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五章 亲近善知识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56

第五章  亲近善知识                 

        
    一              杂  七九二(七八○)

  恶知识、恶伴党、恶随从者,能令未生邪见令生,已生邪见者重生令增广,未生正见不生,已生正见令退。

  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者,能令未生邪见不生,已生邪见令灭,未生正见令生,已生正见重生令增广。如是未生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令不生。

    【法义分享】

◎近朱则赤,近墨则黑。但「恶知识」通常不会告诉众生「我是恶知识」。他会设法让跟随者相信他是「善知识」、是「好人」。所以学佛一开始就要以智慧为前导。

    二              杂  七二九(七一七)

  恶知识、恶伴党者,未生贪欲盖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瞋恚、睡眠、掉悔、疑盖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

  若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者,未生贪欲盖令不生,已生者令断;未生瞋恚、睡眠、掉悔、疑盖令不生,已生者令断。未生念觉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

    三             杂  一一三二(一一四九)

  尔时,波斯匿王为首,与七国王、大臣、眷属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七王与诸大臣如是论议:『五欲功德,何者为胜?』其中有言色胜、有言声胜、有言香胜、有言味胜、有言触胜,竟无决定。来问世尊,竟何者胜?」

  佛告诸王:「各随意适,我悉有余说,以是因缘,我说五欲功德。然自有人于色适意,止爱一色,满其志愿,正使过上有诸胜色,非其所爱,不触不视,言己所爱最为第一,无过其上。如爱色者,声、香、味、触亦皆如是。当其所爱,辄言最胜,欢喜乐着,虽更有胜过其上者,非其所欲,不触不视,唯我爱者最胜最妙,无比无上。」

    【法义分享】

◎情人眼中出西施。「善、美」都没有绝对的标准。

◎当你内心升起某方面的欲求,那方面的前辈就会成为你现在的「善知识」。「赌神」是赌鬼的至尊。拳王是拳迷的偶像。财神爷是追钱族的最爱。物以类聚。

◎修行方面同样是五花八门,你内心升起的是什幺样的欲求,你就会去找能讲出一套符合你内心欲求的善知识。

◎如果你要的是智慧,你就会去找有智慧的人。

    四            杂  一一三一(一一四八)

  时,波斯匿王遥见斯等彷徉门外,即从座起,往至其前,合掌问讯,三自称名言:「我是波斯匿王、拘萨罗王。」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汝今何故恭敬斯等,三称姓名,合掌问讯?」

  王白佛言:「我作是念:世间若有阿罗汉者,斯等则是。」

  佛告波斯匿王:「汝今且止!汝亦不知是阿罗汉、非阿罗汉,不得他心智故。且当亲近观其戒行,久而可知,勿速自决!审谛观察,勿但洛莫!当用智慧,不以不智;经诸苦难,堪能自辨;交契计挍,真伪则分。见说知明,久而则知,非可卒识,当须思惟,智慧观察!」

    【法义分享】

◎对善知识的认定标准,会随着个人智慧的成长而异。人是在错误的摸索中,逐渐累积智慧而成长。在那脱胎换骨之际,往往是很痛苦的。但没有痛苦就没有成长。

    五    葛拉玛经(KALAMASUTTA) 取自巴利<增支部>

  当时,葛拉玛人们来见世尊。一些顶礼世尊后坐到一旁,一些葛拉玛人顶礼世尊跟世尊谈一些话后才坐到一旁,一些报告他们的姓名、字号后才坐到一旁。有卡莎布塌区的人坐在一旁跟佛陀世尊说:「我毕恭毕敬地顶礼世尊,请问世尊:有一些婆罗门和出家人,来到卡莎布塌区,他们说自己的法是最好的,而看不起别人的法,说别人的法是卑微的。但别的出家人和婆罗门当他们来到卡莎布塌区,也是说自己的法是好的,赞美自己的法,而看不起别人说的法,说别人的法是卑微的。我礼敬世尊,我们很怀疑在他们之中,哪些法是真的!谁的法是谎言呢?」

    修行信任的规则

  世尊说:葛拉玛人们!你们的怀疑是对的,你们是应该怀疑的,是应该的。葛拉玛人们!你们要:

  一、不因为他人的口传、传说,就信以为真。

  二、不因为奉行传统,就信以为真。

  三、不因为是正在流传的消息,就信以为真。

  四、不因为是宗教经典书本,就信以为真。

  五、不因为根据逻辑,就信以为真。

  六、不因为根据哲理,就信以为真。

  七、不因为符合常识外在推理,就信以为真。

  八、不因为符合自己的预测、见解、观念,就信以为真。

  九、不因为演说者的威信,就信以为真。

  十、不因为他是导师、大师,就信以为真。

    【法义分享】

◎不要盲目迷信、不要偶像崇拜或着重外相。在追求真理的路上,一开始就要冷静、理智,求真、求实、求证。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五章 亲近善知识
下一篇: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四章 惭愧心
 人生使命价值
 禅修开示:教外别传•慧眼禅心(七)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十章 界相应
 何谓身、心、灵?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廿六章 善用七觉支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廿四章 修四念处
 感恩天地父母,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十六章 缘起性空
 金刚经深义(禅修版) 8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功修行?(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三皈依以后,若有响应五戒的承诺,是不是代表已经受五戒了?[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福州开元寺修证观音菩萨法门捷法[栏目:本性法师]
 考证、典范与解释的正当性(朱文光)[栏目:佛学研究方法论]
 浅谈讲经和听经[栏目:东宝·仲巴仁波切]
 离苦得乐的良药[栏目:达观法师]
 要修无相的功德[栏目:宣化上人]
 恒记 Remember Always[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如何面对和处理黑能量 改善自己的处境[栏目:法界法师]
 偷宝衣的村夫[栏目:佛教寓言故事]
 修行忌急要适度[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