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只要至诚了教理就会透彻?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76

居士:印祖在一篇文钞中这样开示:“倘有余力,诸大乘经,不妨随意受持读诵,当以志心受持为本,且勿急欲洞彻其义理为事也,果能志诚之极,教理自会透彻。若先欲透彻,不从志诚持诵做,即透彻亦无实益,况决难透彻”。其中一句“果能志诚之极,教理自会透彻”,请问法师,这是印祖的方便说,还是只要至诚了教理就会透彻?请慈悲开示。

法师:印祖的很多开示都是很精妙的,是经验之谈,我们宜依教奉行。佛经不可等同于世间的学问,不能只靠我们的逻辑思维即所谓的心意识去研究。因为佛经是从实相般若所引发的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引发吾人的观照般若,令行人契证实相般若,这些都要用至诚恳切心方可造入。以空印空,似水投水,感应道交,妙德难思。如果用生灭心去揣度佛经文句就会越推越远,可谓白云万里。“果能志诚之极,教理自会透彻”这句话中的“果能志诚之极”,这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但又确实是我们要趋向的一个目标。学佛就是要至诚恭敬。到达至诚之极的境界,那么对佛法的教理就会自然明了,如屋里人道屋里话,十分亲切。

如何契入至诚境界呢?这就需要从截断分别意识开始。我们平时抄经、读经、受持,这些都是契入到至诚境界的一些方法。就像智者大师行法华三昧,读诵《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心缘药王菩萨舍身之苦行,至“是真精进”句,俨然入定,见共慧思禅师同处灵鹫山七宝净土,听佛说法,故慧思禅师说“非尔弗感,非我莫况”,此法华三昧前方便。世间种种学问都无法与其相比。所以我们无论是打坐、拜佛、读经、抄经、念佛等等,都是趋向至诚之极。至诚之极可契入法华三昧、契入念佛三昧;安立念佛三昧,一切智慧便都法尔现前,教理自然会透徹了解。因为教理无非就是吾人内心的智慧,慧由心出,不由他悟。我们按印祖的话去做,至诚颛蒙念佛,暗合道妙,潜通佛智,终必大明乎教理。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为什么天天拜忏,业障还是那么重?
下一篇:已经过世的父母,我们要如何拯救他们?
 往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我念佛到什么程度才能往生?
 烦恼不断,意恶重重,信愿持名能够往生吗?带业往生是否只带旧业不带新业?..
 我是一个农民,要种地,可是有时庄稼上会长很多小虫。不打农药,影响收成,..
 如果受了戒又常常犯,罪业是否比不受戒来得大?
 怎么忆佛?
 只有在娑婆世界才能成佛吗?
 有在家居士做幽冥界皈依,不知道是否如法?
 什么是香光庄严
 面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念佛同修应从哪些方面痛下功夫方有自在分?..
 在家里只供一尊阿弥陀佛还是供西方三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3)[栏目:慧律法师]
 六祖坛经讲记 第96集[栏目:六祖坛经讲记·达观法师]
 三乘修行的次第(苏曼噶旺仁波切)[栏目:其它善知识]
 彩色玻璃[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漫谈华严中的净土[栏目:高明道老师]
 静坐与喜悦之路 做功德、消业障[栏目:护法法师]
 200.世界和平大法会 Hosting a Great Dharma Assembly for wo..[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兜圈子[栏目:生活的层次·迷悟之间]
 五百罗汉 225、善圆满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四二九 大鹦鹉本生谭[栏目:第九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