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三章 深入体会世间苦难--老、病、死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22

第三章  深入体会世间苦难--老、病、死      

          
    一               杂 一一三○(一一四七)

  是故我说:『嶮恶恐怖卒起之时,众生运尽,人身难得,无有余计,唯有行义、行法、行福,于佛法教专心归依。』

  佛告大王:「如是!如是!经常磨迮,谓恶劫、老、病、死,磨迮众生。当作何计?正当修义、修法、修福、修善、修慈,于佛法中精勤方便。」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如有大石山,高广无缺坏,

   周遍四方来,磨迮此大地;

   非兵马咒术,力所能防御,

   恶劫、老、病、死,常磨迮众生。

    【法义分享】

◎修行的动力来自于见苦。若欠缺修行动力,是因为「苦」吃得还不够。要深入去体悟世间的种种苦。

    二               杂  三四五(三四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法,世间所不爱、不念、不可意。何等为三?谓老、病、死。世间若无此三法不可爱、不可念、不可意者,如来、应、等正觉不出于世间,世间亦不知有如来、应、等正觉知见,说正法、律。以世间有老、病、死三法不可爱、不可念、不可意故,是故如来、应、等正觉出于世间。

    【法义分享】

◎「老、病、死」都是伟大的「天使」,经常在刺激你、唤醒你--「醒来吧!不要再作梦了!」

◎由于观察到「死神--黑洞」的厉害,悉达多太子无比的震撼!因而从太子王位跳下来,从此展开了觅道、求道、修道之旅。终于成道--解脱自在。

   三                  中  一八一

 

  若见谛人舍离此内,从外求尊、求福田者,终无是处;

  若凡夫人舍离此内,从外求尊、求福田者,必有是处。

 阿难,若见谛人信卜问吉凶者,终无是处;若凡夫人信卜问吉凶者,必有是处。阿难!若见谛人从余沙门、梵志卜问吉凶相应,见有苦有烦,见是真者,终无是处;若凡夫人从余沙门、梵志卜问吉凶相应,见有苦有烦,见是真者,必有是处。

 阿难!若见谛人生极苦甚重苦,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思、不可念乃至断命,舍离此内,更从外求,或有沙门、梵志,或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咒,令脱我苦,是求苦、集苦、趣苦、苦尽者,终无是处。若凡夫人舍离此内,更从外求,或有沙门、梵志,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咒,令脱我苦,是求苦、集苦、趣苦、苦尽者,必有是处。

    【法义分享】

◎凡夫因内心的苦闷不安,而不断的向外求。求取各种符、咒、加持、消灾、保祐。

◎有智慧者是向内--净化身心--如实观察、如实了知宇宙人生实相、真理。

   四                 杂  四六八(四六九)

  若从身生诸受,众苦逼迫,或恼、或死,是名大海极深嶮处。愚痴无闻凡夫于此身生诸受,苦痛逼迫,或恼、或死,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长沦没溺,无止息处。多闻圣弟子于身生诸受,苦痛逼迫,或恼、或死,不生忧悲、啼哭号呼、心生狂乱,不沦生死,得止息处。

    【法义分享】

◎这是一般众生与解脱者的相异处,尤其在面临重大境界现前考验之际。修行证果的检验不是在禅修中,而是在历缘对境的实际考验中。

   五                   中  五六

  缘爱受,缘受有,缘有生,缘生老死,缘老死苦。习苦,便有信;习信,便有正思惟;习正思惟,便有正念正智;习正念正智,便有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习解脱,便得涅槃。

    【法义分享】

◎「老、病、死」之苦若没有震撼到你的心肝底,修行往往容易流于形式、停留在表皮层、软绵绵的。或是为了展现我是、我能、我慢而修行。

◎「习苦--便有信……」常常浸泡在众生的苦海中,修行的动力就会增长。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三章 深入体会世间苦难--老、病、死
下一篇: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二章 善人、慈悲喜舍
 心灵成长——空海法师2012年实修开示 第三章 正见为首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十六章 善用七觉支 问答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一章 阿含解脱道次第概论
 四念处禅修开示 二十、幻灯片——实相解说(二)
 体悟《心经》的深义(三)
 开启高等智慧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廿八章 止观双运开智慧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十五章 五根、五力 问答
 何谓「打得念头死」?
 心灵成长——空海法师2012年实修开示 第六章 追本溯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清净僧与烦恼[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The Third Noble Truth[栏目:The Four Noble Truths]
 建立活水源头[栏目:惠空法师]
 止观是法门之母[栏目:万行法师]
 结缘、分享[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相应24经 释迦族人色勒那尼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55.入流相应]
 佛诞节祈愿文[栏目:佛教·法会篇]
 《中阿含经》卷1[栏目: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
 慈心与悲心的意义[栏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