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以发心轨则受法,以何身为增受与不增受?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51
  【第一四五则】
  问:以发心轨则受法,以何身为增受与不增受?
  答:天龙等人非人等,从身及意乐,皆堪发愿,但如此北俱泸洲及黄门之身,不堪发愿。造五无间罪、邪见、谤无因果者之意乐(心),不堪发愿。真实堪受之依者,谓如三士道次第,而曾修心者,而于菩提心,意稍有动者。受轨则时,依上师三宝加持,顿生菩提心而成佛子者有之。即未得加持,未真发心,然于其已于菩提心,意稍有动之心,令其更加增上。若意未稍动,即为授轨则,但略种习气,实无大益。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经中有残害佛法者,不可与慈之文,应如何理解?
下一篇:修菩提心法,下座后应如何修?
 知母已次当念恩,从今生母、次父、亲眷,次推中庸、仇仇,乃至飞禽走兽。何..
 未修间(此以依师法门如例,然可推余法门)应如何作法?
 苦集是所舍,灭这是所取,然集是因,苦是果,何故颠倒而说,先果(苦)后因..
 法与非法之差别,以何为量?
 既知难得,得已且具大义之暇满人身,今既获得,应如何作取舍?
 云何各派于应破之量,所许不同?不易合量(或太狭,或太过),试言其概。..
 当如何明集谛?
 精进之差别?
 因止亦可以真俗二谛,随一为所缘,何必先止后观?
 何谓止观自性?经说三乘一切功德,皆是止观之果,应如何正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牛粪小调[栏目:超然法师·岁月枯思]
 八 散陀那经[栏目:长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三十一章)[栏目:南怀瑾居士]
 种种化身佛的显现[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第八章 第五节 苯教大藏经大圆满法简介[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佛教三字经》新注 涅槃四德[栏目:唐思鹏居士]
 烦恼无有期,快乐在当下[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三十五集[栏目:天台小止观讲解·成观法师]
 体验悬空寺[栏目:禅门一念·传灯法师]
 关于全国宗教活动场所实行分层登记管理的建议[栏目:永信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