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论奢摩他06》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7-04-06
闻法意乐
我们想要得到的是佛果,因此热切追求佛果。现在我们去学习且得到它,但是,所要得到的佛果是等至和后得二个阶段,同一本质而反体各异。能够在同一个时间就安住在这二者上面,这个果有这个特色存在。因此,现在我们随顺着果的情况下,应当把止观二者双运做实修,就非常有必要了,这是在观修的道上面,应当如此配合。
因为果是等至和后得双运之故,所要观修的也应当是止观二者双运,以这样的道来做实修,那么将来得到的果也会等至和后得双运的本质。否则就不能说是同一本质,那这个果就得不到了。这是上次我们引用《大涅槃经》的句子所做的解释。当然我们现在没有进入正式的道路之中,我们还没有到达这个程度,去做止观双运的实修。可是我们现在也都有随顺的观修,随顺止的观修;随顺胜观的观修。
譬如我们好好的摄心,内心会有一个自主的力量,去控制自己的内心,这个我们也都在学习,这是随顺的安止,在能够控制内心自主摄受的情况之下,再去分析烦恼。了解烦恼是假的,而且去分析烦恼执取对境的方式是什么?它成立的道理何在?想一想它的对治法门,这都是属于随顺胜观的观修,这些都是我们现在可以做的。
就这一点而言,至尊大主宗喀巴大师,特别讲了后面二个波罗蜜,即六度之中,个别又讲了后面二个段落,就是当我们在《广论》进行闻思修的时候,即使在现在这个段落,我们也可做到随顺的安止和随顺的胜观。在这个段落,我们先学习,将来能够成就正式止观双运的实修,在究竟上,能够得到等至、后得双运的佛果,产生这个动机之后来学习教法。
正讲
我们所讲到的段落,是第四项「理须双修」。止观二者都要学习,这是有必要的。引用的经文是《修次中编》《大般涅槃经》《月灯经》来说明。经论里谈到止观的作用力何在?观者它能够让我们不会受到妄念的伤害。首先要令所缘能够达到不动摇,这是安止的作用。之后,从胜观去做分析这些妄念从何而来?从烦恼来,烦恼从恶见来,因此要把恶见断灭掉就必须双修,所以如何让安止坚固性、稳定性还要更强烈。
(341页倒数第二行)《大般涅槃经》谈到「由止力故如无风烛,诸分别风不动心故,由观力故,永断一切诸恶见网,不为他破。」永断一切诸恶见网,做为推论的根据,之后会得到一个效果,不为他破。这是把恶见全部都灭掉,把一切颠倒的邪见、恶见都灭掉。后面很多妄念都是从很多烦恼来,烦恼又从何而来?基本的是恶见,所以假设能把恶见断掉的话,它的效果,就是不会被它牵着鼻子走。因此自己产生胜观,能够将颠倒恶见断掉,知道它是烦恼的根本,而根本断掉了当然不会产生烦恼。没有产生烦恼,分别风不动心故,因为烦恼就是分别妄念风的根本之故。这个部分用《大般涅槃经》说明,后面用《月灯经》的经文,做一个支持说明,这是上星期的段落。
在《月灯经》的前面谈到由安止力之故,令心不被妄念所动摇,所以胜观能够把他净化,把他灭掉,然后在再引用《月灯经》经文内容,来做一个补充说明。胜观里面谈到安止和胜观的禅修,有关这方面,我们简单做一个了解。
在《月灯经》里面同时有几种解释,就知道各自有各自的成效,引用《月灯经》做出一个支持的论据,虽然说理须双修,怎么修都要修对,他的效果不能混在一起,这一点我们要把他区分的清楚。
因为止和观,各自有各自的成效。胜观的成效,就是灭掉我见等见地的烦恼。但是,我们为什么在这里只谈到「见地的烦恼」,而没有谈到什么叫「非见地的烦恼」呢?
因为胜观的成效,主要是要灭掉恶见、坏见、边见这方面的烦恼,而不是要灭掉贪爱和瞋恚等非见地方面的烦恼。见地的烦恼,是见地性质的烦恼,属于胜慧类型的烦恼,它对于对境有判定抉择的能力,而不是依着习气来感觉。但非见地的烦恼它不属于胜慧类型,它不需要依于对境来判别这是什么?这不是什么?它没有抉择能力,而只是依习气来感觉高兴、不高兴,或者喜欢、不喜欢,并不是对这个对境先判别之后才有的觉受,这是非见地的烦恼。但是见地的烦恼就比较坚固了,因此我们把烦恼分成见地的烦恼和非见地的烦恼。
一般来讲,见地的烦恼是由坏见而来,而坏见就是我们心里面想的:我啊!我啊!如果我们要把坏见做一个界定、定义的话,就是执着心里所认为的我和我所,是可以不必靠任何其他者就可以单独存在的想法,结果会分成我的…我的…,这样就可分成我执的坏见跟我所执的坏见,也就是执着我和我所可以成立的这种想法,分成这两种坏见。
对于未成安止(未成奢摩他)之前,所有的抉择慧、观察慧等,观察分析无我的意义在内心会动摇,就像风中的蜡烛一样,如此就无法达成胜观,也就是没有安止,就不能成就胜观。但这不是说,在没有安止之前,就不会了悟,只是在安止之前的了悟,就像风中蜡烛一样,没有固定明晰的无我影像。
无我义很明晰的出现是什么时候呢?见道位。不要说无我的意义要明晰出现,连义总都不能明晰,所以无我影像是不明晰(在得到胜观之前)。无我的意义明晰时,是见道位;无我的义总明晰时,是加行道的时候。所以要到加行道,缘取无我产生的胜观,这个时候义总才会明晰的出现。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因为欠缺安止的力量,使内心完全不动摇,因欠缺这个力量之故,所以胜观不可能达成。若是胜观达成,就是缘取无我义总会非常明晰的出现。但,现在缺少安止坚定不动摇的力量之故,胜观是不会达成的。
无我的义总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观修无我的时候,对境当然就是无我,但义总的意思不是只有我们观修对境无我这个项目而已。在观想的时候,首先我们的内心,透过第六意识来做观修,因此它不是现量,是运用妄念分别心去观修无我的意义,而且这个观修并没有直接接触到对境无我,而是我们的内心(意识的分别心),首先去制造一个无我,内心先思惟无我的意义是什么?所以第六意识的分别妄念先造出了一个无我,等于它制造出来一个无我,之后缘取自己意识分别妄念所制造出来的无我,缘取这个无我当做观修的对境,来进行观修,这个所观修的对象,称之为义总。
这是不是正式无我这个对境呢?不是,这是在我们观修无我的时候,跟对境中间好像有一个媒介挡在那里,用我的内心第六意识,分别妄念先造出一个无我的意义,做为缘取这个无我意义来进行观修,仅仅只是这个样子而已。不是正式无我这个对境来进行观修的,好像一个代替品,一个阻挡者挡在那里一样。我们观修的对境,是我内心思惟把它制造出来之后,就说这个就是无我啊!然后缘取这个意义来做观修,这个称之为义总。
这时候这个义总还不明晰,所缘取的义总什么时候会明晰呢?必须得到胜观的时候,所以第六意识分别心先思惟无我的意义是什么?制造出来一个无我的意义,之后再缘取这个无我的意义来进行观修。
在观修时,因为内心还没有得到安止,内心不能够毫无动摇,内心一直在动摇的情况下,不能够好好去抓住无我的义总,因此这个无我的义总也不能明晰的出现,这个观修所缘取的对象,我们称之为义总。什么时候所缘取的义总能够很明晰的出现呢?必须要得到胜观的时候。当得到胜观时,缘取这个无我的义总,这个时候它才会非常明晰的出现。
义总最初不会明晰出现的。最初观修无我的时候,当然都是在我们内心妄念之中形成一个无我的义总,之后缘取这个义总来做观修,就算不能真正缘取无我,只能缘取内心的义总来做观修,这个义总还是不会明晰出现,原因何在?因为心不断在动,心动来动去,这个义总不会明晰出现的,这是因为没有成就安止之故,这里讲的就是这样子。这个段落因为没有成就安止,内心动来动去,所以义总也不会明晰的出现。
「若成止后而善观察」,如果成就安止之后,用别择慧来进行观察分析,「则已灭除极动过失」,这个时候,心动来动去的过失就灭掉了。「方能明了无我影像(义总)」,已经得到安止,义总才能够明晰的出现。
广论里面所谈到的,表示要使义总明晰的出现,这时候,安止如果已经得到的话,那么义总能够明晰出现的条件已经齐备了,这就是说明胜观一定要靠安止的力量。无我的义总要明白出现的时候,心必须不动摇,而且能够明白的去照亮无我的义总,还能够去缘取无我的义总,让它明晰出现,这里面又分成两项。
因此之故,毗钵舍那—胜观。胜观是不散动心,是从无分别安止而产生的,可是通达实义不是从安止而产生。譬如说,灯能照色,这个要把它区分清楚。这是缘取无我的义总,之后,义总明晰的出现,就这个明晰出现而言,内心不摇动,这个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说内心摇动,无我的义总当然不会明晰出现,所以内心不能够摇动。可是能明了无我的义总,是靠安止吗?不是的,这是靠毗钵舍那—胜观本身了知的力量。
什么是什么的成效应区分清楚。义总产生的时候,如缘取无我的义总,之后会有不动乱的胜观。胜观是不散动心,义总就能够明晰出现,这时候的胜观,它本身当然不动摇,就这个坚固不动摇能够安住而言,这是安止的效果。前面已经讲到安止,安止的效果。哪一个部分不是安止的效果呢?能够了知对境的部分,这个部分不是安止的成效,安止的成效就是不动摇;能够了知无我的意义这个部分,并不是安止的成效。
可见,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个段落来做说明的。就是成就胜观的时候、跟成就胜观之前修安止的段落。成就胜观之前当然也修安止,修安止的时候,也成就了安止,之后去缘取无我的意义。
修安止的时候,还是在修安止的段落,这个时候缘取无我的意义,就是再三去分析对境,这是胜观,这个时候,不管你怎么去分析对境,义总也不会明晰出现。后面的胜观,真正已经成就的时候,义总就会明晰的出现,所以义总明晰出现,是胜观得到成就的时候。
胜观成就之前(还在修安止,安止还没得到),就算你对无我的意义怎么去分析它,对境不会明晰出现(义总也不会明晰出现的)。意思就是指,我们一开始去修无我的话,缘取无我的义总,之后你再三分析,分析很久之后,这个义总会不会明白出现呢?根本不可能。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得到安止,就表示顺序错误了。因为没有安止的力量,尽管你对无我的义总再三分析,它也不可能明白出现的,为什么呢?因为心不断摇动之故,因此义总不会明晰的出现。
在成就胜观之前,也要靠安止,如果安止的力量不够,当然你也可以去分析无我的义总,但是不管你怎么分析,它都不会明晰出现的。所以分成两个段落,一个是胜观成就之前;一个是胜观成就之后。
胜观成就之后,这个义总很明晰的出现,胜观成就之前,义总是不会明晰出现的,这时候安止的力量不够,可是到了胜观成就之后,义总会明晰的出现。当义总明晰出现时,包括两个部分,首先对境本身丝毫不动摇,其次是对境的义总明晰的出现,就分成这两个部分。
其中所缘取的对境、无我的义总,这个部分没有丝毫的动摇、不会乱动、不会动摇。不散乱、动摇这个部分,是什么的效果呢?是前面修安止的效果,这是一个部分。因为靠着前面安止的力量之故,能够使缘取对境的时候,达到不动摇这个效果之故,因此义总才会明晰的显现出来。
就义总明晰的这个部分而言,义总明晰的出现,就表示对这个对境很明白的了解,这个了知的部分是胜观的成效。所以要把它分成二种,这是胜观成就之后,缘取无我的义总,产生了胜观。
无我义总明晰的出现,这个明晰的出现里面就要包括不动摇的部分,因为不动摇之故,义总才能明晰的出现。这个不动摇的能力从何而来呢?因为修安止的成效,之后,义总又明晰的出现,就表示对它的了知,对义总有一个了知,这个了知是什么力量呢?就是修胜观的力量,所以把它分成这二种。
当然,我们可以这样子讲,止观二者互相依靠、互相依赖的。就是,要使义总明晰的显现出来,前面首先要达到不动摇,靠着不动摇,就能够帮助这个义总,让它能够明晰的显现出来。不过,义总之所以能够明晰,这部分是不是由安止而产生的?那就不是了。所以当义总明晰出现的时候,要把它分成两个区域(或两个成份),就是缘取无我的意义和义总,但是义总有明晰的出现。所以在它明晰出现的当时,其实要分成两个成份的,就是一个是安止的成效,一个不是安止的成效。
譬如,用灯去照亮墙上的图画,图画可明晰出现。图画明晰的出现这是一项;其次,风没有去吹动(蜡烛)灯,灯(蜡烛)本身都完全不动摇,是不是分成这两部分。所以,要图画非常的明晰出现,这个部分当然要靠灯(蜡烛)不动摇才能达成。但灯不动摇是一个范围,之后对境明晰的出现是另外一个范围。这里谈到:「譬如灯能照色,是从前念灯火而生,」图画非常的明晰,是靠灯的力量,「非从遮风帐幔等起」,可是「灯固不动则从幔生」灯本身固定都不动摇,这个是靠遮风帐幔等所产生。
缘取无我意义,对境还能够明晰出现的部分,这个明晰的出现是胜观的力量。缘取对境时,让内心完全不动摇,内心不动摇这个部分,是修安止的成效。这两个部分要个别区分开来做一个了解。
总而言之,止跟观一定要二者结合在一起来做实修。譬如我能不能只修胜观这个项目,却不修安止,就可让对境很明晰的出现呢?绝对不可能,因为心没有达到不动摇。
后面讲的,都是前面讲的这些解释的来源和依据。「若心无掉沉不平等相」,「住奢摩他定,」这是安止的的等持。「次以慧观能证真实。」然后,再以慧观、胜观证真实的义总和无我的义总。这里谈到证真实义,都是指义总明晰的出现。所以无我义、真实义的了知,这些了知的部分,当然靠胜观。
我们所谈的安止,不能说它有了知。谈到能够去了知无我真实义,当然讲的就是胜观,不能说安止有一个了知的能力,没有!所以前面要靠安止的力量,其次才有胜观能够去了知无我的意义。「故正摄法经密义说云:」至尊仁波切前面的解释引用《正摄法经》里面的密意。密意就是主张,「由心住定,乃能如实了知真实」里面谈到心能住于安止的禅定,才能如实了知无我真实的意义。
不仅仅是《正摄法经》里面谈到,《修次第初篇》里面还谈到:「心动如水无止为依,不能安住非等引心,不能如实了知真义。故世尊说:由心住定,乃能如实了知真义。」心摇动像水一样,就是没有安止作为它的依靠,「不能安住,非等引心」,也因为这个时候心不能安住,心不能平稳的安住,这个时候就不是等引心(等引心就是等至心、根本定)。因为它不是根本定的心,所以不能够如实了知无我的真实意义,因此,世尊、佛陀就亲口的讲,首先,心要能够安住在安止里面,才能够如实的了知无我的真实义。
《修次第初篇》的「如实了知真义」句子,是《正摄法经》所谈到的「由心住定,乃能如实了知真实」。这是《修次第初篇》在解释这句子时,解释成「心动如水无止为依,不能安住非等引心,不能如实了知真义」。
因为世尊曾经讲过《正摄法经》里面的句子。而《修次第初篇》也引用过。我们要了解整个句子的脉络,「心动如水无止为依,不能安住非等引心,不能如实了知真义,」这个解释又详细的说明,从第三行开始,「又于未成奢摩他前,虽以观慧观无我义。」如何、如何,一直到第四行,「灯固不动则从幔生。」把经文的意义详细做一个解释,再做一个总结,简略说明提纲挈领,「若心无掉沉不平等相,住奢摩他定,次以慧观能证真实」这是总结,先详解再略说
至尊仁波切说,我先详说之后再略说,是否是我自己想的?不是的,这是有根据的,根据什么?引用了《正摄法经》「由心住定,乃能如实了知无我真实」,这里做了一次简略的解释。《正摄法经》为何可以这样的解释呢?是我自己把它看错,或把它解释错误,有没有这个可能呢?有。
依据的是莲花戒所写《修次初编》。在《修次初编》也是解释世尊讲过的这一句话:「心动如水无止为依,不能安住非等引心,不能如实了知真实。」莲花戒也是如此解释。所以前面详细说明之后简略说明是有来源根据的。
后面要谈到什么内容呢?如果安止已得到的话,这时候,缘取无我的意义来做观修,所产生的帮助能够达到不动摇,因为不动摇之故,义总就能够明晰的出现。因此,缘取无我的意义,若不能够明晰出现的话,就表示有动摇这个毛病,我可以靠着安止力量把这个毛病去除掉。
因为内心摇动的毛病已去除掉之故,当然无我的义总就能够明晰出现,我们从这里来看,这就可了解成就安止,不仅能够遮止观修无我慧时,内心摇动的这个过失,也可由此推理得知,其它的观修都是一样。
「即修无常、业果、生死过患、慈悲、菩提心等、凡此一切修观慧时,」用思择慧来进行观修的时候,进行思择修的时候,「于所缘境散乱过失,亦皆能遣」全部可以把他排除掉。「各于所缘无散乱故」缘取所缘的时候不会动摇,「所修众善皆有大力」就像前面所谈到的,胜慧本身没有动摇,因为有安止的力量。
安止的力量帮助它不动摇,所以它缘取无我的时候,就会明白了知无我的力量,无我的意义,对无我义总有一个明白了知的力量,有这个效果,所以无我的义总当然就能明晰的出现。我们从这里来推论其它的观修都是这个样子。
例如,观修无常,这个无常的义总在内心,不会明晰出现的,假设没有安止的力量,可是我现在如果得到了安止的力量,心坚固而不动摇,安住在无常的意义之中,这时无常的义总也会很明晰的出现。同样的道理,因为内心不动摇之故,所以对业力、因果的理论、慈心、悲心、菩提心、轮回过患的部份,我去观修时,因为都已成就了安止,所以内心不动摇,内心不动摇就可安住在对境上面,进行思择修的时候,内心都完全没有散乱。因为前面己经得到安止的成就了,这时候进行观修这些善业,观修时力量就非常大,因为前面己经得到安止之故。
「未得止前多是散心,故所修善皆悉微劣。」这句话意思是,进行观修时,心的大部份都散乱在别的事情上面,只有内心的一小部份,去思惟所要观修的部份的对境。如慈心、悲心、无常等的意义,只用一小部份去观修,内心大部份都在胡思乱想,所修善皆悉微劣,是因为内心只用一小部份去修它之故,所修善业力量都很薄弱的
前面是安止与无我的观修两者有何关系?做解释说明。后面是除了无我的意义之外,轮回的过患、慈心、悲心、菩提心、业力因果跟安止都有关系,这些解释,是我杜撰的吗?不是的!是有根据的。寂天菩萨的《入行论》谈过。
《入行论》:「诸人心散乱,住烦恼齿中。」又云「虽经长时修,念诵苦行等,心散乱所作,佛说无义利。」得到安止之前,我们所做的任何善行实修,当心要去缘取对境时,心大多数都散乱到其他的对境。我们只要好好分析观察自己一下,这句话确实是如此。例如,念「玛尼咒语」一串念珠的时间里,心安住的时间有多长?散乱到其他的时间有多长?只要稍加分析即可了解。就算自己认为巳经安住了,而安住的段落里,其实,只有心的一小部份安住在对境上,心大部份都散乱到别的地方去了。
平常自己没有分析也许不知道,如果把它好好分析一下就会知道,念「玛尼咒」这么一段时间里面,心是否专一在一个法上?而没有散乱到其它者?假设心没有散乱,专注在一个法上面,念一串「玛尼咒」念珠,会觉得这个时间很长,可是,心若散乱,胡思乱想,念一串「玛尼咒语」会觉得特别快,一下子就结束了。这说明了平常我们内心稳定、安住的时候非常少,只是平常我们没有去分析,如果我们去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在念「玛尼咒」的这段时间,其实心大多是散乱的。
有时我们觉得内心巳经安住在对境上了,巳经缘取对境,安住在对境上了,其实在安住对境的状况里,也只有内心一小部份安住在对境上,内心大部份散乱到别的地方去。譬如,仁波切说:当他在讲经开始的时候,大家在听闻,认为心己经安住在上面了,所以仁波切讲的我都有听到了,这是一个安住的段落,可是仔细分析后,没错,听是听到了,我内心也在思惟它的意义,不过在思惟意义时,内心却有二百、三百、成千上万的很多念头,也在妄念纷飞的情形。
所以,至尊仁波切说,心完全没有散乱到任何的对境,心能够完全专一、专注到对境上面大概很少,很少没有散乱的,大多来讲都没有安住在对境上,都是散乱的。就算有安住在对境上,内心也只有一个小部份安住在对境上面,大部份还有很多念头胡思乱想,都散乱到别地方去。
当我们缘取对境安住观修的时候,其实只有用到心的一个小部份,这样所作的善业力量就非常的薄弱。这里面谈到「故所修善业皆悉微劣」,微劣就是力量很薄弱。
「如是成就无分别定」如是,怎么做解释?配合什么段落来讲的呢?如是,是如同前面所说样子,所以就怎么样。
前面谈到,如果得到安止,这时进行观修无我,帮助很大。另外,观修无常、业力、因果、轮回过患、慈心、悲心、菩提心等等一切的善行实修,都有很大的帮助。「如是成就无分别定,心于所缘不余散者,义为令心于善所缘。成就堪能如欲而住」。这是谈它必要性何在?成就等持的必要性何在呢?就是选择一个善的所缘。
当我心缘取这个善所缘之后,我想要安止多久,就可以安止多久,要能够达到这个程度的效果,因为前面已得到安止之故,这是安止的必要性。不仅是缘取无我的意义,缘取无常、业力因果、轮回的过患、慈心、悲心、菩提心等,这都是善所缘,当我缘取这些善所缘做观修时,因为我前面成就了安止之故,因此我能够随心所欲,我的心要放在善所缘上面多久,就能够多久。所以「成就堪能如欲而住」,顺着我的内心,心放在善所缘对境上,想放多久就多久,可达到这个效果,这是成就安止之故。以上是为什么修安止、等持的必要性,在这里做一个解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