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经典里过于繁琐复杂的概念术语,似乎是普通信众掌握佛教的障碍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67

问:佛教经典里过于繁琐复杂的概念术语,似乎是普通信众掌握佛教的障碍。比如五蕴、六根、八风、十二处、十八界……让人听得发晕。政府以那么大的宣传力度宣传“三个代表”,至今仍然有大半人不知道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佛教是不是需要对自身理论的阐述方式做一些改进?

  答:佛教的确有很多术语,但并不是所有信众都必须掌握这些名相。如果把佛法比喻成大海,那么,学佛就像口渴的人需要到大海里喝水,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承受能力去喝,并不需要把所有海水一饮而尽。

  同样的道理,对一般民众来说,只需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如因果、五戒十善等就足以受用。只有那些常年从事佛学研究的僧侣和学者才需要去掌握那些专门术语。

  至于我们对所学的东西能否记住,也取决于我们的重视程度。很少有人会记不住自己每个月的工资,原因是什么?因为我们重视。我们一旦觉得佛法对自己的人生有足够的重要性,自然就会用心学习,所谓的障碍也就迎刃而解了。

  问:回顾历史,成功动员群众的范例几乎无一不是对纲领进行最大的简化,如“替天行道”、“均田分地”、“杀富济贫”那种口号。普及宗教和群众运动当然不是一回事,但应该认识到中国百姓喜欢通俗、接受简化的特点,这是否可以作为一种弘法的策略来运用?

  答:在中国的宗派佛教中,既有理论相当严密繁琐的宗派,如唯识宗、三论宗、华严宗、天台宗,也有理论单纯而重视实证的禅宗和净土宗。

  中国人有好简的特点,所以,禅宗和净土宗在中国流传得特别广泛。净土宗把整个修行归纳为信、愿、行三种资粮,并具体地落实到一句佛号上。禅宗更将艰深的修行落实在日常的搬柴运水或一句话头之中。这些法门给信众在修行上带来了方便。从某个角度来说,禅宗和净土宗可视为简化的佛教,而其他宗派则是哲学式的佛教。

  佛法在弘扬的过程中曾出现很多误区现象,哲学化就是其中的一种,使佛法逐渐脱离现实社会和人生,其他如来世化、鬼神化等现象,则使佛法由平实转向神秘化,这些都是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出现的弊端。

  但需要明确的是,不是一味简化就能解决问题的,禅宗和净土宗的修行虽然形式简单,可如果缺乏明师指点,或没有深厚的教理为基础,也会造成很多流弊,因为简化常常会被人们视作简单而忽略其深刻的内涵。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怎样发愿才如法?
下一篇:为什么宗教进行了数千年的努力,人性的弱点依然照旧?
 既然大乘法最究竟,佛陀为什么要说其他几乘?
 佛法在当代佛法在当代
 京城论道
 学佛所发的愿心,和妄想分别的心有什么不同?
 分辨善恶与处世之道
 如何用佛法指导我们不那么罪恶地经营企业?
 “礼敬诸佛”,是否应当恒常尊敬一切众生,上至师长,下至蝼蚁?
 因缘·因果·命运
 如今信佛的功利色彩很浓,该如何引导?我总在敬香,为什么还会生病?..
 什么是参话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放下嫉妒心[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与青年朋友谈佛教实践的问题[栏目:陈兵教授]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解题[栏目:佛书解题]
 佛学入门简要 初级课题 (十六) 教团生活的准则[栏目:佛学入门简要]
 《密教通关》解析[栏目:陈士强教授]
 佛教戒律学 第四章 历代政府对佛教的规范 第六节 明[栏目:佛教戒律学]
 一句好话[栏目:星云大师·微教言]
 相应101经 非你们的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饿死人 渴死汉[栏目:圣严说禅]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栏目:慧律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