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一四卷)
请掀开经本第七十面,从第七尊天王看起,我们把经文念一段,对对地方:
【演庄严音天王。得一切菩萨从兜率天宫没下生时大供养方便解脱门。】
从这个地方看起。天王名号表法的义趣,前面已经报告过。他所得的法门是『得一切菩萨』,「一切」里面含着有两个意思,清凉大师跟我们讲,第一个意思是「现多身,兴多供,供多佛」,第二个意思是「一念八相遍法界」,有这两个意思。兜率内院的菩萨,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这是补处菩萨所修学的道场。所谓补处就是补前面一尊佛位,菩萨的名号不见得相同,但是一定住在兜率天宫。就如同古代帝王储君,就是太子,太子的名号各个朝代不一样;太子所居住的地方一定叫东宫,东是代表春天,春生夏长,取这个意思,表法的意思。补处菩萨一定住在兜率天,兜率是梵语,翻成中文的意思是「知足」。诸位细细去想一想这个意思,只有真正知足,这个人才能成佛,没有说是还有不知足他能够成佛。其实我们知道,补处是等觉菩萨位,四十一品无明几乎破尽,完全破尽了,等待机缘以佛的身分出现世间来教化众生。清凉大师跟我们讲一切,「一切菩萨」都是后补佛,都是等觉菩萨。当然这一切等觉菩萨不在一个世界,这一句里面说的是无量无边诸佛剎土里面的后补佛。
我们这个世界,现在的后补佛是弥勒菩萨,他住在兜率内院,在等待去作佛。是不是一定要等待机缘成熟,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示现八相成道。如果我们这样想,于情、于理、于法都违背了。佛法,特别是大乘法,大乘法是究竟圆满法,是大自在、无障碍法,哪有那么呆板?补处菩萨在一切世间九法界里,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样的身。我们在《普门品》里面,看到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难道兜率内院的弥勒菩萨就不能三十二应吗?这是我们一定要想到的。清凉的说法,里面就含着这个意思。弥勒菩萨到我们这个世界示现成佛什么时候?世尊在《弥勒下生经》上讲过,以我们世间时间单位来计算,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到这个世间来降生,示现成佛。这个时间是怎么算法?菩萨在兜率天,兜率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兜率天人的寿命是四千岁,也像我们这边的算法,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算一年,他们的寿命是四千岁;他的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菩萨在兜率天那个地方寿命尽了,四千年到了,降生在这个世间示现成佛,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是这么算出来的。
在这个期间当中,弥勒菩萨来不来我们世间?常常来。中国在南宋时代,大家都晓得有一位布袋和尚,我们中国人造弥勒菩萨的像,就造布袋和尚的像。布袋和尚圆寂的时候跟大家说,他说出他自己的身分,他是弥勒菩萨;「弥勒真弥勒,时时示世人」,时时刻刻示现在这个世间,「世人常不识」,世间人不认识他,他说完就走了,就坐化,这是真的菩萨示现。暴露身分的这是一个,另外一位,学佛的同修知道的不太多,现居士身,唐朝时候的傅大士是弥勒菩萨的化身。无论现什么身,都是补处菩萨身,这个意思我们要懂。补处菩萨给我们最明显的标榜就是知足,知足常乐,所以弥勒菩萨示现的是常乐之相。我们中国有不少人称他作欢喜佛,满面笑容。他那个形相,示现那个样子,是表演给我们看,让我们见到这个相,就能够体会他代表的什么意思。肚皮很大,代表能包容,量大福大,表这个意思。常常在外面游化,就是我们今天的旅游,随缘说法,随机度化。
别人给他的供养,他统统放在布袋里头,表示平等,决定没有分别,你供养的东西好,他供养的东西不好,你供养得多,他供养得少,没有分别心,一律平等装在布袋里面去,表示平等的法门。有人问他佛法大意,向他老人家请教佛法大意,他也没有说话,他把布袋往地上一放,两个手往下一垂,这就是佛法大意。问的人也很聪明,体会到了,放下,佛法大意是放下。于是他就问:放下以后怎么办?他老人家把布袋提起来、拿起来,背上包袱走了,一句话都不说。这告诉人什么?放下之后还要提起,不能放下之后就不提起。放下是对自己,自己彻底放下;提起是度化众生。为自己要放下,为别人要提起,提起跟放下是同时的,没有先后。一切诸佛菩萨在九法界度众生,都是掌握到这个原则。
现在我们娑婆世界,这个阶段叫贤劫,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世尊告诉我们,贤劫在这个大劫当中,有一千尊佛出现在世间,他是第四尊,弥勒是第五尊。诸位现在看到,我们供奉的护法神韦驮菩萨,韦驮是贤劫最后一尊佛,千佛里最后一尊佛。当然他们所修的法门不一样,名号也不一样,但是都是住在兜率天。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无一不是知足常乐,我们要深深体会这个意思。同修当中有时候在生活里面、工作里面,免不了生烦恼,甚至于因为生烦恼,对于佛法的修学产生怀疑:佛菩萨没照顾我,佛菩萨没保佑我,为什么我这么恭敬,这样如理如法的修学,我的灾难还不能消除?实实在在讲,你那个「如理如法修学」大有问题,你自己认为是如理如法的修学,实际上你跟佛讲的如理如法的标准差得很远,你还有烦恼、你还有忧虑、你还有障碍,你没有懂得佛的教诲。
佛教我们放下,你没放下。怎么知道你没放下?你还有烦恼,你为什么不把烦恼放下?你还有忧虑,你为什么不把忧虑放下?你能把你心里所牵挂、所忧虑的统统放下,你就得大自在。你为什么没放下?你以为这些现象都是真的,你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上讲的比喻,「梦幻泡影」。如果你真的明白、真的觉悟了,哪有放不下的道理?放不下是因为你自己没有参透诸法实相,参透之后你心里面是清净的、平等的、觉悟的、慈悲的,一个妄念都没有,这在佛法里面叫三昧、叫正受,彻底放下了。放下之后,是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弥勒菩萨教你放下之后提起,提起是什么事情都做,做得比以前还积极,做得比以前还认真。为什么做?服务众生。你的事情做得很成功,做得很圆满,众生有福;你的事情做得不成功、不圆满,众生没福。所以你做成功、做圆满,你心地清净自在,一尘不染;事情做得不成功、不顺利,你的心还是清净自在,一尘不染,清净不染就是放下。为一切众生服务,这是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是这个意思。清凉两个解释都好,我们都要懂得。他能够现多身,就像观音菩萨一样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菩萨就现什么样身。我们在中国历史上看到这两位身分暴露,布袋和尚现的是出家身,傅居士现的是在家身,都是弥勒菩萨示现的。他说他常常示现在人间,可惜世间人不认识他。从他这句话里头我们就明了,他跟观音菩萨没有两样,随类现身,随机教化,大慈大悲。
他供养诸佛如来,这些人供养诸佛如来,绝不是我们心里想象,他供养诸佛,那一定是现在十方诸佛,他的神通广大,他也能供养过去古佛。我们没想到,他供养现前一切众生,就是供养多佛。佛眼睛里面看一切众生都是佛,我们看诸佛菩萨都是众生,没把他当作佛来看待。为什么?凡夫着相不见性,见性成佛,见性就是见到佛。这些人看一切众生,见性,从相上见性,那哪个不是佛?《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一切皆成佛」,《华严》、《圆觉》里面,世尊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本来成佛」,我们现在确实是佛,佛眼睛看到我们跟他无二无别。很可惜我们是个糊涂佛,他是个清清楚楚的佛,我们是个迷惑颠倒糊涂佛,就是觉跟迷不一样。除了觉迷之外,我们跟他没有差别;相没有差别,性没有差别,只是觉跟迷的差别而已。因为迷了,众生不知道自爱,不知道自重,不晓得自己是一尊佛,不知道芸芸众生个个都是一尊佛。
诸佛菩萨为我们讲经说法,示现形相,他的目的无非是唤醒我们,让我们真正觉悟到,你不但现前的灾难没有了,无始劫来的业障习气统统都消除,很可惜的我们没有办法悟入。有一些同修来问我,有什么方法才能帮助我们悟入?你们想想有什么方法?方法是真有,不是没有,这个方法就是此地讲的「方便解脱门」,这就是方法。「大方便」就是为一切众生演说,佛在经上常讲这么一句话:「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句话就是大方便门。我们没有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开经偈上天天在念「愿解如来真实义」,愿解谈何容易!我们想想释迦牟尼佛在世,他一生干的什么?刚才有个同修来见我,他想发心出家,出家干什么?出家学佛。那你想释迦牟尼佛一生干什么?一生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出家是干这个事情的。四十九年从来没有休息过一天,我们在哪一部经上看到,释迦牟尼佛请个假?没见过。释迦牟尼佛也没有在哪里说打个佛七,现在有人家打个佛一、佛二、佛三,经上没看到过,也没有打个禅七、禅一、禅二,我们只看到是他老人家天天讲经说法教学,这是演说。于是我们在这里体会到,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入门?听经太少了。
听经是接受如来正法的熏习,中国文化讲熏陶,如果不接受正法的熏陶,你必定就接受世法的熏习。我们从早到晚,六根所接触外面境界都是熏习。什么东西熏习?是非人我、贪瞋痴慢、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你每天接受这些东西熏习,熏习成根深蒂固。一天两个小时佛法的熏习,二十二个小时污染的熏习,你还会有什么成就?每天两个小时佛法的熏习还中断,所谓「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你的境界怎么能转过来?世尊很慈悲,对于那些特别遇到大灾难,这种时节因缘,劝导这个地区人民要启建仁王法会,消灾免难。过去我在台湾,台湾佛教会每年也做仁王法会,做七天。依照经上所说,召请一百位法师来念《仁王经》,诸位想想看这个灾就能消掉吗?灾难还照样有,没消除。到底是怎么回事情?我们把佛的意思搞错,佛在经上讲得没错。
灾难怎么形成的?灾难是烦恼业障累积而造成的。众生都造恶业,身造杀盗淫,口: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意:贪瞋痴,这个社会大家都在造这个恶业,怎么会没有灾难?天灾人祸就现前了。佛教你在这个时候启建仁王法会,仁王法会是什么意思?教学。请一百位法师;「百」不是数字,跟《华严经》上讲「十」、《弥陀经》上讲「七」,都不是数字,表法的,表圆满;你们这个地区所有法师统统请到,那叫「百」的意思。请来干什么?经上讲「二时讲经」,念诵之外要讲经。二时,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讲二时,就是我们现在的八小时。古印度算时间单位是昼三时、夜三时,所以它的一时是我们现在的四小时,二时就是八小时。把这个地区所有法师召集起来,每天在这里研究讨论、讲经说法八小时,你说是什么意思?建立共识。这是灾难的非常时期,这个时候要建立共识,要断恶修善。参加仁王法会这些法师,等于说是受短期的培训,培训出来之后,回到各个地方去教化众生,劝善规过,使整个社会人心向善,灾难就可以化解,这叫仁王法会。
不是念几天经,在佛菩萨面前号啕大哭、哀求忏悔,佛菩萨就原谅你,就把灾难消除了,哪有这种道理?情理法上都讲不通的。你有灾难,佛菩萨慈悲能够赦免你,我们现在大家灾难很多,还等着我们去求佛菩萨,他才来帮助我们,他已经就不慈悲了。慈悲的人还要人家来求你?看到有难赶快就要来帮我们解决,这才叫大慈大悲。诸位晓得,这个事情佛做不到,是你自作自受,经论上常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力量是相等的,佛不能帮助众生消除定业,你自己造的因,你自己一定要受果报,佛菩萨帮不上忙。你造的恶因,你要堕阿鼻地狱,佛菩萨看到,那有什么法子?看到你堕落。但是他慈悲,他在那里等,等到你哪一天从地狱出来,你回心向善,他立刻就来帮你忙,他来教你。
诸位一定要懂,佛不能赐福给你,福是你要自己修,你有灾难佛也没有办法代替你,也没有法子赦免你,决定是自作自受。你种善因一定得善果,你造恶因一定感恶报,这是真理,佛不骗人。等你自己修行成佛,佛告诉你佛没有度众生,众生谁度?自己悟、自己度,佛是帮助你觉悟。佛对于众生的恩德就是教学,再就示现一个觉悟的榜样给你看。我们看到清凉注解里面「现多身,兴多供」,这个意思还好懂;「供多佛」往往我们把意思错会了。「供多佛」是供养一切众生,一切众生皆是佛,他们眼睛里皆是佛,对我们来讲皆是未来佛,他们眼睛里没有未来,就是佛,是个迷惑颠倒的佛。样样都是真实法,这叫大方便。这是清凉跟我们讲的第一个意思,解释「一切菩萨」第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讲「一念八相遍法界」。我们就以三十二应做个比喻来说,是示现八相成道。示现八相成道是不是在一个地区?不是的。清凉这个意思告诉我们,是尽虚空遍法界,哪个地方缘成熟,菩萨就示现八相成道,不局限在一个地方。这个道理我们细想想,也很有道理。释迦牟尼佛成佛,就示现在我们地球上成佛,其他星球没有,哪有这个道理?释迦牟尼佛的教化区,诸位同修都知道,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里面包括多少星球,在这个大星系里面有多少众生,我们地球上众生缘成熟,他到这里来示现八相成道;另外一个星球上,同时也有众生机缘成熟,再问问,他在那个地方要不要示现八相成道?也示现,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佛应化能力是圆满的,没有先后、没有次第,可以同时在许许多多世界示现八相成道,哪里局限在一处?局限在一处怎么能跟法性相应?
我们最低限度要观察到这一个大世界,像弥勒菩萨在娑婆世界,娑婆三千大千世界,在这个范围里面无处不现身。我们这样想法,其实我们的心量还太小,还是局限在一个娑婆世界,没出这个范围。娑婆是释迦牟尼佛的教区,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世界无量无边,像娑婆世界这样的世界无量无边,诸佛无量无边,每一个世界都有一尊佛在那个地方主持教化。我们想想这一尊佛主持这个教区之外,其他的教区他去不去?你们想想,去不去?主持教学的工作就好比我们这一个学校,佛就好比校长,我们校长负责我们学校的教学,其他的学校他去不去?有很多,这个学校校长是那个学校的指导教授,那个学校他也去。诸佛如来亦复如是,他们实际上工作的场所是尽虚空遍法界,没有隔碍,不分这个剎土、那个剎土。对我们凡夫来讲要分,为什么?我们没有能力出去。他们随随便便走,他的活动空间、生活的空间、教学的空间,教学就是他工作的空间,是尽虚空遍法界。我们凡夫可怜,我们凡夫生活、工作的空间是娑婆世界,我们没有办法出离娑婆。
而且娑婆世界我还很可怜,我们在六道里头,六道我们在人道,天道我们都去不了,你就晓得我们生活这个圈子多小。为什么那么小?心量小。这个圈子不是佛限制我们的,也不是天神限制我们的,也不是阎罗王限制我们的,到底谁限制我们?心量限制我们。你的心量小,你生活圈子就小;你心量大,生活圈子就大。所以这些诸佛、法身大士,他们的生活空间是尽虚空遍法界,这才真正叫大方便,得大自在。心量要大,与知足有密切关系,真正知足人万缘放下,心里没有一丝毫牵挂,没有一丝毫忧虑,没有障碍。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常常提到,中国文字是全世界最完美的言语符号,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字跟中国比都不如,中国文字是智慧的符号,让你看到就开智慧。
凡夫,什么叫凡夫?凡夫有分别、有执着,凡夫有思想,思想就是分别执着。「思」,思就是执着,「思」这个字的样子,心里划许多格子,那就是执着,你的心就不自在;「想」,是你心里有分别,有分别就有相。佛菩萨的心跟我们的心不一样,我们的心上有格子、有相,佛菩萨的心只有心,「田」没有、「相」没有,那叫真心。有一个「思」,有一个「想」,那个心叫妄心,真心里没有这个东西。我们天天在思,天天在想,完了!想的什么?思的什么?六道轮回。天天思想六道轮回,这就变六道轮回的境界,佛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就从思想生。这个思想你又断不掉,很麻烦!所以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就叫你还用思想的方法,世出世间其他的都不要去思想,专思想阿弥陀佛,你就能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个方法高明,把我们这些业障深重的凡夫统统都度了。什么叫业障深重的凡夫?思想放不下、去不掉,这叫业障深重的凡夫。他的法子高明!你看世尊在这里讲经说法,无论哪一个法门,都要把思跟想拔掉,你才能成就,也就是说一定要把分别执着断掉,你才能脱离轮回,脱离十法界;阿弥陀佛这个方法不需要,不要断分别执着,把分别执着转变,专想阿弥陀佛,专思极乐世界,这个法子巧妙。这个方法得到一切诸佛的赞叹,一切诸佛的赞扬,我们才能得度,我们舍这个方法之外,有什么方法能救自己?这叫「大方便解脱门」。
这个意思清楚明白了,我们看文就好懂,你就晓得「一切菩萨」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剎土里面的补处菩萨,都是最后身,都住在知足天。知足天没,下生的时候,从知足天没,下生就是示现成佛,这就是八相成道,所以经文里面的意思是有八相成道。下生时,大供养,供养哪些?供养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就是一切诸佛,所以不叫大布施,叫大供养。佛多谦虚,佛多卑下,这些地方我们应当学,一切时、一切处我们对人供养,不要布施。布施至少我们地位平等,或者我们比他高,供养他比我高,我比他卑下。乃至于对于一切动物、一切植物,总是以谦下之心修布施供养,我们能得无量福。请接着看底下第八尊:
【甚深光音天王。得观察无尽神通智慧海解脱门。】
这是从定慧里面成就的。我们在生活里面,应当向菩萨学习,『观察』,要学着观察;「观」是智慧,决定不是情识。什么叫『神通』?这两个字的意思,我们总得要明了。通是通达,于一切法理上通达,事上也明白,这叫通;彻底的通达,究竟的通达,超越一般人的通达,那就加个神通,我们世间人常讲神奇莫测。他的智慧、他的能力超过常人,这就称之为神通。这种能力,佛给我们说,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天眼通,天眼有什么希奇,个个都有,我们自己也有。为什么有?因为你本来有。诸位要晓得,经上讲的六种神通:天耳、天眼、他心、宿命、神足、漏尽,是我们自性里本来具足的,这个能力多大?尽虚空遍法界,这是自性的本能,不是修来的。
非常可惜,我们的本能被烦恼、被业障障碍住,我们的本能失掉;虽失掉,还有一点点作用。这个说法大家还很难体会,我们得用比喻:譬如我们把我们的智慧,这是本能,比喻作灯光,灯它本来就光亮的,现在我们把灯厚厚的盖上一层纸,光就透不出来;虽然不能完全透出来,还能透一点;再多盖一层,它透出就更小了。我们现在自性里头盖的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盖得很厚很厚,所以现在我们睁开眼睛隔一张纸都看不到,都看不过去,这个能力都没有了。远处的东西看不清楚,我们写上很小的字,在面前,行,还看得见;放上一丈远、两丈远,不行,看不见,这个能力就失掉。佛告诉我们,写再小的字,现在需要用显微镜看的微雕,把它放在虚空法界的那一边,我们在这里看,看得清清楚楚,一个字都没看错,我们的眼有这个能力。这种能力的丧失就是烦恼,烦恼障、所知障,也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害苦了我们。
我们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在《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上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天眼洞视、天耳彻听。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真的是不可思议,我们自性本能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几乎都恢复了。十方世界的众生,你在极乐世界看得很清楚;十方世界众生在那里说悄悄话,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我们起心动念,他们没有不知道的,我们只能骗自己,骗不了他们,他们太清楚了。我读《无量寿经》都寒毛直竖,一丝一毫都瞒不过极乐世界的任何一个众生,何况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我们能瞒谁?他们的能力不是修来的,自性本具的,本能恢复了。所以我们也无需要羡慕他们,我们认真努力念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能力跟他没有两样。在这个世间,阿弥陀佛想加,加不上,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可以加得上。这到底什么原因,我在此地不必说,你要想知道,《无量寿经》多念几遍,你就明白了。这是讲「无尽的神通」,是讲神通的能力,无有止境,尽虚空遍法界,过去未来;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没有一样不知道,没有一样不看见。不但现在的东西看见,过去的看见了,未来的也看见了;现在人讲话听到了,过去的也听到了,未来的也听到了,不思议解脱境界,这叫一真法界。华藏世界是不思议境界,极乐世界是不思议境界,我们凡夫没有法子想象,是自性德用圆满现前之相。
菩萨在此地所修学,他就是「观察无尽神通」,从这里面生起大智慧。『海』是比喻深广的意思,就是生起大智慧。契入诸佛的境界这叫『解脱』,用这种方法、用这个门径,他成就了。我们如何观察?这个应当要学。我们观察一切有情众生的根性,根性是无尽神通;观察一切无情众生的法性,法性也是无尽神通。怎么观察法?从相里面看到性,你就会看了;从闻音声闻到声性,你就会听了。我们今天的麻烦,就是既不会看也不会听,六根错用了。会看的人家见性,会听的人家闻性;观音菩萨会听,「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他成佛了。他怎么成佛的?会听,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只要你能够在相上见到性,我们现在六根接触的都是相,如何在相上你能够会入自性,你就开智慧了。都在日用平常之中,善于运用我们六根,那你就会过日子,你也就会工作了。无论在生活、在工作、在应酬,你得大自在,你所有的业障消除,所有一切灾难也都化解,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所以归结到最后是会用六根。
宗门知识常常勘验学人,「你会么?」这是一个教学的方法,提醒他,让他在一句话当中猛一个回头,他觉悟了;这叫棒喝,是他们教学手段之一。我们从这个地方细心去体会,体会不得,那还是一句老话,决定要多读、多听;多读不是说各种经都读,那你就错了。李会长曾经跟我们讲过故事,在他弘护报告里面,那个录相带诸位可以多听听。他给我们讲广洽法师师兄弟两个人,广洽法师一门深入,一句佛号念到底,往生极乐世界,念佛走的;他那个师兄弟也非常用功,每天晚上念经念到天亮,什么经都念,念许许多多种,临走的时候一句佛号都不会念,人家教他念阿弥陀佛,他举个拳头叫人家看拳头,你说糟糕不糟糕?这是两个现身说法,示现给我们看。多读是一部经多读,不是叫你读很多经,你要懂这个意思,一门深入。多听,听一部经,不是叫你听很多经;听很多经你的头脑搞乱掉,你本来就很乱,乱上再加乱还得了吗?你还会有什么成就?
一部经多读,现在有录音带、录相带方便,一遍一遍的听,多听;多读多听是一种,不能换,一换就坏了。诸位总是要记住一个大原则,没有明心见性,最忌讳的是杂,决定杂不得,一夹杂就完了。明心见性之后就不怕,为什么?没有障碍。明心见性就是入华严境界,四无碍境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听再多人说,看再多东西,都不杂,他没有障碍。我们现在有障碍,没有见性,没有见性不可以这样做法。所以四弘誓愿,「法门无量誓愿学」,这句话是两种讲法,对见性的人是一种讲法,对没有见性的人是另外一种讲法。没有见性的人决定是一门深入,这一样东西你要念得多,念多了之后你印象深刻,境界才能转得过来,你才能得受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你能够想到佛的教诲,依照佛的教诲去做,你就有收获。如果你念得不熟,不是很熟,日常生活当中境界现前,忘掉了,记不得;佛怎么教,忘掉了,随着自己意思去做,就又造业。造业怎么能解决问题?这个道理要懂。
我们现在没有明心见性,所以一部经守到底,一生当中不改变,自古以来也有不少人,是用这个方法修学的。在近代大家能够看到,江味农居士一生搞《金刚经》,我们从他序文里面看到,他在这一部经上,差不多用了四十年的时间。他修什么法门?念佛法门;他是「教宗般若,行在弥陀」,他往生极乐世界的。周止庵居士也是这个样子,差不多也用了三、四十年的时间专攻《般若心经》。《般若心经》只有二百六十个字,用了三、四十年的时间写成《心经诠注》,这在现代来讲是权威的注解。下得功夫深,确实像我们一般人所讲的有修有证,他们不仅是修,他们有证,契入境界,所以才能说得那么透彻,说得那么明白;没有别的,功夫下得深。我们今天境界转不过来,免不了生死灾难,我们功夫太浅了,要认真的讲是谈不上功夫,我们今天有几个小时在读经,几个小时在听经?听经、读经都是真正用功,对于我们信解不坚定的人比什么都重要。我们的疑惑还没有断除,闻法真实的作用是断疑生信,真信切愿要靠教学。这是个什么时代,我们哪里还有多余的时间去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要知道,这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佛,学作佛比什么都重要。
学作佛,从哪里学起?从研究经教学起,所以读诵大乘就重要了。一部经,现代修学比从前方便,可以听录音带。往年美国洛杉矶有一位赵居士,赵立本居士,他认识我之后,听我讲经的录音带,他只听两部经:一部是《金刚经》,一部是《六祖坛经》,都是我早年讲的。他听得很欢喜,来告诉我,他说:我这一生就听这两样东西,我念佛求生净土,行不行?我告诉他:没有问题,决定得生。又过了两年,我在美国遇到他,他告诉我这两部经他已经听了几十遍,从头到尾他听了差不多有三十多遍。我跟他讲,不够。我说:你继续再听,至少听到一百遍到两百遍。他很听话,每天日夜的听,听说现在在美国到处讲这两部经,讲得很好,熟透了就变成自己的。能够把这两部经落实在生活上,他就有行有证,他得受用。得受用的方法就是锲而不舍,真干!
把这桩事情,当作我们在一生当中唯一的一桩大事来办,这才能成功,才能在一部经里面看到无尽义。无尽义就是底下讲的「智慧海」,你的智慧开了。我们应当要学甚深光音天王,天王是诸佛菩萨示现,如果真的是二禅天王,那是凡夫,不是圣人。他们是圣人,不是凡夫,为什么?已经证得解脱了。这个解脱是脱离十法界,脱离十法界当然他就入一真法界,入一真法界,这是《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是法身大士之流;这是我们从经上迹相上来看。如果从根本上来讲,那是非常可能古佛应化而来的,示现法身大士给我们看,不只是这个境界。慈悲至极,教导我们怎样学习。我们再看底下一尊,第九尊:
【广大名称天王。得一切佛功德海满足出现世间方便力解脱门。】
清凉大师在这一段文有个简单的注解,「果满」的示现,这个提示好。果是究竟圆满的佛果,他得的是『一切佛功德海满足』,这就是果满。很明显的告诉我们,他证的是圆教究竟佛果,不是分证佛。『出现世间方便力』,在此地来讲他示现的是二禅天王。二禅天王很多,他是『广大名称天王』,那是他出现世间方便力示现的。「得一切佛功德海满足」,从理上讲就是证得圆满的自性。证得圆满的自性,在一般经论佛告诉我们,见思烦恼断尽,尘沙烦恼也断尽,四十一品无明也断尽,这就是自性圆满功德显露的时候,大乘圆教称之为佛果,佛法修学唯一的一个目标。学佛学什么?就是学这桩事情。我们学佛有没有求?有求,也就是求这桩事情,不求其他。世出世间一切法都要放下,我们只求恢复究竟圆满的自性,这个目标、这个方向那就没有错了。性德圆满之后,当然得大自在,「方便力」就是大自在。
「出现世间」,这个世间就是常讲的三种世间:有情世间、器世间、正觉世间。正觉世间里面,不仅仅是包括十法界里面的四圣法界,四圣法界是正觉世间,也包括一真法界里面等觉以下,等觉以下无明烦恼还没断尽,所以诸佛如来也常常示现在其中。我们怎么晓得?就在这个天王德号,跟他所修学的法门里面我们知道。因为这一尊天王是圆教古佛示现,示现为法身大士,迹相上是天王的身分,实际上是法身大士。如果我们用现在的比喻来说,譬如我们讲他的身分,他的身分是天王,我们把他比喻一个市长,像天王的样子,身分是市长,他的学历是博士。诸位要知道,阿罗汉、菩萨、佛是学位的名称,这个市长不是个普通市长,是得到最高学位的博士。在此地他的身分是小小的天王,可是他的学位是圆教的佛果,是圆教佛示现天王的身分,以这个身分度这一类的众生,教化他的所属。从这个比喻上,诸位就比较容易懂得了。
如何将菩萨这个法门落实到我们生活上?世间人,中国古德讲五伦,五伦是从身分上讲的。每一个人都具足很复杂的身分,都不单纯,今天讲多元文化,就自己一身来说,已经具足多元文化了。我们对我们父母来说,我们的身分是儿女;对我们自己儿女来说,自己身分又是父母;对你长兄来说,你是弟弟;对你弟妹来讲,你是哥哥。身分常常在变化,身分哪有一定?你踏进社会,你在公司里面做事情,上面有老板,你是部属;也许你是个小单位的主管,你下面还有部属;对你底下部属,你又是小老板;对你直接的主管,你又变成职员。所以你才晓得,一个人在社会上身分就很复杂,这哪里不是多元文化?在这个生活环境当中,你要学菩萨出现世间行种种方便,以你种种不同的身分行种种不同的教化,为人演说。不但要说而且是要表演,对父母你要表演一个孝子,孝顺父母,你表演这一招给社会大众看,让社会大众觉悟,让社会大众模仿向你学习。对待你的儿女,你就要表演一个慈父,负责任要把儿女教好。你真的有爱心、有智慧、有教学的方法,把你儿女教好,这就是出现世间方便力的落实。我们的身分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空,就有不同的变化,你要能掌握机缘,帮助一切众生,这叫行菩萨道,存菩萨心、行菩萨道。末后这一尊:
【最胜净光天王。得如来往昔誓愿力发生深信爱乐藏解脱门。】
『如来往昔誓愿』,每一尊佛在因地发愿都不一样,虽然都不一样,要把它总括来说,不会超越四弘誓愿。就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来讲,四十八愿一归纳还是四弘誓愿。所以这个誓愿,就变成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总愿,你的别愿就是总愿里头几条再展开来说的,归纳起来不外乎这个誓愿。在此地我们只用四弘誓愿来学习就可以了,他得的是「如来往昔誓愿力」。从如来发愿、修行、践愿,『发生深信爱乐』,这是从诸佛如来他们的修因证果上,得到很大的启示。「深信爱乐」当然就是依教修行,以佛为我们的榜样,向诸佛如来学习,学习他的发愿,学习他的修行,学习他实践他的誓愿。愿发了之后一定要兑现,现在的话讲一定要落实;愿发了之后不能落实,这个愿是空的愿。
祖师大德在解释经论的时候,常常教导我们「愿以导行」。学佛不能没有大愿,尤其是净宗的法门。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面告诉我们,净宗修学的三个条件,古德称为「三资粮」,资粮是比喻,比喻我们出去旅行,出去旅行你身上一定要带钱,资就是指你带的有金钱,粮是带的食物。古时候旅行不像现在这么方便,现在到处有餐厅、有旅馆,你吃住没问题。古时候旅行非常不方便,没有那么多餐厅,你怎么办?自己一定要带干粮,要借人家地方来住宿。所以旅行不能缺乏资粮,没有资粮没有办法旅行,这是说你要旅行这个条件就非常重要了。比喻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要超越十万亿佛国土,这就好比是旅游。我们的资粮是什么?信愿行。你有信,没有愿,不能往生。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给我们做了一个结论,「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
你们自己想一想,我有没有把握往生?有很多人给我说:法师,没有把握。他来告诉我,我就肯定跟他说:你这一生决定不能往生!他瞪着眼睛问我:为什么?你没有把握,没有把握你怎么能往生?你自己说的,我怎么会晓得?我是听你自己讲的,你自己信愿不足,你佛念得再好都不能往生。如果你说:我是真信切愿;那我就恭喜你,你决定得生。所以能不能往生不要问别人,问自己;你自己有没有信心,有没有愿心?真的信可不是那么简单。前几天从台湾来的同修,其中有一个人告诉我,台湾现在有些法师提倡日本的本愿念佛,他来告诉我:那些法师说本愿念佛才能往生,我们中国法师们念佛,将来纵然得生都生到边地疑城。这种人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为什么?没有信愿,随便听人家讲几句话信心就动摇,那怎么能往生?真信切愿,那个信愿是决定不动摇。
诸位同修好好去念念,善导大师《观无量寿佛经》的注解,他注解也叫做《四帖疏》,你们要看到《观经四帖疏》,就是善导大师的注解。善导大师,古人跟我们讲,他是阿弥陀佛再来;既然是阿弥陀佛再来,这个注解就是阿弥陀佛自己注的,还会有错吗?诸位细细去念念「上品上生」这一章,这一章注解的文很长,差不多占全书的五分之一,单单讲这一段。里面给我们讲到信愿,真正对净土有信心的人,别说是什么法师给你说,里头举了很多例子,到最后说释迦牟尼佛自己来,来给你讲还有一个法门,比这个法门还更要好,你放弃那个法门照我这个修;真正有信愿的人合掌谢谢释迦牟尼佛,我已经选定这个法门,我绝不改,你那个法门教别人去;这才叫有信愿,佛来了给你讲都不变更,我就认定这一门,决定不动摇,你才决定得生。
往生之后,「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的浅深」。诸位要听清楚,功夫浅深,没有说念佛号多少,没有说念得多的人品位就高,念得少的人品位就低,念多少不相干。功夫,功夫从哪里看?功夫从断烦恼当中看。你念佛的功夫,能够把见思烦恼伏住,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能够把见思烦恼断掉,断见思烦恼,伏尘沙烦恼,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方便有余土,功夫深了;再深一层,断见思,断尘沙,断无明,你生到极乐世界是实报庄严土。所以念佛是论功夫浅深,这是功夫。由此可知,功夫说的是放下,你要真正能放得下。这个身体还在这个世间,在这个世间随缘度日就好了,什么都不要计较,什么都不要执着,什么都不要分别,都好,没有一样不好,这样你才得自在,这个样子才叫功夫,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就高了。
《弥陀经要解》实在是写得太好了,印光大师对它的赞叹,说即使是古佛再来,阿弥陀佛再来,给《弥陀经》再做一个注解,大概也没有办法超过它。这个赞叹,赞叹到极处了,我们要相信,不能怀疑。过去曾经有一次,演培法师问我,就问这桩事情。他说:印光法师对《弥陀经要解》的赞叹,是不是太过分?我老老实实告诉他,我说:印祖讲的话一点都不过分,印祖讲得好,我们能够依教奉行,哪有不得往生的道理?决定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你依照这个注解,依照这个经典去修学,你这一生当中决定圆满成就,这才是真正「得如来往昔誓愿力发生深信爱乐藏」;藏是讲你信得深,你的信愿深,称之为藏。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