉来了,这个小孩子不在,他的父母愁眉苦脸的,那么这毕陵伽婆蹉阿罗汉就问他:怎么回事情呢?说:阿阇黎!就是那个在家居士称毕陵伽婆蹉称为「阿阇黎」。阿阇黎!您知道啊!你以前常常来,不是有个小孩子吗?现在这个小孩子丢了、没有了,希望阿阇黎怎么办法,能够把他找到呢?说:好!毕陵伽婆蹉就是坐下来,坐下来一入定,就看见这个小孩子了。看见的时候是怎么回事呢?是一个贼把小孩子偷了,正在码头上,上船。毕陵伽婆蹉这一伸手就把小孩子拿回来了。所以你和这个阿罗汉,他若在世的时候,你求他的事情,他还能帮你忙的;但入无余涅槃以后,就是不可以了,你求他,他是不发生感应了。
 
所以这个阿罗汉,就说他是没有大悲心,就是在这里;但是生存的时候还是有慈悲心,入无余涅槃以后,那他就没有这些事情了,就是全面地休息了。
 
现在这说菩萨呢,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也一样能够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了,他也不断地这样用功修行,但是他的大悲心是很广大的,他不入无余涅槃,他继续不断地在世界上广度众生,弘扬佛法,所以「不证声闻、辟支辟地」,他不去到那个……,证悟,叫契合,和那个声闻、辟支佛的无余涅槃的境界是不合的,他不到那里去,不到无余涅槃去。
 
「亦能成就众生,净佛国土」,所以他还保留这个身体。保留这个身体,和我们这个臭皮囊可不同了;他经过长时期的修行,得到无漏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得到无漏的这种色身。这个地水火风有世间的地水火风,有欲界的、有色界的地水火风、还有出世间的地水火风,他有出世间的地水火风组成的身体,加上无漏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功德,组成的法性身,菩萨有这种身体,有这个身体,这样的菩萨身体,我们的肉眼是不得见的,我们肉眼不能见,天眼都不能见,他要再示现一个化身。
 
示现化身有几种情形:一种情形就是也找一个父亲、母亲,找个父亲、母亲,也是投胎这样子,然后也是出胎,然后由小孩子渐渐长大,也得这么一个身体。另外一种情形呢,就不是,就是没有父母,忽然间就出现了;事情办完了,忽然间就不见了,这也是菩萨的化身。所以他那样的化身呢,我们读《普门品》,你看:「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那是普遍到十方世界,都是同时的能有这种感应。我们就一个世界,众生已经很多了,就是一个温哥华也很多佛教徒,大家都念观世音菩萨,你有所求于观世音菩萨,那个因缘合适了,不分前后,同时都能感应。说是我们到普陀山,那叫「梵音洞」,是两个大石头,大家在那里看,每人看的观世音菩萨都不一样,这件事也就不可思议。每人看的都不一样,你看,都是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间,但是每人看的不一样,这事不可思议,这个法性身,那种大菩萨境界,真是不可思议,不是我们能想象来的。
 
所以「不证声闻、辟支佛地,亦能成就众生」,他成就了法性身,他能普遍在十方世界去教化众生,栽培无漏的善根的,所以「亦能成就众生」。
 
「净佛国土」,净佛国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佛的世界,成佛的那个世界,菩萨成佛的那个地方,那个世界是清净的。清净的,当然我们很容易就会想到,那是黄金为地,八功德水,这是清净。其实,那固然也是清净,但是实在那不是主要的,主要的还是人,人清净,主要是人。那么怎么叫做人清净呢?就是菩萨他现种种身,也就是种种的化身,可能是来给你做父亲,也可能给你做儿子,也可能给你做女儿,也可能是现一个比丘、比丘尼,各式各样的身,但是表面上你也不知道谁是菩萨。那么他就和一切众生结缘,结这个佛法的因缘,结这个佛法的因缘,为你栽培善根,不断地栽培,逐渐地就成熟了,这叫做「成就众生」。那么这样受到菩萨教化栽培善根的众生,菩萨成佛的时候呢,这个众生就到菩萨成佛那个世界去了,去了,而这些人都是有善根的众生,都是有功德的众生,就像《阿弥陀经》上说:「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不是普通的凡夫人;或者说都是有道德的人,所以那个世界是清净的,是这样意思,所以叫「净佛国土」。
 
「成就众生」这句话呢,还有一点差别,还有一点事情。当然我们说是,就是教化他成就出世间的善根,那么这就叫做「成就众生」。但是表面上看呢,我们也未必也能明白,譬如说是这个地方、这个地区的众生,譬如说是很多人有病,这个人,这个善心的人士在这里造个医院,造了医院,请了很多医生,很多人到这儿来看病,他来做这件事,我们表面上看,这就是世间的一般善法嘛!那么怎么能说这是菩萨道呢?菩萨在成就众生呢?这个地方有点差别。如果说这个善心的人士在这里造一个医院,那么设备也很好,医生也很好,为这个地区的人来治病,使令他们恢复身体的健康,没有病痛,如果你这个善心人士做这件事,你的目的只于此了,就是为他们恢复健康,消除病痛、恢复健康,你的善心的目的只于此,这是世间的善法,这不是菩萨道,不是。而若是菩萨道呢,也是,也是一样的,表面上是一样;但是菩萨道,这件事只是一个善巧方便,而实在菩萨的目的不只于此,是为你,希望你因此而能够相信佛法,能够栽培出世间的善根,那就是菩萨道了,那就是菩萨道了,希望你将来也能成佛,你若有这样的心情,那就是菩萨道。如果你没这个心情,你没这个心情,那不是菩萨道,就是一般的善法。就是我们出家人做什么事,或者在家居士做什么事,也都是一样,道理都是一样。就是你那个动机来决定你这个功德的性质,你做这件事的动机,决定你这个功德的性质,不是一样的,大家共同地做功德,但是每个人得的果报不一定都是一样的,因为什么不一样?就是动机不同。动机不同,有的人可能还有点过失,但是有人纯是功德;大家同是合作一件事,但是不一样,这里还有这个分别的。
 
这也可以知道,我刚才说这个阿赖耶识,这阿赖耶识公平得很,就是你心里怎么样动,阿赖耶识就怎么样给你摄取下来那个力量;你一动就有个力量,那个力量,阿赖耶识给你保持下来;你继续动呢,把那个力量给你增长、继续增长。
 
所以这佛法里面,我想我们佛教徒都应该常常的学习佛法、增长智慧,增长智慧,就对于我们的思想,对于我们的活动、思想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如果不学习,我小小的知道一点,你原来的思想不改变,也影响你的功德,你做事情的功德就停留在你那个执着心的范围内,而不能超越,是有这种事情;所以学习佛法是很重要。而能造一个庙,常常地大家在这儿打佛七、在这里讲经说法、在这里坐禅、拜忏,种种的功德,这个造庙这个人的功德真是太大了。说我们在这里栽培善根所有的功德,那个造庙的人都有他一分的,你不能自己享受你的功德的,你的功德要给他一分的,说造庙那个人有功德,造庙的人有功德。
 
我们还有一种事情,我就顺便解释一下。我们不要说佛菩萨的慧眼,我们不要说那个话;我们就说这个肉眼,这肉眼看的这些境界,看这一些的境界,看这些境界,我们有时候就不满意,就从这个不满意的地方,就种种的分别,种种分别,就说:好!我不到那儿去了;好!我不在那儿做功德了,凡夫就是这样子,凡夫是这样的。但是你若学习佛法以后呢,就不全是肉眼了,就有多少慧眼的力量;慧眼的时候,同是那个境界,但是你观察的时候,就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想法呢,你就会发现这里不是过失,而是功德,那你就有一个栽培功德的机会了。如果你没有学习佛法,你那个眼睛是个肉眼,没有智慧的成分的时候,完全看的是过失的境界,那么你这个可以栽培善根,可以做功德的机会,就自己障碍,把自己障碍住了,就没有了。所以这个……但是这件事也无可奈何,有的人,他就不愿意学习佛法嘛!所以我们只好多学习佛法,我们从经律论里面增长我们的智慧,慢慢地、慢慢地我们就可以得成圣道了,我们的功德就逐渐逐渐就会多了。如果你不这样子,不这样子,你的智慧就停留在那里,也可能会退下去,还有可能。
 
现在这里这个文是说:「不证声闻、辟支佛地,亦能成就众生,净佛国土」。我再说一句话,好像我们有私心,好像我们出家人有私心。你在三宝里面做功德,就算是你没有佛法所赞同的动机,但是你是在佛法僧,在这个境界上栽培善根,你将来还有可能就能引发出世间的善根,就能引发。若是在社会上,社会上一般的没有佛法僧的地方去做功德,你非要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去回向,那才是出世间的功德,不然的话,不是!就是世间的一般善法,就是一般的善法,因为那些都是没有佛法僧的气氛,它不能引发无漏的功德。所以你本身若不能够……,没有大悲心回向无上菩提的话呢,那就是一般的世间善法;若在佛法僧的这个寺庙里面做功德,那不同,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佛教徒,心量要大一点,就是普遍地能做什么慈善的事业,应该你看因缘,能做都是做,就是我们用无上菩提的这种大悲心去回向他,那么也就是出世间的功德了。但是你要知道,这个地方是有差别的,有差别。
 
我那一天,我曾经说过一件事,我们能够学习佛法,我们也常会感觉到这个世界不理想,我那天说,就是追逐财富,尽力地追逐财富,而对于自己的品德没有去注意;我应该加强、提高我的品德,这件事也应该注意,但是多数把这件事忘掉了,只是追逐财富。其实这件事,这样子情形不吉祥,不是吉祥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做功德呢,一方面追求财富也是对,人要生存嘛!就是我生存,我够了,你多一点,我帮助其他的人也好嘛,也是好!但是也注意这个道德的这件事。我们昨天说到那个世间善法、正法、十善法乃至出世间的四念处,这些事也应该注意,提高自己的品德,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我们不提高我们的品德,我们还是原来的贪瞋痴在活动,就像我那天说的那个话,就不一定能在人间享受你做的功德果报,你可能是到龙的世界、到龙的世界去享受你的……,我做了很多的功德,但是不是在人间、也不是在天上享受,是在龙的世界享受,龙也是个畜生,也有苦恼啊!也有大福德的鬼,他是鬼,鬼也有苦恼,但是还有很大的福德。你若在人世间享受福,人就没有那么多的苦,人的苦轻,你享受福就好一点;到天上去享福,那是更好了。总而言之,就是我们提高我们的品德的时候,我们修学十善法,不要有恶,我们还做了很多的功德呢,我们在人间也好、在天上也好,都是如意自在的。所以我们一般的社会大众,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政府有这个责任,他那个教育部是干什么的?他有这个责任做这件事,但是那个事我们不管了,我们也管不来。就是佛教徒本身应该注意这件事,要注意这件事。当然说,我们一下子办不到,现在说有分期付款的办法,你也可以这样做,我这三个月内,我把我的品德提高一步;我再三个月,又提高一步,总是不断地要求进步。
 
所以我们学的这个经上,就是说到行十善法,能破除一切恶法,就是这样意思。我们不是说你现在……,他不是说你现在光去发财这件事,经上不说这个话,不说这个话。为什么不说这个话呢?这个话还用说吗?自然他自己就要去求财了,还用说吗?但是佛法是说:你要合法,不要违犯国家的法律、也不要违犯佛法的戒律,在这个范围内去求财也是可以,也是可以的。这样子,这个财叫做「净财」;如果我们,人家说走法律的漏洞,我们去得了很多财,这个财叫「不净财」,叫做不净财。就是我们出家人去求财也应该注意这件事,你不合法,就是不净财!不过另外也有个解释,这个不净财的意思。
 
所以这上面说:「亦能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寿命成就」,这个「寿命成就」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菩萨有大悲心,常是不杀害众生,所以他的寿命能成就,成就什么呢?我来到这个世界上,需要多长的寿命,我就能活多久;我若是这件事不需要了,我随时也可以舍寿,也走了,这个得到寿命的自在,叫做「寿命成就」。我们一般人没这个力量,我想多活几年,这恐怕不行,这是寿命受到限制。
 
「国土成就」,这个国土也成就。他要有一个世界,就可以成就一个世界。你若到一个……,譬如说是这个菩萨在一个山洞里面住,我们去拜见他的时候,感觉这个洞好像很窄小、很苦恼,但是菩萨若把神通现出来,立刻那个地方就是一个世界,一个独立的世界、清净庄严的世界,立刻就可以这样子。或者你去拜这个菩萨的时候,在深山里面,本来是一个小茅篷,但是菩萨现,那就是菩萨的庄严世界,等到因缘不需要了,又看是个小茅篷,并不是个庄严的世界,庄严的世界看不见了。所以叫「国土成就」。
 
「菩萨眷属成就」,你能为菩萨做父亲、母亲、兄弟姊妹,也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呀!那都不是平常人,所以都是「菩萨眷属成就」。「得一切种智」,就是最后功德圆满,得一切种智。
 
「皆从般若波罗蜜生」,这是说这么多的功德,「以方便力,行檀那波罗蜜乃至禅波罗蜜,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不证声闻、辟支佛地;亦能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寿命成就、国土成就、菩萨眷属成就,得一切种智」,「皆从般若波罗蜜生」,都从般若波罗蜜法门出现的;这可见般若法门的重要。阿弥陀佛!
 

{返回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劝持品、遣异品 9
下一篇: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劝持品、遣异品 7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下 6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三叹品、现灭诤品 4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尊导品 2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道树品 6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16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种善根品 6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种善根品 5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尊导品 8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种善根品 11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集散品 3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月灯·起亲想·第二十八章 持戒[栏目:创古仁波切]
 戒律对现代僧青年的重要性(妙海)[栏目:戒律学研究]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1000例 四、弘法 赐子女[栏目: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1000例]
 追思大师西归初周纪念[栏目:印光大师永思集续编]
 漫说《杂阿含》(卷十)~C 第261经(富楼那经):本经叙述取五受阴之故,会计量为我。[栏目:界定法师]
 我狂已醒,君狂正发[栏目:圣严说禅]
 相应84经 善友谊经[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善念[栏目:悟演法师]
 注意足下[栏目:衍慈法师]
 中国禅宗的禅[栏目:圣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