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难行与易行之辨析
 
{返回 大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27

难行与易行之辨析

原 文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①。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译 文

恭谨地依据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所示,菩萨求阿毗跋致(不退转位)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道的意思是指:在五浊的世间(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在无佛出现的时代,行者求不退转位,十分困难。这样的困难有多种,概述五点,以显示困难的含义:一、外道(佛教之外的各类宗教)表现出行善的外相,实则心外求道,不能解脱生死大患,淆乱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萨法;二、小乘行人(声闻)唯求自己解脱,对庄严净土、饶益众生,心不喜乐,障碍大慈悲;三、不持戒律的无赖恶人,破坏正法比丘殊胜清净的戒行;四、颠倒善恶因果,能毁坏正法比丘清净的梵行;五、只是靠自力断惑证真,无佛力加持。如此等等的困难事相,触目皆是。譬如陆路,用脚行走则辛苦。所谓易行道,只以信佛因缘,发愿往生净土,乘托阿弥陀佛大愿威神力,便得以往生安养刹土。往生彼土后,得阿弥陀佛威神住持力加被,当即进入大乘正定聚。正定聚即是证入不退转位。譬如水路,搭乘大船则安乐。

注 释

  ①正定之聚:三聚之一,指众生中必定证悟者。乃圆教初住以上者。

【按】

  昙鸾大师上承古印龙树、天亲二菩萨的净土血脉,下开道绰大师、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之先河。本段所示自力难行道五种障难,衬托他力净土门之殊胜优越。有力地推动了净土法门在中国的播扬。


{返回 大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龙树菩萨所判之易行道
下一篇:净土法门急救凡夫众生
 答疑释惑 三皈五戒篇
 《无量寿经》之积集德行
 念佛不求往生与五逆十恶之人同
 如来藏vs阿赖耶
 请教您,彩票中五百万以上大奖,念哪尊佛或菩萨名号好?
 略述净土信愿行 三、弥陀大愿慈力 至诚感通即摄
 略述净土信愿行 六、结语
 《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 第十二讲
 如何消除恶梦
 《西方确指》念佛相续、精勤念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杨澜——论禅易,坐禅难[栏目:名人说佛·名人佛缘]
 《论语》“颜渊问仁”新思[栏目:禅林衲子心]
 在数息、观呼吸时,只是去察觉息出息入而已,如此是否是错误的?[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那里没有佛[栏目:禅话禅画]
 超越死亡·第一章、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栏目:达照法师]
 放生培福,子孙显贵[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缘起非断灭 解脱非自了[栏目:体方法师]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十一‧国使戒[栏目:慧僧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十四(三五九)[栏目:杂阿含经]
 那么念佛人就不用持戒了?[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