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劳作通禅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43

劳作通禅

文/ 释本性

近日,监院法师与我沟通月底大型法会事宜,末了,他提到:现在的小法师们念经拜佛等修持倒还精进,就是不知也不热心做些杂役。

所谓杂役,在佛门谓之出坡,也就是劳作了。

我当时想,这也不怪小法师们,主要是:这方面,我给他们强调的不够;另外,我自己本身也做的不多。

关于劳作,对修行者的重要,古代高僧大德都谈的很多,对此很重视。我们福州的长乐龙泉寺,有位百丈怀海禅师,他制《清规》,俨然成为中国佛教的戒律。他就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一日不干活就一日不吃饭,好严格啊。

我们今天,在偏远山区的寺院多提倡 “农禅并重”的风气,也源自于此。

其实,据慧能大师的思想,作为出家人,本来农禅是相通的,一脉相同的。他就说过:“行亦禅、坐亦禅、行住坐卧体安然。”在这,行住坐卧,所有蕴寓于禅心的活动与劳作皆是禅的体现。劳作是禅,禅是劳作,当我们始终有一颗禅心的时候。

为此,古代大德,包括佛陀本人皆热心于劳作。许多禅师就是在劳作中开悟的,比如智闲禅师:他一直未能参出“什么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这一话头,一天,提锄头到园中除地,锄头撞到瓦砾,他随手拾起扔出,刚好碰到稍远处的竹子上,铛然一声作响。智闲禅师因此“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开悟了。

这也告知我们,许多感悟,乃至开悟,也是从书本上无法得来的,却能从粗糙的劳作中得到。

佛陀对劳作,身体力行,他扫地做卫生、熬药、缝补洗刷衣物、作木工修补门楣以及侍候病比丘等。

可见,劳作也不是一件粗人无智慧的人干的活,而是一件体现慈悲,助人道心的法务啊。

为此,除了我自己要加强劳作,经常出坡外,我也希望四众弟子们,应端正对劳作的看法,勤于劳作,以继承和弘扬佛教传统优秀精神,不绝历代高僧大德的良好古风。同时,也益于自己的修行。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下一篇:莫向外求
 佛教的信仰层次
 以佛心纠正人心,以佛道辅正世道
 佛法,教你轻松炒股
 作客不如归
 道德的沙丘需要信仰的加固
 迦叶拈花,阿难痛哭
 悟时自渡
 给我棒喝
 不为良相,就为良医
 人各有其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宗教学、佛教学研究方法之探讨——以佛法中禅观问题为主[栏目:性广法师]
 请以实际修法经验谈谈自己如何进行入座前准备?[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第二部 治疗我们的情绪 1.放下悲伤的乌云[栏目:西藏医心术]
 终南有茅屋[栏目:孤独是一种修行]
 要修持与自相续相应的法[栏目:达真堪布]
 平常心是道 三 如何是修道人[栏目:禅门修证指要]
 师公的墨宝[栏目:我的人间佛教性格]
 中观与三解脱门[栏目:杨云唐居士]
 古大德祖师之德行[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缘起法泛谈 五、生死与缘起[栏目:智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