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三十
 
{返回 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57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三十) ──宽运法师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午斋过堂开示

第五、「观察众生行不善法而起大悲」:

我们都知道,「五戒十善」是佛弟子修行的基本准则,但「十善」的相反就是「十恶」;十恶都是不善法。从另一方面说,善法能增长我们生命的力量或能量,而不善法不但不能增长我们生命的能量,而且会还会消耗我们生命的能量。可是,大部份的众生都是行不善法的居多,因为他们都在生死轮迴中不知不觉,不求出离,是故长期处于愚痴昏暗之中;因此,我们必须训练定力,智慧才能够产生,生命能量才能增长,这就是善法、善行。所以为了远离不善行,我们必须要有觉知的能力,进而要有观察众生的能力。如此生起大悲心,再以善巧方便教化众生,令众生依照觉悟的方法来修行;把众生长夜睡眠贫无善根的习性转过来,再把其所行的不善法转化,这就是菩萨的发心;菩萨是以此因缘而起大悲。

六、观察众生欲敷而起大悲︰

「欲敷」就是欲望缠敷着我们──我们众生都是作茧自缚的,我们被欲望所捆绑,自己绑住了自己;其实我们本来都具有如来的智慧德相,但是由于無明自缚,所以不知道自性具足,原本和佛一样。因此我们必须把欲望消灭,才能够袪除妄想与烦恼,如此就不会再被捆绑了。我们要知道欲望并非来自外尘,而是来自于我们的内识,因此我们要能放下外在感官的享受,把追求外尘的妄想安住于内心中,不让它去攀缘外境,使生命能够自我提升,这样的话,欲望就能慢慢地被消灭;这就是菩萨的发心;菩萨是以此因缘而起大悲。

七、观察众生没生死海而起大悲︰

「生死海」就是「六道轮回」,造成生死轮回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习性;因此「觉知」也就是「警觉性」实在是非常的重要。六道轮回只是外相而已,这种外相,菩萨并不以为苦,因为真正的关键在于,我们必须找出导致生死轮回的原因。菩萨要断我们的生死轮回,就是要断我们的習性、要把我们相续的心断除;而断除的最佳利器,就是警觉性。只要有警觉性,习性与相续心就能断除,否则就只得在六道中继续流轉。当我们生起这种警觉性后,也要帮助众生生起同样的觉悟,也能从生死轮回中获得解决。由于凡夫不知不觉,所以菩萨要给予我们开导;菩萨就是如此地帮助众生,菩萨是以此因缘而起大悲。

八、观察众生长婴疾苦而起大悲︰

我們每个人都有生、老、病、死之四苦,还有八苦,乃至无量诸苦,总之就是苦多乐少;「长婴疾苦」是从果地来看的苦,这种苦是从果报的发现,一直到它的成熟及结束的整个过程。「因果」是学佛人最常讲与听到的,尤其是「苦报」,再来就是「福报」。我们会经常认为什么人,种了什么福田,因而得到些什么果报;但是绝大部份我们所看、所闻、所讲的都不是全部正确的,都是偏颇的想法与看法;而不知道,因果的生起与感报,会有时间上的前后,当然也会有同时。

「众生长婴疾苦」就是众生的苦报现前;苦报现前是比较容易感受到;所以要从苦的观察下功夫,这是一个正确的方法,就是要把我执去袪除;如果我们不是具有上上根器的话,那就要学习仔细观察;因为警觉性的基楚,就是要能仔细观察;有了观察的能力,就能知道众生的根性,进而帮助他们;如果我们不能这样造的话,我们用的就是不正思维,那我们就会成为贫无善根之人,而且在生生世世当中,无法累积福德;由于我们与佛法有缘,才不致堕入三恶道,所以在佛门中我们要能善观察自身之苦,才有办法去观察众生的疾苦,才能发起菩萨的大悲,进而去帮助其它众生。(未完待续)

 


{返回 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二十九
下一篇:惭愧心与七圣财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十)
 明智显悲 至善达德──佛陀教法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喜悦人生 自在生命──知足第一富 无忧第一乐
 千年的等待──拥有与占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二)
 「广学」与「多闻」(七)
 「广学」与「多闻」(一)
 悉达多太子与频婆娑罗王(六)
 宗教与全球伦理──「人性尊严」的价值与意义
 悉达多太子与频婆娑罗王(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随时随地注意息入息出,于工作时亦是如此...忽然脑中跃出一幕幕影像[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六祖坛经行由品[栏目:惟觉法师]
 佛之心法 八正道之正业[栏目:一行禅师]
 情传千里(洒甘露比丘)[栏目:[南传]其它法师]
 第十九则:素食者不遭杀劫[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学佛次第入门 第二章 佛教缘起及历史 第四节 种姓不平等与佛性平等 —— 佛陀族姓简释[栏目:宽见法师]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50集[栏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一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二集]
 慧灯之光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之四[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