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养生?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70

《财富品质》:本期杂志为如何养生提出了不少建议,能请您从佛教修行的角度给我们一些指导吗?

  济群法师:健康的生活,关键是知道如何抉择,知道什么该做而什么不该做。因为行为会成为习惯,进而演变为性格和心态,成为左右生命的核心力量。现代人的需求很多,这种过度在乎会使人不知不觉中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固然焦虑,得到后又会因担心失去而恐惧。于是乎,心始终处于动荡和不安之中。

  修行,是让我们的心超越这种患得患失的状态,回到当下,回到心的本来状态。所谓当下,就是没有设定,也没有起点和终点。现代人往往觉得压力很大,这种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对自我设定的执著。有设定,就会有期待,很多常态就会被这种期待放大,变得不同寻常,变得让人紧张。

  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等待中的时间会比平时慢得多,也无聊得多。原因就在于,这段时间被我们附加了设定和期待,从而带来不一样的心理感受。如果没有这些附加因素,同样是在等待,但内心仍是安然的,波澜不起的。


——摘自《用佛法解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理解“君子之交其淡如水”的古训?
下一篇:什么是参话头?
 认识生命
 为什么宗教进行了数千年的努力,人性的弱点依然照旧?
 关于戒律、戒体及破戒的问题
 “无所住而生其心”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到底应该住还是不住?..
 在生意场,如果不喝酒,生意就谈不好,怎么办?
 有人觉得做个好人就行了,为什么要有宗教信仰呢?
 佛教和其他宗教
 临终与超度
 佛教经典里过于繁琐复杂的概念术语,似乎是普通信众掌握佛教的障碍..
 佛法在世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白云禅师访谈纪录[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自我拯救[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一个真正的净土道场,在佛诞日时组织拜山活动,请问如法吗?[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恩、义、让、忍[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总结大乘五道[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相应6经 鹰经[栏目:相应部 47.念住相应]
 佛寺与生态伦理(王丽心)[栏目:佛教与环保]
 如何对治现世贪着[栏目:学诚法师]
 生命的定义为何?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伤害生命,才名之曰杀生?[栏目:问星云大师]
 月亮的启示[栏目:度一切苦厄·迷悟之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